張 亮
(保利新聯(lián)爆破工程集團有限公司,貴州 貴陽 550001)
我國炸藥的起源時間雖然很久,但是在唐朝才得到了進一步的發(fā)展,發(fā)明了火藥,即所謂的黑色炸藥,這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炸藥。炸藥雖然很危險,但是卻在很大意義上造福了人類。在人類的發(fā)展史上,很多行業(yè)的開展都離不開爆破工程,離不開炸藥的使用,如礦山開采﹑隧道挖掘﹑鐵路修筑﹑房屋拆除等,因為炸藥的使用,不但節(jié)約了大量的人力和財力成本,還大大提高了工程的進度[1]。隨著爆破技術的不斷研究和發(fā)展,爆破應用的行業(yè)和場景也越來越多。雖然國內(nèi)外針對爆破已經(jīng)做過大量的研究和試驗,并且發(fā)展了很多關于爆破的理論,但是對于爆破的技術研究還只是停留在理論和公式上,還沒有與實踐擁有較好的結合,所以目前在實際運用中也無法做到特別精準﹑合理的設計爆破方案。
在露天礦山作業(yè)中,露天開采環(huán)節(jié)主要有穿孔﹑爆破﹑裝載﹑剝離等,爆破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并且爆破費用也占到露天采礦總費用的15%-20%。而且爆破質量的好壞,會直接影響到后期采裝﹑運輸?shù)拳h(huán)節(jié)的工作效率,也會對總成本造成很大的影響,所以如何提高爆破效率,有效的利用炸藥,保證爆破質量,對于現(xiàn)階段的理論和實踐研究都尤為重要。
影響爆破的效果主要有兩大類因素:第一類是外界地質條件﹑地形﹑地貌的影響,其中包括巖體性質﹑巖體類型﹑巖體結構面等。第二類是炸藥性能和使用不同施工方法的影響,其中炸藥性能包括炸藥的密度﹑爆熱﹑爆速﹑威力﹑猛度以及所含雜質等,施工方式主要包括裝藥結構﹑爆孔堵塞﹑爆孔孔距與排距﹑爆破網(wǎng)絡形式等。
其中,裝藥結構的選擇是影響爆破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最常見的裝藥結構分為:耦合裝藥和不耦合裝藥。目前,在我國的實際爆破中經(jīng)常會選擇傳統(tǒng)的連續(xù)耦合裝藥方式,因為這種裝藥方式往往比較簡單,對裝藥技術的要求也不是很高,且容易操作[2]。但是,這種爆破方式對炸藥的使用量會增大,在爆炸后產(chǎn)生的大塊礦石較多,碎石也較多,而不耦合裝藥方式就會大大提高炸藥的利用率,并且可以讓巖石更充分的均勻碎裂,方便后續(xù)的各項工作。
爆破中的裝藥結構是指炸藥在爆孔中所處的位置,因為位置不同就會產(chǎn)生不同的結構,不同的結構也會產(chǎn)生不同的影響,從而帶來不同的爆破結果。根據(jù)藥柱(炸藥)與爆孔孔壁的關系一般可以分為耦合裝藥和不耦合裝藥這兩種形式,這兩種結構最大的區(qū)別就是爆孔中不留空氣和爆孔中留有空氣,因為不同的性能﹑不同的爆炸結果,使得這兩種結構往往被用于不同的爆破需求。
下面將介紹幾種在爆破中常用的裝藥結構:
(1)連續(xù)耦合裝藥方式:是指往爆孔中放置炸藥,并且藥柱直徑和爆孔直徑相同,藥柱緊貼爆孔孔壁,不留間隙的放置。
(2)空氣間隔徑向不耦合裝藥方式:是指往爆孔中放置炸藥,藥柱直徑要小于爆孔直徑,藥柱與爆孔孔壁之間以空氣作為間隔物。
(3)空氣間隔軸向不耦合裝藥方式:是指用空氣當做媒介,將藥柱進行縱向分段,爆孔內(nèi)沒有安裝炸藥的部分都放置著空氣,一般會借助塑料管或是空氣間隔器進行分隔。
連續(xù)耦合裝藥方式下,炸藥爆炸后,會在炸藥傳播時形成巨大的爆轟波,之后爆轟波向周圍膨脹﹑擴散時會與緊貼著的爆孔孔壁形成爆炸沖擊波,爆炸沖擊波在礦巖中很快就會轉變?yōu)閼Σ?。爆炸沖擊波所帶來的高壓推動會將周圍的巖壁壓碎,后生成的應力波會在破碎礦石外讓其他礦巖繼續(xù)產(chǎn)生新的裂紋。另外,爆炸時產(chǎn)生的爆炸能量還包括爆生氣體,爆生氣體也會迅速膨脹,穿過碎石,進入裂縫中,輔助應力波產(chǎn)生的巖石裂縫繼續(xù)向前延伸。采用這種爆破方式進行爆破后,因為大部分能量作用于孔壁上,所以能量被緊貼著的礦巖大量吸收,緊挨炸藥的爆孔壁附近的巖石碎裂程度會比較大,而其他部分由于爆炸時受力不均勻,導致大塊巖石會比較多,爆破后的巖石比較完整。耦合裝藥結構炸藥與爆孔壁緊貼,爆孔壁附近巖石受到的爆炸力最大,巖石又大量吸收爆炸產(chǎn)生的能量,就會加快沖擊波和應力波的衰退,導致爆炸作用時間變短,所以這種方式帶來的爆炸范圍小,形成爆炸能量的大量浪費。連續(xù)耦合裝藥由于沖擊波衰減快,減小了對巷道周圍巖石的振動,且振速較低,所以更適合用于煤礦巷道的挖掘。
使用空氣間隔徑向不耦合裝藥方式主要是利用壓縮空氣,減小炸藥爆破時直接作用在爆孔孔壁上的壓力,因為炸藥與爆孔孔壁之間有空氣的存在,所以空氣阻力就會降低爆炸對爆孔孔壁的初始壓力,并且藥柱離爆孔孔壁的距離越大,這種初始壓力就會越小[3]。但是使用這種爆破方法,應力波消退的速度慢,在巖石上作用的時間就會增長,爆破的范圍就會增大,并且在爆破時能量的分布比較均勻,所以碎石程度也比較均勻。另外這種裝藥方式更利于節(jié)約炸藥,節(jié)約爆破成本。
使用這種方式進行爆破時,由于爆孔中有空氣柱可以起到緩沖的作用,就大大降低了爆破帶給爆孔孔壁的壓力,在緩沖過程中爆炸的能量也得以均勻分布。另外,爆生氣體在巖石中的作用時間變長,從而擴大了爆炸范圍,提高了炸藥的利用率。因為能量分布較為均勻,爆破后的石塊也會比較均勻,大塊石頭的概率往往也比較小。
空氣間隔軸向不耦合裝藥方式,一般分為兩種。
2.3.1 爆孔底部留空氣方式
空氣間隔區(qū)位于爆孔底部,可以使用氣體間隔器或塑料管作為間隔工具,空氣上方放置連續(xù)的藥柱。在爆炸過程中,由于底部空氣的存在,爆炸所產(chǎn)生的壓力會迅速減小,作用在爆孔孔壁的壓力也會減小,從而使炸藥爆炸產(chǎn)生的爆孔壁碎裂區(qū)會減小,碎石不嚴重。爆孔底部由于受空氣保護,也會緩沖爆炸帶來的壓力,不容易發(fā)生爆孔底部碎裂的情況。但用這種方法裝藥時需要計算好底部預留空氣段的長度。
2.3.2 爆孔中部留空氣方式
空氣間隔區(qū)位于爆孔中部,使用氣體間隔器或塑料管作為間隔工具,空氣段位于炸藥之間,上方和下方均為藥柱。這種方式是為了減小炮孔孔口位置的炸藥長度,讓炸藥的分布更加均勻,這樣孔口的爆破程度就不會太大。采用這種爆破方式時,要充分考慮巖層的結構,空氣段要位于相對軟的巖石層,炸藥段位于相對硬的巖石層。
通過上文對不同裝藥方式爆破原理和結果的分析表明,在爆孔中設置空氣間隔,爆破的效果會更好。但是空氣的位置不同﹑長度不同都會給爆破帶來不同的效果和結果。雖然國內(nèi)外的專家已經(jīng)進行了大量的試驗,分析空氣間隔裝藥技術的優(yōu)化,但這是一項復雜﹑特殊的試驗,所以試驗結果的最優(yōu)參數(shù)還有待確定。我國的空氣間隔裝藥技術研究還處于探索的階段,并沒有形成系統(tǒng)化的理論用來有效指導實際爆破工作[4]。
某露天石灰石礦山臺階爆破作業(yè),根據(jù)該礦所處的實際地質條件﹑巖石性能,將使用120mm直徑的垂直鉆孔,炸藥選用普通的巖石乳化炸藥。根據(jù)巖石性質等因素,將采用三角形的布孔方式,因為這樣有利于克服根底情況的發(fā)生,并且連線網(wǎng)路會較為簡單??拙酁?m,排距為4m,會使炸藥在巖石中分布更均勻,引爆后巖石后會爆炸的更均勻,防止存在大量大塊巖石。以臺階高度9m為例,邊排距2.5m。底部裝藥長度為4m,中間間隔空氣1m,上部裝藥長度為2m,最大單孔裝藥量為57kg,總炸藥量為1800kg。雷管選擇參數(shù)分別為:非電雷管4m,3段,30發(fā);12m,8段,20發(fā);12m,9段,20發(fā);12m,10段,20發(fā),起爆導管為保證有足夠的安全距離,將選擇650m的長度。
本次試驗的裝藥結構選擇空氣軸向不耦合裝藥方式,中間利用1m的空氣間隔裝置將藥柱分開,底部為4m的普通乳化炸藥藥柱,藥柱上方為1m的空氣間隔,空氣間隔上方為2m的普通乳化炸藥藥柱,藥柱上為3m的巖渣填充物,這個為本次裝藥采用的結構。
在大量的理論和實踐研究基礎上,選擇多排爆孔,然后采用逐孔爆破的方式,會使爆炸效果更好。當之前的爆孔發(fā)生爆炸后,會將附近的巖體壓碎并產(chǎn)生移動,再形成新的裂縫,這樣就為之后爆孔中炸藥的起爆創(chuàng)造了更多的自由面,自由面越多爆炸的效果就越好,后排爆孔附近的礦巖已經(jīng)形成碎裂,爆炸后的應力波就可以進行充分反射﹑傳遞,采用這樣炸藥疊加爆破的方法,可以充分利用炸藥的能量,起到相輔相成的作用,最后達到均勻碎石的目的。另外,用這樣爆炸的方式,同時起爆的炸藥量小,也會降低爆破帶來的震動[5]。
觀察爆炸后的爆破效果,主要從兩方面進行研究,一是爆炸后巖石塊度的情況,二是爆堆的形狀。爆炸后巖石塊度的情況是分析爆炸結果的主要指標,因為爆炸后巖石塊度情況對后期鏟裝﹑運輸?shù)拳h(huán)節(jié)的工作效率都有很大的影響,從而也會影響采礦的總成本。在爆破后,如果礦石的大塊率高,鏟裝效率和裝載效率就會變低,這樣運輸成本就會變高,如果在爆破后,礦石碎裂程度較大,即粉石率高,就說明在爆破中炸藥造成了浪費,這樣無形之中也增大了爆破的成本。在這次試驗中,由于使用了孔口巖渣填充的技術,從而有效減少了孔口礦石大塊率的發(fā)生,為之后的挖掘﹑采裝﹑運輸帶來了很大的便利,可以有效提高后期的工作效率。另外,采用的這種逐孔爆破的方法,爆破的震動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并且也減少了炸藥的單耗,有效節(jié)約了爆破的成本。
(1)在裝藥前要再次檢查爆孔的深度,確保爆孔的通暢,沒有卡孔情況的出現(xiàn)。
(2)在裝藥時可以使用長塑料管進行輔助裝藥,將藥柱逐個放入爆孔中,這樣可以有效減少直接裝藥時,藥柱與爆孔孔壁之間產(chǎn)生的擠壓和摩擦,降低裝藥的危險性。裝藥時要嚴格按照規(guī)定的品種﹑數(shù)量﹑位置進行擺放,禁止投擲藥柱。
(3)在裝藥時,由于爆孔的孔徑大,爆孔深度也大,所以要格外小心,防止有石塊從孔口掉入孔內(nèi),砸斷雷管腳線,發(fā)生拒爆的情況。
(4)在有些時候,炸藥車計量可能會產(chǎn)生很大誤差,所以在裝藥時要隨時對回填深度進行測量,及時發(fā)現(xiàn)藥柱不足或過多的情況[6]。
(5)要嚴格關注爆孔的質量問題,注意穿孔的質量,確保較高的成孔率,當發(fā)現(xiàn)廢孔或堵孔現(xiàn)象時,要及時透孔或者是進行補孔,可在廢孔的左右兩側選擇補孔,這樣才能保證裝藥情況嚴格按照設計方案進行,保證裝藥的準確性和標準性。
(1)在進行現(xiàn)場裝藥操作時,由于現(xiàn)場條件﹑設備有限,所以并不能準確按照設計的藥量進行裝藥,藥量無法得到很好的控制。
(2)鉆孔深度過大時,需要在裝藥前進行爆孔的回填,以避免造成炸藥的大量浪費,但回填的深度往往不好把控,需要隨時進行認真的測量,以把握標準的回填深度。
(3)間隔裝藥方法在操作上是比較麻煩的,需要很多人一起配合完成工作,如果之前沒有間隔裝藥的經(jīng)驗,在實際施工中就很可能造成問題。所以在施工裝藥時,要加強管理,做到施工效果與設計相吻合,防止因為施工因過大誤差而帶來不必要麻煩。
在本次試驗中,利用了空氣間隔裝藥技術,采用空氣軸向不耦合裝藥方式,對于試驗結果將做出以下總結。
(1)使用連續(xù)耦合裝藥的方式進行爆破,初始爆炸時產(chǎn)生的壓力峰值大,使爆孔孔壁周圍的巖石粉石率高,這樣會導致爆炸產(chǎn)生的能量浪費大,炸藥的利用率降低,爆炸的成本增高。另外由于大部分地形中,爆孔基本都很深,采用連續(xù)耦合裝藥方法爆破,產(chǎn)生的大塊石頭多,很不利于后期的挖運[7]。
(2)空氣徑向不耦合裝藥,初始爆炸時產(chǎn)生的壓力峰值較小,爆炸作用時間長,應力衰退的速度慢,炸藥的利用率高,從而有效節(jié)約了炸藥的使用。
(3)空氣軸向不耦合裝藥,由于有空氣間隔層在爆炸時可以進行壓縮,初始爆炸時產(chǎn)生的壓力峰值較小,如果使用底部留空氣間隔的方法,由于底部的空氣在爆炸時可以起到很好的緩沖效果,所以可以有效克服根底現(xiàn)象的發(fā)生。在實際使用中,間隔空氣可以使用塑料管進行間隔,這樣可以有效降低使用空氣間隔器的成本,并且使用效果沒有明顯差異。另外在孔口使用巖渣填充的方式,可以有效改善孔口礦石大塊的情況,這種爆破方式爆破后,巖石碎裂均勻,大塊巖石少,孔口大塊率和根底問題都得到了有效的解決。在炸藥使用方面,不耦合裝藥對炸藥的使用量低于耦合裝藥,炸藥單耗低,爆破總成本也降低,炸藥使用率變高。
(4)空氣軸向不耦合裝藥爆破效果好,碎石均勻,大塊率和粉石率都低,在之后鏟裝時,有利于挖掘機或電鏟進行鏟石,也有利于卡車進行裝載運輸,運輸?shù)拇螖?shù)減少,從而使鏟裝效率提高,鏟裝的總成本也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由于我國大部分地區(qū)的露天礦區(qū)都很深,爆破爆孔比常規(guī)情況下都會挖深很多,如果采用連續(xù)耦合裝藥方法,不但會產(chǎn)生過多大塊礦石,帶來后續(xù)挖掘﹑鏟裝﹑運輸工作效率低的問題,還會因炸藥使用過多,造成炸藥浪費,成本增加。通過空氣間隔裝藥方式的引入,會更有效的解決這兩個在露天采礦中的難題,不但解決了大塊礦石率高的問題,也通過使用更少的炸藥完成更大面積的爆破,成功節(jié)省了炸藥,控制了爆破的成本,從而減少了礦山作業(yè)的總成本??諝忾g隔裝藥方式,對我國的礦企來說是機遇也是挑戰(zhàn),如何能提高裝藥技術,對爆破參數(shù)﹑爆破網(wǎng)路進行合理優(yōu)化,再將成功的理論知識運用于實踐當中,并不斷對其進行改善和進步,在實際爆破工作中合理解決施工難點,嚴格把控施工重點,這些對于礦企來說都是任重而道遠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