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霄逸
(蘭州現代職業(yè)學院,甘肅蘭州 730030)
在建筑施工階段,為了提高建筑墻體保溫性能,需要關注外墻保溫這項技術的應用,選擇合適的保溫結構,運用保溫材料,提高建筑外墻保溫性能,防止建筑墻體受到環(huán)境侵蝕問題影響,提高結構穩(wěn)定性,體現保溫技術應用的節(jié)能效果。
部分建筑所處嚴寒區(qū)域,因此,建筑內部存在供暖設施,若外墻施工過程保溫技術運用不當,那么建筑整體的保溫效果就會受到影響,導致建筑能耗過高。冬季消耗大量煤炭資源,夏季消耗過多空調電能,所以,通過保溫技術的運用,可以改善建筑外墻結構特點,提高其保溫性能,讓人們使用感受良好,控制建筑使用階段對能源的消耗[1]。
建筑施工環(huán)節(jié),外墻保溫技術多樣,分為內保溫、外保溫等結構,保溫結構主要使用保溫材料,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對于外墻主體結構產生保護。因為建筑使用階段,外墻直接和環(huán)境相接觸,若保溫層缺乏,那么墻體極易受到環(huán)境雨雪、大風等侵蝕,導致結構鋼筋出現銹蝕問題,影響建筑結構使用性能。所以,在建筑外墻保溫技術應用以后,能夠對建筑主體產生保護作用,從而延長使用年限。
本項目為高層住宅項目,建筑整體32 層,高度97 m,在外墻施工過程利用巖棉板這類材料,保溫效果較好。外墻結構施工過程,此材料的覆蓋面積超過60%,在兩層結構之間還設置鋼托架,長度在6m 以內,變形縫沿垂直或水平的方向而設置,寬度在20mm 以內,在變形縫當中填充防水密封膠,使用厚80mm 保溫材料完成外墻施工,在建筑特殊結構位置,包括門窗洞口,利用厚度為30mm 保溫材料進行施工,選擇外保溫技術,讓建筑整體保溫效果更加優(yōu)越。
外墻保溫技術的應用,可選用的保溫系統(tǒng)種類豐富??墒褂脧秃蠅w,利用保溫板(材料為苯乙烯)和混凝土結構共同組成復合墻,保溫材料、墻體結構的強度和保溫性能能夠得到保證,施工流程簡單,有著廣泛應用。墻內保溫也是常用的保溫系統(tǒng)之一,在建筑外墻內側使用保溫材料,達到保溫性能。但是該技術應用可能占據建筑內部空間,在居民居住階段,也有可能受到裝修方面的影響,導致保溫結構受到破壞,失去效果。夾心保溫結構,是在建筑內墻和外墻之間放置保溫材料,雖然能夠達到保溫要求,但是可能產生冷橋效應,增加墻體厚度。
外墻保溫、外掛保溫結合,該保溫系統(tǒng)在建筑外墻墻體設置保溫層,保溫效果好,能夠預防墻體出現冷橋的問題,經濟效果也較為可觀。然而,該技術的運用可能受到溫度因素影響,需要施工階段保證材料、墻體或者能夠牢固連接,避免出現結構開裂這類問題。本項目利用此類保溫系統(tǒng),選擇巖棉板作為保溫材料,該材料防火性和透氣性優(yōu)越,兼具隔音性,適合應用于民用建筑的保溫施工當中。常用材料厚度有30mm、50mm、80 mm 和100mm 幾種不同規(guī)格,該項目主體結構選擇厚度80mm 材料,特殊位置選擇厚度30mm的材料[2]。
本項目在保溫材料選擇方面,嚴格按照建筑節(jié)能技術規(guī)范和保溫材料使用標準,保證材料選擇合乎建筑所在區(qū)域相關規(guī)范要求。與此同時,考慮到建筑外墻結構的保溫需求,綜合當地氣候特點和材料防潮、傳熱等技術要求,對于保溫材料進行適當選擇,提高材料耐久性。材料使用期間能夠適應所在區(qū)域溫度,即使在極端的環(huán)境之下,穩(wěn)定性也相對優(yōu)越,具備良好的理化特性,能夠達到特定抗壓強度,且防水性能優(yōu)越,以免雨水進入建筑墻體,對其結構造成腐蝕性影響。選擇的保溫材料還需對于建筑地基出現的變形問題具有較強的適應性,防火性、風荷載也需要達到要求,提高外墻安全性。除此之外,為了達到材料功能要求,還需對墻面采取封閉處理措施,材料粘結施工,應該選擇專用膠結料,讓材料和保溫結構整體的連接強度得到保證。
本項目施工階段應用的材料主要包括巖棉板、砂漿以及膠黏劑,巖棉板材料按照保溫施工技術要求進行選擇,注意品種規(guī)格和施工要求相符,材料入場之前對其合格證、質檢報告、技術指標相關信息進行檢查,防止不合格材料入場。砂漿的阻燃性、粘結性相對優(yōu)越,施工流程簡單,能夠耐氣候老化。優(yōu)選供應商,保證砂漿質量。因為保溫施工選擇巖棉板還需搭配錨栓構件,配合粘接砂漿的共同使用,將材料力學性能有效提升,抵御風壓荷載。對于錨栓構件,需要對其質檢證明進行檢驗,通過外觀的檢驗以后,才允許入場。
在外保溫施工之前,為了保證保溫材料能夠牢固連接在建筑外墻之上,施工人員需要對墻體展開預處理,使外墻表面呈光滑狀態(tài),將其表面外表灰塵、雜質等去除,通過外墻修復,為保溫材料的施工奠定基礎。施工過程,加強人員管理,把握材料使用流程,在所有巖棉板進入現場以后,需要在其表面噴涂界面劑,最后利用滿貼施工方法,對其展開粘貼。施工階段,先在保溫板的背面涂抹砂漿,控制砂漿厚不低于10mm,涂抹以后快速將其粘貼于外墻之上,利用檢驗儀器或者工具,對于建筑外墻平度、垂度等進行檢驗,保證保溫材料、建筑外墻的緊密貼合,將施工過程擠出砂漿清理出去。待保溫材料粘貼超過24小時以后,即可展開固定錨栓材料的安裝,注意錨栓分布均勻,觀感良好,且伸入墻體長度和規(guī)范相符。在抗裂保護層位置應該按照要求設計伸縮縫,還可設計分隔縫,如此可以避免由于基層的結構變形,導致保溫材料出現脫落問題,還能避免其出現空鼓問題。除此之外,施工階段還需特別關注陰陽角位置處理,因為上述結構中保溫材料容易受外力撞擊,所以應力也極為集中,故此,可利用套槎處理技術,以提高保溫施工效果。
同時,為了監(jiān)督技術的規(guī)范使用,讓保溫結構能夠達到對應使用要求,還需要對施工流程采取全面管控,保證施工方案合理制定。因為外墻保溫相關技術的應用無論對于材料選擇,還是施工過程都有嚴格要求,所以技術管理必不可少,通過現場管理措施的運用,保證在溫度適宜、環(huán)境良好的施工時間段內完成保溫施工。注意基層墻面按照要求進行處理,提高墻體、保溫材料二者粘結性。除此之外,還需強化人員培訓,提高其安全和質量意識,在施工階段,能夠及時控制安全風險,高空作業(yè)做好安全保護措施,嚴格按照技術規(guī)范,展開保溫施工,發(fā)揮技術優(yōu)勢[3]。
為了促進建筑行業(yè)良性發(fā)展,從長遠角度對于建筑施工技術的應用進行分析,應用外墻保溫技術擁有的節(jié)能性相對優(yōu)越。具體而言,可根據工程所在區(qū),對于保溫系統(tǒng)結構和材料進行合理選擇,規(guī)范保溫技術應用流程,提高建筑施工質量,提升建筑節(jié)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