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晨凌 永安市曹遠畜牧獸醫(yī)水產站 福建永安 366014
雞球蟲病是由艾美耳屬的多種球蟲寄生在雞小腸、 盲腸黏膜上皮細胞內引起的危害養(yǎng)雞業(yè)的一種腸道寄生蟲病。 患雞及其糞便是球蟲病的主要傳染源。 被患雞或帶蟲雞糞便污染的飼料、水、飼養(yǎng)用具等都會成為該病的傳播媒介。 該病多發(fā)于溫暖、潮濕、擁擠的環(huán)境,以夏季最為嚴重。
雞球蟲病的病原為艾美耳科艾美耳屬球蟲,其特點是引起雞腸道不同程度炎癥。 目前主要報道的有13 種,在我國流行的主要有8 種,其中以柔嫩艾美耳球蟲、堆型艾美耳球蟲、巨型艾美耳球蟲和毒害艾美耳球蟲4 種球蟲病對養(yǎng)雞業(yè)危害最大。 不同種類的球蟲,寄生部位有所不同,寄生于盲腸的柔嫩艾美耳球蟲致病力最強, 而寄生于小腸中三分之一段的毒害艾美耳球蟲次之。球蟲發(fā)育經過無性生殖、有性生殖及孢子生殖3 個階段。 球蟲卵囊對外界環(huán)境和常用的消毒劑均有較強抵抗力,5%福爾馬林、5%硫酸銅、5%氫氧化鈉、5%碘化鉀等一般消毒劑都不容易破壞球蟲卵囊,卵囊在土壤中感染力可保持4~9 個月,在陰涼潮濕地甚至可達1 年以上。 雞舍一旦存在球蟲,就很難清除,一般會在2 周左右開始暴發(fā)球蟲病。 未孢子化的球蟲卵囊對高溫及干燥環(huán)境抵抗力弱,36 ℃環(huán)境即可影響其孢子化,40 ℃環(huán)境停止發(fā)育, 在65 ℃高溫環(huán)境下卵囊?guī)酌腌娂慈克劳?。濕度對球蟲卵囊的孢子化也影響極大,干燥室溫環(huán)境下放置1 d,即可使球蟲卵囊喪失孢子化能力,從而失去傳染力[1]。
2.1 傳染源 患雞及帶蟲雞是該病的主要傳染源?;茧u排出的球蟲卵囊會污染墊料、容器或水源。 飼養(yǎng)員和昆蟲等動物也可通過攜帶球蟲卵囊進行傳播。
2.2 易感群體 雞球蟲病對各品種雞均易感,尤其15~50 日齡幼雞發(fā)病率和病死率較高。 成年雞由于對球蟲有一定抵抗力,發(fā)病率和致死率相對較低。
2.3 雞球蟲生活史及傳播方式 雞球蟲病主要是因為雞啄食了被孢子化卵囊污染的水源、飼料、墊料等而感染,孢子化卵囊進入腸道后,卵囊內的子孢子破壁釋放出來進入腸道細胞內, 經過許多代裂殖生殖后進入配子生殖形成卵囊, 卵囊隨宿主糞便排出體外, 在適宜溫度及濕度條件下進行孢子生殖,1~2 d 后發(fā)育形成具有感染力的孢子化卵囊。 孢子化卵囊可通過各種途徑在雞群中水平傳播, 導致更多的群體發(fā)病[2]。
2.4 發(fā)病誘因
2.4.1 環(huán)境因素 飼養(yǎng)密度過大,雞舍潮濕,雞舍內外環(huán)境衛(wèi)生差, 以及舍內氨氣濃度大等應激因素導致機體免疫力下降繼而感染發(fā)病, 清欄后場所消毒不徹底, 特別是墊料未清除干凈均可引起球蟲病暴發(fā)。
2.4.2 營養(yǎng)因素 飼料選配不合理, 特別是飼料中缺乏維生素A, 導致消化道黏膜自我修護和血液凝固機能受損,易感染球蟲,導致疾病發(fā)生。
2.5 球蟲耐藥性 由于我國多數養(yǎng)雞場均為小規(guī)模專業(yè)戶養(yǎng)殖,養(yǎng)殖設施落后、濫用或長期使用同一類藥物,易導致耐藥蟲株產生。養(yǎng)雞場球蟲病的流行情況可能與球蟲的耐藥性有關。 目前堆型艾美耳球蟲出現(xiàn)耐藥性的概率最高, 其次為柔嫩型艾美耳球蟲、巨型艾美耳球蟲和毒害艾美耳球蟲。根據相關報道[3-4],目前我國流行的球蟲對百球清、鹽霉素、地克珠利、球痢靈等十多種藥物產生了耐藥性。 因此,在藥物防治時應采取輪換用藥或選擇當地流行的球蟲做藥敏試驗,以確定相應藥物進行治療。
3.1 臨床癥狀 雞球蟲病按其發(fā)病特點可分為急性和慢性。急性球蟲病主要表現(xiàn)為食欲不振、精神狀況差、嗉囊積液、飲水增加、羽毛粗亂、腹瀉、便血、貧血、雞冠和肉垂蒼白、機體脫水嚴重、皮膚皺縮。生產性能下降,病死率一般為20%~30%,最高可達80%,生長緩慢。慢性球蟲病多見于2 月齡以上的耐過雞,癥狀比較輕,病程長,可達數周甚至數月,表現(xiàn)為間歇性腹瀉,逐漸消瘦,蛋雞產蛋性能下降,肉雞生長遲緩、機體抵抗力下降,易繼發(fā)多種疾病,但病死率較低。 不同種類球蟲的病癥又不盡相同。
3.1.1 柔嫩艾美耳球蟲病 發(fā)生于2~7 周齡幼雞?;茧u翅膀下垂、羽毛蓬亂、呆立、共濟失調,食欲下降、嗉囊積液,倒提患雞擠壓嗉囊會從嘴中流出渾濁液體,腹瀉、便血。 病情急,病死率最高可達80%。
3.1.2 巨型艾美耳球蟲病 日齡較大的蛋雞或肉雞易發(fā)生,急性發(fā)病,但又能快速恢復正常,對養(yǎng)雞業(yè)產生較大損失。 在感染巨型艾美耳球蟲的第5 d 會出現(xiàn)輕度的稀便,第6 d 為黏稠糞便,甚至是血便[5]。
3.1.3 毒害艾美耳球蟲病 該類球蟲病常見于日齡較大的雛雞或仔雞。 由于毒害艾美耳球蟲能在小腸中進行裂性生殖,故成年蛋雞也會出現(xiàn)成群發(fā)病,癥狀與柔嫩艾美耳球蟲病大體相似, 但血便中時??梢婐ひ?,顏色相對比較黑并伴有黏膜碎塊。耐過雞表現(xiàn)體質差、生長速度極慢,易繼發(fā)感染其他疾病引起死亡,致死率僅次于柔嫩型球蟲病。
3.1.4 堆型艾美耳球蟲病 日齡較大的肉雞及蛋雞多發(fā),其臨床癥狀與巨型艾美耳球蟲病大體相似,但很少出現(xiàn)血便而且病死率也比較低。
3.1.5 布氏、 和緩、 哈氏及早熟艾美耳球蟲病 這4 種球蟲病臨床上均無明顯的癥狀, 主要區(qū)別在于其寄生的部位不同導致病灶部位有所不同。
3.2 剖檢病變
3.2.1 柔嫩艾美耳球蟲病 特征性表現(xiàn)是盲腸嚴重腫大,為正常的3~5 倍,腸管中充滿凝固或新鮮暗紅色血液,腸壁上皮增厚,嚴重糜爛。
3.2.2 毒害艾美耳球蟲病 主要侵害小腸中段,使小腸壁擴張、增厚,并出現(xiàn)嚴重壞死。 在毒害艾美耳球蟲裂性繁殖部位可見明顯的淡白色斑點, 小腸黏膜上可見許多針尖大小出血點, 腸管中有凝固血液或胡蘿卜色膠凍狀物質。
3.2.3 巨型艾美耳球蟲病 巨型艾美耳球蟲主要在小腸中段繁殖,病變也與毒害艾美耳球蟲相似,但腸管內容物為黏稠淡灰色、淡褐色或淡紅色。
3.2.4 堆型艾美耳球蟲病 多發(fā)生于小腸前段的上皮表層,被損害的小腸部位會出現(xiàn)大量淡白色斑點。
3.2.5 布氏、 和緩、 哈氏及早熟艾美耳球蟲病 這4 種球蟲病的剖檢病變基本一致, 均表現(xiàn)為腸壁上有針尖大小出血點,黏膜嚴重出血,唯一不同是發(fā)生的部位不太一致,和緩、哈氏艾美耳球蟲寄生在小腸前段,早熟艾美耳球蟲寄生在小腸前三分之一段,布氏艾美耳球蟲寄生于小腸后段。
3.2.6 多種球蟲共感染 多種球蟲共感染大部分有腸管變粗大,腸黏膜上有大量出血點,腸管中有大量帶有脫落腸上皮細胞的紫黑色血液。
3.3 臨床診斷
3.3.1 急性球蟲病 發(fā)病初期出現(xiàn)食欲、 飲欲降低甚至消失,呆立,縮頭閉眼,患雞因畏寒成簇扎堆,腹瀉,糞便帶血,嗉囊積液,重癥雞表現(xiàn)為雞冠及面部蒼白等嚴重貧血癥狀,死前體溫下降。發(fā)病后期出現(xiàn)運動失調、昏迷、翅膀癱瘓、兩腳痙攣等嚴重的神經癥狀, 多數雞于發(fā)病4 d 后開始死亡, 病死率高達50%~80%。
3.3.2 慢性球蟲病 慢性型表現(xiàn)為病程長達數周甚至數月,出現(xiàn)間歇性腹瀉,嗉囊積液,由于腸道黏膜受損、飼料轉化率下降,雞表現(xiàn)漸進性消瘦,生產性能下降,糞便帶血發(fā)暗、血腥味,病死率相對較低[6]。
3.4 實驗室診斷
3.4.1 涂片檢查 取病死雞病變腸組織, 清除腸道中的內容物,輕輕刮取腸黏膜表層組織置載玻片上,滴加1~2 滴生理鹽水,混合均勻后,蓋上蓋玻片,在高倍顯微鏡下可觀察到大量圓形、 類似剝皮后橘子狀的裂殖體和香蕉樣裂殖子。
3.4.2 球蟲卵囊檢查 采集新鮮患雞糞便2 g 于50 mL 燒杯中, 加入10 倍飽和食鹽水混合均勻,經60 目銅絲網或尼龍網過濾,并用飽和食鹽水沖洗幾次濾網。濾液經2 500 r/min 離心10 min,取沉淀物,用少量飽和食鹽水攪拌均勻,倒入100 mL 量杯,加飽和食鹽水至60 mL,充分混合均勻。用吸管移取混懸液注滿麥氏蟲卵計數板,靜置5 min,將計數板置顯微鏡下檢查,用10×10 或10×40 倍顯微鏡數出每個刻室內的所有卵囊數,計算平均值。
3.5 鑒別診斷 雞球蟲病在病理變化上極易與雞腸炎混淆,特別是雞潰瘍性腸炎。兩者在剖檢時均會出現(xiàn)腸黏膜脫落, 但雞球蟲病的腸黏膜上是針尖大小出血點,而潰瘍性腸炎腸黏膜上是潰瘍灶。
4.1 預防措施
4.1.1 隔離措施 將患雞與健康雞隔離飼養(yǎng), 并及時對患雞進行診治,盡可能防止疾病蔓延和擴散。
4.1.2 消毒 消毒是一種有效預防雞球蟲病的措施。 雞舍內的飲水器具、墊料、食槽等均是傳播球蟲的媒介,可使用30%草木灰或20%石灰水或百毒殺等對器具和墊料進行潑灑或噴灑能有效消滅球蟲卵囊,從而起到預防的作用[7]。
4.1.3 保持好的飼養(yǎng)環(huán)境 保持雞舍通風、干燥,適當的舍內溫度、濕度,適時調整飼養(yǎng)密度,讓雞群有足夠的活動空間。 每天清除雞糞、更換潮濕墊料,保持雞舍干燥衛(wèi)生。
4.1.4 加強飼養(yǎng)管理 在球蟲病流行季節(jié)投喂多種維生素及微量元素,特別是富含維生素A 及維生素K 的物質,以增強機體抗病力。同時減少飼喂可促進球蟲發(fā)育的物質(如麩皮、 復合維生素B、 碳酸鈣等)。
4.2 藥物防治 1939 年,Levine[8]首次發(fā)現(xiàn)磺胺類藥物可以預防球蟲病以來, 科學家們又發(fā)現(xiàn)了離子載體類、呋喃類、益生菌和中藥等均能有效預防球蟲病。到目前為止,已發(fā)現(xiàn)的抗球蟲藥物約有50 多種,目前仍在使用的有20 多種,現(xiàn)介紹幾種球蟲病的防治方法。
4.2.1 離子載體抗生素 莫能菌素、海南霉素、鹽霉素等離子載體抗生素廣泛用于防治球蟲病。 鹽霉素對堆型艾美耳球蟲效果較好,但對柔嫩、巨型和布氏艾美耳球蟲效果較差。 該類藥物會影響蛋雞的生產性能,故不適宜產蛋期的蛋雞。海南霉素是一種高效抗球蟲藥物,其預防效果明顯高于治療效果,且對一些有耐藥性的蟲株仍然有比較好的療效, 同時還能提高飼料轉化率,促進雞的生長發(fā)育[9]。
4.2.2 益生菌防治 益生菌可以有效改善雞腸道內菌群、調整腸道pH 值、抑制有害菌群的繁殖,因而益生菌對球蟲病有一定預防效果。 何高明[10]、楊桂連[11]等的研究表明乳酸菌能有效提高機體的T 淋巴細胞數量,增強機體抗病力。 同時,乳酸菌還能有效抑制艾美耳球蟲卵囊的產生,減輕腸道損傷。益生菌不存在休藥期,各個生長周期的雞群均能使用,無毒副作用,又能調節(jié)雞體內腸道菌群,增強腸道代謝能力水平以提高抗球蟲能力, 不失為一種有效的預防球蟲病方法。
4.2.3 中藥防治 由于抗生素類藥物存在著一定的毒副作用和耐藥性,而中草藥具毒副作用小、不易產生耐藥性等特點,有著較好的應用前景。中草藥制劑中的常山酮是一種廣譜高效殺蟲劑,3 mg/kg 體重就能殺死毒害、柔嫩、巨型、堆型等艾美耳球蟲,不易復發(fā),藥物代謝速度快、殘留小[12]。 相關研究表明,大黃、 黃芩以及黃柏等配制成的中草藥對防治球蟲病有很好的效果。 青蒿的提取物青蒿素能夠破壞球蟲卵囊壁的形成從而達到抗球蟲效果, 并且青蒿素的添加量與抗球蟲的效果成正比[13]。 馬海利等[14]使用青嵩、使君子、大黃、當歸、地渝等中藥組成的復方制劑用于抗球蟲病試驗, 結果表明該中藥配方對孢子化卵囊具有殺滅作用。 但是,由于中草藥成分復雜,藥物劑量不好把控,具體的作用機理不明確,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目前僅局限于田間試驗,還無法全面推廣使用。
4.3 免疫預防 藥物防治一般采取在飼料中長期添加抗球蟲藥,容易產生藥物殘留和耐藥性,而球蟲疫苗彌補了藥物防治的不足, 同時又降低了飼養(yǎng)成本,有效提高養(yǎng)殖經濟效益。 俞寧等[15]研究表明,雞球蟲病四價活疫苗(含柔嫩、毒害、堆型、巨型等艾美耳球蟲)免疫能降低飼養(yǎng)成本,有效提高經濟效益,完全可以替代抗球蟲藥物的使用。 張步彩等[16]也通過相關研究證實了核酸疫苗、 基因工程疫苗等現(xiàn)代生物技術疫苗在抗球蟲病方面都有很好的效果。
4.4 防控建議
4.4.1 做好季節(jié)性防控工作 球蟲病的發(fā)病率一般都有明顯的季節(jié)性, 這與當地的氣候有關, 南北地區(qū)、東西地區(qū)由于氣候環(huán)境差異,球蟲的高發(fā)期也不一樣。 因此,結合當地的氣候,在球蟲病高發(fā)季節(jié)加強防控措施,降低球蟲病的感染,以減少損失。
4.4.2 加強飼養(yǎng)管理 雞球蟲容易通過各種途徑污染雞舍、飲水器具、料槽等,而且成年雞多為陽性帶蟲者,為避免陽性帶蟲的成年雞將球蟲傳播給雛雞,故要將雛雞與成年雞分群飼養(yǎng)。 控制飼養(yǎng)密度能減少雞與球蟲卵囊接觸機會。 保持雞舍干燥、通風,及時清除舍內糞便并堆積發(fā)酵能有效殺滅球蟲卵囊。定期用球殺靈和1:200 農樂溶液消毒雞舍。 日糧中添加多維,可提高雞體的抵抗力。
4.4.3 疫苗免疫降低球蟲感染率 根據相關報道[17],使用廣東佛山市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的球蟲疫苗能有效降低球蟲的感染率。
4.4.4 合理使用藥物防控 選擇藥物防控是抗球蟲病的重要措施之一,但市面上抗球蟲藥物種類繁多,使用時要注意針對性用藥。針對不同的球蟲,合理使用相應的抗球蟲藥物,這就需要我們能準確地診斷。用藥時選用輪換或穿梭用藥能有效減緩球蟲抗藥性的產生。 在治療的同時配合使用一些治療腸炎的藥物,可加快腸道損傷部位的修護,更有助于提高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