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星》(四上)教學設計"/>
文|李求寶
教學目標:
1.讀準“昧”“墜”等生字,借助生活經(jīng)驗、字理等方法理解“半明半昧、搖搖欲墜”等詞語。
2.通過接龍、分組、詩化等形式朗讀,強化“邊讀邊想象”的方法,進一步感受“繁星之美”。
3.借助“助學單”梳理文本,把握寫景散文的結構,學習運用“想象”抒發(fā)感受,提高學生鑒賞美、表達美的能力。
課時安排:1 課時。
教學過程:
一、聯(lián)系舊知,賞圖激趣——引美
1.聯(lián)系單元舊知。
這個單元我們感受了錢塘江大潮、秋江晚景等自然之美,這節(jié)課一同去欣賞天上的“繁星”。
2.你見過繁星嗎,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學生交流后,出示繁星圖。)
(設計意圖:基于單元回顧舊知,為進一步強化“主題”與“要素”提供關聯(lián)。同時,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習內在驅動,獲得“美”的初步感受。)
二、朗讀梳理,把握結構——探美
1.明確任務,初讀課文。
(1)這是一篇略讀課文,看看“學習提示”給我們提出的學習任務與方法: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根據(jù)課文的描述想象繁星滿天的畫面。你也看過夜晚的繁星吧?說說你當時的感受。
(2)根據(jù)學習提示要求,自由朗讀課文,讀準讀通。
2.朗讀反饋,初探繁星之美。
(1)請學生接龍朗讀各個自然段,相機點撥字音:昧(mèi)、墜(zhuì)。
(2)你仿佛看到了哪些畫面,給你怎樣的感受?(引導學生初步感受繁星畫面)
小結:“繁星”真是一種獨特的大自然之美!
3.“助學單”梳理文本,把握文章結構。
(1)課文幾次寫到繁星,分別在哪里,有怎樣的畫面?畫出關鍵詞句,試著填到“助學單”里:
《繁星》助學單
(2)學生交流填寫表格的情況。
(設計意圖:通過朗讀初探“繁星”畫面之美,借助“助學單”支架培養(yǎng)學生把握文本能力。)
三、想象畫面,關注表達——品美
1.默讀課文,選擇自己喜歡的畫面邊讀邊想象,圈畫批注。
2.學生匯報,教師反饋點撥三個畫面。
畫面一:第1 自然段
(1)交流想象到的畫面,匯報自讀體會。
(2)“密密麻麻的星星”說明什么?這是一種怎樣的景色?(夜空十分晴朗、靜美。)
(3)展開想象:“庭院里納涼”的會有哪些人,在干什么?(大人在納涼聊天,孩子們在盡情玩耍。)
(4)美妙的畫面就像一首詩,讓我們把它變成詩一樣來朗讀:
從前/在家鄉(xiāng)/七八月的夜晚/在庭院里/納涼的時候/我最愛看/天上密密麻麻的星星
畫面二:第2 自然段
(1)指名朗讀。
(2)點撥“光明無處不在”的內涵,補充作者資料:
1927 年,為了“向西方尋找真理”,巴金遠赴法國留學。作者當時剛剛掙脫封建家庭的束縛,來到廣闊天地,接觸到一些自然科學和新事物,產生了濃厚的學習興趣和熱情。他對自己的未來也充滿信心,就像天上的星星一般,一片光明,無所不在。
畫面三:第3 自然段
(1)根據(jù)學生匯報批注后,集中交流:在畫面里都看到了什么?
“半明半昧的星”。先結合字理理解“昧”:“日”加上“未”,像太陽未升起時那樣,表示“昏暗”。再點撥“半明半昧”的星星是什么樣的感覺:一閃一閃的,忽明忽暗。最后拓展生活中還見過:“半明半昧的()”。
(2)“船在動,星也在動”——為什么說星星也在動?你有過這樣的經(jīng)歷嗎?
3.聯(lián)結比較三個畫面,體會動靜之美。
(1)不同時間、不同地點看到的“星天”畫面有什么不同?(前兩處畫面更多是靜態(tài)之美,第三處畫面是動靜結合。)
(2)分小組朗讀三處畫面。
(設計意圖:通過多種形式朗讀與資料補充加強學生對文本的感悟理解,進一步實踐“邊讀邊想象畫面”的語文要素。在重點詞語的品析中積累語言,提升審美鑒賞能力。)
四、依托情境,創(chuàng)意表達——寫美
1.聚焦感受,發(fā)現(xiàn)寫法。
(1)“在船上看繁星”給作者帶來怎樣的感受?(柔和,靜寂,夢幻,令人沉醉……)
(2)引讀:“我好像看見無數(shù)螢火蟲在我的周圍飛舞。……我覺得自己是一個小孩子,現(xiàn)在睡在母親的懷里了?!?/p>
(3)作者是如何表達自己的感受的?(運用想象抒發(fā),點撥“好像……”“仿佛……”“覺得……”)
2.依托情境,創(chuàng)意表達。
在“家鄉(xiāng)庭院里”“南京菜園里”兩個畫面里看繁星,又會給作者什么樣的感受呢?試著用上想象的方法替作者寫一寫??梢杂蒙稀昂孟瘛薄胺路稹薄坝X得……”這樣的句式表達。
選擇一個畫面,展開想象,寫一寫感受:
(1)在庭院里納涼的時候,我最愛看天上密密麻麻的星星。
(2)下面是一片菜園,上面是星群密布的藍天。
3.學生匯報,點評指導。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關注作者“如何表達感受”,依托課文原有情境,開展語用訓練,實現(xiàn)讀寫結合,為進一步落實后續(xù)單元習作熱身做鋪墊。)
五、回扣主題,推介原著——拓美
1.總結全文,升華主題。
“繁星”之美,美在畫面——有動有靜;美在想象——豐富有趣。在生活中我們也可以把美的事物真實地記錄下來,運用想象的方法把感受表達出來。
2.推介原著《海行雜記》。
巴金乘坐輪船遠赴法國留學,在海上航行37 日,途中創(chuàng)作《海行雜記》。這本游記具有日記和隨筆的性質,記錄了他旅途的經(jīng)歷和異國他鄉(xiāng)的風情,充滿著對大自然的熱愛。全書共39 篇,《繁星》是其中一篇。
(設計意圖:小結歸納通過想象豐富美的畫面的寫法,引導學生在實踐中運用。推介整本書,激發(fā)閱讀興趣,拓展讀美賞美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