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荔紅
一棵樹在曠野,也不必考慮有用無用,也不在乎挺拔彎曲,只是承著陽光雨露,蓬蓬勃勃地生長。因而他的心,充滿對天地萬物的愛,他愛天上飄過的云朵,愛枝丫上停歇的飛鳥,愛來采花的嗡嗡蜜蜂,也愛腳下行色匆匆的螞蟻、正在打架的蟲兒、悄悄開放的含羞的野花。他甚至愛上了自己,從自己身上掉下的一片葉子、一個果子,他愛著每一顆石子、土塊,每一粒未名的種子……他凝神專注地愛著,他的血和淚就凝成樹脂,一滴滴落下來,落在這些螞蟻、蟲子、樹葉、花朵、石塊上,他用他的愛包裹著他們,想完整地擁有他們,或有命運的偶然,他包裹著他愛的對象一起沉入地底……四千萬年過去了,五千萬年過去了……他的愛凝固成永恒的化石,一次偶然,無數(shù)次偶然,那愛的化石被大海拋到海灘,順河流沖到洲嶼,混在泥沙里滾下山,隨島嶼浮起,留在巖罅中,他的愛,經(jīng)歷了沖刷、裂變、淘洗、錘煉,重現(xiàn)人間時,變成了珍寶,因呈現(xiàn)的色彩不同、愛的對象不同,而被命名為金珀、藍珀、綠茶珀、棕紅珀、血珀、花珀、蟲珀、藥珀, 等等。其實, 它們不過是數(shù)千萬年前,那棵樹的愛的各種形態(tài)。
(摘自《散文》2021 年第12 期《靈石》,Aine 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