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珍華 , 鄧 琪 , 肖建莊 ,*, 劉 春
(1.同濟大學土木工程學院,上海 200092;2.廣東省公路建設有限公司,廣東廣州 510623;3.廣深新塘立交改造項目管理處,廣東廣州 510765)
中國每年的廢混凝土排放量已近 20 億 t[1],對環(huán)境和生態(tài)影響巨大.利用再生集料科學制備再生混凝土(RAC),是解決廢棄混凝土問題的最有效措施,符合中國建筑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戰(zhàn)略的要求,是未來混凝土發(fā)展的必然趨勢.在道路與橋梁工程領域,為滿足城市負載容量的需求,近年來涌現(xiàn)出了一系列改擴建工程,帶來了大量拆除廢棄混凝土處置難題.相對于一般的建筑固廢,橋梁拆除廢棄混凝土具有母材強度高、雜物含量低的特點,原位填埋處置會造成嚴重的資源浪費,而運至固廢資源廠會產生大量的運輸成本和能耗,與當前的國家碳減排政策相悖.因此,開展拆除廢棄混凝土在新(擴)建工程中的原位協(xié)同高附加值再生利用成為了其資源化的有效途徑.
道路與橋梁工程用混凝土材料表面易受磨損和侵蝕,耐磨性能指標是關系到其使用壽命的重要因素,受水灰比、力學性能以及所采用集料基本屬性的影響較大[2-4].當前針對混凝土耐磨性能的研究多集中于以下2 種磨損侵蝕情景:(1)路面結構中移動交通荷載和混凝土表面的相對運動引起的摩擦[5];(2)水工結構中水流攜帶砂石等固體顆粒對混凝土表面的作用[6].考慮到混凝土路面、防撞墻、墩柱等應用場景中固體沖擊荷載的磨耗侵蝕作用同樣常見,為了實現(xiàn)改拆建協(xié)同處置場景中再生粗集料(RCA)的高附加值應用,有必要研究RAC 在沖擊磨耗下的耐久性及其沖擊磨耗行為的時變特征.
本文旨在考察RCA 取代率對RAC 力學性能和沖擊磨耗性能的影響,并對比分析纖維種類和再生橡膠顆粒粒度對RAC沖擊磨耗性能的作用機制.
水泥為P·O 42.5 普通硅酸鹽水泥;細集料(FA)為細度模數2.71 的機制砂;粗集料(CA)包括天然碎石(NCA)和廢混凝土破碎加工得到的RCA.廢混凝土來自廣州市一座舊橋改擴建的構件拆除工程,其原始抗壓強度為40~60 MPa.集料的基本性能見表1,其級配曲線見圖1(圖中級配上下限值參照JTG/T F30—2014《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術細則》).高性能減水劑(減水率1文中涉及的減水率、摻量、比值等除特殊說明外均為質量分數或質量比.≥25%)被用于調控混凝土的工作性能;由廢棄橡膠輪胎破碎加工而成的2 種粒度再生橡膠顆粒(1 700~4 000、380~830 μm),炭黑含量為25.1%,表觀密度為1 050 kg/cm3,拉伸強度為11 MPa;聚乙烯(PE)纖維、聚乙烯醇(PVA)纖維分別被用于改善混凝土的耐磨性能,其物理性能見表2.
表1 集料的基本性能Table 1 Basic properties of aggregates
圖1 集料的級配曲線Fig.1 Gradation curves of aggregates
表2 纖維的物理性能Table 2 Physical properties of fibers
基準組(RC0)全部采用NCA,不采用任何外摻料,水灰比、集灰比分別為0.43、2.58.為考察RCA 取代率S 對RAC 性能的影響,采用RCA 等體積取代NCA,設定S=0%、25%、50%、75%、100%,并記為RC0、RC25、RC50、RC75、RC100;集料按其飽和面干表觀密度計算,考慮RCA 的高吸水率特性,根據其實際含水率添加相應的附加水,以確保其有效水灰比保持不變.在RC50 中分別加入占水泥用量3%的PE、PVA 纖維,并分別記為 FRC1、FRC2;在 RC50中分別加入 33 kg/m3的 1 700~4 000、380~830 μm的橡膠顆粒,并分別記為RRC1、RRC2.RAC 的配合比見表3.試件的制備過程為:將RCA 和相應的附加水置于混凝土攪拌機中靜置10 min,進行預濕水,降低因RCA 快速吸水引起的有效水灰比顯著變化;將NCA、細集料和水泥等其他原材料加入并攪拌30 s;將水與減水劑一起加入并攪拌150 s;在30 s 內將纖維分股添加到混合物中,并持續(xù)攪拌5 min.
表3 RAC 的配合比Table 3 Mix proportions of RAC
試件拆模后置于(20±2)℃、相對濕度RH≥95%的標準養(yǎng)護室養(yǎng)護28 d后,根據JTG E30—2005《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試驗規(guī)程》,進行混凝土抗壓強度、抗折強度、彈性模量的測試,其相應的試件尺寸分別為100 mm×100 mm×100 mm、100 mm×100 mm×400 mm、100 mm × 100 mm × 300 mm.抗壓強度和抗折強度試驗的加載速率分別為0.60、0.06 MPa/s.
根 據 ASTM C131《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resistance to degradation of small-size coarse aggregateby abrasion and impact in the Los Angeles machine》,采用洛杉磯磨耗機測試混凝土試件的沖擊磨耗性能.該方法用于評估粗集料的耐磨性能,其磨損機制是由摩擦、沖擊和研磨等作用的組合[7].鋼筒旋轉速率為30 r/min;當鋼筒旋轉次數t 分別達到50、100、200、300、500、700、1 000 轉時,記錄試件的磨耗率(質量損失率)M,并將其作為沖擊磨耗性能指標.M 越小,沖擊磨耗性能越好;M 越大,沖擊磨耗性能越差.應當注意的是,當混凝土承受動態(tài)載荷時,孔隙中的游離水會產生阻止裂縫擴展的力,這被稱為Stefan 效應[8].為了減弱該效應對試驗結果的潛在影響,所有試件在試驗前應烘干至恒重.
2.1.1 RCA 取代率的影響
RCA取代率對RAC力學性能的影響見圖2(圖中縱坐標為RAC 力學性能與基準組RC0力學性能的比值).由圖2可見:當RCA 取代率為25% 時,RAC 抗壓強度、抗折強度、彈性模量均無明顯劣化,較基準組僅分別下降了3.8%、3.1%、1.4%,說明低取代率RCA與NCA 級配的相容性較好;隨著RCA 取代率的不斷增加,RAC的抗壓強度、抗折強度和彈性模量均呈下降趨勢,且當RCA取代率為100%時,其下降幅度分別達到了27.3%、17.9%、19.4%.這主要是因為RCA 表面附著疏松多孔的老砂漿,導致RAC 基體中存在大量薄弱的界面過渡區(qū)[9-10],對混凝土的力學性能存在不利影響 .Silva 等[11]的 統(tǒng) 計 結 果 顯 示 ,當 RCA 取 代 率 為100%時,RAC 彈性模量的降幅在40%以內,且RAC的彈性模量與抗壓強度具有相關性[12],而本文RC100的彈性模量相對抗壓強度的降幅較低,可能是因為本文使用的RCA 品質較高,其表觀密度大、吸水率低和壓碎值較低.
圖2 RCA 取代率對RAC 力學性能的影響Fig.2 Effect of R of RCA on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RAC
2.1.2 纖維種類的影響
纖維種類對RAC 力學性能的影響見圖3(圖中縱坐標為RAC 力學性能與RC50 力學性能的比值).由圖 3 可見:與 RC50 相比,PE 和 PVA 纖維的摻入對RAC 的抗壓強度影響不大,但其抗折強度分別提高了8.76%、2.60%,彈性模量分別提高了5.80%、3.20%.一般來說,纖維對RAC 力學性能的增強作用可歸因于纖維與微裂紋之間的相互作用,當微裂紋在纖維附近發(fā)展時,由于促使微裂紋發(fā)展的拉應力方向與其潛在的發(fā)展路徑垂直,纖維的橋接作用導致裂紋尖端發(fā)展變緩和發(fā)展路徑變化.相較于PVA纖維,摻入PE 纖維的FRC1 具有較高的拉伸強度和彈性模量,但由于PE 纖維的疏水性使FRC1 界面黏結強度較低,在裂紋擴展過程中PE 纖維傾向于被拔出而非斷裂,PE 纖維的這些特性有利于纖維橋接能力的互補,從而增強砂漿基體的韌性[13-14].PVA 纖維具有較強的界面附著力,在界面剝離后很快被拔出,增強效果較弱.另外,2 種纖維對RAC 抗壓強度的提升效果不明顯,可歸因于其降低了混凝土試件的密實程度,這與前期的一些研究結論相似[15-16].
圖3 纖維種類對RAC 力學性能的影響Fig.3 Effect of fiber type on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RAC
2.1.3 再生橡膠顆粒粒徑的影響
再生橡膠顆粒粒徑對RAC 力學性能的影響見圖4(圖中縱坐標為RAC 力學性能與RC50 力學性能的比值).由圖 4 可見:RRC1、RRC2 的抗壓強度、抗折強度和彈性模量均低于RC50;RRC2 的抗壓強度、抗折強度及彈性模量降低幅度較大.橡膠顆粒和砂漿基體的彈性模量差異顯著,其界面過渡區(qū)是導致橡膠混凝土試件破壞的原因之一[17].相同摻量下粒度較細的再生橡膠顆粒比表面積更大,界面過渡區(qū)的薄弱區(qū)域較多,這可能是RRC2力學性能劣化更為明顯的原因.
圖4 再生橡膠顆粒粒徑對RAC 力學性能的影響Fig.4 Effect of recycled rubber particles size on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RAC
2.2.1 破壞形貌
經歷不同旋轉次數后RAC 的破壞形貌見圖5.由圖5可見:經歷100 轉的沖擊載荷作用后,圓柱形試件的棱邊逐漸剝落,但形狀的輪廓仍較為清晰;隨著旋轉次數的增加,磨耗繼續(xù)發(fā)生,試件的輪廓逐漸發(fā)生變化,當t=500 轉時,圓柱體試件的棱邊基本消失,側表面開始出現(xiàn)孔洞形的磨耗;t=500~1 000 轉過程中,磨耗進一步加劇,除砂漿碎塊外,粗集料(以RCA 為主)的剝離逐漸出現(xiàn)在試件邊緣的磨耗中.
圖5 經歷不同旋轉次數后RAC 的破壞形貌Fig.5 Failure morphologies of RAC at different revolutions
2.2.2 RCA 取代率的影響及沖擊磨耗時變模型
RCA 取代率對RAC沖擊磨耗時變曲線的影響見圖6.由圖6可見,在前200 轉沖擊載荷作用后,以RC50為代表的試件沖擊磨耗時變曲線波動較大,這表明早期沖擊磨耗具有較大的隨機性.在洛杉磯沖擊磨耗的早期階段,磨耗表現(xiàn)為新砂漿或附著在RCA 上舊砂漿的剝離.由于粗集料分布的隨機性,試件邊緣砂漿層的厚度分布具有差異性,經歷相同旋轉次數沖擊載荷作用后,具有較厚砂漿保護層的試件往往表現(xiàn)出較高的磨耗率.經過500 轉沖擊載荷作用后,試件逐漸呈現(xiàn)為橢球形,試件磨耗的增速略有下降.在1 000 轉沖擊載荷作用后,RAC磨耗率隨著RCA取代率的增加而降低.這是因為隨著RCA取代率的增加,一方面,粗集料與新砂漿的薄弱界面過渡區(qū)增大,導致在沖擊載荷作用下RCA 附近的新砂漿相比NCA附近的更易剝落;另一方面,附著在RCA上疏松多孔的老砂漿也是磨耗區(qū)的重要組成部分.
圖6 RCA 取代率對RAC 沖擊磨耗時變曲線的影響Fig.6 Effect of R of RCA on abrasion resistance time-varying curves of RAC
隨著磨耗的不斷累積,RAC 試件邊緣逐漸變得平滑,磨耗速率逐漸減小.圖6 的擬合結果顯示,RAC 的沖擊磨耗時變曲線服從二次函數:
式中:A、B 為待定系數.
RAC 沖擊磨耗時變擬合曲線參數見表4.由表4可見:各擬合曲線相關系數R2均高于0.980 0,尤其當RCA 取代率在50%以上時,擬合效果最為理想;隨著RCA 取代率的增加,系數A、B 分別呈遞增、遞減趨勢,可將其表示為關于RCA 取代率S 的函數:
系數A、B 的函數表達式 A(S)和B(S)可簡單認為服從一次函數關系,即系數A、B 隨RCA 取代率S的增加呈線性變化.采用Pearson函數進行模型驗證,結果也列于表4.由表4 還可見,基于Pearson 函數的相關系數R2均在0.990 0 以上,可見將系數A、B 表示為RCA 取代率的一次函數有較好的擬合效果.因此,在無需進行沖擊磨耗試驗的前提下,本文提出的沖擊磨耗時變模型表達式可有效預測RAC 沖擊磨耗性能隨RCA 取代率和磨耗次數的演化規(guī)律.
表4 RAC 沖擊磨耗時變擬合曲線的參數Table 4 Parameters of abrasion resistance time-varying fitting curves of RAC
2.2.3 沖擊磨耗性能與力學性能的相關性
RAC 的磨耗率與力學性能的相關性見圖7.在比較了線性、多項式和指數3 種擬合曲線的效果后,多項式函數用于RAC 沖擊磨耗性能與力學性能相關性的描述最優(yōu) .由圖 7 可見:t=500、700、1 000 轉后的磨耗率與抗壓強度、抗折強度、彈性模量擬合曲線的相關系數 R2分別為 0.928 0~0.996 0、0.942 1~0.999 4、0.932 3~0.980 8,可見抗折強度最適合作為預測RAC 沖擊磨耗性能的參數,其次為抗壓強度,彈性模量的相關性最差.在洛杉磯沖擊磨耗過程中,圓柱形RAC 試件隨著鋼筒旋轉反復滾動、落體和撞擊,其磨耗機制是受壓、受彎、受剪及沖擊作用的綜合結果.相較于抗折強度,RAC 的抗壓強度和彈性模量2項指標并不能反映除受壓外其他荷載的作用,因此與沖擊磨耗性能的相關性較小.總體來看,3 項力學性能與磨耗率相關系數R2均高于0.900 0,且1 000 轉下RAC 的力學性能與磨耗率的相關系數R2均高于0.980 0,表明抗壓強度、抗折強度和彈性模量均能夠有效預測RAC 的沖擊磨耗性能.
圖7 RAC 磨損率與力學性能的相關性Fig.7 Correlation between abrasion rate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RAC
2.3.1 纖維種類的影響
纖維種類對RAC 沖擊磨耗時變曲線的影響見圖8.由圖8 可見:纖維的摻入對RAC 在500、700、1 000 轉沖擊載荷下的磨耗率具有顯著的改善效果;在前100 轉內,纖維的增強作用不明顯,這歸結于早期沖擊磨耗的隨機性;與RC50 相比,F(xiàn)RC1 和FRC2 在1 000 轉沖擊載荷作用時的磨耗率分別降低了31.19%、16.92%,這表明RAC 的磨耗率在500 轉沖擊載荷作用后隨旋轉次數的增加呈近似線性增加,纖維的增強作用趨于穩(wěn)定.
圖8 纖維種類對RAC 磨耗時變曲線的影響Fig.8 Effect of fiber type on time-varying abrasion curve of RAC
2.3.2 再生橡膠顆粒粒徑的影響
再生橡膠顆粒粒徑對RAC 沖擊磨耗性能的影響見圖9(縱坐標降低率以RC50 為基準).由圖9 可見:由于RAC 沖擊磨耗性能與力學性能具有高度相關性,再生橡膠顆粒的摻入將會同時降低RAC 的力學性能和沖擊磨耗性能;與RC50相比,RRC1、RRC2 的沖擊磨耗性能分別降低了4.52%、9.62%,粒徑較大的橡膠顆粒對沖擊磨耗性能的不利影響較?。辉偕鹉z顆粒使得RAC 抗壓強度降低幅度均高于沖擊磨耗性能的降幅,這是因為橡膠顆粒和砂漿基體彈性模量差異較大,橡膠顆粒取代集料可改善混凝土在沖擊載荷作用下的吸能能力[18-19].
圖9 再生橡膠顆粒粒徑對RAC 沖擊磨耗性能的影響Fig.9 Effect of recycled rubber particle size on abrasion resistance of RAC
(1)再生混凝土(RAC)的力學性能隨再生粗集料(RCA)取代率增加均呈下降趨勢;纖維摻入可有效提高RAC 的抗折強度和彈性模量,但對抗壓強度的增強效果不顯著;摻加粒徑較小再生橡膠顆粒的RAC 力學性能劣化明顯.
(2)隨著RCA 取代率的增加,RAC 沖擊磨耗性能呈下降趨勢;聚乙烯(PE)、聚乙烯醇(PVA)纖維的摻入使RAC 沖擊磨耗性能分別提升了31.19%和16.92%;再生橡膠顆粒摻入后,RAC 的沖擊磨耗性能降幅相較于抗壓強度和抗折強度略低.
(3)RAC 的沖擊磨耗性能與力學性能指標均具有較好的相關性,其中與抗折強度相關性最高;提出了基于RCA 取代率的RAC 沖擊磨耗時變模型,可有效預測RAC 沖擊磨耗性能隨RCA 取代率和磨耗次數的演化規(guī)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