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簡一
繁華的世間也會有被遺忘的角落,幸福的生活中也會有令人煩惱的插曲。沒有什么是完美無缺的,一味糾結只會讓自己不自由。因此我理想中的生活狀態(tài)是:淡然灑脫。大概就是像野花那樣成長吧(以議論開篇,表達出自己對待生活淡然灑脫的態(tài)度,點題之余引發(fā)讀者思考。)小小的院落中生長著一棵桂樹,如鈴鐺般一簇一簇的小花躲在深綠的葉中,風一吹,送來陣陣清香。野草肆無忌憚地瘋長,自顧自地吐著深深淺淺的綠。它們的確很顯眼,可我的注意力卻在別處???,那些小小的野花不知何時在此地扎了根,微風拂過,珠玉般的晨露順著它們花瓣上的脈絡來回滾動,在陽光下折射出七彩的環(huán)。(在對院落中的其他景物,如桂樹、野草進行簡要交代后,表示它們雖顯眼,但“我”的注意力卻被別的景色所吸引,自然引出“主角”野花。)繁星般的野花細密地點綴在一片草莽的綠中。它們紅的熱烈,紫的深沉,黃的俏麗,開得自然灑脫,恣意燦爛。又一陣風吹來,它們身子輕顫,俏皮又惹人憐愛。我走近細看,只見眼前這些小野花花萼張開,稚嫩的花瓣片片舒展,花瓣上滾動的露珠將落不落,別有一番風情。陽光穿過樹葉間隙,碎成億萬光點,零零星星地落下,光影婆娑。微風輕撫,野花搖曳,似有微波蕩漾,嬌嫩的花瓣彼此交錯,相互輕輕觸碰,發(fā)出若暗夜中涌動的泡沫般的綿密聲響。此時,藍天下,千萬朵花正默默地盛放,它們生于這片土地,也將最美的年華留于此處,它們在留下淡香的同時,也為天地間增添了一抹亮色(緊承上文,對野花的顏色、形態(tài)等進行了生動細致的描繪,展現(xiàn)出野花自由生長的美好狀態(tài)。最后一句寫野花雖默默無聞卻悄悄貢獻著自己的美,點綴著自己所在的一方土地,為下文抒發(fā)對野花的喜愛與贊賞之情造勢。)
或許有人會說:它們只是野花,有什么稀罕。但我想說:它們雖平常,卻不庸俗;它們模樣雖平凡,氣質卻不凡;它們雖然鮮有人問津,卻在默默釋放自己的美好。它們不曾畏懼黑暗,不曾畏懼被冷落,不曾計較被埋沒,更不曾妄自菲薄;它們不與繁花爭艷,就那么悄然地擁抱著世間每一處角落(借“有人會說”引出“我”為野花的不平,直抒胸臆,明確表達“我”對野花生命狀態(tài)的欣賞,字里行間飽含敬佩之情。)。白居易詩云:大都好物不堅牢,彩云易散琉璃脆。天空像被畫家用顏料鋪了明黃的底,又著了古舊的色,低懸的太陽周圍一片紅亮。暖風掠過,似在催促著什么。野花孱弱的細枝微彎,花盤無力地掛在枝頭,花瓣邊緣卷起點點枯黃,先是輕輕顫動,然后悄然辭枝,以一種離別的姿態(tài)優(yōu)雅伏地。這時,我才想起萬物皆有凋零時,雖感到惋惜,卻又被它們凋落時的難言之美所吸引,將謝未謝的淡淡哀愁比含苞待放的羞怯更讓人憐愛。它們只是野花,沒什么稀罕,只是我看到了它們在生命盡頭,無聲地用全力燃盡了自己的美(首先引用白居易的詩句,暗示野花雖美好卻也終將消逝;繼而寫野花凋落時的優(yōu)雅和靜美,呼應開頭。)。每朵野花,都是熬過了寒冬,在和煦的春風中,在無人問津的夏夜里,獨自綻放。不悲觀,不落寞,“生如夏花之絢爛,死如秋葉之靜美?!毕褚盎ㄒ粯映砷L,不也令人羨慕嗎?(以野花的默默綻放引發(fā)對生命意義的思索,并以泰戈爾的詩句作結,升華了主題。末句點題,以反問的形式再次表明態(tài)度。)【浙江紹興市永和中學,指導老師:吳月茹】
點評
劉語諾同學:作文描繪了晨光熹微和落日余暉下的野花,典雅又充滿詩意。全文借景抒情,通過描繪野花的綻放之時和生命彌留之際,展現(xiàn)出野花“甘于平凡卻不甘于平庸”的生存態(tài)度。
蔣彥呈同學:文中對野花細節(jié)的描寫非常出彩,令人眼前一亮,畫面之美讓人心動。文末“生如夏花之絢爛,死如秋葉之靜美”這一詩句的引用,很好地表達了對野花的贊美與羨慕之情,緊扣文題。
杜舒揚同學:本文語言優(yōu)美,“發(fā)出若暗夜中涌動的泡沫般的綿密聲響”“就那么悄然地擁抱著世間每一處角落”等句子形象生動,展現(xiàn)出了深厚的文字功底。同時,作文構思新穎,富有哲思。
吳月茹老師:小作者在刻畫野花的形象時,并沒有一味寫野花綻放的狀態(tài),而是融入野花凋零的情景,從野花綻放時絢麗、凋零時優(yōu)雅這兩個角度來呈現(xiàn),向讀者展示了靜美人生的意義,飽含生命哲理,更表達出小作者希望像野花一樣生活的人生態(tài)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