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學忠
(甘肅省臨潭縣流順鎮(zhèn)新力小學,甘肅 臨潭)
為了更好地提高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的質(zhì)量,并且為了有效地激發(fā)學生對識字教學的興趣,教師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將趣味識字教學有效地融入其中,從而進一步提升學生對識字教學的興趣,并且有效改善了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的氛圍,推進學生更愿意積極自主地參與到識字學習中。趣味識字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目前已經(jīng)獲得非常顯著的教學成效,并且在調(diào)動學生自主學習方面也展現(xiàn)了極大的優(yōu)勢。本文著重探究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應用趣味識字教學的推進策略。
趣味識字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展現(xiàn)出了極大的優(yōu)勢與特點,其憑借著趣味性的優(yōu)勢在教學過程中有效吸引了學生的關(guān)注,讓學生愿意主動且積極地參與到識字教學當中來,通過不斷地提升學生的識字量為學生接下來的語文學習提供豐富的知識與有利條件。并且,在小學語文趣味識字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運用多種教學手段,幫助學生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這樣更容易讓學生處于輕松、愉悅的學習環(huán)境從而開展更加良好的學習活動。例如,在教學《鄧小平爺爺植樹》一課時,教師就可以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運用豐富多樣的教學手段,從而營造輕松、良好的課堂氛圍。如教師可以組織小型的“識字繪本主題交流會”或者開展“猜字謎”等小活動,通過生動有趣的教學活動將趣味識字教學深入地運用于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當中。這樣的教學手段,不僅僅可以很好地激發(fā)學生對識字教學的興趣,同時這種以學生的學習心理為出發(fā)點的教學手段,更符合當下的教育教學改革理念與教學要求,更容易從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意識與習慣的角度來推進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形成和促使小學語文教學質(zhì)量全面提升。
小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還是非常有限的,所以在小學語文趣味識字教學過程中,將其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相結(jié)合,可以更好地深化學生對漢字的記憶與深層次理解。知識來源于生活,同時也服務于生活,而想要加深學生對漢字的記憶與掌握,適當?shù)貙⒆R字教學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相結(jié)合是非常有必要的,同時實際生活也是學生認知新漢字的最有效、最便捷的渠道。所以,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用趣味識字教學時,教師可以適當?shù)嘏c學生生活實際相結(jié)合,通過引導學生重視生活、合理地應用生活中的具體資源,從而推進學生形成積極自主的漢字學習意識[1]。而通過生活實際也可以讓學生的識字量得到很好的拓展,從而幫助學生夯實識字基礎(chǔ)。例如,在教學《鄧小平爺爺植樹》這一課的時候,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去觀察和想象生活當中見過的樹,可以讓學生說說自己都見過哪些樹。而教師也可以帶領(lǐng)學生去校園里觀察一下樹,然后利用趣味識字的教學措施,向?qū)W生展示“樹”字的發(fā)展歷史,由象形文字逐漸發(fā)展成現(xiàn)在的寫法,讓學生對“樹”這個字有更好的體會與感悟。而學生不論是通過趣味識字教學還是通過實際生活的參與感受,都對識字教學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
雖然我國的教育教學改革正大刀闊斧地進行著,并且對教材內(nèi)容也正在深化創(chuàng)新與改革,不過,課堂教學內(nèi)容依然存在很大的制約性和局限性。而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想要改善這一情況,可以通過開展豐富的實踐活動,激發(fā)學生的識字興趣,最終達到提升學生識字量、推進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教學目標。而學生通過參與豐富的實踐活動,識字量不僅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眼界與知識面還得到了很好的拓展,這為培養(yǎng)語文素養(yǎng)與綜合能力奠定了扎實的基礎(chǔ)。例如,在教學《開滿鮮花的小路》這一課的時候,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的實際學習進度與教學要求,針對教學內(nèi)容進行合理的實踐活動拓展,讓學生通過有效的實踐活動來獲得在課堂教學中根本無法涉及的知識面。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一次春游或者是周邊公園的游玩活動,通過讓學生去挖掘和發(fā)現(xiàn)生活環(huán)境中真實的開滿鮮花的小路,從而讓學生更好地理解與感受教學內(nèi)容中的畫面。通過實踐活動將《開滿鮮花的小路》這節(jié)課中的漢字進行合理的融入教學,從而讓學生將課堂與實踐活動有效地結(jié)合,進一步加強和拓展學生的識字教學,讓學生的漢字知識得到有效的拓展,同時也進一步地擴大學生的識字量,為學生日后的語文學習打好基礎(chǔ)。
拼音教學與漢字教學是語文教學中的兩個重要組成,而拼音與漢字這兩個教學內(nèi)容也是相輔相成、相互依存的,所以,在小學語文識字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融合拼音教學,從而提升識字教學的科學性與有效性。在漢字的學習過程中學生其實是需要拼音作為輔助的,而利用拼音可以有效地提升學生對漢字的正確讀音與發(fā)音的認識,從而進一步加深學生對漢字的記憶。除此之外,學生學習成效的好壞與學生的專注力有著很大的關(guān)系,有的學生專注力不好就很難進行深入的學習,有的學生上課學得很明白但是一下課就忘記了,還有的學生還經(jīng)常出現(xiàn)上課走神、不注意聽講的情況……這些專注力不集中的問題都影響了學生的學習質(zhì)量。為了有效改善這些不良情況,教師可以有效地運用趣味拼音從而來推進趣味識字教學的有效開展。例如,在學習《雷鋒叔叔,你在哪里》這一課的時候,教師可以先引導學生利用趣味拼音對生字進行拼讀[2]?;蛘呤强梢匀谌胍恍┬∮螒?,讓學生戴上本節(jié)課所學的漢字的卡片帽,當教師點到哪個漢字的時候,頭上戴著該漢字卡片帽的學生站起來說“到”,通過趣味拼音與趣味識字的有效結(jié)合,從而讓語文識字教學變得更有趣、更有效。
小學生的思維模式都是直觀且具象的,并且小學生的好奇心是很重的,所以在小學的語文教學過程中合理運用多媒體教學,可以在趣味識字教學基礎(chǔ)之上合理幫助學生拓展其識字數(shù)量,從而提升小學語文的教學效率與質(zhì)量。另外,多媒體教學的最大優(yōu)勢就是將那些抽象、邏輯性強的知識點以更直觀的方式展現(xiàn),這在趣味識字教學的時候既可以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識字興趣,又能夠讓學生以更加直觀的方式進行識字學習,這在提升學生的識字量方面有很大的好處。例如,在教學《千人糕》這一課的時候,教師可以在課前制作一些趣味性的識字圖片。《千人糕》這節(jié)課里學生需要掌握的漢字包括“能、桌、味、買、具、甘、甜、菜、勞”,教師可以分別針對這些漢字準備一些有趣的圖片,然后利用多媒體展現(xiàn)在學生的面前,再將這些有趣的識字圖片與漢字形成有效的聯(lián)系,從而讓學生將注意力轉(zhuǎn)移到漢字上,而學生通過細致的觀察與挖掘,對漢字的理解與記憶都會得到深化,這對學生趣味識字的學習有很好的作用。
小學生對趣味強的事物尤其感興趣,所以為了增加學生的識字量,教師可以通過創(chuàng)設(shè)趣味教學情境,加深學生對所學漢字的理解,而這樣的教學方法對小學生學習易混淆的漢字有很好的作用[3]。例如,在學習《一匹出色的馬》這一課的時候,其中的“妹”“求”字其實與“姝”字和“球”字非常相似,所以學生在學習的時候很容易混淆,而這個時候教師就可以通過創(chuàng)設(shè)趣味教學情境將容易混淆的漢字進行對比教學,幫助學生清楚地認識到這些漢字之間的差異與真實含義。教師通過對比的方式既激發(fā)了學生的求知欲,又深化了小學生在趣味識字教學過程中的學習目標,進一步增加學生的識字量[4]。
識字量作為小學生語文學習過程中最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不僅對語文這個學科的深入學習有很大的影響,而且對其他學科也有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同時,識字教學還是推進學生有效閱讀的重要基礎(chǔ),對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有良好的促進作用。而教師在將趣味識字教學融入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時,需要從不同角度運用多種教學手段,開展豐富的實踐活動,推進學生更好地開展趣味拼寫,進一步增加學生的識字量,從而幫助學生奠定堅實的語文基礎(ch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