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努爾別克·阿扎提汗
(吉木乃縣別斯鐵熱克鄉(xiāng)牧業(yè)寄宿學校 新疆阿勒泰 836899)
數學知識的學習可以將理論的問題實際化,學生通過數學的學習能夠有效改變其看待問題的角度,這也是受數學思維影響的結果。學生通過學習能夠把遇到的問題具體化,用數學的思維去解決,實質上就是數學思維在生活中的應用。在實際的課堂上,每名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學習能力是不同的,因此,教師要注重數學思維的培養(yǎng),進而強化數學思維。
小學教師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對于提升學生的智力水平有重要意義。一般來講,小學生的智力發(fā)展尚不成熟,而數學知識的學習對其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又有比較高的要求。因此,教師采用創(chuàng)新的方法,合理地設計學習方案,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有助于學生在獨立思考中提高智力水平[1]。
在教改的驅動下,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目標已基本明確,就是要以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為重點,而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作為素質教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與我國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需求相輔相成。尤其是在數學領域,需要學生具備一定的數學思維能力,只有不斷提高思維能力,才能在日后的學習中把握數學知識?;诖?,教師要重視學生思維的鍛煉,以保障學生數學學習的成效,進一步促進數學教學的發(fā)展。
隨著我國的快速發(fā)展,日常所面臨的問題也日益增多,擁有良好的思維能力可以讓人們在面臨難題時更容易找到解決的方式[2]。而素質教育的目的就是輸出更多符合社會發(fā)展需求的人才,進而推動社會的進步?;诖耍瑢W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是小學教育教學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之一,小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越強,在遇到問題時越能快速地進行處理,進而大幅度地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
小學教師在實踐教學中要以學生為主體,結合新課標,有針對性地設計數學教學方案。在豐富教學內容的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激發(fā)學生參與學習的動力。這樣,學生可以很快掌握數學的學習方法,拓寬解題思路,有利于在日后的學習當中運用創(chuàng)新的思維能力去解決問題。
大部分學生在開始學習數學的時候,對其充滿了好奇心和興趣。但是隨著難度的增加,需要將理論知識應用到實踐中去,部分學生就表現出了消極的態(tài)度。如動手能力差、課堂發(fā)言不積極等[3]。導致上述問題的因素有三點:教師的教學方式單一,缺乏趣味性;教師對學生的關注度不高;學生在學習中態(tài)度不端正,缺少自律性和積極性。
教師方面的問題主要分為兩方面:第一,教師對于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的重視程度不足。新課改對小學數學教學產生了深遠影響,教師在數學教學中要提高學生素養(yǎng),必然要轉變教學觀念。然而,教師在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中,由于沒有從學生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角度進行充分考慮,影響了數學課堂的質量。同時,在應試教育中,創(chuàng)新的思維能力被束縛,教師沒有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潛力,機械化的教學方式必然無法讓學生保持長久學習的動力。
第二,缺乏創(chuàng)新的教學方式。首先,教師在教學中沒有更多地關注到教學用具的重要意義。重視教學用具的使用,能夠讓同學清晰地了解所學知識,通過親自操作教學用具,增加實踐的次數以及強化實操能力。其次,在課堂教學中,教學的過程往往比較固定化,缺少了創(chuàng)新性,更沒有對課堂進行創(chuàng)新化的設計。因此,學生對于這種缺乏創(chuàng)新的教學方式不感興趣,同時也限制了學生思維能力的發(fā)展。
如今,家長們的教育理念幾乎還是停留在傳統(tǒng)的教育觀念上,大多數家長認為,上學就是為了應對未來的高考,最重要的是要提高學習成績。家長們把上學的意義放在了過度追求好的成績,這樣做的結果必然是會限制學生的思維發(fā)展[4]。
學校機械化的教學模式和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同樣會限制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大多數學校以學生的考試成績來評判教師的教學水平,導致提升學生的成績成了教師教學的根本目的。因此,在對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培養(yǎng)方面會有所欠缺。校園沒有創(chuàng)新思維的意識,便限制了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
(1)加強自身實踐
實踐出真知,加強實踐不僅能讓學生快速掌握知識,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提高實踐能力。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及時發(fā)現問題,讓教師清楚地掌握學生的不足,進而使教師可以運用相應的措施,改變學生不正確的思維模式?;诖?,教師想要進一步加強鍛煉學生的思維,培養(yǎng)其創(chuàng)新的能力,就務必要強化實踐的過程。首先,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生要做到手腦相結合,提高自己的動手能力,在這一過程中及時看到問題、分析問題,并最終將問題解決。
(2)提高自身積極性
小學數學課堂上,學生要主動參與到學習中去。比如,在上課之前,要了解本節(jié)課要學習什么,目的是什么,借以提高學習效率。在課堂中,積極地參與教師的提問,發(fā)揮主觀能動性,做到努力配合教師課堂設計的各個活動和每一項環(huán)節(jié),把握好相應的節(jié)奏;另外,在討論環(huán)節(jié),也要積極與同學進行交流,通過交流和討論得到啟迪和進步,并最終給對方做出相應的反饋和評價,以此提高自己的自控力、學習能力,以及思維能力。
(1)重視培養(yǎng)思維能力
教學的本質就是要把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作為主要目標。從回歸教育本質出發(fā),建立多重衡量的指標,綜合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以實際的教學過程為例,在小數數學中,引入“速度”這一概念時,對小學生來講,雖然在日常生活中較為常見,但是其具體的概念又讓學生感到陌生[5]。對此,教師可以從現實的角度出發(fā),讓學生講一講他們對速度的理解,列舉出生活中關于“速度”的實例,進而引導學生從創(chuàng)新思維的角度進行深入的探索,優(yōu)化學生的思維能力。另外,教師要讓學生與同學共同探究速度的公式,在此過程中,需要學生充分地進行邏輯思維的思考,保證其公式的合理性,并進一步探索其在生活中的具體應用。
(2)合理的教學方式
科學合理的教學方式能夠有效強化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比如,教師可以在小學數學課堂上創(chuàng)設情境教學,以增加課堂的趣味性。小學階段學生的思想正處于萌芽時期,其認知能力較弱,并且抽象的思維能力發(fā)展也不夠完善,特別是在面對枯燥乏味的數學教學中,小學生的內心會出現抵觸的情緒和畏懼的心理。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以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為主,根據其內心需求及個性發(fā)展規(guī)律為著手點,通過創(chuàng)設的情境讓學生覺得數學學習有趣,讓同學可以自愿地融入課堂學習力,增加學生對課堂學習的關注度,為提升學生思維能力做鋪墊[6]。
例如,學習“多邊形的面積”時,為激活學生的思維能力,教師可以讓學生觀看有趣的動畫場景或者動畫視頻,通過簡單的圖片拼接、視頻剪輯等技術,展現這一動畫情境。比如,視頻中呈現“兔子在家中回憶與烏龜賽跑時的畫面,總是為自己在途中睡覺這件事情,后悔不已,如果自己沒有輕敵,烏龜是無論如何也沒辦法贏得比賽的,于是兔子決定再去找烏龜進行一場比賽,并找到大象奶奶做裁判。大象奶奶先為它們設置了比賽題目,分別給長方形和平行四邊形涂上顏色。兔子看到題目覺得不公平,認為這兩個圖形完全不相同,面積有很大的差異。這時烏龜走了過來,將兩幅圖進行剪拼,之后兔子發(fā)現原來這兩種圖可以互相轉換。高傲的兔子最終低下了頭,微笑地承認自己確實不如烏龜?!蓖ㄟ^這種動畫故事情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其可以身臨其境地感受到課堂氛圍,并投入其中,充分引發(fā)學生的思考。此時教師可以提出相關問題,如“通過這個動畫,我們是否能尋找到平行四邊形面積與長方形面積之間的關聯性呢”?通過提出問題,讓學生們結合動畫展開討論和研究,在這個過程中,便會無形中培養(yǎng)了學生的思維能力、鞏固理解能力,進一步強化學習效率。
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成長當中至關重要,是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無法替代的。家庭重要成員的日常良好行為能夠給孩子起到積極的作用。父母的教育理念和生活觀念直接影響著孩子們的思想和行為習慣。因此,想要孩子獲得全方位的進步,不能只依靠學校的管束和教師的指導,家庭的教育同樣很重要。作為家長,首先要給孩子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家庭氛圍,多陪伴和關心孩子,而不是只在物質方面滿足孩子。其次,要創(chuàng)造輕松愉悅的家庭環(huán)境,做到有事情,全家一起商量,一起想解決對策,誰的方法實用,就用誰的方法。這樣可以促使孩子在日常中能積極地開動腦筋,形成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的精神,更加有助于鍛煉數學的思維。另外,家長也要努力提升自己的教育觀念,平時多看書、多學習,了解新的教學理念,聽一些創(chuàng)新思維的課程,這樣既充實了自己,也能培養(yǎng)孩子的思維能力。
(1)轉變教學理念
課改明確指出,小學數學的教學應當以學生為主體,充分把課堂交給學生。雖然在實際的教學過程當中,有一部分教師能夠以學生為中心,但是仍然有一部分教師存有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即以自我為中心。小學階段的學生都希望教師能夠給予更多的關心和關注,如果教師一味地以自我為中心,課堂中一味地只知道講課,沒有重視到學生的需求。那么學生在學習中就會逐漸產生消極的情緒,降低數學教學的質量,同時也阻礙了學生的思維能力?;诖?,小學數學教學的首要任務就是轉變教師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時刻將“以學生為主體”銘記于心。不論是在課堂中還是課后時間,都能夠及時更新自己的理念和思想觀念。第一,教師要打破以教材為中心的觀念,課堂中不僅要傳授教材內的知識,還要拓展更深的現實生活內容。教師可以在課堂中引入生活中常見的問題,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并讓其帶著問題融入到課堂教學中,做到在思中學、在學中樂;第二,將課堂重新歸還學生,讓學生有充分的時間進行思考與探究,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增加學生溝通和自我求索的欲望。
(2)理論與實際結合
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既要鍛煉學生思維的能力,也要將理論知識和實際生活進行結合,讓學生通過生活中的例子,更好地掌握數學理論中的具體知識,進而全面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在課堂開始之前,教師要積極整合相對應的信息,結合不同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能力和不同的生活經驗,為學生布置不一樣的學習內容,配合上教師的引導,讓學生形成完善的思維體系,進而全面促進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例如,在講解“分數”的時候,教師可以為學生布置這樣的題目:“超市里面在促銷水果,銷售員在賣橘子的時候,第一次賣出的數量比總數的1/3多30個,第二次賣出的數量比總數的1/2少10個,第三次賣出了50個橘子,試問橘子的總數有多少?”布置這一問題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先利用假設的方式進行思考,并且逐漸厘清各個要素之間的關系,這樣一來可以將復雜的小學數學變得簡單,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當前的數學學習思維。另外,部分學生存在盲目學習的現象,針對這樣的同學,教師可以通過動畫的方式為學生進行實際的演練,增強和生活之間的關系,使學生能在教師的調動下不斷豐富自身的學習思維,更加清晰地了解不同數量之間的關系。
綜上所述,數學教學可以鍛煉學生的思維。作為小學生,學習態(tài)度要端正,要積極地融入學習中;教師要在課上課下兩手抓,摒棄傳統(tǒng)的理念;家庭成員要努力配合工作,起到積極的作用;學校要轉變教學理念,結合實際生活進行教育教學,以求達到學生理論學習有收獲,生活實踐有進步的目的,全面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