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慎刑思想在我國死刑制度中的傳承研究

        2022-12-06 09:20:54王光明武景磊
        關鍵詞:刑罰案件案例

        王光明,武景磊

        (煙臺大學 法學院,山東 煙臺 264005)

        作為我國傳統(tǒng)優(yōu)秀法律文化中的極具代表性的刑罰思想之一,慎刑思想不僅擁有悠久的歷史,而且具有豐富的內涵,并在我國的死刑制度中得以集中地貫徹和體現(xiàn),考察慎刑思想在我國死刑制度中的傳承發(fā)展,不僅能夠豐富我國當代死刑制度的內在思想理論基礎,而且對我國未來死刑制度的發(fā)展完善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一、慎刑思想的歷史考察

        慎刑思想最早可追溯至西周的“明德慎罰”思想,是周公等人在系統(tǒng)總結夏商一千多年的統(tǒng)治經(jīng)驗之后,通過對夏、商立法主流思想“天罰”“神判”的反思之基礎上提出的。他們認為僅僅依靠嚴酷的刑罰來維護統(tǒng)治是不能長久的,要通過敬天保民、彰明德教和慎用刑罰的治理模式來治理國家,這樣國家才能長治久安,遂提出了“明德慎罰”的思想。(1)“明德慎罰”即彰明德教,慎用刑罰。也就是說,西周統(tǒng)治者認為治理國家、立法、司法的指導思想和行動準則是首先實行懷柔政策,以德化教育人民、感化人民,在配合德教的同時,對于不聽德教而觸犯刑律者要慎重地使用刑罰。參見馮卓慧:《中國古代慎刑思想研究——兼與20世紀西方慎刑思想比較》,《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學院學報)》2006年第2期。《尚書·康誥》載:“乃有大罪,非終,乃惟眚災,適爾,既道極厥辜,時乃不可殺?!币饧?,對于造成可能構成死罪結果的行為,只要不是故意,就可以慎刑減輕處罰。

        到春秋戰(zhàn)國時期,儒家發(fā)展了西周的慎刑思想。在刑罰運用的原則方面,孔子有自己的獨特見解。他在《論語·子路》中說道:“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彼J為,恢復周禮、施行教化是治國的根本措施,只有在教化的基礎上才能處以刑罰,禮樂教化是判處刑罰的底線,即“不教而殺謂之虐”,他反對刑罰的濫用。孟子把孔子的“德治”思想發(fā)展成為“仁政”學說。其中“省刑罰”與“罪人不孥”就是其提出的基本主張。(2)所謂“省刑罰”就是反對嚴刑酷罰和濫殺無辜;“罪人不孥”就是只懲罰有罪的人,不能株連無辜。參見包雯主編:《慎刑論》,北京:中國檢察出版社,2009年,第39頁。在司法實踐中,他強調用仁心去實現(xiàn)“省刑罰”,同時也反對繁法苛刑,尤其在死刑適用的問題上,他主張要慎之又慎。(3)鄧紅蕾:《“慎刑”與“重德”緣何能達成共識——以中國法律思想史為例》,《中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1年第5期。其有名言:“左右皆曰可殺,勿聽;諸大夫皆曰可殺,勿聽;國人皆曰可殺,然后察之;見可殺焉,然后殺之。故曰:國人殺之也。如此,然后可以為民父母?!?4)楊伯峻:《孟子譯注》,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第41頁。其意思是指:認定一個人是否該處以死刑,君王一定要三思而后行,即便身邊的大臣或者眾多官吏都主張該殺,也不能輕易聽信。只有在廣大人民群眾都認為應該殺,并且經(jīng)過調查取證,獲得確鑿的證據(jù),證明他確實犯有死罪,才可以殺他。由于死刑的判處是聽從民意的結果,所以裁判結果民眾自然會信服。

        董仲舒的儒家思想吸收了陰陽五行學說,對儒家慎刑思想進行改造。他在《春秋繁露》里有言:“是故,天數(shù)右陽而左陰;務德而不務刑;刑之不可任以成治也,猶陰之不可任以成歲也。為政而任刑,謂之逆天,非王道也?!?5)董仲舒:《春秋繁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第67頁。從中我們可以看出董仲舒的主張中亦蘊含著“王者承天意以從事”“天人合一”“任德教而不任刑”“大德而小刑”的思想,這都是“德主刑輔”思想的有力體現(xiàn),是對孔子慎刑思想的進一步發(fā)展。國家大政方針的變化勢必會引起社會實踐的變化,那么在“德主刑輔”理念的推動下,也勢必要求縮小刑罰的適用范圍和降低刑罰適用的頻次,這些無不體現(xiàn)著“慎刑”思想。通過慎刑思想與律令的融合,慎刑思想到唐代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在禮法中體現(xiàn)了“一準乎禮”,在司法中達到了“用刑持平”得“古今之平”?!短坡墒枳h》明確提出:德禮是行政教化的根本,刑罰是行政教化的表現(xiàn),德禮和刑罰對行政教化都不可缺少。(6)《唐律疏議》中有文:“德禮為政教之本,刑罰為政教之用,猶昏曉陽秋相須而成也?!眳⒁婇L孫無忌:《唐律疏議》,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第12頁。還有,李世民提出了“以寬仁治天下,而于刑法尤慎?!眳⒁姟缎绿茣肪砦辶缎谭ā?,北京:中華書局,1975年,第1412頁。此外,唐《考課令》中規(guī)定了考核官吏的“四善二十七最法”,其中“推鞠得情,處斷平允”,為“法官之最”。參見李林甫等:《唐六典》,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第42頁。所謂“處斷平允”,是對法官的第一要求,即要求司法官在法律適用中,應嚴格秉承公平、公正、刑罰得中、罰當其罪的折獄刑相應觀念,實際上也就是主張罪刑法定。從以上內容我們可以看出,唐朝之所以會出現(xiàn)“貞觀之治”的盛唐局面,某種意義上,與唐代的“慎刑”理念有著不可磨滅的聯(lián)系。這也從一個側面說明,社會要想穩(wěn)定和繁榮,制定寬緩的刑罰政策和弘揚道德禮儀是必不可少的。

        通過對慎刑思想歷史源流的簡要梳理與分析,可以發(fā)現(xiàn)我國古代慎刑思想源遠流長,內容十分豐富,蘊藏著深刻的刑罰理念,主要體現(xiàn)在兩個方面。

        一方面,從宏觀角度來貫徹慎刑思想,即由德禮教化與刑罰在治國理政中地位的確立來體現(xiàn)慎刑。具體而言,用突出依靠德化禮儀教育節(jié)制減少刑罰的方式來治理國家。如西周的“明德慎刑”、儒家法律思想中的“興禮樂以中刑罰”、漢代的“德主刑輔”,都是在討論“德”和“刑”二者誰應居于治國理政的主導地位。

        另一方面,從微觀角度來貫徹“慎刑”思想,這主要表現(xiàn)在通過刑罰制度具體設計來限制刑罰發(fā)動。比如西周的矜老恤幼、(7)《周禮·秋官》規(guī)定:“一赦曰幼弱,二赦曰老耄?!眳⒁娭煊轮骶帲骸吨袊ㄖ剖?第三版)》,北京:法律出版社,2016年,第22頁。刑罰世輕世重,(8)《呂刑》有文:“輕重諸罰有權。刑罰世輕世重,惟齊非齊,有倫有要?!眳⒁婑T卓慧:《中國古代慎刑思想研究——兼與20世紀西方慎刑思想比較》,《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學院學報)》2006年第2期。儒家法律思想中的“罪刑相稱”,漢代路溫舒對刑訊逼供的反對(9)“《書》曰:‘與其殺不辜,寧失不經(jīng)。’今治獄吏則不然,上下相驅,以刻為明?!仕渍Z曰:‘畫地為獄,議不入;刻木為吏,期不對?’此皆疾吏之風,悲痛之辭也!”參見《漢書》,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第1810-1811頁。等,這些都是從微觀角度來貫徹慎刑思想。慎刑思想不僅從理念方面為慎用刑罰提供理論支撐,也貫穿于相關刑罰制度中,尤其集中體現(xiàn)在死刑制度的各個方面,下面對此進行進一步考察。

        二、慎刑思想在傳統(tǒng)死刑制度中的具體體現(xiàn)

        第一,“宥過”制度。宥過是指寬免過失犯罪。(10)此處的過失應在廣義上理解,即不僅包含疏忽大意和過于自信的過失犯罪,還包括“迫不得已”的犯罪。古人將犯罪分為故意和過失,并區(qū)別對待,如《尚書·大禹謨》有言:“宥過無大,刑故無小”。也就是說:如果是過失犯罪,再大的過失犯罪也要進行寬赦。如果是故意犯罪,再小也要予以懲治。

        我國古代在死刑適用中,充分考慮行為人的主觀罪過,嚴格區(qū)分故意和過失來考量是否判處死刑。對于過失犯罪,嚴格適用死刑。表1通過對“宥過”免死的部分案例的梳理來考察“宥過”制度在死刑慎用方面的具體體現(xiàn)。

        表1 “宥過”免死相關案例

        通過表1三個案例可以發(fā)現(xiàn),雖然按照當時的律令,案例中的行為人均應判處死刑,但因他們都不是故意犯罪,且前兩人犯下死罪有合乎情理的理由,因此對他們都免除了死刑。這充分體現(xiàn)了古代的宥過制度注重行為人的主觀罪過,不因過失犯罪而隨意判處死刑的立場。

        第二,“錄囚”制度。錄囚制度是中國古代皇帝以及上級司法機關官員通過直接訊問已經(jīng)判決而尚未執(zhí)行之囚徒,檢查各級司法機關決獄情況,發(fā)現(xiàn)并平反冤獄,糾正錯案或督辦久系未決案件,核驗法官辦案效果與效率的一種特殊訴訟制度。(11)朱振輝、丁國峰:《從古代錄囚制度看刑事法律糾錯程序的建立》,《求索》2013年第3期。這一制度最早可追溯到漢代,發(fā)展到唐朝漸趨成熟完備?!短茣ぬ诩o》記載:“六年十二月辛末,慮囚,縱死罪者歸其家。七年九月,縱囚來歸,皆赦之?!?12)沈家本:《歷代刑法考》,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第794頁。下面通過“房強兄弟謀反連坐案”來具體考察唐代“錄囚”制度在死刑慎用方面的體現(xiàn)。房強兄弟謀反連坐案(13)又舊條疏,兄弟分后,不相及,連坐俱死,祖孫配沒。會有同州人房強,弟任統(tǒng)軍于岷州,以謀反伏誅,強當從坐。太宗嘗錄囚徒,惘其將死,為之動容。顧謂待臣曰:“刑典仍用,蓋風化未治之咎。愚人何罪,而肆重刑乎?更彰朕之不德也。用刑之道,當審事理之輕重,然后加之以刑罰。何有不察其本而一概加誅,非所以恤刑重人命也。然則反逆有二:一為興師動眾,一為惡言犯法。輕重有差,而連坐皆死,豈朕情之所安哉?”更令百僚詳議。于是玄齡等復定議曰:“……今定律,祖孫與兄弟緣坐,俱配沒。其以惡言犯法不能為害者,情狀稍輕,兄弟免死,配流為允?!睆闹W允潜裙潘佬?,殆除其半。參見趙曉耕:《中國法制史教學案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第114頁。的大體內容為:有一個叫房強的人,因其弟弟謀反而罪當連坐處死。太宗在錄囚徒時,可憐他將要被連坐處死,進而將因謀反而判處死刑這一罪名與大臣進行討論。太宗認為應該視叛亂的行為方式來適用連坐處死制度。因為房強的弟弟是因惡言犯法的,沒有造成實際的危害,因此將房強免除死刑、流放發(fā)配。這體現(xiàn)了在適用連坐處死的刑罰時,要詳細地分析被連坐的犯罪的具體情況,對于犯罪情節(jié)較輕的犯罪行為要慎重地適用死刑,盡量用其他刑罰來代替,避免濫殺無辜。

        第三,“死刑復奏”與“死刑復核”制度。死刑復奏制度是指,古代中央或地方判處的死刑案件需要上報到皇帝那里,由皇帝對上奏的死刑案件進行重新審查,最終決定是否執(zhí)行死刑?!八佬虖妥唷敝贫劝l(fā)端于隋朝時期的“三復奏”制度,到了唐朝貞觀年間,唐太宗因錯殺了大臣而后悔不已,為了防止錯殺、濫殺無辜,唐太宗將“三復奏”改為“五復奏”,處決前進行兩次復奏,到處決之日要再進行三次復奏,最終由皇帝決定是否處死犯人。宋朝為了提高死刑復核的效率,將“五復奏”簡化為“三復奏”。清朝基于對會審制度的現(xiàn)實考慮,將“三復奏”改為“一復奏”,將秋審的案件由刑科復奏一次。這都體現(xiàn)了古代皇帝對死刑判處的慎重,有利于寬仁慎刑思想的弘揚。

        古代的死刑復核制度是指,在審判程序中由復核機構或官員對疑難案件的案情進行調查了解,而后研究決定是否判處死刑。古代的死刑復核制度源于唐朝的“三司推事”制度。而后逐漸發(fā)展成為“九卿會審”制、“朝審”制和“秋審”制。“死刑復核”制集中了多名官員對案件的審判意見,類似于今天的審判委員會對疑難案件進行集中討論,商議判決結果?!八佬虖秃恕敝浦荚诜乐挂呻y案件由單一的審判人員審判時出現(xiàn)錯誤而錯殺無辜。同時,多人意見形成的判決結果會更加科學和公正,這也體現(xiàn)了古代對死刑刑罰權發(fā)動的謹慎小心。

        “死刑復奏”制和“死刑復核”制從兩個不同方面確保判處死刑的慎重。雖然這兩種制度在實施主體、審判程序和審判的進度上有所不同,但二者的本質都是為了慎用死刑,防止錯殺和濫殺無辜。通過這兩種制度來限制判決死刑,無疑有力地體現(xiàn)了對慎刑思想的貫徹。

        第四,“存留養(yǎng)親”制度?!洞笄迓衫し缸锎媪麴B(yǎng)親》規(guī)定:“祖父母、父母老、疾應侍,家無以次成丁者,開具所犯罪名奏聞,取自上裁?!币簿褪钦f,家中若有年老或身患疾病的祖父母、父母需要贍養(yǎng),而且家中沒有其他成年男子來盡贍養(yǎng)義務,可以免去犯罪人的刑罰,讓他回家贍養(yǎng)老人。表2通過幾個具體案例來分析“存留養(yǎng)親”制度在死刑慎用方面的體現(xiàn)。

        表2 “存留養(yǎng)親”免死案例

        存留養(yǎng)親制度是古時候用來解決法理與情理沖突的有效手段,在特定歷史條件下弘揚了孝道,有效解決了老無所養(yǎng)的問題,緩解了社會矛盾,縮小了死刑適用的范圍,降低了判處死刑的人數(shù),亦是寬仁慎刑的重要體現(xiàn)。

        三、慎刑思想在當代死刑制度中的傳承發(fā)展

        慎刑思想不僅在我國傳統(tǒng)的死刑制度中得以具體明確地貫徹,而且在我國當代的死刑制度亦有進一步的傳承發(fā)展,以下主要從立法層面和司法層面兩個方面進行考察。

        (一)立法層面

        從立法層面來看,在當今世界各國,關于死刑制度,死刑的存廢問題仍然是其中極具爭議的問題。盡管世界上廢除死刑的國家數(shù)量已經(jīng)超過了保留死刑的國家的數(shù)量,但是我們也應清醒地認識到,死刑存廢問題不僅要考慮一國人權,同時也要立足于一國的國情來綜合考量。鑒于社會轉型時期國家治理的需要和國民對廢除死刑所持的消極態(tài)度,(14)從我國相關研究機構和刑法學者對死刑存廢的民意調查數(shù)據(jù)來看,中國民眾多數(shù)支持保留死刑,支持廢除死刑的民眾不超過受訪人數(shù)的四分之一。參見梁根林、陳爾彥:《中國死刑民意:測量、結構與溝通》,《中外法學》2020年第5期。我國當前尚不具備徹底廢除死刑的條件,盡管如此,在傳統(tǒng)慎刑思想的支持下,我國在死刑罪名的削減上一直在努力,近些年明顯取得了重要的進展。

        眾所周知,我國1979年《刑法》中有71個死刑罪名,在世界范圍內死刑罪名仍然偏多。在1997年《刑法》修訂過程中,將死刑罪名由71個調整為68個,死刑罪名削減的數(shù)量仍然比較有限。但是,經(jīng)過《刑法修正案(八)》和《刑法修正案(九)》,立法機關成批量地廢除了22個死刑罪名,使得死刑罪名大幅減少,目前我國《刑法》中僅有46個死刑罪名。盡管已經(jīng)廢除的死刑罪名主要集中于非暴力犯罪、經(jīng)濟類犯罪,基于非暴力犯罪、經(jīng)濟類犯罪在現(xiàn)實的司法實踐中,死刑適用的數(shù)量總體上偏少,從這個意義上講,上述死刑罪名的削減,對于減少死刑實際適用方面的貢獻并不明顯,但在觀念上的意義不容低估,因為其改變了人們長期所形成的對死刑罪名只能增加不能減少的根深蒂固的不當觀念,這對于死刑罪名的進一步削減具有重要意義。

        (二)司法層面

        從司法層面而言,慎刑思想在當代死刑制度中的傳承主要體現(xiàn)在:嚴格貫徹慎用死刑的基本刑事政策,為死刑的限制適用從實體法和程序法兩方面供給明確的制度設計,以及從司法的運行方面通過建立案例指導制度對死刑的限制適用進行積極的探索。具體如下:

        第一,嚴格貫徹慎用死刑的基本刑事政策。眾所周知,雖然保留死刑,但嚴格控制和慎重適用死刑,亦是我國死刑適用的基本刑事政策。2010年最高人民法院頒布了《關于貫徹寬嚴相濟刑事政策的若干意見》,第29條規(guī)定,要準確理解和嚴格執(zhí)行“保留死刑,嚴格控制和慎重適用死刑”的政策。此外,意見還規(guī)定,要依法嚴格控制死刑的適用,統(tǒng)一死刑案件的裁判標準,確保死刑只適用于極少數(shù)罪行極其嚴重的犯罪分子;擬判處死刑的具體案件定罪或者量刑的證據(jù)必須確實、充分,得出唯一結論;對于罪行極其嚴重,但只要是依法可不立即執(zhí)行的,就不應當判處死刑立即執(zhí)行。《全國法院維護農(nóng)村穩(wěn)定刑事審判工作座談會紀要》(下文簡稱《紀要》)《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提供司法保障的若干意見》《在審理故意殺人、傷害及黑社會性質組織犯罪案件中切實貫徹寬嚴相濟刑事政策》《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刑事審判工作的決定》《關于貫徹寬嚴相濟刑事政策的若干意見》等司法解釋文件中,都對因婚戀糾紛、鄰里糾紛等民間矛盾引發(fā)的故意殺人、故意傷害案件被告人死刑的適用作出了明確限制。其中,《紀要》規(guī)定:“對于因婚姻家庭、鄰里糾紛等民間矛盾激化引發(fā)的故意殺人犯罪,適用死刑一定要十分慎重,應當與發(fā)生在社會上的嚴重危害社會治安的其他故意殺人犯罪案件有所區(qū)別。對于被害人一方有明顯過錯或對矛盾激化負有直接責任,或者被告人有法定從輕處罰情節(jié)的,一般不應判處死刑立即執(zhí)行。”這一規(guī)定明確地將故意殺人案件的性質分為兩類:一類是因婚姻家庭、鄰里糾紛等民間矛盾而引起的故意殺人犯罪,另外一類是發(fā)生在社會上的嚴重危害社會治安的故意殺人犯罪。雖然這兩類都是故意殺人犯罪,但由于兩類案件的性質、起因和社會危害性不同,因而《紀要》規(guī)定對第一類案件予以嚴格限制死刑適用。

        第二,死刑適用的實體法限制。在《刑法》總則的規(guī)定中,體現(xiàn)死刑“慎刑”的條文有第48條第1款和第2款、第49條第1款和第2款以及第50條第1款和第2款。第48條第1款明確了適用死刑必須要滿足“罪行極其嚴重”的條件,“如果不是必須立即執(zhí)行”,只是可以判處死刑緩期二年執(zhí)行。第48條第2款將死刑復核權統(tǒng)一收歸最高司法機關行使,有利于統(tǒng)一死刑適用標準,同時也彰顯了國家對死刑適用的慎重立場。第49條第1款和第2款的規(guī)定類似于古代的“矜老恤幼”制度,有利于減少對特殊群體的死刑適用,體現(xiàn)了刑法的人道主義精神。第50條第1款將死緩核準死刑的門檻提高,從原來規(guī)定的“故意犯罪”變更為“故意犯罪且情節(jié)惡劣”,也體現(xiàn)了對死刑的限制。第50條第2款增設的“死緩限制減刑制度”和第383條針對貪污受賄犯罪增設的“死緩終身監(jiān)禁不得減刑假釋”制度,雖然在死刑適用標準的把握方面給司法實踐帶來了不小的挑戰(zhàn),但是,鑒于我國的普通死緩制度、死緩限制減刑制度、死緩終身監(jiān)禁不得減刑假釋制度,在由死刑緩期執(zhí)行變更為死刑立即執(zhí)行有著非常嚴格的條件限制,這對切實減少實際執(zhí)行死刑的數(shù)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偠灾?,死刑適用方面復雜的制度設計無不有力地體現(xiàn)了我國當代死刑制度對傳統(tǒng)死刑“慎刑”精神的傳承。

        第三,死刑適用的程序法限制。在《刑事訴訟法》中,體現(xiàn)死刑“慎刑”的法律條文有第21條第2項、第35條第3款、第234條第1款第2項、第251條第1款、第261條第1款。第21條第2項的規(guī)定排除了基層法院對死刑案件的管轄權,因為中級法院的條件總體來說要優(yōu)于基層法院,這充分體現(xiàn)了國家對死刑案件的重視和死刑適用的慎重。第35條第3款從死刑辯護的角度設立有利于被告的條款,通過為沒有委托辯護人的死刑被告指定辯護律師,有利于確保被告的合法權益,甚至可以挽救被告的生命,使其免受死刑。第234條第1款第2項從合議庭的組織形式規(guī)定死刑案件二審的庭審形式。二審組成合議庭審理死刑案件體現(xiàn)了對死刑案件審理的謹慎,這有利于發(fā)現(xiàn)案件真相,更有力地確保死刑適用的恰當性。第251條第1款規(guī)定最高人民法院復核死刑案件時訊問被告人、聽取辯護律師的意見,體現(xiàn)了在死刑復核程序上對死刑適用的慎重,這有利于防止冤假錯案的發(fā)生,確保死刑的合理適用。第261條第1款規(guī)定,最終執(zhí)行死刑的命令由最高人民法院院長簽發(fā),體現(xiàn)了死刑執(zhí)行程序的嚴格性,也凸顯了死刑執(zhí)行在法院工作中地位的重要性。此外,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國家安全部、司法部印發(fā)的《關于辦理死刑案件審查判斷證據(jù)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從證據(jù)層面對死刑案件的證據(jù)作出了精細、明確的規(guī)定。盡管在《刑事訴訟法》和《關于辦理刑事案件嚴格排除非法證據(jù)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中都詳細地規(guī)定了刑事案件證據(jù)的相關內容,但“兩高三部”仍然頒布了《關于辦理死刑案件審查判斷證據(jù)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這也充分體現(xiàn)了死刑案件證據(jù)層面的嚴格要求。

        第四,積極推進限制死刑適用的案例指導制度。2010年最高人民法院正式設立了案例指導制度,該制度使指導案例成為法官裁量同類案件時的一項重要參考標準。通過頒布死刑指導案例可以為死刑裁量提供直觀、具體的裁判依據(jù),從而確保死刑案件在最大程度上實現(xiàn)同案同判,進而限制法官在死刑裁判上的自由裁量的空間。例如,最高人民法院指導案例第4號“王志才故意殺人案”和第12號“李飛故意殺人案”這兩個指導案例就是來源于最高人民法院刑事審判庭所編寫的《刑事審判參考》,它傳遞了最高人民法院有關死刑限制的政策精神和裁判規(guī)則。與此同時,最高人民法院還依靠案例對死刑審判工作給予內部指導。例如,2009年最高人民法院印發(fā)的《關于印發(fā)嚴格執(zhí)行死刑政策依法不核準死刑典型案例的通知》,選擇19個嚴格執(zhí)行死刑政策依法不核準死刑的典型案例,印發(fā)給各中高級人民法院,要求組織刑事法官和審判委員會委員進行學習討論,該通知印發(fā)的死刑案例大多是故意殺人案,并對依法不核準的理由作了具體說明,這對中高級人民法院嚴格把握死刑適用條件無疑具有直接明確的示范效應。(15)陳興良:《死刑適用的司法控制——以首批指導案例為視角》,《法學》2013年第2期。

        四、結 語

        通過對慎刑思想的歷史考察和慎刑思想在我國傳統(tǒng)死刑制度中的具體體現(xiàn),以及當代死刑制度的傳承發(fā)展,可以發(fā)現(xiàn),我國當代關于死刑的制度設計及發(fā)展完善,并非只是簡單地移植借鑒域外的死刑制度的結果,而是有著內在的堅實的傳統(tǒng)法律文化思想作為支撐。因此,未來我國死刑制度以及死刑適用的進一步完善,亦應不斷深入發(fā)掘慎刑思想在我國當代死刑制度中的積極意義,我們不僅要看到慎刑思想在我國死刑制度方面作為理論基礎的支撐作用,也要進一步探索慎刑思想在我國死刑適用中所具有的重要方法論意義,進而將慎刑思想融入到死刑適用過程中的法律發(fā)現(xiàn)、法律解釋、法律論證、價值衡量、法律推理等方法論層面,進一步發(fā)揮慎刑思想在我國當代死刑制度中的積極作用。

        猜你喜歡
        刑罰案件案例
        一起放火案件的調查:火災案件中的“神秘來電”
        水上消防(2021年4期)2021-11-05 08:51:36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少先隊活動(2021年2期)2021-03-29 05:40:48
        “左腳丟鞋”案件
        學生天地(2020年2期)2020-08-25 09:03:04
        隨機變量分布及統(tǒng)計案例拔高卷
        刑罰威懾力的刑法學分析
        活力(2019年22期)2019-03-16 12:49:24
        代運為名行詐騙 構成犯罪獲刑罰
        發(fā)生在你我身邊的那些治超案例
        中國公路(2017年7期)2017-07-24 13:56:38
        斷鹽也是一種刑罰
        HD Monitor在泉廈高速拋灑物案件中的應用
        刑罰的證明標準
        人間(2015年22期)2016-01-04 12:47:28
        亚洲中文字幕诱惑第一页| 国产免费av片在线观看播放| y111111少妇影院无码| 久久久调教亚洲| 男女啪啪在线视频网站| 国产成人av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亚洲人精品亚洲人成在线| 国产在线一91区免费国产91| 欧美日韩一二三区高在线| 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精品密臀| 亚洲av日韩综合一区久热| 香蕉久久久久久久av网站| 尤物AV无码色AV无码麻豆| 精品人妻少妇丰满久久久免| 亚洲乳大丰满中文字幕| 亚洲精品国偷拍自产在线观看蜜臀| 日韩av无卡无码午夜观看| 国产精品一二三区亚洲| 国产激情艳情在线看视频| 久久亚洲av成人无码国产| 国产成人精品人人做人人爽| 天天色天天操天天日天天射| 摸进她的内裤里疯狂揉她动图视频 | 国产超碰人人一区二区三区| av新型国产在线资源| 丰满少妇a级毛片| 免费无码肉片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高清av在线播放| 在线观看国产成人自拍视频| 国产精品乱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国产精品樱花网站| 天堂av一区二区麻豆| 2019nv天堂香蕉在线观看| 国产午夜福利小视频合集| 毛片一级精油按摩无码| 丝袜美腿网站一区二区| 人妻少妇被猛烈进入中文| 夜夜躁狠狠躁日日躁视频| 免费特级黄毛片|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影片| 女优av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