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長兵,李蔚農,孫琳琳
(石河子農業(yè)科學研究院甜菜研究所,新疆 石河子 832001)
新疆喀什地區(qū)作為一個新糖區(qū),近幾年的播種面積都在連年增長,且產量逐年遞增,農民種植熱情高漲。甜菜種植作為一個新的經濟增長點,為當地產業(yè)脫貧開創(chuàng)了新的致富之路,然而當地農戶缺乏甜菜種植及植保方面相關知識。石河子甜菜研究所一直關注著新疆甜菜糖業(yè)的發(fā)展,從喀什新糖區(qū)開辟以來,就時常派駐科研人員到那里的甜菜大田進行病蟲草害調查,并且開展相關科學研究?,F將該地區(qū)甜菜發(fā)生的幾種主要病蟲草害列舉出來,并提出具體的防治方法,供南疆農戶參考。
甜菜立枯病又名“猝倒病”,是喀什地區(qū)甜菜幼苗時期常發(fā)生的病害。一般發(fā)病率在5%~10%。
1.1.1 發(fā)病特征
發(fā)病時期在幼苗出土到長出4對真葉之前。幼苗突然猝倒萎蔫死亡。拔起發(fā)病幼苗仔細觀察其根部,發(fā)現子葉下胚軸發(fā)黑萎縮,有凹陷病斑[1]。
1.1.2 發(fā)病原因
土壤溫度低、濕度大,含水量過高,通透性差,導致土壤中的有害菌絲侵染??κ驳貐^(qū)土壤性質屬粘土,在春季天氣降溫時,較易發(fā)生甜菜立枯病。
1.1.3 防治措施
喀什地區(qū)甜菜最好在3月底之前完成播種,4月開始,雨水天氣最多,甜菜立枯病的發(fā)生概率就會加大。如果發(fā)生立枯病,采取中耕的農業(yè)措施,耕深15 cm左右,以達到增強土壤透氣性,提高地溫促甜菜生長的目的。
甜菜白粉病在喀什地區(qū)普遍發(fā)生,發(fā)生時期在6月底到8月底。發(fā)病率在40%~80%。
1.2.1 發(fā)病特征
發(fā)病初期,葉片上出現白斑,幾天后,整個葉片上覆蓋了一層白粉,然后逐漸加厚。后期,染病的甜菜植株,莖葉變黃枯萎。
1.2.2 發(fā)病原因
喀什地區(qū)6月底至8月底,天氣炎熱,氣溫高、干旱少雨,空氣干燥有利于白粉菌絲生長和孢子形成。
1.2.3 防治措施
首先要選用抗病品種。其次是藥物防治,敵力康2 000 倍液、70%品潤SD600 倍液、25%敵力脫EC33.2 mL/667 m2等藥劑噴霧,一般效果較好。
又叫斑點病、葉斑病。喀什地區(qū)甜菜發(fā)生時期在6月初到9月初。發(fā)病率在10%~20%。
1.3.1 發(fā)病特征
發(fā)病初期,葉片上出現褐色或者紫褐色斑點,最后直徑可達3~4 mm,隨著病斑增多,葉片顏色變黃,逐漸枯萎。
1.3.2 發(fā)病原因
喀什地區(qū)6~9月天氣雖然以干燥少雨為主,但偶爾也會下大雨,這就會造成田間高溫高濕的環(huán)境,加速褐斑病孢子生長和傳播。另外,種植戶滴水量過大,過于頻繁,也會導致葉面下高溫高濕,也是褐斑病發(fā)生的原因之一。
1.3.3 防治措施
及時中耕除草,鏟除田間野生的寄主,適當密植。藥劑防治:采用50%多菌靈8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WP1 000倍液、80%大生WP600倍液、10%世高WG1 500倍液田間噴霧。
地老虎在喀什地區(qū)每年發(fā)生3~4代,以第一代危害最為嚴重。幼蟲1~ 2齡階段主要取食幼苗葉片,3齡以后主要啃食甜菜根部,造成缺苗斷壟。
2.1.1 生活習性
老熟幼蟲在土內越冬,春季回暖后,老熟幼蟲爬到離地表3~5 cm的土層里做窩,等待羽化。
2.1.2 物理防治
消滅田間地頭雜草,這樣可大量減少蟲卵基數、秋耕冬灌、殺死一部分越冬成蟲,減少地老虎基數。
2.1.3 化學防治
在地老虎1~ 2齡幼蟲暴露在寄主或者地面上時可用美除乳油1 000~1 500倍液、2.5%功夫(氯氰菊酯)乳油1 000倍液、5%抑太保(定蟲?。┤橛? 000倍液噴霧。
甜菜潛葉蠅在南疆每年發(fā)生3~5代。幼蟲孵化后立刻潛入葉片組織內取食葉肉,葉片內隧道彎曲連片,僅留下表皮,被危害處葉片呈水泡狀,表皮之下有蟲卵。嚴重時,抑制幼苗生長、全葉萎蔫甚至死亡。
2.2.1 生活習性
甜菜潛葉蠅以蛹在土壤中越冬,喀什地區(qū)4月羽化成成蟲。然后在灰黎、甜菜、菠菜上產卵,條件合適時孵化成幼蟲,危害甜菜。
2.2.2 物理防治
甜菜收獲后,要進行秋耕冬灌,以殺滅蟲卵。春季甜菜盡量早播,加強田間管理,促進植株迅速生長,減輕幼蟲危害。
2.2.3 化學防治
甜菜潛葉蠅幼蟲孵化期,可噴灑90%敵百蟲晶體2 000~3 000倍液、48%毒死蜱乳油800~1 000倍液、1.8%阿維菌素乳油2 000倍液進行防治。
葉螨又名紅蜘蛛,主要危害葉片,葉螨利用其口器刺入葉片組織內,吸取植株葉片內的汁液,使得葉片失綠,向背面卷曲,影響植株生長。
2.3.1 生活習性
成蟲潛伏在枯枝落葉、土縫、雜草根部等地群集越冬,春季氣溫稍高時出來開始產卵、繁殖。南疆7~8月氣溫高,是葉螨危害甜菜的高峰期。
2.3.2 物理防治
徹底清除田間及地頭雜草,甜菜收獲后,打掃殘枝落葉,大田進行秋翻冬灌。
2.3.3 化學防治
可選用20%螨克(雙甲醚)乳油1 500~2 000倍液,5%尼索朗(噻滿酮)乳油1 500到2 000倍液,20%噠螨靈(噠螨酮)乳油1 500倍液進行葉面噴霧防治。
危害甜菜葉柄,形成黑色傷疤。嚴重時植株內部營養(yǎng)汁液大量從傷口溢出,致使葉片萎縮。
2.4.1 生活習性
成蟲在土壤15~ 30 cm土層越冬。3月中下旬開始出土,4月上旬開始產卵,5月上旬孵化的幼蟲在葉柄后莖內上下蛀食,不久葉柄開裂,葉片枯萎。
2.4.2 物理防治
清除田間藜科雜草。在幼蟲危害期,可適當灌水,植株體內水分充足可抑制幼蟲的活動。
2.4.3 化學防治
可用5%的銳勁特(氟蟲氰)懸浮劑1 000倍液+48%的毒死蜱乳油500倍液,40%的乙酰甲胺磷乳油800倍液噴霧防治。
甘藍夜蛾是雜食性害蟲,分布較廣,幼蟲啃食甜菜葉片,危害嚴重時,可以將葉片全部吃光,僅僅留下葉脈,有時還咬食塊根根頭,極大的影響甜菜產量。
2.5.1 生活習性
甘藍夜蛾以蛹在甜菜白菜等十字花科植物地5~15 cm土層越冬,春季開始羽化。在喀什地區(qū)九月中下旬第三代幼蟲危害甜菜比較嚴重。
2.5.2 物理防治
秋耕冬灌,鏟除雜草,清潔田園,利用成蟲趨向性用糖醋液進行誘殺。
2.5.3 化學防治
當田間卵塊80%以上孵化也就是3月底,大部分幼蟲2~3齡,為防治最好時期。可用48%毒死蜱乳液,800倍液,2.5%功夫(氯氟氫菊酯)乳油,20%迅滅沙丁乳油,2.5%敵殺死乳油等菊酯類殺蟲劑2 500~3 000倍液噴霧防治。
在喀什地區(qū)大田里狗牙根時常發(fā)生。嚴重時,狗牙根雜草鋪天蓋地占據大半個農田,造成甜菜減產甚至絕產。這種雜草耐旱耐堿耐高溫生命力很強,在南疆干旱少雨土質含鹽量大的條件下也適應其生長。所以徹底根除它是田農必須要做的,不可輕視。
3.1.1 物理防治
早防治是關鍵。狗牙根在大地里點狀發(fā)生時,可人工連根鏟除,帶到地外,根朝上,防止其根觸地成活。
3.1.2 化學防治
無風情況下在噴霧器噴嘴處套一個罩,選用草甘膦、茅草枯、穩(wěn)殺得等除草劑,接近狗牙根噴霧即可。
稗、狗尾草、蘆葦這3種雜草在喀什地區(qū)的甜菜地里也很常見,與甜菜植株爭光爭養(yǎng)分,嚴重影響甜菜生長。
3.2.1 物理防治
注意秋季清園,深翻土地,將翻出的蘆葦根莖、狗尾草莖撿拾出地。
3.2.2 化學防治
播種前用74%環(huán)草特乳油噴霧地表,用量為230~ 330 mL/667 m2,噴后混土10~ 12 cm,或者采用96%金都兒地面噴霧,用量70~80 mL/667 m2,混土3~5 cm。
龍葵又名野葡萄,一年生草本植物,株高30~120 cm,莖直立,多分支,在甜菜地里多發(fā)生。生長旺盛,一株為一簇,與甜菜爭光爭水,嚴重影響甜菜光合作用。
3.3.1 物理防治
在甜菜地中耕時及時將犁起的龍葵帶出地外。幾次中耕后,如還是沒有除盡,就需人工拔除,避免其長大。
3.3.2 化學防治
龍葵是茄科雙子葉闊葉雜草,適用金都爾播前土地處理。在苗前土地封閉時,使用金都爾70~80 mL/667 m2兌水40~50 kg,地面噴施,可有效降低龍葵的萌發(f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