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 超徐普劉柱施貝 張文婷王峰
(浙江省食品藥品檢驗研究院, 浙江 杭州310052)
玉屏風為中醫(yī)扶正固表的經典名方,具有益氣、固表、止汗功效,主要用于表虛不固、自汗惡風、面色晄白或體虛易感風邪者,在新冠肺炎治療中作為推薦預防用藥,目前對該方成分的研究主要涉及皂苷類化合物,劑型大多為顆粒劑[1?4]、湯劑、散劑[3?10]。玉 屏風口服液收載于2020年版《中國藥典》中,大多以單一成分為質量控制指標,但該制劑制備工藝復雜,故上述標準無法準確評價其質量一致性。
本實驗以玉屏風口服液為研究對象,考察含量高、易提取并具有調節(jié)免疫力、解熱、抗炎、鎮(zhèn)痛等作用[11?18]的成分,最終選取黃芪中的毛蕊異黃酮葡萄糖苷、芒柄花素、槲皮素、毛蕊異黃酮,防風中的麻素苷、升麻素、5?O?甲基維斯阿米醇苷、芒柄花素,白術中的白術內酯Ⅰ、Ⅱ、Ⅲ及蒼術酮,建立HPLC 法同時測定其含量,并考察17 批樣品的質量一致性,以期為更全面合理地評價和控制該制劑質量提供參考依據。
1.1 儀器 Agilent 1260 型高效液相色譜儀,配置G1314F 型DAD 檢測器、G316A 型柱溫箱、G376E型自動進樣器、G312B 型二元泵(美國Agilent 公司);電子分析天平(萬分之一,瑞士梅特勒?托利多公司);KH5200DE 型超聲波清洗器(昆山禾創(chuàng)超聲儀器有限公司);高速離心機(美國賽默飛世爾科技公司)。
1.2 試劑與藥物 升麻素苷(純度96.2%,批號111522?201712)、毛蕊異黃酮葡萄糖苷(純度97.6%,批 號111920?201606)、升麻素(純度100%,批號111710?200602)、5?O?甲基維斯阿米醇(純度97.4%,批號111523?20181)、亥茅酚苷(純度100%,批號111714?200501)、槲皮素(純度98.1%,批 號100081?201509)、白術內酯Ⅰ(純度99.9%,批號111975?201501)、白術內酯Ⅱ(純度99.9%,批號111976?201501)、白術內酯Ⅲ(純度99.9%,批號111978?201501)、蒼術酮(純度98.0%,批號DST90607?107)對照品(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毛蕊異黃酮對照品(純度100%,成都普思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批號PS010251);芒柄花素對照品(純度98.0%,成都德思特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批號DST91202?011)。黃芪(膜莢)(批號121462?201304)、黃芪(蒙古)(批號120974?201612)、防風(批號120947?201409)、白術(炒)(批號120925?201611)對照藥材(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乙腈為色譜純(德國Merck 公司);甲醇為分析純(國藥集團化學試劑有限公司);水為純化水。玉屏風口服液共17批,均購于線下或線上藥店,具體信息見表1。
表1 樣品信息Tab.1 Information of samples
2.1 溶液制備
2.1.1 對照品溶液 精密稱取各對照品適量,甲醇稀釋成含升麻素苷1 067 μg/mL、毛蕊異黃酮葡萄糖苷1 019 μg/mL、升麻素1 246 μg/mL、5?O?甲基維斯阿米醇1 151 μg/mL、亥茅酚苷1 344 μg/mL、毛蕊異黃酮1 167 μg/mL、芒柄花素1 205 μg/mL、槲皮素1 185 μg/mL、白術內酯Ⅰ355 μg/mL、白術內酯Ⅱ350 μg/mL、白術內酯Ⅲ371 μg/mL、蒼術酮506 μg/mL 的溶液,分別吸取適量至同一量瓶中,甲醇稀釋,即得(各成分質量濃度范圍為35.01~67.20 μg/mL)。
2.1.2 供試品溶液 精密吸取本品1.0 mL 至20 mL量瓶中,80%甲醇定容至刻度,搖勻,靜置,取上清液,0.45 μm 有機濾膜過濾,即得。
2.1.3 陰性樣品溶液 分別制備缺黃芪、缺防風、缺炒白術的陰性樣品,按“2.1.2”項下方法制備,即得。
2.2 色譜條件 Waters SunFire C18色譜柱(250 mm×4.6 mm,5 μm);流動相水(A)?乙腈(B),梯度洗脫(0~32 min,9%~35% B;32~60 min,35%~80%B;60~65 min,80%~90%B;65~70 min,90% B;70~73 min,90%~9% B;73~75 min,9%B);體積流量1.0 mL/min;柱溫35 ℃;檢測波長300 nm(0~47 min,升麻素苷、升麻素、毛蕊異黃酮葡萄糖苷、5?O?甲基維斯阿米醇、毛蕊異黃酮、亥茅酚苷、槲皮素、芒柄花素)、220 nm(47~54 min,白術內酯Ⅲ)、275 nm(54~58 min,白術內酯Ⅱ)、220 nm(58~75 min,白術內酯Ⅰ、蒼術酮);進樣量10 μL。
2.3 系統(tǒng)適應性考察與專屬性試驗 精密吸取對照品、供試品、陰性樣品溶液各10 μL,在“2.2”項色譜條件下進樣測定,結果見圖1。由此可知,各成分均達到基線分離,分離度均大于1.5,陰性無干擾,表明該方法專屬性良好。
圖1 各成分HPLC 色譜圖Fig.1 HPLC chromatograms of various constitents
2.4 線性關系考察 分別精密吸取不同體積對照品溶液,在“2.2”項色譜條件下進樣測定。以對照品峰面積為縱坐標(Y),質量濃度為橫坐標(X)進行回歸,再將對照品溶液逐級稀釋,以信噪比(S/N)為3 時對應的質量濃度為檢出限,結果見表2,可知各成分在各自范圍內線性關系良好。
表2 各成分線性關系Tab.2 Linear relationships of various constituents
2.5 精密度、穩(wěn)定性、重復性試驗
2.5.1 精密度 吸取同一份對照品溶液,在“2.2”項色譜條件下進樣測定6次,測得各成分峰面積RSD 分別為毛蕊異黃酮葡萄糖苷0.12%、亥茅酚苷0.24%、槲皮素0.09%、毛蕊異黃酮0.52%、升麻素苷0.32%、升麻素0.55%、5?O?甲基維斯阿米醇苷0.73%、芒柄花素0.48%、白術內酯Ⅰ1.41%、白術內酯Ⅱ1.24%、白術內酯Ⅲ1.06%、蒼術酮0.82%,表明儀器精密度良好。
2.5.2 穩(wěn)定性 取同一份供試品溶液,于0、6、12、20、30、40、50 h 在“2.2”項色譜條件下進樣測定,測得各成分含量RSD 分別為毛蕊異黃酮葡萄糖苷0.33%、亥茅酚苷0.42%、槲皮素1.02%、毛蕊異黃酮0.84%、麻素苷1.07%、升麻素0.94%、5?O?甲基維斯阿米醇苷0.73%、芒柄花素0.84%、白術內酯Ⅰ1.11%、白術內酯Ⅱ1.13%、白術內酯Ⅲ0.94%、蒼術酮0.65%,表明溶液在50 h 內穩(wěn)定性良好。
2.5.3 重復性 取同一批本品(編號YP?8),按“2.1.2”項下方法平行制備6 份供試品溶液,在“2.2”項色譜條件下進樣測定,測得各成分含量RSD 分別為毛蕊異黃酮葡萄糖苷0.59%、亥茅酚苷0.75%、槲皮素0.73%、毛蕊異黃酮0.94%、麻素苷1.26%、升麻素0.96%、5?O?甲基維斯阿米醇苷0.93%、芒柄花素0.97%、白術內酯Ⅰ0.76%、白術內酯Ⅱ1.34%、白術內酯Ⅲ1.29%、蒼術酮0.73%,表明該方法重復性良好。
2.6 加樣回收率試驗 取9 份各成分含量已知的本品(編號YP?8),每份0.50 mL,分別加入0.10、0.20、0.30 mL 對照品溶液各3份,按“2.1.2”項下方法制備供試品溶液,在“2.2”項色譜條件下進樣測定,計算回收率。結果,各成分平均加樣回收率(RSD)分別為毛蕊異黃酮葡萄糖苷97.6%(2.45%)、亥茅酚苷95.3%(2.87%)、槲皮素 94.7%(1.18%)、毛蕊異黃酮 97.6%(1.04%)、升麻素苷97.1%(1.60%)、升麻素97.1%(1.60%)、5?O?甲基維斯阿米醇苷100.7%(1.73%)、芒柄花素96.3%(1.99%)、白術內酯Ⅰ95.8%(2.56%)、白術內酯 Ⅱ 95.3%(2.79%)、白術內酯Ⅲ96.6%(3.07%)。
2.7 樣品含量測定 取17 批樣品,按“2.1.2”項下方法制備供試品溶液,在“2.2”項色譜條件下進樣測定,計算含量,結果見表3。由此可知,升麻素苷、毛蕊異黃酮苷、5?O?甲基維斯阿米醇苷、毛蕊異黃酮含量較高;不同廠家、批次樣品中各成分含量之間差異較大,如YP3 與YP7,并且相同廠家不同批次樣品亦然,如YP4 與YP16;所有批次樣品中均未檢出白術內酯Ⅰ。
表3 各成分含量測定結果(mg/mL)Tab.3 Results of content determination of various constituents
2.8 化學模式識別
2.8.1 主成分分析 以表3 數據為變量,采用SPSS 22.0 軟件進行主成分分析,計算相關系數的特征值和方差貢獻率,提取特征值>1者,總方差貢獻率見表4,主成分圖分析見圖2,特征值載荷圖見圖3。由此可知,前4 個主成分特征值均>1,方差累積貢獻率達94.436%;樣品YP6、YP11、YP16 距離原點較遠,可明顯與其他樣品區(qū)分開;與原始變量關系最密切的目標物為芒柄花素、升麻素、亥茅酚苷、毛蕊異黃酮葡萄糖苷、毛蕊異黃酮,來自黃芪、防風藥材,對主成分的貢獻較大。
表4 主成分特征值的總方差貢獻率Tab.4 Total variance contribution rates of characteristic values for principal components
圖2 17 批樣品主成分分析圖Fig.2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diagram for seventeen batches of simples
2.8.2 聚類分析 以表3 數據為變量,采用SPSS 22.0 軟件中的組間聯(lián)接系統(tǒng)聚類法,以平方歐式距離為測度進行聚類分析,結果見圖4。由此可知,17 批樣品聚為4類,YP3、YP8 為一類,YP6為一類,YP11、YP16 為一類,其余樣品為一類,與圖3 一致;YP3、YP8,YP11、YP16 中各成分含量占比相似,總和最高,與表3 一致,表示模型穩(wěn)定可靠。
圖3 主成分特征值載荷圖Fig.3 Loading diagram for characteristic values of principal components
圖4 17 批樣品聚類樹狀圖Fig.4 Cluster dendrogram of seventeen batches of samples
3.1 測定方法優(yōu)化 本實驗分別考察了不同稀釋溶劑(甲醇、乙醇、水、乙腈、80%甲醇、50%甲醇),發(fā)現(xiàn)80%甲醇稀釋時雜質干擾少,各成分含量最高。再對供試品、對照品溶液進行全波長掃描,發(fā)現(xiàn)白術內酯Ⅱ在275 nm,白術內酯Ⅰ、白術內酯Ⅲ、蒼術酮在220 nm 處有最大吸收,其余成分在220、250、300 nm 處均有吸收。為了使各成分色譜峰的峰高協(xié)調統(tǒng)一,最終確定300 nm 作為主要檢測波長,并選擇“2.2”項下切換程序。
3.2 含量分析 不同批次玉屏風口服液中各成分含量差異較大,其原因可能來自生產工藝和原藥材,其中前者濃縮、醇沉淀、過濾等流程未作參數規(guī)定,主觀經驗依賴性強,個體差異大;后者產地、基源、生長方式、年限、用藥部位、炮制規(guī)格等因素均會影響質量一致性[19?23]。本實驗通過主成分分析得到5 個區(qū)分不同批次樣品的關鍵成分(芒柄花素、升麻素、亥茅酚苷、毛蕊異黃酮葡萄糖苷、毛蕊異黃酮),可更好地控制其質量一致性。
本實驗建立HPLC 法同時測定玉屏風口服液中12 種成分的含量,并進行質量一致性評價,該方法簡便、可靠、準確,檢測指標全面,可為該制劑質量控制研究提供新思路,也能為提升其質量評價標準提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