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金容
(福建開祖建設工程有限公司,福建 福清 350301)
建筑工程的發(fā)展對于推動城市的進步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從某種角度上來講,一個城市的發(fā)展水平與建筑工程的推動作用密不可分。近年來,隨著我國出臺了各類與建筑工程有關的法律法規(guī),建筑工程的質量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提升。建筑工程的造價預算合理性可以提升整體工程施工的質量和效率?;诖?,有關工程施工的管理人員,應重視工程造價預算對整體工程的影響。
在工程施工之前進行建筑工程預算編制,以用于工程成本控制及項目施工采購管理。工程造價編制依據為施工合同計價條款,但因市場中的建筑材料價格會不斷地產生波動,而對工程最終造價造成相應的影響。若主要材料市場漲幅較大、工程計量差異大,施工單位在進行材料購買時很可能會因為購買資金不足、材料購買過多或不足而影響后續(xù)的施工,同時增加施工成本。綜上所述,施工前工程造價預算的準確性對后續(xù)的施工和工程結束造成重要的影響。因此,工程管理部門的管理人員應制定具體的、針對性的預算策略。只有造價預算工作做到提前、精準,才能給廣大人民群眾提供高質量的建筑[1]。
在建筑工程施工時,許多施工預算與施工前預算會出現一定程度的差異,主要由于施工時的工程圖紙較為完善、稅費依據更新調整。如果施工時預算與施工前預算相差在可以控制的區(qū)間內,經過相應的管理和過程預算改變會有效解決這一問題。如果預算差距過大則需要有關工程的管理人員及時叫停施工并制定解決計劃,待問題解決后方可進行施工和再次造價預算[2]。
在建筑工程施工之后,有關部門應及時檢查相應的施工資料,無論是預結算資料還是施工資料,都應由相應的工程管理人員進行核對。究其原因,主要是施工后資料對造價結算的影響,這里所說的施工后資料主要包括變更圖紙、施工過程中產生的各類簽證資料、聯系文件和相關內業(yè)資料,這些資料是工程結算的重要依據,如果不準確,必然會導致無法順利報送結算、結算造價差異。因此,在施工后,應及時對有關的施工資料進行完善和補充,在補充和完善的同時應嚴格按照有關部門的規(guī)章制度,這樣既可以提升建筑工程的施工質量,又可以提升工程造價預算的質量。
現階段,在我國的建筑工程發(fā)展中,除了施工各時期的內容會對工程造價預算產生相應的影響之外,其他因素也會對工程造價預算產生對應的影響。首先,預算工作人員的專業(yè)程度會對整體的預算質量和效率產生較大的影響。一般來說,較為專業(yè)的工程造價人員,其工作效率和質量也會相對較高。其次,有關施工的合同及材料也會對最后的預算結果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最后,相應的管理監(jiān)督制度也會嚴重影響最后的預算工作。因此,完善相應的監(jiān)督制度對建筑工程造價預算有重要的意義。
目前,我國建筑工程的發(fā)展前景相對較好,許多建筑部門均在各自地區(qū)開展了相應的建筑工程,但是因為許多地區(qū)的施工部門沒有合理的配備工程造價預算體系,所以在施工時或施工后會出現相應的施工質量、經濟糾紛問題。
在建筑工程開始之前,相應的工程管理人員應做好施工前的控制策略,將工程造價的預算控制在合理的區(qū)間之內。只有科學合理的工程造價預算控制、施工管理,才能建設出令人們滿意的高質量建筑。首先,在施工前,工程預算造價的工作人員應根據工程實際上報材料預算和圖紙內容進行針對性的分析。如果上報的材料內容與施工圖紙中的材料內容不符,應及時做出反應并向上級部門進行匯報。其次,在施工之前的造價預算應由工程的負責人和各部門的管理人員共同分析,每個部門的管理人員需要給出自身的造價分析,這樣既可以提升造價預算的合理性,又可以使每個部門明確自身部門的需求以及其他部門的需求,這對于提升建筑工程的質量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最后,在施工之前,工程管理人員應制定相應的解決策略,一旦出現預算與實際相差較大時,應有與之對應的解決策略,防止因預算過高或預算過低而給整體建筑工程質量帶來影響[3]。
在建筑工程施工時,其工程造價的預算控制難度相對較高,因為施工時工程現場會出現一些不可控因素,如安全事故、極端天氣、設備損壞、政策調整等問題。當出現不可控因素時,工程造價的預算控制和管理工作將會受到嚴重的影響,甚至會出現施工被叫停的問題。因此,在施工時應制定相應的造價預算控制策略。首先,在發(fā)現施工過程中的進度存在偏差后,應及時向上級部門上報。其次,在施工時工程的項目部門應及時根據突發(fā)情況進行圖紙的更改或對預算進行及時修正,并在整理編制后上報有關部門。避免在日后的結算核對工作中出現問題。最后,在施工現場如果有人員變動應及時進行交接,并根據其變動的影響將工程造價預算內容進行調整,確保不會因人員調動而影響最后的工程造價預算結果。施工時的控制策略相對較為重要,有關建筑工程的管理人員和施工人員應予以重視,只有確保施工時采用科學的控制對策,才能提升整體工程造價預算的質量。
在工程施工之后,有關建筑工程的管理人員和現場監(jiān)督人員應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分析,并確保施工材料完善且不會影響整體的預算。首先,在施工材料的采買時,應指派更為專業(yè)的采買人員進行施工材料的購買,確保在施工時施工材料不會出現質量的問題。其次,對于各類材料的購買記錄和使用記錄應由專業(yè)的記錄人員進行記錄。因為如果在記錄的過程中出現失誤,將會給工程的質量帶來嚴重的影響,甚至會造成相應的工程事故發(fā)生。最后,有關施工部門的管理人員應在結算時提供與工程造價預算有關的全部材料,并將材料中所記錄的內容與上報內容進行核對,確保不會因記錄問題而影響最后的預算結果。施工后的控制策略需要管理人員對具體問題進行具體分析,采用針對性的控制策略對施工材料進行預算管理。
對于其他因素的工程造價預算控制策略而言,其需要有關施工部門的管理人員更加認真負責,因為建筑工程施工所包含的內容眾多,無論是施工材料、施工現場還是施工人員等,都需要采用相應的控制策略對其進行管理。首先,應選擇專業(yè)性較強的工程造價預算管理人員對工程整體的造價預算進行針對性的分析和管理,確保不會因預算問題而給施工單位造成經濟損失。其次,施工企業(yè)應根據實際施工需要與建設單位簽定相應的合同以及對應的施工條款,一方面是為了保護施工企業(yè)的利益;另一方面是為了提升造價預算的合理性。最后,施工單位應具備嚴謹的施工態(tài)度和工程造價預算態(tài)度,并指派專業(yè)的監(jiān)管人員仔細審查監(jiān)督每一個施工步驟,以此提升工程造價預算的質量和效率。針對建筑工程現場中的其他因素而言,采用針對性的控制策略具有重要意義,有關施工部門的管理人員應予以重視。
總而言之,在我國現階段的建筑工程發(fā)展過程中,工程造價預算對整體工程質量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fā)展,各種類型的建筑工程也會隨之開展,因此,有關施工部門和單位的管理人員應制定相應的工程造價預算體系,并根據實際需要選拔優(yōu)質的造價預算人才。對于建筑工程而言,科學合理的工程造價預算可以在極大程度上提升整體工程的質量,有關施工單位的管理人員應予以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