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旭升
(山東省煙臺市森林資源監(jiān)測保護服務中心,煙臺 264001)
甜柿富含蛋白質(zhì)、β-胡蘿卜素、脂肪、尼可酸、微量元素、維生素C、維生素B1、維生素B2等多種成分,營養(yǎng)價值高,近年來越來越受到重視[1]。陽豐是日本甜柿品種,屬于完全甜柿,果實在樹上可自然脫澀,由日本國家果樹試驗場安藝津支場育成,親本為富有×次郎[2]。2008年,煙臺地區(qū)引進該品種進行栽植,經(jīng)結果觀察其果實色澤艷麗,品質(zhì)優(yōu),口感好,肉質(zhì)綿甜,所含纖維少,綜合表現(xiàn)優(yōu)良,2020年最高售價達到6元/kg,經(jīng)濟效益可觀,發(fā)展前景廣闊。筆者總結了陽豐甜柿高效豐產(chǎn)栽培技術,供生產(chǎn)者參考。
果實呈扁圓形,橙紅色,軟化后為紅色,具蠟質(zhì)光澤。果面縊痕淺,果頂廣平微凹。果面光潔,偶有銹斑,被果粉,外觀美麗,果個均勻、大小整齊。果肉致密、脆,橙紅色,甘甜爽口,果皮相對較薄,軟化后黏質(zhì),纖維少而細,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達18.5%。品質(zhì)上乘,宜鮮食。平均單果重220 g,最大可達380 g。果實心室8個、線形,有1~2粒種子,易脫澀,耐貯運,不裂果。果實發(fā)育期約為150 d,10月上中旬成熟,屬于中熟品種,11月中下旬落葉。大小年結果現(xiàn)象不明顯,樹勢中庸,樹姿較開張,隨產(chǎn)量的增加自然開張。該品種在招遠地區(qū)栽植容易,對土壤的適應性強,成活率高,豐產(chǎn)性好,耐旱性稍差,較為耐寒,抗病蟲害,果頂裂果少,管理簡便。
選擇土層深厚、土壤通氣性好、土地肥沃、地下水位低、有灌溉條件、地勢相對平緩的地塊建園[3]。不宜在地下水位高,雨季容易積澇的低洼地建園。栽植前挖直徑0.8 m、深0.8 m的定植穴。選擇苗高1 m以上、地徑1 cm以上無病害苗木,并且?guī)в?~5個飽滿芽,嫁接口愈合良好,芽體充實飽滿,無損傷,主根長度超過20 cm,有5條以上須根,定干高度為0.8 m。3月底至4月初,柿苗芽體萌動膨大時為栽植最佳時間。栽植前施足底肥,種植行株距為4 m×3.5 m,定植時苗木根部蘸稀泥漿,栽后澆足定根水,覆蓋防草布或草。授粉品種選禪寺丸,按8∶1的比例配置。園地合理規(guī)劃道路,便于農(nóng)用機械通行。
9月底至 10月上中旬施用有機肥,根據(jù)樹勢情況少量搭配大量元素肥。第1次追肥在新梢停長后至開花前,株施復合肥或速效沖施肥0.5 kg。第2次在7月中旬進行,株施磷酸二銨0.5 kg、硫酸鉀0.5 kg。葉面噴肥2次,6月份以前噴0.3%尿素+0.3%硼砂,7月份以后用0.4%~1%尿素或0.5%~1%磷酸二氫鉀加入鈣肥噴灑[4]。
定植后及時澆水,新建園和幼齡園要勤澆水,成齡果園在發(fā)芽和封凍之前各澆水1次,其它時間根據(jù)天氣情況及果園土壤墑情酌情進行灌溉,可結合施肥進行。當降雨量非常少時,可適當增加灌溉次數(shù)。在雨水較多季節(jié),注意果園及時排水。
總原則是有形不死,無形不亂,因樹造形,均衡樹勢,主要以拉為主,疏截結合,抑強扶弱。幼樹期、成年期及結果后逐年進行修剪,使枝條合理分布。冬剪與夏剪相結合,幼樹期主要是培養(yǎng)樹形,栽后定干,高度約為1 m,剪口處留4~6個飽滿芽。將地面以上70 cm內(nèi)出芽全部抹掉[5]。當頂芽長到10 cm左右時,作為中心領導干,疏除同一方向下面的旺枝和弱枝以及整形帶以內(nèi)的萌芽。培養(yǎng)3~4 個新梢,當新梢長至50~60 cm時,選擇合適的方位和角度進行拉枝,角度一般為70°~90°。逐年剪去 1/2~1/3,樹冠控制在2.5 m范圍內(nèi),再剪掉中心干。前3年主要是培養(yǎng)樹形,擴大樹冠。成齡樹修剪主要通過摘心、抹芽、拉枝、拿枝等方法,保證通風透光。疏除多余的大枝,促進內(nèi)膛枝生長,培養(yǎng)內(nèi)膛小枝。結果枝一般不短截,剪去密生枝、病枯枝、交叉枝,培養(yǎng)新枝,延長盛果期年限。
栽植后第3年,側枝可適當留果,盡量控制每株產(chǎn)量不超過5 kg。盛果期樹合理負載,減少樹體養(yǎng)分消耗,促進花芽分化,保證樹體能夠持續(xù)穩(wěn)產(chǎn)。陽豐甜柿坐果率高,但存在生理落果現(xiàn)象,必須加強保花保果。疏花疏果的基本原則是疏弱留強,一般在開花前10 d左右,花蕾如黃豆粒大小時進行疏蕾,主要是疏除小花蕾、畸形花和過密花。在生理落果即將結束前進行疏果,疏除病蟲果、小果、畸形果、萎縮果、坐果位置差的果,保留大果。
根據(jù)陽豐甜柿主要病蟲害的發(fā)生特點及發(fā)生規(guī)律,病蟲害防治應堅持“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原則,早發(fā)現(xiàn),早治療。以農(nóng)業(yè)、物理、生物防治為主,與化學防治措施有效結合。首先,加強樹體管理,增強樹體抗病力。在土壤結凍前翻耕樹盤,以消滅大部分越冬害蟲。清理果園周圍易感蚜蟲的蔬菜及果樹,減少轉主寄生植物。清理柿園殘留的柿蒂、干枝、病蟲枝、落葉等,刮除樹干基部翹皮,搜集越冬介殼蟲卵和柿蒂蟲卵,集中燒毀,以減少越冬蟲源。安裝粘蟲板、黑光燈、性誘劑等進行病蟲害防治。早春柿樹發(fā)芽前噴1次5oBe石硫合劑或5%的柴油乳劑,在若蟲孵化盛期噴蚧殺特或蚧殼速殺乳油1 000~1 500倍液,防治柿綿蚧;為防治柿蒂蟲,5月中旬、7月中旬噴50%甲胺磷1 000倍或20%殺滅菊酯1 500倍,交替用藥。6月上旬至 9月,噴200倍波爾多液或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 600倍,間隔15 d,交替用藥,防治柿炭疽病、柿圓斑病等。藥劑防治的同時,注意保護各類瓢蟲及小蜂,利用保護天敵的特性輔助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