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合昌季曉慧
(1黑龍江省鶴崗市十里河林場 黑龍江 鶴崗 154100;2黑龍江省林業(yè)科學院齊齊哈爾分院 黑龍江 齊齊哈爾 161005)
藍果忍冬(Lonicera caerulea L.)又稱藍靛果,為忍冬科忍冬屬的多年生落葉灌木。藍靛果花青素含量高,果實可以鮮食或加工,其中含有豐富的天然紫紅色素,可用于加工飲料、果醬、釀酒,葉片具有一定的保健作用,被譽為“第三代水果”[1]。藍靛果果實營養(yǎng)豐富,除了具有較高的營養(yǎng)價值和藥用價值外,還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另外藍靛果作為忍冬科植物,具有很好的固土持水能力,如果對藍靛果進行規(guī)?;耘嗖⑦M行科學管理,應具有巨大的開發(fā)潛力[2]。
東北半干旱平原區(qū)大多屬于半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冬季嚴寒少雪,夏季酷熱,受大陸性季風影響,降水量在時間分配上變化很大,表現(xiàn)特征為:冬季降水稀少,夏季降水集中。生物多樣性較差,木本植物以人工林為主[3]。藍靛果作為新興的果樹資源,具有極強的抗寒性,藍靛果耐低溫,能在-50℃低溫下越冬[4],對氣候條件、土壤要求不高,適宜在高緯度和寒冷地區(qū)栽培。
野生藍靛果主要分布在北半球,包括中國、加拿大、俄羅斯、朝鮮北部、日本等地[5]。俄羅斯早在1938年就開始對野生藍靛果進行繁育,俄羅斯“藍鳥”“藍紡錘”等品種逐步得到推廣[6],2006年中科院引進了俄羅斯藍靛果資源82份,可見俄羅斯對藍果忍冬的研究足夠系統(tǒng)和深入。1992日本也通過秋水仙素誘導,選育出大果、豐產、果甜的“Yufutsu”(庫頁島忍冬)品種[7]。我國科學家在以往引進的基礎上篩選出果大、固形物含量高、著果率較好的“中科藍1號”,近年來,以“蓓蕾”“藍精靈”“北華1號”“北華2號”為代表的系列優(yōu)質品種[8~9]不斷培育成功。
藍果忍冬多年來沒有規(guī)?;l(fā)展的原因主要是用地緊張、草荒、采摘不便、價格不合理等。隨著政府扶持力度的加大,東北半干旱平原區(qū)有些過去只能栽種喬木的林業(yè)用地可以用經濟林樹種代替,藍靛果+中藥材、藍靛果+豆類植物等套種模式得到推廣,不但從根本上解決了草荒的問題,而且可以短期效益和長期效益相結合,解決了農戶短期沒有收益的問題。另外新培育品種具有著果性強的特點,加上采摘機械的推廣,使得采摘成本進一步降低。最主要的是隨著人民群眾對藍靛果價值的認可,以及藍靛果深加工業(yè)的發(fā)展,使得藍靛果價格逐年上漲。總之,隨著用地緊張問題、草荒問題、采摘問題、價格不合理問題等的逐步解決,規(guī)?;耘嗨{靛果的風險可控性逐漸加大。
藍靛果規(guī)?;耘嘟涍^選址、選苗、定植、水分管理、除草、施肥、修枝、病蟲害防治、采摘等環(huán)節(jié),這些環(huán)節(jié)均可托管,規(guī)?;耘噢r戶無需自己購置設備,無需掌握復雜的理論知識,由公司組成公司+農戶的形式進行合作,以黑龍江峰然公司為例,峰然公司在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地區(qū)和農戶合作栽植藍靛果忍冬,農戶將選苗、定植、飛機施肥、飛機噴藥等環(huán)節(jié)進行托管,公司提供先進的設備、專門的人才資源,提供合理可靠的科學管理方案,并收購農戶產品,極大鼓舞了林農積極性,到2021年峰然公司和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甘南縣農合合作,規(guī)模種植藍靛果1.2萬畝,使發(fā)展壯大藍靛果產業(yè)指日可待。
藍靛果作為“第三代水果”具有極高的營養(yǎng)價值,一定的藥用價值和觀賞價值,同時是具有極強抗寒能力和抗病蟲害能力的水土保持植物。同時藍靛果的產品也可生產酸奶、冰激凌、果凍、果醬、果汁等諸多產品。如果選址合理、選擇良種、科學養(yǎng)護并進行規(guī)?;耘啵瑧们熬笆謴V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