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樹峰
內蒙古建筑職業(yè)技術學院 內蒙古 呼和浩特 010070
在市場經濟的不斷發(fā)展下,建筑事業(yè)也不斷發(fā)展,在建筑工程全過程管理中,造價管理是核心任務,其主要對建筑工程施工全過程的費用支出情況進行精準控制,以此確保最終效益目標的實現。對此,建筑工程單位需要將工程造價管理,深入落實到整個建設的全過程中,對施工費用進行全過程監(jiān)控,以此優(yōu)化資源配置,提高資金使用率,保證工程質量。但是因為各方面影響因素的限制,導致各種概算、預算出現超標的問題,對于這種情況不僅需要工程單位加強重視,也需要國家和建筑行業(yè)加強重視,通過多種途徑為建筑工程科學進行營造良好的工程管理環(huán)境。對此,工程單位需要積極利用BIM技術對工程造價進行全過程控制,通過精細化的管理手段,提高管理水平,有效降低工程成本。
BIM的工程造價精細化管理是指利用BIM技術創(chuàng)建建筑信息三維模型圖,通過信息技術來對建筑全過程進行精準分析,將建筑信息模型應用在工程造價管理中,可以有效提高工程造價管理水平,確保精細化管理目標的實現。BIM技術是基于信息技術形成的建筑工程數字仿真技術及作為一種新技術,具有可視化、模擬化、參數化、信息化的特點,在BIM技術下,可以在建筑工程正式建設之前,對整個工程量進行精細分析。并對施工全過程進行綜合評價,并準確計算出項目投資成本,并對施工圖、施工方案、施工技術、施工進度、施工環(huán)境等因素進行綜合分析,及時預測后期施工過程中可能存在的各種問題。通過制定控制方案,有效解決并對各項施工參數進行優(yōu)化,確保工程預算的準確性、科學性,另外,采用BIM技術也可以為建筑施工進行提供技術指導、理念指導。并在工程造價管理過程中,對各個階段的費用進行控制計算,并對各個施工環(huán)節(jié)進行協調,有效提高工程造價精細化管理效果,并及時制定科學合理的措施,不斷優(yōu)化施工技術、施工進度、施工周期,最終對工程造價進行精細化管理。
在BIM技術下,可以構建三維立體建筑工程可視化模型,以此全面的對建筑工程建設全過程進行模擬,并對工程造價進行科學的分析和預測,但是在當前BIM技術應用效果來看,技術和人才方面的優(yōu)勢還沒有充分發(fā)揮出來,建筑工程BIM技術應用效果還有待提升。雖然在應用BIM技術時,可以有效避免后期施工中的工程變更情況的發(fā)生,但是在施工前期還存在造價成本預測不精準、信息不真實的情況。無法精準地反映工程的建設情況、返工情況和施工變更情況,前期預算的效果無法滿足工程造價精細化管理目標要求,也不利于BIM技術應用水平的提升。
當前,建筑工程單位在應用BIM技術時還存在信息處理不及時、不全面的情況,對其原因進行分析發(fā)現,主要是因為工程量清單編制不科學,信息環(huán)境較為復雜導致的。工程量清單編制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和人力成本,導致工程建設中人工處理數據難度較大,嚴重影響了工程量計算的效率和效果。且在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施工環(huán)境具有多變性,導致信息的復雜不透明,促使建筑工程單位無法對工程建設成本進行精細化控制,且因為管理水平較低,也導致施工過程中進度款支付不及時,數據不準確,最終影響精細化管理效率[1]。
因為建筑工程是一項長期性、綜合性的工程,涉及的專業(yè)較多,環(huán)境復雜,信息內容較多,對此,在施工建設之前,需要對工程數據信息進行搜集、處理、加工,便于幫助工程管理人員精準把握整個工程的建設情況,以此科學進對工程造價進行精細化管理。但是在工程建設過程中,因為技術的限制,數據環(huán)境的復雜,導致各環(huán)節(jié)影響因素較多,無法對建設過程進行精細化管理,也無法確保信息傳遞的及時性、可靠性,嚴重影響精細化管理水平,最終導致工程進度款支付受到影響。
在BIM技術下進行工程造價精細化管理時需要創(chuàng)建數據工程BIM模型,以此精準、自動化計算和分析工程量,以此形成數據庫,便于后期精準、高效的管理工程造價,確保工程造價管理過程更加高質量、高效率。
在工程造價管理中應用BIM技術時可以采用BIM造價分析軟件對模型中的數據信息進行優(yōu)化、調整,根據現場實際情況進行精細化分析和處理,以此保證數據的精準度,采用該軟件可以有效替代傳統的軟件,提高造價分析效率,確保分析結果科學、準確。
在工程造價管理中應用BIM模型可以形成數據庫,通過數據庫自動計算工程信息,以此保證工程單位項目部和施工企業(yè)之間的信息流通、共享,有效利用數據信息,幫助企業(yè)更好地對工程造價進行高水平、高效率的管理,最終提高企業(yè)的現代化管理水平。且在BIM技術下也可以創(chuàng)建數據管理平臺,將BE、MC和EDS數據庫連接成為一個整體,以此確保信息共享、項目部門信息協同,最終對不同項目進行集約化處理,并有效處理發(fā)展、海量化的工程信息[2]。
建筑工程單位可以將BIM技術應用在工程項目決策過程中,以此進行科學的工程造價管理,并對不同的設計方案進行對比,確定最佳投資方案,在科學投資方案的引導下可以確保工程質量和造價管理目標的實現。對此,工程單位在選擇方案時需要從技術層面和經濟層面進行分析,需要遵循國家相關行業(yè)法規(guī)政策,制度對投資成本進行估算,利用BIM技術創(chuàng)建工程項目模型。再根據模型數據信息進行預算,確保造價管理人員科學分析工程數據信息,把握工程量,并利用云端系統了解工程全過程價格信息,根據估算指標確定最佳投資估算方案。
在建筑工程單位建設過程中,采用BIM技術,可以在規(guī)劃設計過程中對工程造價進行分析,為精細化管理奠定各項基礎,在BIM技術下,可以構建三維立體建筑模型,以此對建筑結構進行優(yōu)化分析。并通過模擬器對建筑建設過程中各結構成品的碰撞進行檢測,比如建筑工程單位可以利用BIM技術有效解決建筑水電安裝問題,優(yōu)化電氣設備的配置,確保其安裝更加可準確。且在BIM技術下也可以幫助建筑工程單位對工程設計圖紙進行科學分析和審核,有效保證工程質量,并確保各單位部門協同工作,并在設計的過程中采用BIM技術,也可以對工程造價進行前期預測和控制。確保參與設計的工作人員對工程的結構、后期加工情況進行直觀詳細地分析,促使設計人員重視設計工作,意識到工程造價管理的重要性,便于工程單位科學地配置人力、物力、財力,以此保證工程質量。通過BIM技術有效實現工程造價精細化管理目標,在此過程中,工程單位也可以對不同的設計方案進行對比,對資金用途進行預測和分析,對一些重點環(huán)節(jié)進行集中管控,以此優(yōu)化資金配置。此外,設計人員也可以根據以往的設計經驗,對設計方案進行數據化處理,將方案的數據信息傳送到BIM系統中,通過系統自動化處理,及時上報給造價管理部門,作為后期參考的依據,最終為不同方案的優(yōu)化對比提供可靠的數據依據,以此保證精細化管理目標的實現。
建筑工程單位也可以在招投標階段應用BIM技術,確保整個招投標過程更加規(guī)范、合理、科學,在此過程中建筑單位可以委托第三方機構提供的BIM模型來調查和處理工程項目各階段的數據信息、技術指標等。并通過預算、估算,避免后期出現各種漏算、錯算的情況,以此確保招投標工作的順利進行,通過創(chuàng)建BIM模型,可以確保招投標階段的信息更加準確,最終編制科學的招投標文件,根據文件數據信息選擇最佳方案,以此確保招投標過程的公平、科學、合理 。
在建筑工程建設是過程中人們需要根據建設情況、工程進度對原有的施工方案和流程進行調整和改變,究其原因是因為在此過程中成本、人員、材料等因素發(fā)生了變化,最終導致工程造價數據信息發(fā)生變化。且在施工過程中常常會產生各種造價問題影響后期的竣工驗收工作,對于此問題需要工程單位采用BIM技術對建筑工程全過程進行可視化分析和處理,對全過程數據信息的變化情況進行預測,對項目建設全過程中的參與人員、各項參數等信息進行精細化、全過程處理。采用BIM技術對此數據進行分析、處理、監(jiān)測,在此過程中不僅需要對關鍵工程進行分析,也需要對一些分工程進行預測,對其數據的標準性、可靠性進行檢測,便于技術調整工程設計和方案,確保整個施工活動順利進行??傊?,采用BIM技術可以有效對工程造價全過程進行精細化管理,可以降低工程造價管理工作量,提高數據分析和處理效率,并造價管理成本,確保工程造價更加科學、合理、準確。并幫助工作人員有充足的時間對造價數據的偏差進行分析和預測,以此提出針對性的解決方案。
在建筑工程項目的竣工結算階段也可以科學利用BIM模型對工程造價進行結算,重點對工程建設全過程中的各種真實、可靠的費用進行計算、分析,以此明確最終的竣工結算和決算價格、費用,將其作為后期編寫竣工決斷書和竣工報告的依據。比如,在建筑群工程項目竣工完成后,需要建設單位和承包方共同通過BIM模型來搜集工程信息,后對使用的混凝土材料數量和成本等進行分析,將最終的核算費用和前提預算進行對比分析,以此提高工程造價管理效率[4]。
在BIM技術應用下可以創(chuàng)建工程模型幫助工程管理人員精準把握工程信息,以此直觀、具體、精準的預測工程項目后期建設過程中的數據變化情況,在該模型上,各項參數信息都有標記,可以更加及時、準確的獲取工程信息。且利用BIM技術也可以對工程項目設計方案和施工圖等進行優(yōu)化、改進,對施工全過程進行模擬,通過直觀的動畫讓設計人員、施工人員都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到工程設計的全部內容。便于設計人員和施工人員全面把握工程建設內容,有效彰顯設計理念和工程信息。且在工程施工過程中也可以采用BIM模型顯示工程項目的預期目標,避免了后期的各種變動情況,有效減少設計變更的費用,避免了資金風險的發(fā)生。比如,在建筑工程單位中可以利用BIM模型對造價預算進行審核,及時發(fā)現其中不合理的地方進行改進、優(yōu)化,確保造價預算更加科學、準確,有效規(guī)避造價風險的發(fā)生。另外,在BIM模型下也可以確保工程項目數據信息更加完整,便于在設計變更后數據變動的同時,也可以加強和原來數據的聯系,以此減少數據變化后的各項損失,由此可見,利用BIM技術可以有效設計方案,避免設計方案在變更后出現的各種成本損失情況,以此優(yōu)化資源配置,提高資金利用率,有效對工程造價進行精細化管理。
在傳統的建筑工程造價管理中需要根據施工方案內容對工程建設各個階段的信息內容進行分析和匯總,以此協調處理各階段的施工任務,該方法雖然可以進行工程造價管理,但是無法實現數據信息的共享,無法確保各個階段的數據信息實現實時更新。對此,建筑工程單位需要采用BIM模型幫助各部門、各人員了解工程信息情況,通過數據信息的共享,協調各方面工作,以此協同進行工程造價管理。在此過程中設計人員可以對施工方案進行分析,提出整改意見,施工人員也可以對設計圖紙進行分析,給予改正意見,最終在數據信息共享下有效解決各方面問題。另外,在BIM模型下也可以幫助工程單位把握工程的建設變化情況,通過工程造價預測和分析,對整個數據信息變化過程進行實時記錄,為后期精細化管理奠定基礎[5]。
因為建筑工程本身建設時間長,工程結構主要由多個階段施工構成,在此過程中因為施工流程、工藝、人員的不同導致信息各階段施工進度不一,信息傳遞不及時,容易導致工程建設全過程信息流失情況的發(fā)生。對此,建筑工程單位需要采用BIM模型,將工程各階段的信息數據實時記錄下來,傳輸到模型中或者系統中,便于工程造價管理人員對信息數據進行采集、處理,有效傳遞。在此過程中,施工單位也可以根據整合后的信息數據優(yōu)化施工流程,設計施工方案,以此將工程決策、設計、招投標、施工、竣工等各個環(huán)節(jié)融合在一起,減少信息流失的同時,也可以確保信息的完整,最終幫助工程造價管理部門對信息進行集中處理,有效實現工程造價精細化管理目標。
在BIM技術可以利用計算機技術對工程信息進行數字化處理,通過創(chuàng)建虛擬模型為建筑行業(yè)企業(yè)了解工程信息提供可靠的數據庫,在該數據庫中可以通過BIM技術對工程配件編碼進行代替、轉化,便于人們了解不同配件的性能、來源、質量、處理方法、構造結構、造價信息等,以此精準把握建筑屬性。另外,在BIM技術下既可以直接在傳統的2D圖紙上應用,也可以在3D圖紙上進行可視化、精細化處理。另外,在BIM技術下也可以構建建筑工程信息體系,在數據庫不斷更新下可以確保工程信息數據和實際情況保持一致,確保工程信息完整、準確。總之,在BIM技術下可以在原有數據庫信息的基礎上構建數據模型,確保整個工程造價管理更加高效、準確[6]。
總之,進入到現代社會后,建筑行業(yè)市場競爭加劇,對于建筑工程單位而言,想要提高自身的競爭力就需要加強工程造價管理工作,通過先進的技術方法和手段對工程建設全過程的成本費用進行核算、處理、分析,對各階段的影響因素進行控制和預測,以此保證工程項目經濟指標滿足建設需求。另外,為了提高工程造價管理水平,確保工程造價數據結果符合實際情況,需要工程單位科學利用BIM技術對工程建設全過程的數據信息進行處理,對造價風險環(huán)節(jié)進行控制,提高精細化管理水平,最終確保工程單位工作人員準確、直觀地把握造價數據信息,以此為后期工作的進行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