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西卡
已經(jīng)有很多人想象過移居火星的未來圖景,要是科技比這更發(fā)達,甚至能讓我們移居木星,那生活將會是什么樣的?
云中堡壘
可以肯定的是,我們不會住在木星地表——作為一顆氣態(tài)巨行星,木星并沒有地球、火星那樣的巖石地面,而主要由氫和氦組成,如同一朵巨型的云,這種云與地球上的云不同,云頂溫度只有-163℃。
而未來人類將建立直徑超過3千米的巨型堡壘,懸浮在木星的云層中,每個堡壘可容納上萬人,就像一座座移動的空中城市。
木星的質量是地球的300多倍,即便是在云頂,引力也有地球的2.5倍。因此,未來人要么已經(jīng)進化出了更強健的體魄,要么開發(fā)出了覆蓋整座堡壘的反重力裝置。
移動的“國土”
地球上,不同國家、省份的分界線錯綜復雜,但在木星,國界線或省界線可能要按云層來劃分。因為木星表面時刻都在流動,不同緯度的云層就像來來往往的傳送帶,云帶與云帶之間存在強烈的對流,堡壘不會輕易跨云帶遷移;只有小型飛船能隨意穿梭,它們是負責收集、合成氫燃料的能源船。
千萬別冒險自己跨越云帶!要是從堡壘中摔下去,你將墜落十幾個小時,最后被巨大的壓力壓扁。
超級天災
云層中也會產(chǎn)生湍流和風暴,帶來不小的安全隱患,人們需要實時監(jiān)測木星的天氣情況,驅動堡壘避開危險。作為太陽系中最重的行星,木星還經(jīng)常吸引小行星,遭到它們的撞擊,這也是需要防范的。
月亮暴發(fā)戶
木星人類大概很難理解“明月幾時有”這一詞句,因為木星擁有超過80顆衛(wèi)星,人們每天都能看見幾個。一些衛(wèi)星同樣適合改造成人類可居住的星球,比如木衛(wèi)二,它的冰凍外殼之下有一片海洋,或者木衛(wèi)三,它是太陽系中已知唯一一顆擁有磁場的衛(wèi)星。
一天很短,一年很長
在木星上,你會上一整天課,再睡一整天覺,因為木星的自轉速度很快,一天只有約10小時。不過,木星公轉一周需要4333個地球日,一個木星年夠我們過12次春節(jié)。
深云探險者
地球上有人乘坐深潛器進入深海,在木星上,也會有探索深云的勇士。21世紀的科學家認為,木星云層只占據(jù)50千米的厚度,隨著深入,壓力和溫度會越來越高,直到將氫氣壓縮成一種叫金屬氫的液態(tài)物質(與液態(tài)氫不同),在云層下如浩瀚的海洋。金屬氫海洋的壓力是地球表面大氣壓的200萬倍,溫度比太陽表面還高。
如果木星人類的深潛器能夠承受這樣的高溫高壓,他們就有希望抵達木星的核心,回答21世紀人類的疑問——木星究竟有沒有一個堅硬的巖石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