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運喜
大學是人人向往的象牙塔,是國家培養(yǎng)高級專門人才的搖籃,是令人充滿無限希冀的地方,當然也是我青年時最大的人生夢想之所。讀大學,意味著人生獲得了新生,獲得了上升的機會,獲得了參與社會競爭的信心和資本。
從小學到中學再到大學,可以毫不夸張地說,大學是我人生最輝煌的時期,是人生風華最出彩的時候。讀小學不懂事,基本上是混過去的,讀初中沾了教師大哥的一些光,受到班主任老師的照顧和器重,但仍是渾渾噩噩,少不更事。讀高中,因為考得不好,只上了本鎮(zhèn)的高中學校,成績平平,不顯山,不露水,可以說是我整個讀書生涯中最暗淡的時期。直到高三預(yù)考成績放榜,才爆了冷門,讓全校師生都知道了我這個人。然而,由于數(shù)學的蹩腳,嚴重拖了后腿,一次、兩次都在高考的戰(zhàn)場上敗下陣來,被擠下橋,直到第三次數(shù)學破天荒地拿了高分,才得以金榜題名,圓了窮山村窮孩子的大學夢。由此,我平生第一次走出了山村,第一次坐上了綠皮火車,第一次走進了省城,走進了當時令多少人可望而不可即的高等學府,成為一名貨真價實的大學生。
大學,對于我來說,確實來之不易,所以我特別珍惜。我不敢像有些人那樣每天睡懶覺、談戀愛,或者做生意,忙賺錢,最后混一個畢業(yè)文憑。說真的,我很努力,很勤奮,很刻苦,不敢虛度光陰,不敢談情說愛,不敢出入娛樂場所,逛超市、商場。大學四年,我仍然像高中那樣,教室、圖書館、食堂、宿舍四點一線,無暇顧及外面的精彩世界。
我的大學,沒有逃課一說。每次上課,我都喜歡坐在前面,這樣更容易聽懂老師的課,看清黑板,筆記記得更加準確、全面、詳細。每到考試前,我的課堂筆記便成了同學們的搶手貨,他們爭相拿去復(fù)習、復(fù)印。平時,我經(jīng)常和幾個要好的同學跑到后面的岳麓山上,或席地而坐,或來回走動,看書、背單詞,互相檢查,你問我答,興致盎然,樂在其中。讀書人喜歡買書,我讀大學買的第一套書就是學長們推薦的全套的《馬克思恩格斯選集》《列寧選集》《毛澤東選集》,為我后來的學習、研究提供了方便??荚嚂r,即使有機會作弊,我也從不偷看書本或他人的答案,因為我根本不相信他們的答案是對的,我只相信我自己。我的單科成績總能名列年級三甲,多次獲評學校一等獎學金和三好學生。
大學培養(yǎng)了我對寫作的興趣。因為是班上的宣傳委員,宣傳工作離不開寫作,于是我慢慢地學會了寫消息、寫言論、寫散文,偶爾也能在校報上露一下臉。當然,寫得最多的是廣播稿,至少每天一篇。每天中午去食堂打飯,我最大的快樂就是能夠一邊吃飯,一邊聽著女播音員播我的稿子,因為播音員也是我的老鄉(xiāng),而且是一個大美女,天才的演講家。正是通過她甜美的聲音,大學里的校領(lǐng)導(dǎo)和老師,還有我不認識的同學,都知道了我的名字,可謂名聲大振、名噪一時,甚至還有其他系的同學專門跑來政治系來和我結(jié)交。本系給我們上課的一些老師在課間休息時,也特地走過來告訴我,“我昨天聽到你的文章了,寫得很好!”膽怯的我總是報之以憨憨的一笑,或者加一句:“謝老師夸獎,請老師多多指教!”因為做宣傳委員的緣故,大學里,我還參加了校學通社,參與創(chuàng)辦了《亞運風》小報,報道和解說正在舉辦的第十一屆亞運會。受校廣播站老師委托,我還籌備了校廣播站通信小組。因為我和同伴的努力,政治系的宣傳工作迅速從學校的落后局面躍升到學校的先進單位,受到學校表彰,個人也榮獲優(yōu)秀通訊員稱號。我想,如果沒有大學時搞宣傳、寫稿子的經(jīng)歷,我可能不會愛上寫作這個苦差事,幾十年堅持下來,并且樂此不疲。寫作充實了我的人生,豐富了我的精神生活,也提升了我的人生價值。
大學鍛煉了我的工作能力。初入大學校門,“初生牛犢不怕虎”,我報名參加了“未來教育家獎”比賽,這是學校的標志性比賽,也是學校培養(yǎng)未來教育家的重要選拔平臺。此次比賽規(guī)格高,要求嚴,環(huán)環(huán)相扣。雖然成績不太理想,只是一個紀念獎,但我是獲得該獎的唯一新生。因為擔任班上宣傳委員,我參與了一些公益活動,比如校外附小小記者輔導(dǎo)團、校團委演講團、青年獻血志愿者等,因而獲得了學校的優(yōu)秀共青團干部、優(yōu)秀三好學生、優(yōu)秀校外輔導(dǎo)員等榮譽。畢業(yè)時,我以綜合測評第一名的優(yōu)異成績,被老師推薦參加了幾個在省城單位的面試,但我知道那是陪襯,結(jié)果可想而知。
大學讓我結(jié)識了一些好朋友,成為我一生的財富。同宿舍的“羊毛”頭腦靈活,籃球、乒乓球打得特別棒;對面宿舍的“老六”經(jīng)常穿一件軍大衣,是個武俠小說迷,喜歡躲在被窩兒里,如饑似渴地看金庸的武俠小說;還有隔壁宿舍的氣功大師“朱大俠”、散打冠軍“陳武師”、內(nèi)家拳王“梁大師”、一班的“小胖”、喜劇演員“阿龍”,以及愛開玩笑、“屁渣子”常掛在嘴邊的“八哥”,等等。當然,最最難忘的是被同學們戲稱為“哼哈二將”的我和建國君,我們倆整日形影不離,經(jīng)常在一起交流討論。讀大學也是長身體的時候,我們最關(guān)心的是哪個大學的食堂伙食最好,周末到了,同學間(一般是同在長沙讀書的高中同學)相互走訪串校,嘗遍長沙鮮。我們經(jīng)常光顧的有湖南師范大學、湖南大學、湖南財經(jīng)學院(現(xiàn)已并入湖南大學)、湖南財經(jīng)??茖W校(現(xiàn)在的湖南財政經(jīng)濟學院)、長沙水利電力師范學院(現(xiàn)已并入長沙理工大學)等。印象中,大家一致稱贊師大食堂的味道最好。
大學讓我遇到了一批恩師。印象最深刻的有和藹可親的系副書記趙老師,班主任陳老師、胡老師,我的畢業(yè)論文導(dǎo)師余老師,學問淵博的倫理學教授唐老師、中共黨史教授譚老師(系主任)、科學社會主義教授周老師,等等。他們堅持立德樹人、教書育人,言傳身教,以自身的高尚師德、淵博學識、嚴謹學風深深地影響了我、教育了我、激勵了我,成為讓我受益終生的良師、恩師。
回顧我的大學,愛讀書、愛寫作充實了我的課余生活,學習勤奮故成績優(yōu)秀,生活單調(diào)卻不乏味,待人真誠而友誼純真,充滿樂趣而令人回味。感謝大學,感謝大學老師,感謝大學同學,感謝大學的一切,是你們成全了我,成就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