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淑芝
這里的李靖,不是《封神榜》和《西游記》里的托塔天王,而是隋唐時期的一位名將。
三國亂世前后達百年之久,到公元280年才又重新歸于統(tǒng)一。
不過結(jié)束三國的晉王朝很短命,先是皇族的八個王爺先后作亂,搞得自己氣息奄奄,匈奴、鮮卑等“胡”族趁機入侵,推翻了晉政權(quán)(公元316年)。殘余王室南渡長江,又建立了一個晉(這個晉稱“東晉”,原來那個則稱為“西晉”)。從此中國進入了一個南北分裂的時期。北方陷入“五胡亂華”的超級動亂中(那是個堪稱人間地獄的魔鬼時代),南方雖然相對平穩(wěn),但東晉之后(東晉大約存在了100年)也走馬燈般地更迭了4 個朝代。公元589年,才由隋王朝重新統(tǒng)一了中國。
建立了偉大功勛的隋,卻又是個短命王朝,第二任皇帝隋煬帝太能折騰,中國又一次陷入動亂。好在這一次時間沒那么長,公元618年,李淵建立了唐朝,不久,中華大地再次安定下來。
李唐王朝能夠在比較短的時間里掃平各地大大小小的割據(jù)政權(quán),與大唐的幾位軍神有關(guān),他們中最杰出的代表是:唐太宗李世民(大唐第二任皇帝,不能和一幫大臣混在一起,所以不在十哲行列,像三國時期的曹操等不在這個行列,也是因為這個)和衛(wèi)國公李靖。
李靖是天生的戰(zhàn)神,他一生征戰(zhàn),就沒打過一次敗仗!在對內(nèi)與對外的戰(zhàn)場上均取得了耀眼戰(zhàn)績。
他先是跟著李世民作戰(zhàn),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戰(zhàn)績。之后,唐平定江南的戰(zhàn)斗很不順利,于是李淵把李靖調(diào)了過去。李靖不負所托,僅用了兩個月的時間,就徹底平定江南最大的割據(jù)勢力,后來,還如秋風掃落葉般平定了江南的叛亂。可以說,李靖為李唐王朝打下了半壁江山。
在對外族的戰(zhàn)場上,他先后北滅東突厥,擒突厥可汗;西平吐谷渾,迫使其投降稱臣。他不僅消除了西北兩地游牧民族對大唐邊境的騷擾,而且極大振奮了國威。尤其是公元630年的滅東突厥一戰(zhàn),一雪大唐在建國之初曾被逼得稱臣的屈辱。消息傳到長安,久已不涉朝政的太上皇李淵欣喜若狂,特設(shè)宮宴于凌煙閣,請?zhí)?、重臣、貴戚共享盛事。席間,太上皇親自彈奏琵琶,皇帝李世民起舞助興,群臣舉杯相賀,這是史書中罕見的君臣其樂融融的情景。可知李靖此戰(zhàn)的意義已經(jīng)超越簡單的戰(zhàn)爭勝負,而是洗盡國恥的輝煌功業(yè)。
古代名將都有自己的作戰(zhàn)風格,如白起擅長大兵團的殲滅戰(zhàn),韓信用兵兵無常勢等等,不少戰(zhàn)役過程跌宕起伏,扣人心弦。而李靖的作戰(zhàn)最大的特點就是“過程乏善可陳”,史書上的記載都非常簡單,似乎很輕松一下子就勝利了,無論平定江南,還是破東突厥、平吐谷渾。
這是李靖運氣特別好嗎?
當然不是。無論是江南的叛軍,還是突厥的騎士,其實都是非常強悍的。李靖能夠“輕松”戰(zhàn)勝,是他謀劃周詳,對雙方的實力、地理、天時乃至雙方心理都了然于胸,而后又能選擇最正確的戰(zhàn)術(shù)、最有利的時機、最有利的地點進行戰(zhàn)斗。戰(zhàn)斗發(fā)生后他行動果斷、堅決,絕不拖泥帶水,沒有絲毫拖沓,然后,勝利就如預期而來。
而且李靖水戰(zhàn)、陸戰(zhàn)、騎兵戰(zhàn)都非常擅長,沒有讓人可抓的短板。江南、漠北、苦寒高原,無論什么條件下的作戰(zhàn),最終勝利的都是李靖!
在古代軍事著作中,有著武經(jīng)七書的說法,這是古代最重要的七大軍事著作,分別是《孫子兵法》《吳子兵法》《司馬法》《六韜》《三略》《尉繚子》和《李衛(wèi)公問對》?!独钚l(wèi)公問對》就是專門記錄李世民和李靖關(guān)于軍事問題的問答,里面的內(nèi)容都是參考唐朝之前的戰(zhàn)例以及李世民、李靖的親身經(jīng)歷進行的軍事問題的討論。這里面雖然包含了李世民的很多智慧,但編寫成書的畢竟是李靖,他能夠?qū)⑦@些實戰(zhàn)進行理論編撰,從這一點上說,李靖無疑比一般所謂名將,高出一個層次。
順便提一下,李靖在朝廷上為人低調(diào),雖然被封為衛(wèi)國公,被提拔到了宰相那樣高的職位上,也從來不濫權(quán)跋扈。所以與白起居功自傲不聽調(diào)遣被秦王賜死、韓信不善謀身最終被朝廷擒殺不一樣,李淵、李世民父子對李靖基本上是信任的,他最終以79 歲高齡得以善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