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琳 ,彭 書 成,郭 信 鋒,勾 朝 偉
(1.長江勘測規(guī)劃設計研究有限責任公司,湖北 武漢 430010; 2.杜強華微(北京)高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北京 101407; 3.中交二航局 第一工程有限公司,湖北 武漢 430000)
隨著中國基礎建設的不斷發(fā)展,對大型水利工程投入不斷增加,以水泥混凝土為基礎建筑材料的水利工程的規(guī)模越來越大,國家對于水利工程的安全問題也愈發(fā)重視[1]。由于在澆筑過程中水泥水化釋放出的水化熱在結構內部不易散發(fā)出去,大體積混凝土結構容易產生溫度裂縫[2-4],導致目前純水泥混凝土材料在抗裂性、耐久性方面還不具備大規(guī)模應用于大體積混凝土的條件[5-6]。在施工過程中,受施工、自身結構變形和約束、自然環(huán)境因素、溫度及濕度變化等因素的影響,混凝土表面裂縫問題成為了水工大體積混凝土中的通病[7-8]。裂縫引發(fā)水工結構內部鋼筋腐蝕,造成鋼筋混凝土材料的承載能力、耐久性、抗疲勞及抗?jié)B能力降低,影響建筑物外觀及使用壽命[9-10]。
纖維混凝土具有優(yōu)良的抗拉、抗彎、阻裂、耐沖擊、耐疲勞等優(yōu)點[11-12]??捎糜谒こ痰睦w維混凝土主要有鋼纖維混凝土和聚丙烯、聚丙烯晴、聚酰胺纖維、碳素纖維等合成纖維混凝土[13-14]。其中鋼纖維混凝土主要應用于防滲面板,如青島市曉望水庫、三峽電廠臨時船閘壩段;合成纖維混凝土主要應用于水工建筑物,如都江堰市城區(qū)河段二號攔河閘、寧波市澥浦閘站。在科學細致的施工保障下,纖維混凝土不僅避免了混凝土干縮裂縫的出現(xiàn),還克服了因天氣溫差產生的裂縫病害,提高了工程質量。
目前,國內開發(fā)應用的纖維材料種類較多。采用何種纖維材料既能方便施工,又能夠有效防止大體積混凝土裂縫,提升混凝土結構質量、延長使用壽命,同時優(yōu)化水工結構斷面,節(jié)省建設投資和后期維護費用是今后研究的重點。
超高強改性聚酯合成纖維和超細晶陶瓷復合材料(以下簡稱FC材料)具有高強度、高模量與高抗堿等優(yōu)良特性,已成功應用于公路、機場跑道與橋梁建設等領域[15-16]。FC材料的高抗拉強度、高模量及低斷裂延伸率,使其在混凝土內部產生微筋作用,可阻止混凝土表面裂縫的產生;高抗堿性使纖維在混凝土堿骨料中強度基本不變,在普通混凝土中運用也不會改變其性能。FC材料長徑比雖大,但因具有高分散性,能夠保證在混凝土攪拌過程中分布均勻、不結團、不纏繞,建立多維結構[17-18]。FC材料的第五代產品已先后應用于興城機場、博鰲論壇、蘇通大橋橋塔等約90項國家重點工程中,特別是在高鹽堿、高海撥、高腐蝕及高寒、高溫差的地區(qū),摻加FC材料后,混凝土抗裂性能依舊顯著。
本文結合鄂州市花馬湖二站大型排澇泵站工程,采用坍落度和抗裂性能為評價指標,優(yōu)化了FC材料的摻量范圍,分析了拌和工藝對FC材料分散均質性的影響,并采用控制澆筑層厚的方法防范了大體積混凝土發(fā)生溫度裂縫的風險。
使用華新水泥有限公司生產的“堡壘”牌P·O 42.5水泥進行試驗,密度為3.16 g/cm3,比表面積為337 m2/kg,標準稠度用水量為26.7%。為減少大體積混凝土的絕熱溫升,使用F類I級粉煤灰取代部分水泥,粉煤灰的密度為2.19 g/cm3,細度為5.8%,比表面積為380 m2/kg,7 d和28 d的強度活性指數(shù)分別為69%和76%。水泥和粉煤灰化學成分如表1所列。
表1 水泥和粉煤灰化學成分
混凝土骨料為Ⅱ區(qū)中砂人工砂和二級配碎石。人工砂細度模數(shù)為2.76,石粉含量為7.5%,表觀密度為2.67 g/cm3,飽和面干吸水率為1.62%;小石(5~20 mm)和中石(20~40 mm)的表觀密度為2.73 g/cm3,飽和面干吸水率為0.57%。
使用杜強公司生產的FC纖維改善混凝土抗裂性能。FC纖維具有強高模大、高韌抗堿、易分散和低延伸率的特點,性能指標檢測結果如表2所列。為比較纖維類型對混凝土抗裂性能的影響,同時使用聚乙烯醇(PVA)纖維、耐堿玻璃(GF)纖維進行試驗。
表2 FC纖維的性能指標
為改善混凝土拌和物和易性能,使用緩凝型PCA-1聚羧酸高性能減水劑進行試驗,同時添加GYQ-1引氣劑調整混凝土的孔結構特性。引氣劑使用前需加水稀釋,稀釋倍數(shù)為100。同時,為保障混凝土的強度和抗?jié)B能力,分別使用增強劑和防水劑。
選用C30強度等級的混凝土進行試驗,水膠比為0.42,砂率為42%,粉煤灰摻量為13%,增強劑摻量為1%,防水劑摻量為4%,減水劑摻量為1.74%,引氣劑摻量為0.008%?;炷林懈髟牧系挠昧咳绫?所列,小石和中石的質量比為55∶45。
表3 混凝土配合比和材料用量
同時,為考察FC纖維摻量對混凝土工作性和抗裂性能的影響,調整FC纖維摻量為0.5~1.6 kg/m3。采用字母和數(shù)字的形式對各試驗組進行編號,如FC12表示纖維類型為FC纖維,纖維摻量為1.2 kg/m3。未摻纖維對比組用CR00表示。
采用平板法對混凝土早期抗裂性能進行試驗,平板試模的尺寸為600 mm×600 mm×63 mm,周邊布有L形鋼筋網(wǎng)提供約束,內部底面鋪雙層聚乙烯薄膜作為隔離層。試驗前采用濕篩法剔除拌和物中粒徑大于20 mm的骨料,并控制環(huán)境溫度為(20±2) ℃,相對濕度為60%±5%。試驗步驟和參數(shù)計算方法見SL/T 352-2020《水工混凝土試驗規(guī)程》。裂縫降低系數(shù)按公式(1)計算。
(1)
式中:Amcr為對比組單位面積上的總開裂面積,mm2/m2;Aicr為試驗組單位面積上的總開裂面積,mm2/m2。
纖維類型和摻量對裂縫降低系數(shù)的影響如圖1所示?;炷亮芽p降低系數(shù)隨纖維摻量的增加而增大,如PVA纖維摻量從1.5 kg/m3增加至3.0 kg/m3時,混凝土裂縫降低系數(shù)從76.9%增大至100%;而GF纖維的摻量從2.0 kg/m3增加至4.0 kg/m3時,裂縫降低系數(shù)從59%增大至100%,說明使用纖維可有效緩解混凝土的早期開裂情況,降低混凝土水化早期的開裂敏感性。這主要與纖維的增強增韌和限裂阻裂作用有關。
圖1 纖維類型和摻量對裂縫降低系數(shù)的影響
從圖1中可以看出:纖維類型對裂縫降低系數(shù)有影響,相近裂縫降低系數(shù)時的纖維摻量差別較大。如FC纖維在摻量為1.4 kg/m3時,混凝土裂縫降低系數(shù)為80.4%;PVA纖維在摻量為1.5 kg/m3時,裂縫降低系數(shù)為76.9%;而GF纖維在摻量為2.0 kg/m3時,裂縫降低系數(shù)僅為59%。這說明FC纖維對混凝土抗裂性能的改善能力優(yōu)于PVA纖維和耐堿玻璃纖維,這可能與FC纖維自身的力學性能和尺寸特征有關,與混凝土基體與纖維的結合面特性也有影響。
FC纖維摻量對混凝土裂縫參數(shù)的影響如圖2所示,其中FC14和FC16試驗組在觀測周期內均未發(fā)生開裂。整體上,混凝土裂縫參數(shù)隨FC纖維摻量的增加而減小,裂縫降低系數(shù)不斷增大,并在FC纖維摻量超過1.4 kg/m3后達到80%以上。如CR00試驗組每條裂縫的平均開裂面積和單位面積上的裂縫數(shù)目分別為95.3 mm2/條和353條/m2,F(xiàn)C10試驗組為35.0 mm2/條和309條/m2,裂縫參數(shù)的降低幅度分別為63.3%和12.5%,說明摻入FC纖維能夠提高混凝土的抗裂能力,這與2.1節(jié)的研究結論相一致。
圖2 FC纖維摻量對混凝土裂縫參數(shù)的影響
從圖2中可以看出:FC纖維對混凝土抗裂性能的提升幅度與摻量有關。在纖維摻量為0~1.4 kg/m3時,隨著FC纖維摻量的增加,混凝土裂縫數(shù)量持續(xù)減小,裂縫降低系數(shù)不斷增加;而摻量超過1.4 kg/m3后,混凝土早期裂縫消失,裂縫降低系數(shù)達到100%,此時繼續(xù)提高FC纖維摻量的經(jīng)濟性下降,表明FC纖維的作用效果與單位體積內的數(shù)量有關,這符合纖維間距理論的規(guī)律。
基于FC纖維摻量對混凝土抗裂性能的試驗結論,調整纖維摻量為0.5~1.4 kg/m3,進一步研究FC纖維摻量對混凝土坍落度的影響,結果如圖3所示?;炷撂涠入SFC纖維摻量的增加而降低,兩者間呈較好的曲線關系。如FC纖維摻量從0.5 kg/m3增加至1.4 kg/m3時,混凝土的坍落度從235 mm減小至180 mm,期間FC纖維摻量增加了1.8倍,坍落度減少了23.4%。因此,考慮現(xiàn)場混凝土澆筑的施工要求,需要對FC纖維的摻量進行限制。
圖3 FC纖維摻量對混凝土坍落度的影響
FC纖維對混凝土坍落度的影響主要與拌和物中自由水含量減少、膠凝材料顆粒的表面水膜厚度降低、以及纖維相互搭接導致流動阻力增大有關。自由水含量的減少程度與纖維吸附特性和表面性能有關,纖維材質、生產工藝、表面微結構等因素都對纖維的吸附特性有影響,而膠凝材料顆粒表面水膜厚度降低后,導致水膜的潤滑能力下降,顆粒間的距離減小,流動發(fā)生時顆粒間的摩阻增大。綜合FC纖維對混凝土抗裂性能和坍落度影響的試驗結果,推薦FC纖維摻量為1.1~1.4 kg/m3。
花馬湖二站大型排澇泵站工程是FC材料在水工大體積混凝土中的首次應用,該工程位于鄂州市燕磯鎮(zhèn)路牌村,為花馬湖上排區(qū)的骨干排水泵站,主泵房底板厚1.20~1.65 m,墩墻厚度1.00~2.40 m,為典型的水工大體積混凝土結構,裂縫防治問題突出。同時,泵站結構開裂后的修復難度和成本很高,在水泵抽水強大的水壓力和沖刷力作用下,修復位置仍易重新開裂[19-20]。因此,在該項目中提出了使用FC纖維的技術方案,設計在主泵房、出水流道等重要部位的混凝土中摻入FC纖維(1.2 kg/m3)。
FC材料以人工投料的方式摻入混凝土粗骨料中,通過原料傳輸履帶與粗骨料一起投入拌和樓,機械連續(xù)攪拌70 s后出料。通過機械攪拌、施工振搗,摻加的FC材料未出現(xiàn)纏繞并絲現(xiàn)象,95%以上分散均勻。
泵送混凝土要求坍落度為(180±20) mm,到達現(xiàn)場的混凝土坍落度(160±20) mm,如圖4所示,具備較小的泌水性?;炷敛捎锰毂脻仓?,在澆筑過程中除應控制混凝土澆筑速度外,還要嚴格控制混凝土的分層厚度,按“分層澆筑、分層振搗、階梯推進”的澆筑方法施工?;炷料铝戏謱雍穸瓤刂圃?0 cm以內,沿底板長度方向向后推進,并應在下層混凝土初凝前完成上層混凝土的澆筑。
圖4 現(xiàn)場混凝土坍落度測試
在FC材料混凝土澆筑30 d后,對泵站主泵房底板混凝土進行澆水測試,未見裂紋。后續(xù)再次對花馬湖泵站工程混凝土進行澆水測試,結果顯示使用了FC材料的混凝土未發(fā)現(xiàn)裂縫(見圖5)。
圖5 花馬湖二站主泵房下部大體積混凝土
對于花馬湖二站大型排澇泵站工程,混凝土中FC材料最佳摻量為1.2 kg/m3。FC材料先摻入混凝土粗骨料中,隨傳輸履帶與粗骨料一起投入拌和樓,通過機械連續(xù)攪拌70 s后出料澆筑、施工振搗,摻加的FC材料能避免纏繞并絲,95%以上分散均勻。FC材料混凝土可用于泵送澆筑,在澆筑過程應控制澆筑速度和分層厚度40 cm以內,按“分層澆筑、分層振搗、階梯推進”的澆筑方法施工。
摻入FC材料的水工大體積混凝土抗裂性能得到顯著改善,提高了耐久性,推遲了維修和重建的時間,從而節(jié)省了大量的維護重建費用。因此,F(xiàn)C材料在水利工程建設中具有巨大的潛在經(jīng)濟價值和廣闊的市場應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