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桂陽,王 雷,邵丹丹,張 亮,李武凱,夏?,|
1.中船黃埔文沖船舶有限公司,廣東 廣州 510715
2.中國船級社廣州分社,廣東 廣州 510220
“中國制造2025”提出的輕量化、低能耗已成為焊接領域的主要發(fā)展方向之一[1]。鋁合金密度為鋼鐵的1/3,在保證結(jié)構化設計需求的強度條件下,鋁合金具有十分突出的減重效果,是促進輕量化、低能耗最有效的材料之一。5083鋁合金是Al-Mg系非熱處理強化鋁合金,中等強度,當與適當成分的填加金屬配合時,可焊性很好,具有強度高、抗切削性良好等特點,廣泛用于制造船體以及飛機、車輛的鈑金件等,常用的焊接方法有氬弧焊、攪拌摩擦焊、激光焊等。焊接薄板時宜選用TIG焊,焊接大、中厚板時一般選用MIG焊[2-4]。但船用鋁合金MIG焊時由于熱輸入量偏大會產(chǎn)生較大的焊接變形和接頭軟化現(xiàn)象,影響船舶制造質(zhì)量,且需要較長的矯正時間,生產(chǎn)效率低。國內(nèi)外學者對5083鋁合金的焊接工藝進行了大量研究[5-7]。
朱達新等人[8]開展TIG焊接工藝試驗,同時對焊接方法、焊材的選擇、保護氣體、焊前準備、工藝要求等進行了研究,獲得了最佳的焊接工藝參數(shù)。研究結(jié)果表明,通過采用ER5183焊絲、多功能氬弧焊機、開V型坡口、焊前預熱以及采用小線能量操作,試驗所獲得的焊縫在無損探傷及力學性能等方面均能滿足CCS標準的要求。喻亮等人[9]采用5183焊絲作為填充材料,對3 mm厚的5083鋁合金對接接頭進行光纖激光填絲焊接實驗,結(jié)果表明,采用離焦量0 mm,激光功率4 100W,焊接速度4.2 m/min,送絲速度3 m/min的工藝參數(shù)焊接3 mm厚5083鋁合金,可獲得高質(zhì)量焊縫,焊縫硬度達HV60以上,未出現(xiàn)接頭軟化,拉伸試驗斷裂位置為母材,焊縫強度高于母材。雷小偉等人[10]采用冷金屬過渡焊接技術對5083鋁合金進行平板堆焊試驗,分析脈沖熔化極氣體保護焊、直流/變極性冷金屬過渡焊、直流/變極性冷金屬混合脈沖過渡對焊縫成形的影響,結(jié)果顯示,采用冷金屬過渡混合脈沖焊得到的焊縫成形美觀,微氣孔數(shù)量最低,焊縫力學性能略優(yōu),焊縫組織均為α(Al)、顆粒狀析出相和彌散相組織。李瑞武等人[11]研究了30 mm厚鋁合金5083板材雙面對接焊不同焊接速度和旋轉(zhuǎn)速度的焊接參數(shù)組合對焊接接頭成型質(zhì)量及力學性能的影響,結(jié)果表明,當焊接參數(shù)處于旋轉(zhuǎn)速度為400~600 r/min,焊接速度為80~120 mm/min的工藝參數(shù)窗口內(nèi)時,可以獲得焊縫成型質(zhì)量與抗拉性能優(yōu)異的焊縫。
目前,有關5083鋁合金MIG焊的工藝適應性、微觀組織和力學性能的系統(tǒng)性研究鮮有報道[12-14]。本文選用5083鋁合金,采用MIG焊進行工藝適應性研究,通過焊接接頭宏觀形貌、金相組織、力學性能,不同焊接間隙和錯邊量對MIG焊工藝適應性的影響,進一步得出5083鋁合金MIG焊對母材間隙和錯邊的要求,對指導鋁合金工程化應用具有重要意義。
母材為退火(O)狀態(tài)的5083鋁合金,尺寸為300 mm×150 mm×6 mm,填充材料為直徑1.2 mm的ER5356鋁合金焊絲。母材的力學性能如表1所示,母材和焊絲的化學成分如表2所示。
表1 母材的力學性能Table 1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base metal
表2 母材及焊絲的主要化學成分(質(zhì)量分數(shù),%)Table 2 Main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base metal and welding wire(wt.%)
焊接設備為自主研發(fā)的焊接夾具和Fronius TPS-4000 CMT焊機,使用內(nèi)置專家數(shù)據(jù)庫,整合送絲速度、焊接電流、電弧電壓形成一元化弧焊參數(shù)進行調(diào)控,最大送絲速度22 m/min。工作臺以及夾具等如圖1所示。保護氣體為99.999%的高純氬氣,采用表3工藝參數(shù)實現(xiàn)了6 mm厚對接板單層單道MIG焊接。焊接接頭坡口形式如圖2所示,其中b為間隙尺寸。
圖1 焊接示意Fig.1 Welding diagram
圖2 焊接接頭示意Fig.2 Schematic diagram of welded joints
表3 焊接工藝參數(shù)Table 3 Welding parameters
焊后制取金相及力學性能試樣,取樣位置及數(shù)量如圖3所示。拉伸和彎曲試驗標準分別按照GB/T 2651—2008《焊接接頭拉伸試驗方法》和GB/T 2653—2008《焊接接頭彎曲試驗》執(zhí)行。拉伸試樣從垂直于焊縫方向截取,焊縫位于試樣中心,拉伸試樣尺寸如圖4所示。彎曲試樣從垂直于焊縫方向截取,分別取背彎和正彎各一組,試樣尺寸如圖5所示。射線探傷參照標準GB/T 3323.1《焊縫無損檢測射線檢測第1部分:X和伽瑪射線的膠片技術》。硬度試驗參照標準GB/T 2654—2008《焊接接頭硬度試驗方法》,所有測試點位置均位于母材厚度的1/2處,如圖6所示。具體如下:點1位于焊縫中心,點3位于熔合線,點2位于點1與點3中間,點3之后每間隔1 mm取一個測試點。
圖3 焊接接頭取樣位置示意Fig.3 Sampling position of welded joints
圖4 焊接接頭拉伸試樣尺寸(單位:mm)Fig.4 Tensile specimen size of welded joints
圖5 焊接接頭彎曲試樣尺寸(單位:mm)Fig.5 Size of bend specimen of welded joint
圖6 顯微硬度示意(單位:mm)Fig.6 Microhardness Diagram
間隙為0時的焊接接頭宏觀形貌如圖7所示,焊縫成形均勻美觀、一致性較好,無裂紋、咬邊等缺陷。焊接接頭X射線檢測結(jié)果如圖8所示,未出現(xiàn)氣孔、裂紋、夾渣和未熔合等缺陷。
圖7 焊接接頭宏觀形貌Fig.7 Macro morphology of welded joint
圖8 焊縫X射線檢測結(jié)果Fig.8 X-ray inspection results of welds
2.2.1 間隙適應性試驗
為探究5083鋁合金MIG焊對接接頭間隙適應性,在焊接工藝參數(shù)不變的情況下,通過點焊預置對接間隙分別為1 mm、2 mm、3 mm和4 mm,研究對接間隙對焊縫成形的影響。不同間隙下的焊接接頭宏觀形貌如圖9所示,試板間隙為1~4 mm時,焊絲均能良好填充,焊縫表面成形均勻,無夾渣、未熔合、未焊透等缺陷。這是因為隨著焊接間隙的增大,焊縫余高逐漸降低,當試板間隙3~4 mm時完全填充,導致正面余高較低,背部成形較差,不能形成穩(wěn)定焊道。隨著間隙尺寸的增大,電弧作用于工件的面積也增大,維持電弧的穩(wěn)定性難度增大,從而導致焊接過程穩(wěn)定性變差,同時在焊接過程中熔池受到重力和表面張力的共同作用,間隙過大使得液態(tài)熔融金屬最終受到向下的合力引起液態(tài)熔池金屬下流,從而導致焊縫背面難以成形??梢?083鋁合金MIG焊具有良好的間隙工藝適應性,板厚6 mm情況下對焊縫間隙容忍能力可達母材厚度的66.6%。
圖9 不同裝配間隙下的焊接接頭宏觀形貌Fig.9 Macro morphology of welded joints under different assembly clearances
2.2.2 錯邊適應性試驗
通過點焊預置對接錯邊分別為1 mm、2 mm和3 mm,在焊接工藝參數(shù)不變的情況下,研究對接錯邊對焊縫成形的影響。不同錯邊量的焊接接頭宏觀形貌如圖10所示,在試板間隙1~2 mm范圍內(nèi),焊絲能良好填充,焊縫表面成形均勻,無夾渣、未熔合、未焊透等缺陷。隨著錯邊量的增大,焊縫余高逐漸降低,試板錯邊量為3 mm時完全填充,導致正面余高較低,背部成形較差。這是因為隨著錯邊量的增大,焊縫兩側(cè)高度差異增大,當電弧攀爬到焊縫某一位置高處時發(fā)生短路過渡,會需要更多的能量來維持電弧的穩(wěn)定性,因而電弧電壓升高導致電弧被拉長,電流數(shù)值下降,但此時的焊接電流和電壓并不是電弧穩(wěn)定工作需要的參數(shù),在等速送絲的電弧調(diào)節(jié)作用下,焊絲熔化速度小于焊絲送進速度,最終導致焊縫背部成形變差??梢?083鋁合金MIG焊具有良好的錯邊工藝適應性,板厚6 mm情況下,對焊縫間隙容忍能力可達母材厚度的50%。
圖10 不同錯邊量下的焊接接頭宏觀形貌Fig.10 Macro morphology of welded joint under different unfitness
0間隙、0錯邊條件下焊接接頭顯微組織如圖11所示。結(jié)合Al-Mg相圖可知,焊縫區(qū)顯微組織主要為α-Al相和β-Al3Mg2相,強化相分布較為細小均勻,這是因為在焊接過程中焊縫區(qū)金屬吸收大量的熱量而熔化,凝固時由于鋁合金導熱系數(shù)大,散熱較快,加快了焊縫區(qū)液態(tài)金屬的凝固速度,從而導致焊縫區(qū)晶粒細化。熔合區(qū)顯微組織如圖11c所示,焊接接頭熔合區(qū)與焊縫區(qū)相比,其晶粒更加粗大,這可能是因為熔合區(qū)緊靠熔合線,受到高溫作用后晶粒發(fā)生聚集長大[15]。母材組織如圖11d所示,呈纖維狀,主要由α-Al相和少量的析出強化相組成,原因是母材軋制加工使得晶粒沿變形方向拉長,形成纖維組織[16]。
圖11 焊縫接頭顯微組織Fig.11 Microstructure of weld joint
2.4.1 拉伸性能
5083鋁合金焊接接頭的拉伸性能如表4所示,兩個試樣均斷裂在熔合區(qū)。熔合區(qū)為焊縫細晶區(qū)和熱影響區(qū)粗晶區(qū)的過渡區(qū),易出現(xiàn)應力集中,且顯微硬度在熔合區(qū)附近最低,此位置為低強度向高強度過渡的薄弱區(qū),在拉應力的作用下易發(fā)生斷裂。試樣抗拉強度分別為271 MPa和256 MPa,平均抗拉強度263.5 MPa,達到母材強度的94.1%,滿足船級社使用標準。
表4 焊接接頭拉伸測試結(jié)果Table 4 Tensile test results of welded joints
2.4.2 彎曲性能
焊接接頭彎曲試驗結(jié)果如圖12、表5所示。彎曲試樣表面較光滑,經(jīng)180°正彎和背彎試驗均未出現(xiàn)明顯的裂紋,焊接接頭僅存在小于1 mm的微裂紋,彎曲性能良好,滿足船級社使用標準。
圖12 彎曲試樣Fig.12 Bending sample
表5 焊接接頭彎曲測試結(jié)果Table 5 Bending test results of welded joints
2.4.3 顯微硬度
焊接接頭顯微硬度分布曲線如圖13所示,加載載荷為1 N,加載時間10 s。由圖13可知,焊接接頭經(jīng)過熱循環(huán)作用后,沿焊縫中心處向母材方向,硬度值呈現(xiàn)出先降低后增大的現(xiàn)象,到母材處較為穩(wěn)定,焊縫熔合區(qū)最低硬度值低于70 HV,焊縫中心位置硬度均值為73 HV,母材硬度均值約為78 HV。焊縫中心硬度值低于母材是由于在焊接過程中,溫度較高的ER5356焊絲中的Mg元素發(fā)生燒損,導致主要強化的合金元素含量降低;熔合區(qū)處和近焊縫熱影響區(qū)的硬度值低可能為:熱影響區(qū)受到高溫熱循環(huán)的作用,顯微組織中的強化相會重新固溶回到基體中,使得強化效果減弱,熱影響區(qū)出現(xiàn)軟化現(xiàn)象;熱影響區(qū)硬度值較母材低的原因可能為:熱影響區(qū)受熱循環(huán)的作用,發(fā)生回復再結(jié)晶,使軋制態(tài)產(chǎn)生的位錯消失,從而導致硬度值降低。相較于熱處理強化鋁合金焊接接頭,接頭軟化現(xiàn)象不太明顯[17]。
圖13 顯微硬度分布曲線Fig.13 Microhardness distribution curve
(1)通過對不同裝配間隙和錯邊5083鋁合金MIG焊工藝適應性研究,得到工藝適應性區(qū)間:當接頭間隙在1~4 mm范圍內(nèi),錯邊在1~3 mm范圍內(nèi),焊縫成形良好。5083鋁合金MIG焊接方法工藝適用性較好,生產(chǎn)效率較高,除可以復合激光進行焊接外,進行TIG-MIG雙電弧共熔池進行鋁合金焊接也是未來的發(fā)展方向。
(2)焊接接頭各區(qū)域顯微組織分布較為明顯,焊縫區(qū)主要為α-Al相和β-Al3Mg2相,熱影響區(qū)組織相比于焊縫區(qū)出現(xiàn)一定的粗化長大現(xiàn)象。
(3)焊接接頭的硬度值以焊縫為中心呈對稱分布,熔合線附近硬度值最低約為70 HV,遠離熔合線硬度值逐漸增大達到母材處穩(wěn)定約為78 HV。焊接接頭抗拉強度較好,強度系數(shù)為0.941,并具有良好的抗彎曲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