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沉易
定力,是對內心欲望的克制力,對行為的控制力,以及對既定目標的堅定力。無論古之圣賢,抑或當今世人,若能克制內心欲望,做自己的主人,便可在行為上不偏不倚,以定力堅守本心,書寫傳奇。
“人須有為己之心,方能克己;能克己,方能成己。”王陽明一生坎坷曲折。他因上書救戴銑等人,觸怒宦官劉瑾,遭廷杖之刑,后被貶至充滿瘴毒的貴州龍場,歷經(jīng)艱險。
抵達龍場后,他遇到了刁難他的當?shù)毓賳T。但王陽明寬人克己,在惡劣情況下,他仍積極樂觀。王陽明處事冷靜,懂得克制,不咎既往,不念舊惡。他習慣換位思考,不輕易傷害別人,因此人們愿意向其袒露心扉,支持他的人越來越多。
若想滿足每個欲望,人會變成欲望的奴隸,心靈也會不堪重負。懂得控制欲望,極其重要。王陽明常告誡自我:“吾輩用功,只求日減,不求日增。減得一分人欲,便是復得一分天理。何等輕快灑脫,何等簡易?!痹谒磥?,生活不外乎吃一口飯、睡一張床,功名利祿皆是浮云。被貶之后,他逐漸破除了執(zhí)念,最終悟道成圣。
哈尼族自隋唐時期進入云南省哀牢山區(qū)后,便在深山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開墾梯田。耕耘梯田是一項十分繁重的勞動,耕作程序多、耗時長、費體力。秋收結束后,哈尼族族人便開始鏟埂壁、打田埂、犁田、蓄水,繼而按照耕作節(jié)令選種、捂秧、撒秧、育秧、拔秧、修田埂、鏟埂壁及挖田、耙田、栽秧、薅秧、收割、曬谷、儲藏等。從年初到年末,每一片梯田都需要悉心照料,年復一年,周而復始。哈尼族祖祖輩輩就這樣不厭其煩地精耕細作,用血汗將貧瘠陡峭的哀牢大山一鋤一鎬地耕為宜耕山地梯田。
如今,紅河哈尼梯田是世界文化遺產(chǎn)和全球重要農業(yè)文化遺產(chǎn),遍布于云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陽、綠春等縣。在我國56 項世界遺產(chǎn)中,它具有特殊而重要的位置。哈尼族祖祖輩輩用超強的意志力和定力,打造了這份千年活態(tài)遺產(chǎ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