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緒洛
上期回顧:彭小飛一行人終于與先頭部隊匯合了。大家相聚在一起,組織了一場篝火晚會。
今天的早餐是燴面,這是沙木沙克的拿手菜之一,面湯潔白濃郁,面條筋道,很有嚼勁,里面還放了一些洋蔥和肉罐頭,葷素搭配,味道極好。
彭小飛哧溜哧溜地吃著面,而爸爸彭洛清在一旁簡單地介紹著探險隊之后的安排。
“江隊長建議我們今天上午拔營出發(fā),返回烏魯木齊。我們初步計劃的路線是這樣的——從這里返回若羌縣,沿途祭拜一下余純順前輩,再經若羌縣、庫爾勒、天山,最后回到烏魯木齊。”
“余純順?”彭小飛疑惑地問,“就是那個偉大的探險家嗎?”
“沒錯,探險界唯一能與彭加木和斯文·赫定齊名的人,恐怕就只有這位余純順了。”彭洛清深感欽佩地說,“余純順生于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初,他同我們一樣普通而平凡,一九八八年七月一日,他實現(xiàn)了孤身徒步全中國的壯舉。從那之后,他完成了一系列了不起的成就——他的行程長達四萬多千米,足跡遍布祖國各地,曾訪問過三十多個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的居民,還發(fā)表了四十多萬字的游記,拍攝了千余張照片。而他最偉大的成就,是完成了首次孤身徒步穿越川藏、青藏、新藏、滇藏、中尼公路全程,因而被世人稱為‘征服世界第三極’的人。后來,一九九六年的六月,他選擇孤身穿越羅布泊,途中不幸遇難,令人深感遺憾?!?/p>
“六月份是羅布泊最炎熱的時候,大多數(shù)專家和學者都建議去羅布泊探險最好避開五六月份,選擇在氣候適宜的十月份進入那里最好,這一點余純順前輩應該了解???”彭小飛問。
“是啊?!迸砺迩妩c點頭,“余純順正是要打破‘六月不可進羅布泊’的說法,才會選擇在最熱的時候徒步進入羅布泊挑戰(zhàn)自己。說來也巧,當年進入羅布泊的彭加木也是在六月份失蹤的。當時,很多人勸說余純順,朋友們也很擔心他,可他依然堅持,沒想到探險經驗豐富的余純順竟真的一去再也沒有回來?!?/p>
“爸爸,余純順前輩為什么明知不可為而為之?”彭小飛追問,“即便如今有高科技支持,擁有充足資源的探險家也不敢貿然進入羅布泊,更何況是幾十年前,那時科技還不發(fā)達,GPS定位儀也沒有大量投入使用。”
“其實,在那個年代,比較常用的還是傳統(tǒng)定位儀器,即便有GPS定位儀,也并未得到廣泛使用。余純順進入羅布泊前,朋友建議他學習使用GPS定位儀,跟傳統(tǒng)定位儀器相比,顯然GPS定位儀更精準可靠。然而,余純順并沒有帶上大家都推薦給他的GPS定位儀?!迸砺迩謇^續(xù)說道,“當他在羅布泊失蹤后,工作人員花了幾天時間才在羅布泊的湖心附近找到了一個藍色的帳篷——那正是余純順的帳篷。工作人員走進帳篷,發(fā)現(xiàn)余純順已經遇難了。經醫(yī)護工作者鑒定,他是因中暑衰竭而死,嚴重高溫和缺水帶走了他的生命。后來,人們在他的遇難地點原地安葬了這位探險家前輩。這一次我們要去祭拜他的地方,便是余純順之墓?!?/p>
“余純順是真正的勇者?!迸硇★w說,“我似乎有些明白了他為什么‘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因為他有一顆勇者的心,從不畏懼,也從不輕易放棄?!?/p>
上午十點鐘,探險隊準時啟程。下午,車隊穿越了羅布泊湖心,在距鐵板河出口不遠的一個土臺上,他們終于見到了余純順之墓。
這是一個很樸素的墓,外觀用水泥、紅磚、沙子修建而成。遠遠望去,如同一塊磚紅色的建筑臺。臺上豎立著一塊大理石墓碑,正中寫有紅色的“余純順之墓”五個大字。墓碑上方鑲嵌著余純順的銅質頭像——國字臉,五官硬朗,留著一臉絡腮胡。墓碑的左下角有一雙銅質雕刻的旅游鞋,墓碑旁的一塊石座上還鐫刻著一段墓志銘,那是余純順生前的好友黃海伯先生撰寫的。
“前輩,我們來看望您了。”江有為在墓前倒了一杯白酒,透明的液體很快蒸發(fā),空氣里只留下一股淡淡的酒香味道,“這次前來探望您,我們只備了一些簡單的酒水食物,請您不要介意?!?/p>
“前輩,我知道您生前的愿望是在六月份徒步穿越羅布泊,只嘆生不逢時,您沒能遂愿。今天,越來越多的探險愛好者繼承您的遺愿,沿著您的足跡繼續(xù)羅布泊之旅。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和科技的進步,已經有不少人借助高科技儀器和通信設備,完成了徒步穿越羅布泊的壯舉。是您大無畏的探險精神激勵了我們這些后輩,我們也將繼承您的勇士精神,并將其發(fā)揚光大,您可以安息了?!睆埲A恭敬地行了禮,以表達對這位探險前輩的深切緬懷之情。
“你張華叔叔可是余純順前輩的頭號粉絲。”彭洛清小聲地對兒子說,“他小時候無意中看到了一篇關于余純順的報道,從此余純順便成了他心目中的超級英雄。也是從那時起,他便立志成為一名勇敢的探險家。”
“呵呵,我明白?!迸硇★w說,“在我的心目中,爸爸您就是我的超級英雄。我也立下志愿,長大后也要成為您這樣的人?!?/p>
“爸爸希望你能青出于藍而勝于藍?!迸砺迩迮呐膬鹤拥募绨?,意味深長地說,“雖然成為探險家這條路很艱難,可爸爸相信你一定會成功的?!?/p>
祭拜完余純順后,他們繼續(xù)前行,并在一望無際的戈壁灘度過了一個露營之夜。
摘自河北少年兒童出版社
《少年探險家:大漠里的科考團》一書
編輯/皮小Y 美術設計/王曉莉
——本欄目圖文等內容由作者本人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