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潔
(山東省沂南縣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 276300)
本文主要介紹牛靜脈血栓及靜脈炎的診療方法,該病是牛靜脈損傷及其周圍組織炎癥擴散和病原菌感染導致的血栓性靜脈炎;靜脈中發(fā)生血栓可引起靜脈血流局部阻塞,引起阻塞部位的病理變化,嚴重者可導致牛死亡。
(1)引發(fā)牛靜脈血栓及靜脈炎最常見的原因是采血或注射操作不規(guī)范所致,在操作前沒有做好消毒措施,導致細菌感染引起采血處靜脈發(fā)生炎癥,或者是反復在頸靜脈同一部位采血造成組織損傷,引起靜脈炎并形成血栓。更嚴重的是將刺激性藥物(如氯化鈣、水合氯醛等) 漏至頸靜脈外,從而導致無菌性頸靜脈周圍炎而繼發(fā)頸靜脈炎。
(2)病原微生物感染常見于犢牛因臍帶消毒不嚴而發(fā)生的臍靜脈炎。
(3)外傷性感染。主要見于拴系式飼養(yǎng)的牛群,所采用的牛頸枷或鐵鏈長時間磨損頸靜脈同一部位,久而久之造成該部位出現(xiàn)磨傷引起炎癥,再就是散養(yǎng)牛群內牛與牛之間的打斗,頸靜脈受到傷害可導致本病,還有就是牛在妊娠后期體重過大,不喜站立,長時間俯臥于一側而造成該部位血管不通暢引起血栓。
(4)成年母牛在妊娠期最后2 個月需要進行干奶處理,也容易因為最后一把擠奶或乳房充血等原因形成靜脈血栓。
(5)犢牛出生后因環(huán)境或操作等原因造成臍部感染而引起臍靜脈炎,該情形在臨床上較為常見。
(1)若僅是血栓存在,用手觸摸牛的皮下靜脈可以摸到或軟或硬的突起或鼓包,頸靜脈周邊區(qū)域有水腫,在靜脈管內可觸摸到柔軟或堅實的血凝塊,頸靜脈溝血管周圍結締組織呈現(xiàn)炎性水腫而輪廓消失,隨時間推移,血栓逐漸變硬,血栓周邊組織溫度高于體溫,用手碰觸牛比較敏感。病牛幾乎不敢活動頸部,并將頭向血栓一側彎曲以減少壓迫感和疼痛感[1]。
(2)如果不能及時治療,靜脈血栓會逐漸轉為慢性,水腫癥狀慢慢消失,牛的痛感也逐漸降低,但病灶周邊組織逐漸變硬,形成一條較長的硬條索狀物。
(1)通常由血管周圍結締組織即頸靜脈壁的外面開始,最后在靜脈腔內形成血栓。
(2)當血栓性靜脈炎時,頸靜脈溝內出現(xiàn)炎性水腫、局部增溫、疼痛,觸診硬結處有抵抗力,上部頸靜脈顯著弩張,下部壓迫缺乏彈性,具空虛感。
(1)病牛的頸靜脈溝周邊區(qū)域看到不同程度的急性炎癥現(xiàn)象,病灶區(qū)域有較為顯著的腫脹發(fā)熱情形,觸之疼痛。
(2)隨著病程的發(fā)展,至后期可以發(fā)現(xiàn)在頸靜脈溝中有大小不一、質地稍硬、高低不平的增生性腫脹。
(3)當發(fā)生化膿性靜脈炎時,患部呈彌漫性、熱性腫脹,不易觸及靜脈,壓迫靜脈下端時,患部及外周端不能隆起,全身癥狀重劇。鼻、口腔和眼結膜淤血,頭活動受阻,頭部浮腫,患部一處或多處膿腫。因患部發(fā)癢而摩擦,可引起突然出血,常因未及時發(fā)現(xiàn)而死亡。
尾靜脈出現(xiàn)血栓性靜脈炎可引起尾巴脫落。當患乳靜脈血栓性靜脈炎時可引起嚴重的乳房及靜脈水腫和同側下腹壁疼痛。
犢牛體溫升高,臍部腫脹,觸診臍部可摸到臍管增大,呈索狀。病犢精神沉郁,厭食,發(fā)育受阻,常常繼發(fā)腹膜炎、膿毒性關節(jié)炎和泌尿道感染。
頸靜脈腫脹、觸診疼痛、局部水腫及患區(qū)蜂窩織炎壞死組織脫落,剖檢可在水腫和局部出血部位找到梗阻的脈管和血栓等,可及時做出診斷。
一旦牛被確診為頸靜脈血栓及靜脈炎,則應停止對病牛的使用,防止炎癥進一步嚴重及血栓破碎而引發(fā)更大的血栓或堵塞多處毛細血管,帶來更為嚴重的問題,所以生產上主要以降低炎癥、防止擴散、防止血栓破碎為主要目的,根據(jù)實際情況選擇針對性的治療辦法。
(1)對急性病例,冷敷局部以減少血腫的形成。如果是因為注射刺激性藥物操作不當而導致藥物沾染或遺漏至頸靜脈周邊時需要馬上停止,并對周邊通過注射生理鹽水來進行沖洗或稀釋,減少炎癥風險,也可以同步采用20%硫酸鈉進行熱敷,或者注射鹽酸普魯卡因進行封閉。如果確實發(fā)現(xiàn)隆起比較大,可以在隆起的下部邊緣做一個切口,將藥物或生理鹽水排出。根據(jù)藥物的理化性質也可以選擇能將藥物進行中和的其他物品進行注射中和,如遺漏氯化鈣,可以注射相對應配比的硫酸鈉使之反應成為無刺激性的硫酸鈣。局部涂擦樟腦軟膏、魚石脂軟膏或碘化鉀軟膏等。
(2)無菌性血栓性靜脈炎,可應用局部溫熱療法。也可應用消炎消腫散、復方醋酸鉛散等外敷。不宜涂有刺激性強的軟膏。
(3)化膿性血栓性靜脈炎時,為防治繼發(fā)心內膜炎的發(fā)生,可用抗菌、消炎藥物治療。當血管周圍結締組織已感染化膿,應切開排膿?;撔造o脈炎應雙重結扎,早期切除。
關鍵是加強獸醫(yī)消毒措施,防止病原菌的侵入與感染,具體如下。
(1)靜脈注射時一定要嚴格遵守無菌操作。
(2)提高獸醫(yī)操作技術水平,在操作過程中防止和減少機械性或化學藥物對靜脈的刺激。
(3)剛出生的犢牛要做好臍帶消毒工作,防止新生犢牛因臍感染而引發(fā)本病。
診斷時,由于本病充血、水腫是因靜脈血栓形成所致,故應與血腫、淋巴結腫大等壓迫形成的水腫、靜脈充血進行區(qū)別,還應與由惡性水腫、黑腿病和急性葡萄球菌所致的乳房炎引起的局部水腫進行區(qū)別。另外,本病中頸靜脈炎應與食道梗塞、食道炎等進行鑒別診斷。靜脈血栓及靜脈炎病史為炎癥擴散或病原菌感染,主要臨床癥狀為患部敏感、疼痛。頸部活動性降低,組織增生發(fā)硬,沿頸靜脈徑路觸摸呈硬固的條索狀,主要病理變化為頸靜脈炎癥變化,周圍結締組織增生。食道梗塞病史為食團或異物引起,主要臨床癥狀為突然發(fā)病、停食、搖頭伸頸,騷動不安,不斷做吞咽動作,口鼻流涎,主要病理變化為食管壁出現(xiàn)組織炎性、壞死,甚至穿孔等嚴重病變。食道炎病史為機械刺激或繼發(fā)某些傳染病,主要臨床癥狀為流涎,咽下困難,頭頸伸屈,精神緊張,探診食管敏感,主要病理變化為食管壁有炎性滲出,出血、淤血的斑點。食道損傷病史為外傷、異物及操作不當?shù)?,主要臨床癥狀是食糜和水可通過食道創(chuàng)口溢出食道,在皮下積聚或漏出皮外,主要病理變化為食道全層或黏膜層損傷。
治療時當發(fā)現(xiàn)病情即將進一步發(fā)展成靜脈周圍蜂窩織炎時,應及早切開病灶部位,切口要大,保證操作可以深達受侵害的肌肉,方便有效地清除壞死組織和滲出液。
隨著國內養(yǎng)牛產業(yè)規(guī)模的不斷擴大,牛靜脈血栓及靜脈炎等疾病的出現(xiàn)概率也會增加,及時了解本病,控制病情,減少損失是所有從業(yè)人員必須具備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