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俊麗,羅海蓉,梅雪瑩,沈鴻猷,劉華周,唐 玲
(江蘇省農(nóng)業(yè)科學院休閑農(nóng)業(yè)研究所,江蘇南京 210014)
園藝療法又名園藝治療,是人們通過利用植物(如果樹、花卉等)及與植物相關的體力活動(如園藝、花藝等),讓參與者在視覺、聽覺、嗅覺、觸覺和味覺等方面受到多重有益刺激,促進人們的身體和精神狀態(tài)的恢復,從而達到預期的治療效果[1]。園藝療法融合了藝術治療與心理治療,不僅對患病人群(如精神疾病、智力障礙、身體殘疾、慢性病、藥物濫用成癮和犯罪沖動等)具有顯著的治療效果,也對正常人群中的健康、亞健康個體起到一定的保健作用[2]。
早在20世紀70年代,歐美發(fā)達國家和日、韓等國就開展園藝療法的理論和應用性研究,他們通過充分挖掘當?shù)靥厣珗@藝植物資源和文化習俗,將園藝療法的標準與流程進行系統(tǒng)與規(guī)范,已形成較為完整的學科體系和產(chǎn)業(yè)鏈[3]。我國自2000年起,也開展了園藝療法的相關研究,李樹華[4]對園藝療法的內(nèi)涵、發(fā)展過程、作用和具體實施案例做了詳細闡述,開啟了我國園藝療法學科建設的大門。李法紅等[5]對人在蘋果園中的賞花行為和采果活動對身心的影響做了相關監(jiān)測與試驗,分析園藝活動對人精神的積極作用。但不可否認的是,我國對園藝療法的研究并不全面和深入,尤其是園藝植物的開發(fā)和利用程度還有待提高。
花卉作為中國園藝植物資源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因觀賞性強,兼具藥食功能,在園藝療法中得以廣泛應用。目前,針對花卉在園藝療法中應用的系統(tǒng)研究還相對欠缺。筆者從園藝療法中可應用的花卉入手,分析和挖掘它們的文化、觀賞、營養(yǎng)和保健功能與價值,并闡述它們在園藝療法中的應用途徑和方式。該研究旨在探索我國花卉產(chǎn)業(yè)與康美產(chǎn)業(yè)的融合發(fā)展,并為園藝療法理論體系提供相應的支撐。
我國幅員遼闊,自然環(huán)境多樣,造就了種類繁多、習性各異的花卉品種。秉承安全性和豐富性原則,絕大部分無毒無刺的花卉均可作為園藝療法的植物材料。在實際應用過程中,可以根據(jù)治療的對象群體,結合時間與空間的協(xié)調統(tǒng)一,進行不同花卉品種的合理搭配,從而獲得較好的效果。表1中依據(jù)花卉類型、生態(tài)習性和園林用途,列舉出原產(chǎn)于中國可用于園藝療法的常見花卉,以供參考。
表1 原產(chǎn)于中國用于園藝療法的常見花卉
我國悠久的歷史和廣袤的疆土積淀了豐厚的花卉文化及藝術表達形式,花卉與人們的生活緊密相連。在與花卉的長期共處中,人們積極探尋花卉與自我之間的哲學關系,形成了獨特的傳統(tǒng)花卉文化體系。
儒家文化中,人們以花“比德”為雅,賦予花卉為高尚人格之內(nèi)涵[6]。同時以花喻人,以花格凸顯人格。最為知名的是號稱“花中四君子”的梅、蘭、竹、菊,它們象征著淡泊清雅的人格品性。此外,還有牡丹雍容華貴、冠居群芳的花王氣派;荷花脫俗質樸、出淤泥而不染的圣潔品格;凌霄志存高遠、壯志豪情的英雄氣概。因此,上述花卉理所當然地成為文人墨客的家國情懷和精神追求的心靈載體。如屈原在《離騷》中寫道“扈江離與辟芷兮,紉秋蘭以為佩”,表現(xiàn)自我卓爾不群的氣質以及不屑與小人同流合污的高潔品質。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學家王安石面對變法的失敗,內(nèi)心充滿痛苦與不甘,一首詠物詩《北陂杏花》中“縱被春風吹作雪,絕勝南陌碾成塵”,以花明志,來表達自己剛強耿直的政治立場與孤芳自賞的人生操守。東晉詩人陶淵明辭官歸隱后,撰詩“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表達了豁達的人生觀和自然觀,彰顯出詩人純?nèi)黄胶偷木駹顟B(tài)。上述案例,充分體現(xiàn)出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古人善于以借花抒情的方式,來舒緩自身的負面情緒,達到自我慰藉,自我治療的目的。
因此,在園藝療法中的應用過程中,需結合花卉鑒賞、感悟等活動,學習傳統(tǒng)花卉文化。通過學習,可以讓治療對象在實現(xiàn)與古人對話交流中,感受他們的喜怒哀樂,豐富自我的人生體驗,提升自身的精神境界,實現(xiàn)日常減壓和精神療愈的效果。
花卉的觀賞功能主要體現(xiàn)在花卉本身所具有的形態(tài)、顏色帶給人的感官享受。不同顏色的花卉帶給人不同的心理感覺,如顏色綠、青、藍、白等冷色調的花卉帶來寧靜、清爽和嫻雅的感受,而紅、橙、棕、黃等暖色調花卉帶來溫暖、熾熱和活潑的感受。不同形態(tài)的花卉也帶給人們不同的美學感受,木本花卉亭亭玉立有陽剛之美,草本花卉纖秀明艷有精致之美,藤本花卉嬌柔飄逸有夢幻之美。經(jīng)過人工修整而成的花卉盆景(圖1),橫、直、曲、斜、垂、倒、掛、懸等姿態(tài)各異,經(jīng)由藝術構圖創(chuàng)作出的插花作品(圖2),則更具強烈的美育意義。同時,花卉的美四季不同,早晚有別,還會因天氣的變化而呈現(xiàn)不同的美感,花卉從萌芽、抽枝、展葉、花放到結果譜寫的是生命的韻律,如梅花凌寒獨自開,牽?;ǔ_夕落,杏花微雨三月春等。
圖1 杜鵑花卉盆景
圖2 插花作品
通過刺激人體包括視覺、嗅覺、聽覺、味覺和觸覺的五感以及園藝手作活動是植物在園藝療法中作用于人體而達到積極治療效果的主要方式[7]。其原理是花卉植物通過觀賞功能,反饋以人們不同的正向刺激,從而促進人體各系統(tǒng)參與調節(jié)身體生理機能的改善[8]。五感花園通過五感作用進而調節(jié)人體身心健康,分為視覺花園、嗅覺花園、聽覺花園、味覺花園和觸覺花園。
3.1 視覺花園視覺作為人體的各種感覺中最主要的感覺,在環(huán)境對人體五感作用的占比中超過3/4[9]。色彩是人們接觸并觀賞花卉時最敏感的影響因素之一,不同色彩的花卉可產(chǎn)生不同的生理作用,選擇合適的花卉顏色可讓人情緒穩(wěn)定、遠離煩躁、不易疲勞,改善人體機能。如紅色花卉如木瓜海棠、紅掌等能增進人的食欲;赭色的花卉如雞冠花、大麗花等可穩(wěn)定低血壓患者的血壓;花卉的綠葉使人產(chǎn)生舒適的感覺,可解除焦慮,舒暢心情。視覺花園通過不同花卉色彩、高矮和形態(tài)的配置及花卉與園林小品的色彩和形態(tài)搭配形成視覺景觀(圖3),進而達到康復療養(yǎng)效果。日本櫪木足利公園充分利用花卉四季景觀的色彩,春有白色的玉蘭,夏有紫色的紫藤,秋有橘色的丹桂,冬有紅色的茶花,營造了四時有花、四季景美的視覺花園。
圖3 大豐荷蘭花?;ㄌ?、花溪景觀
3.2 嗅覺花園嗅覺花園是讓人通過聞花香、葉香、草香以及泥香等來康復身體,并對心理產(chǎn)生積極的影響。松科、柏科、木蘭科、槭樹科等植物的香味,可抑制結核桿菌,而石榴、蠟梅、山茶、米蘭等植物可凈化空氣中的有害氣體,如一氧化碳、過氧化氫、二氧化硫、乙烯等。國外利用花香的獨特功效成立“香花醫(yī)院”[10],讓患有神經(jīng)衰弱、哮喘、高血壓、白喉、痢疾等疾病的患者,在音樂中嗅聞花香,療效顯著。嗅覺花園中芳香花卉可與其他保健型植物精心配置形成具有治療作用的植物群落,如上層植物可選擇白玉蘭、合歡、廣玉蘭、銀杏、松柏等,中層植物可選擇蠟梅、含笑、桂花、海棠、結香等,下層植物可選擇薰衣草、石竹、金銀花、薄荷等。紐約布魯克林植物園內(nèi)的芳香園,為方便盲人聞賞不同的花香栽植了多品種的芳香花卉,園中的木蘭廣場,每年盛花期可散發(fā)出17種不同品種的玉蘭花香。
3.3 聽覺花園聽覺是影響人們情緒的第二大感官體驗,風吹動樹枝樹葉發(fā)出“嘩啦啦”聲、雨落在花卉葉子上的“噠噠”響、溪水流過巖石“叮叮咚”以及鳥兒的“啾啾”叫等所帶來的聽覺刺激,可平復心緒,使人放松,尤其對弱智者、失眠者效果更佳[11]。殘荷聽雨、柳浪聞鶯、雨打芭蕉等經(jīng)典聽覺景觀都是利用自然天氣與花木共同營造的,可使人心理得到享受,引發(fā)美的聯(lián)想,進而陶冶情操、保健身心。聽覺花園可選擇的花卉組合植物有芭蕉、美人蕉、荷花、睡蓮、竹子、響葉楊、垂柳等?;▓@還可搭配溪流、禽鳥以及具有聽覺趣味的園林小品,如聽筒、風鈴、琴鍵臺階等。日本“Shiru-ku Road”公園設置了可收集園內(nèi)風吹花卉植物、水流經(jīng)溪石以及地表昆蟲鳴叫等自然聲音的裝置,并現(xiàn)場提供給游客聆聽。
3.4 味覺花園從心理學來講,可食用的植物包括花卉會引發(fā)人對于食物的收獲感,帶來有益身心的喜悅感。尤其在味覺花園中見證并參與花卉的全生命周期,體驗感更強,成就感和滿足感更多[12]。味覺花園中的味覺感知源自可食用花卉的根、莖、葉、花以及搭配可食用花卉的相關食材,可選擇的花卉種類有金銀花、蠟梅、丁香、薄荷、玫瑰、菊花等,這些花卉不只觀賞價值高,用于粥湯、茶飲和菜肴等還有很好的食療保健功能。味覺花園中的花卉植物選擇時,需注意把允許采摘食用的花卉與其他花卉植物分區(qū)栽種,避免采摘時誤食其他觀賞類花卉,引起中毒。法國伊瓦爾的五感花園中,有水田芥、黃花菜、旱金蓮等可食用花卉種植在味覺花園。
3.5 觸覺花園觸覺是一種具有發(fā)展空間的接觸自然的感覺方式,它會刺激大腦皮層的直覺區(qū)運動區(qū),從而影響記憶和感性[13]。首先,花卉的葉、花、莖的觸感和形狀可刺激人體產(chǎn)生不同的觸覺,增強人們對外界的感知力,建立起人與自然的連接,從而愉悅自我。其次,一些花卉經(jīng)觸碰可揮發(fā)出一些有益于人體的物質,被人體所吸收,達到治療效果。不同花卉的葉形及質地提供不同的觸覺感受,如葉形奇特如羊蹄甲、八角金盤等;葉片毛絨如蠟梅、虎耳草等;葉片肉質如八寶景天、蓍草等。葉尖銳利和帶刺的花卉如劍蘭、藤本月季等應回避,避免傷害。在觸覺花園中,利用不同高度的花臺創(chuàng)造可讓人零距離接觸的花園空間,方便有視覺障礙的人觸摸花卉的不同質感。美國的俄勒岡州燒傷中心治療花園,選取了多種質地各異、高低錯落、香味宜人、色彩和諧的花卉,高度各異的組合種植床方便人們觸摸并感受各類花卉植物。
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約97個科,100多個屬,180多種花卉可供食用[14]。已有研究發(fā)現(xiàn),花卉中含有人體所必需的蛋白質、氨基酸、豐富的維生素、多種礦物質和微量元素等,是無污染的綠色食品。
4.1 蛋白質、氨基酸含量高蛋白質為人體提供氨基酸來源,其組成及含量常用于評價食物的營養(yǎng)價值??墒秤悯r花中蛋白質約占總量的1/4,容易被人體吸收的游離氨基酸達22種。宋火保[15]研究表明,花卉中具有人體必需氨基酸的含量高于雞肉和大豆。如月季花花瓣中最終氨基酸得分為73,遠高于谷類和豆類,媲美魚類(得分為75)[16];百合花中富含8種人體必需氨基酸,占總氨基酸含量的30.02%[17]。
4.2 維生素含量豐富水溶性維生素可促進消化代謝,可食性花卉中含有除維生素B12以外的所有維生素。如蒲公英中含大量的維生素A和維生素C;黃花菜中維生素E含量高,被評為野菜中的冠軍,常食健腦效果明顯;大白花杜鵑中所含的維生素B6含量為已知植物之最[18]。
4.3 礦物質元素多樣花卉中含礦物質元素多樣,如鐵、鋅、碘、硒等常量和微量元素,其中微量元素在促進人體物質代謝上作用獨特,其生物活性相對較高且具有良好催化生化反應的能力。如百合花中含礦物質總量較多,包含人體必需的各種微量元素;白玉蘭、勿忘我、金盞菊等均含豐富的鋅、鐵、銅、錳等微量元素[19]。
在國外,可食用花卉被列入抗癌食譜,有“窮人醫(yī)生”的美譽[20]。在我國,食用花卉也有著悠久的歷史,以花入菜、以花入藥、以花入茶,用以祛病與保健。如玫瑰花茶可美膚活血、潤喉降火,茉莉花茶和洋菊花茶能提高機體免疫力,促進人體微循環(huán)[21]。歐美一些國家超級市場包裝精美的食用花隨時可見,菊花在日本被譽為優(yōu)質花瓣蔬菜。玉蘭花煮粥可散寒潤肺;干荷花與小米制粥,可解暑生津;石斛花可涼拌入菜?;ǚ鄹悄壳笆澜缟瞎J的高級營養(yǎng)食品,被譽為“微型的營養(yǎng)庫”“濃縮型滋補食品”“口服化妝品”[22]。因此,在園藝療法中,可借助不同特性的可食用花卉,針對治療對象本身生理狀態(tài),開展花卉食療等定制化服務。
花卉的保健功能及保健方法是花卉作為園藝療法主要植物材料的重要理論和實踐基礎?;ɑ艿谋=」δ懿粌H體現(xiàn)在可輔助治病療傷,還能美容養(yǎng)顏,更是因其含有生物活性物質,養(yǎng)生保健功效顯著?,F(xiàn)代醫(yī)學證實,花茶含有的芳香物質不僅能促進消化液分泌,提高消化能力,還能理氣調經(jīng)、疏肝解郁。同時,花卉相較于其他園藝園林植物對人居環(huán)境更具有綠化美化作用。
5.1 治病療傷花卉是中藥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醫(yī)學上花類藥物的應用廣泛且歷史悠久。根據(jù)中醫(yī)藥學分類,花卉作為藥物的功效有解表、清熱、理血和補益等幾類。如梅花味微酸、性平,有疏肝解郁、開胃生津之效;牡丹花味淡而苦,有益氣、通絡、活血之效;杜鵑花味酸、性平,可調經(jīng)、祛風濕;梔子味苦、性寒,可涼血、止咳、通便。此外,仙人掌、長春花等對癌癥也有較好的治療效果[23]。花類藥物的使用方法繁多,既可鮮花入藥,也可干品入藥;既可內(nèi)服如作煎劑、膏劑、丸劑、酒劑等,又可外用如敷貼、洗泡、熏蒸、嗅聞等。近現(xiàn)代名老中醫(yī)的處方近1 500首中以花類藥物為主組成的藥方超過1/4,臨床上有不少于14種的以花類藥為主的常用針劑。如蘆薈有消炎、促進傷口痊愈、抗腫瘤、提高機體免疫力等藥用功能[24],辛夷以花蕾入藥,可治頭痛、風寒感冒、牙痛、鼻竇炎等,具有祛風散寒、溫肺通竅的功效[25]。
花卉能分泌出具有殺菌、調節(jié)中樞神經(jīng)和抵御微生物侵害的天然殺菌素和多種芳香類物質,如百里香油、檸檬油、肉桂油等[22]。不同品種及不同顏色的花卉所含的氣化芳香油有著不同的療效,如紫薇的香味可以殺菌,可殺滅痢疾桿菌、白喉菌和結核菌;天竺葵的香味可消解疲勞、舒緩神經(jīng)、安神助眠;丁香花的香味可緩解牙痛癥狀;薰衣草的香味可緩解神經(jīng)衰弱和失眠,還能降低哮喘病的發(fā)作;桂花的香味對支氣管炎患者有化痰、止咳的作用。結合中醫(yī)藥學理論,花卉植物也有其五行屬性,并與人體五臟六腑相對應,其中夜來香、樂昌含笑、水仙屬金,于肺有益;富貴竹、仙人掌、黃楊屬木,于肝有利;美人蕉、君子蘭、睡蓮屬水,利腸益腎;鳳仙、紫薇、木棉屬火,助益心臟;萱草、云南黃馨、黃菊屬土,強健脾胃??舍槍Σ煌枨蟮娜巳?,順應花卉的五行屬性,選擇對其身體部位有利的花卉植物進行園藝療法的實踐,輔助身體健康的恢復,豐富園藝療法主題活動的內(nèi)容和形式。
5.2 美容保健花卉外用具有美容養(yǎng)顏之功效,《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中記載菊花、辛夷、合歡花等具有美容作用[8],玫瑰花、辛夷、公丁香有防脫烏發(fā)、止癢去屑之神奇功效??墒秤没ɑ苡裉m、玫瑰、丁香、金銀、梅花、菊花等用以泡茶、制粥、做菜、燒湯等,可預防皮膚老化和粗糙,淡化面部色素,治療黃褐斑、雀斑等。此外,古代醫(yī)學和現(xiàn)代醫(yī)學都驗證了蘊香美食的科學性,經(jīng)常食用香花,身體會蘊結花的香味。
自由基對人體危害極大,可加速機體衰老并誘發(fā)多種疾病,心血管疾病、免疫學疾病乃至腫瘤發(fā)生都與自由基毒性相關[26]?;ɑ苤泻械纳锘钚晕镔|可清除自由基,同時具有抗菌、抗氧化和抗疲勞等作用。據(jù)研究分析,花卉中含80余種活性蛋白酶、生長素酶、芳香物質、酮類化合物、類胡蘿卜素、苦味素等獨特的活性物質,對強身健體有重要作用。如鳳仙花中含蘆丁、山奈酚、槲皮素,總黃酮含量高[27-28],薰衣草中含有酚類、黃酮類、內(nèi)酯類、有機酸、萜類、鞣質、甾體、香豆素、糖類、揮發(fā)油等成分[29]。玫瑰茄花提取出的原兒茶酸,可抑制動脈硬化、抗腫瘤和抗高血糖等;南瓜花常食用有防癌之輔助功效;用花卉釀制的酒如桃花酒、玫瑰酒或經(jīng)由蜜蜂釀成的花蜜如槐花蜜、紫云英花蜜,食用可延年益壽,保健養(yǎng)生。另外,科學研究發(fā)現(xiàn),花香中含有的芳香類物質、醇類、酮類以及萜烯類物質,還可促使人體排出二氧化碳且吸入更多氧氣,恢復精力。
通過園藝操作活動調節(jié)人的身心健康是園藝療法最基本的內(nèi)涵[30]?;ɑ軋@藝活動與花卉五感療法的被動體驗不同,是人主動參與的活動。以花卉栽培和花藝制作為主的園藝活動可調節(jié)人的情緒,帶來精神上的寄托感和滿足感,輔助治療高血壓、神經(jīng)官能癥、心臟病等作用明顯。
花卉園藝活動對人體的康復治療效果顯著且對心理療愈有巨大作用。首先,人們通過身體的勞動,可達到運動保健或運動康復的目的。如松土、播種、栽植、鋤草、除蟲、澆水、修剪、管理花園等花卉栽培類園藝活動(圖4),管理或排列園藝器具等,參與者的四肢筋骨關節(jié)在體力勞動中可得到充分的鍛煉。其次,參與者在花卉栽培的基礎上對花卉材料進行進一步的加工、創(chuàng)作,如花卉盆景制作、手工壓花制作、植物手工皂制作、干花書簽制作、香花精油提煉、插花、花卉寫生等。這些手工活動把具有自然美的花卉材料按藝術創(chuàng)意手法制作成為藝術品,能刺激和發(fā)揮參加者的藝術潛能,帶給參與者滿足感和成就感。最后,花卉栽培與花藝制作容易讓人全身心地投入,通過接觸新事物,轉移注意力,紓解負面情緒。陪伴親手栽種的花卉萌發(fā)、成長、開放、結果等生命過程,可激發(fā)人們對自然的敬畏、美好生活的憧憬和自我價值的實現(xiàn)。特別是一些需要療養(yǎng)的老年人,在花卉園藝活動中可避免因殘疾或疾病而依賴他人照管產(chǎn)生的自我無用感,體驗到久違的工作成就感。
圖4 花卉園藝活動(花卉創(chuàng)意栽培、干花書簽制作)
在實際運用過程中,可根據(jù)不同類型的花卉園藝活動來選擇適宜的花卉品種作為實施園藝療法的對象。庭院露地花卉栽培可優(yōu)選一些可食用花卉,譬如梔子、玫瑰、黃花菜、桂花、金銀花等;家庭盆栽可選擇觀賞性強且株型相對較小的花卉,譬如風信子、曇花、朱頂紅、八仙花、太陽花等,花卉盆景制作可選擇耐修剪的木本花卉,譬如杜鵑、紅花檵木、貼梗海棠、蠟梅、三角梅等;手工壓花制作可選擇花瓣顏色豐富、葉形獨特的花卉,譬如飛燕草、波斯菊、龍船花、常春藤、鐵線蕨等。通過花卉品種與園林活動的合理搭配,可獲得良好的園藝治療效果。
花卉在園藝療法中多樣的應用方式,對運用花卉踐行園藝療法并發(fā)揮其最佳療效具有重要的意義。目前,對于花卉的色彩、形態(tài)、芳香、味道及觸感等對人體具體療愈作用,還需要醫(yī)學、園林、園藝、心理學等領域研究人員攜手開展更多更深的量化研究,如定量測定并分析人在花卉為主題的園藝療法活動前后生理指標(血壓、心率、脈搏、唾液皮質醇和血氧飽和度等)和心理指標(焦慮度、抑郁度、認知能力以及心境狀態(tài)等)的變化,科學評價花卉在具體園藝療法活動中對人生理和心理產(chǎn)生的積極影響。這將為花卉在園藝療法中的應用從理論到對癥療愈的日常實踐提供科學依據(jù),為開展園藝療法的花卉主題園區(qū)的規(guī)劃設計和運營管理提供指導,為花卉全產(chǎn)業(yè)鏈高質量發(fā)展開拓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