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攝影 阿茲貓
第十次南極航行,我將目光從南極半島轉(zhuǎn)向了新西蘭的亞南極群島。這片群島位于南極和亞熱帶之間的海域,受盛行西風影響,這里的氣候涼爽溫和,季節(jié)溫差較小,絕大多數(shù)島嶼降雨豐富,因此孕育了多樣性的物種。
此次南極之行的第一站便是新西蘭亞南極群島。由于這些島群有不同的年齡和地質(zhì)演變歷史,并且彼此隔離,千百萬年來這里幾乎沒有被外來因素干擾過,因此形成了純粹而獨特的生態(tài)圈,生物種群異常豐富,被譽為南大洋上的“加拉帕戈斯”。
斯奈爾斯群島是在花崗巖和變質(zhì)巖基底上形成的島嶼群,全年平均氣溫在11度左右。由于沒有外來物種的入侵,群島成為某些珍稀物種最后的家園。
New Zealand Sub-Antarctic Islands 新西蘭亞南極群島
入選時間:1998年
遺產(chǎn)編號:877
世界遺產(chǎn)委員會評價:
新西蘭亞南極區(qū)群島包括新西蘭南部和東南部海域的5個島嶼群(斯奈爾斯群島、邦提群島、安提波德斯群島、奧克蘭群島和坎貝爾群島)。這些島嶼位于南極和亞熱帶之間的海域,擁有富饒的資源和包括多種野生動植物、稀有鳥類以及無脊椎動物在內(nèi)的豐富生物種群。這里最值得關注的是大量種類繁多的遠洋海鳥,和在此地筑巢的企鵝。這里共有126種鳥類,包括40種海鳥,其中5種為當?shù)鬲氂小?/p>
1791年11月23日,斯奈爾斯群島首次由英國探險家喬治·溫哥華帶領的“發(fā)現(xiàn)號”和海軍上尉率領的“查塔姆號”發(fā)現(xiàn)。由于喬治·溫哥華認為這里會對航行的船只造成威脅,因此將其命名為“Snares”(陷阱)。和曾經(jīng)為捕鯨和海豹業(yè)嚴重干擾的其他亞南極島嶼相比,如今的斯奈爾斯群島依舊保持著原始風貌,是新西蘭保存最為完好的原生態(tài)地區(qū)之一。
沖鋒舟沿著岸邊緩緩行駛,很快,山坡上出現(xiàn)近百只企鵝,正是當?shù)靥赜械乃箥u黃眉企鵝。每年的2月,繁殖季結(jié)束,大部分企鵝都處在換羽期的尾聲。雛菊樹下,它們成群結(jié)隊,頭部兩側(cè)的黃色冠羽和紅褐色的喙十分醒目。
斯島黃眉企鵝也稱“響弦角企鵝”,是冠企鵝屬的六種之一,斯奈爾斯島是其唯一的繁殖地。它們和大部分企鵝一樣喜歡聚集在一起,因為南極氣候極為寒冷,只有抱團取暖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熱量的流失。它們還會相互梳理羽毛。尤其到了繁殖期,雄性斯島黃眉企鵝會張大嘴巴,張開翅膀拍打自己的胸部,以證明自己強壯,從而吸引雌性;有時它們還會朝著雌性鞠躬,不斷鳴叫。
海獅在巖礁上休息,天空中飛翔著布氏信天翁,紅嘴鷗、南極燕鷗和黑背鷗的亞成鳥也已經(jīng)開始獨立生活了。巡游時,我們走馬觀花之間便看到了不少鳥兒,據(jù)說這里有上百萬只灰鸌和仙鋸鸌,可以想見在幾個月前的繁殖季,這里該是多么熱鬧。
在眾多海鳥的陪伴下,我們回到大船,向著亞南極群島中面積最大的奧克蘭群島方向進發(fā)。登上奧克蘭群島北部的恩德比島的瞬間,一種神秘的氣息便撲面而來,感覺仿佛墜入了一座“神奇花園”。漫山遍野都是我從未見過的奇特植物,空氣中彌漫著令人愉悅的青草味。到處都是一人多高的草叢,卻沒有任何高大的樹木,這與之前我在亞南極其他地方見到的景象大不相同。
這里有一個專有名詞“Megaherbs”(巨型草本植物),特指新西蘭亞南極群島上生長的各種宿根草本花卉,以斯奈爾斯群島、奧克蘭群島和坎貝爾群島最多。島上的土壤大多是席狀泥炭,最厚可達8米。濕潤、寒冷、強風及富含有機質(zhì)的泥炭土,加上沒有食草動物,特殊的氣候條件和生長環(huán)境催生了恩德比島這樣一個童話般的世界,奇花異草統(tǒng)統(tǒng)有著巨大的體型,花卉的顏色也很不尋常。
灌木叢中,一只黃眼企鵝羞澀地探出頭來,頭部的淡黃色紋路很是美麗。黃眼企鵝是世界上最稀有的企鵝之一,目前僅4000余只,是所有現(xiàn)存企鵝中最古老的種群。它們不像其他企鵝成群棲息在一起,而是以家庭為單位各自筑巢生活。每當黃昏時分,黃眼企鵝會成群結(jié)隊地由海中返回陸上的巢窩。
岸邊,一群棕賊鷗正虎視眈眈圍在一只胡克海獅的尸體旁,等待享用一頓大餐。這些家伙兇悍強壯,有著強大的利爪和堅硬的喙,可以風卷殘云般消滅掉眼前的獵物。棕賊鷗又叫“褐賊鷗”,在企鵝繁殖的季節(jié)里,它們會偷襲企鵝的棲息地,啄食企鵝蛋,攻擊落單的企鵝寶寶。此外還會搶占其他鳥類的巢窩,有時甚至還大膽偷食科學考察員隨身攜帶的野餐食品。正因如此,人們才稱它們?yōu)椤百\鷗”。
棲息在新西蘭亞南極群島上的鳥類,除了海鳥,還有不少陸地和淡水環(huán)境下的鳥兒,特有鳥種多達15種。它們中的一些是在主島被入侵的外來物種趕出后,流落到這些人跡罕至的小島上存活下來的,珍稀程度堪稱“活化石”。
紅額鸚鵡主要棲息在森林、灌木叢及開闊的草地上,有時群集在泉水或水塘邊飲水、洗浴。此時,三四只紅額鸚鵡正在地上覓食,它們嫻熟地用爪子抓起草籽,全神貫注的樣子非??蓯?。它們對人類相當友善,我們可以近距離觀看。
在這里,我還見到了藍眼鸕鶿屬的另一個成員—奧島鸕鶿,其體羽分黑、白兩色,是新西蘭奧克蘭群島的特有種。它們常在懸崖邊緣筑巢,目前種群數(shù)量不到2000只。
20世紀90年代,人們成功消滅了島上的許多有害動物,包括野貓、白鼬、刺猬、褐鼠等。2001年,此地正式宣布成為“Predatorfree Zone”(無掠食動物區(qū)域)。
在恩德比島徒步是一種極致的享受,整個人被奇花異草包圍著,仿佛置身于大自然的“音樂廳”,珍稀鳥兒們演奏著不同的曲目。我們不遠萬里而來,就是為了體驗這世間最后的野生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