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馬克思人的自由全面發(fā)展思想在中國早期傳播的背景及特點分析*

        2022-11-21 11:28:10馮紅偉
        成都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22年3期
        關鍵詞:人民出版社馬克思馬克思主義

        馮紅偉

        (山東財經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山東 濟南 250104)

        十月革命以后,作為馬克思主義的重要組成部分,人的自由全面發(fā)展思想隨著馬克思主義的傳入在中國社會廣泛傳播。毛澤東曾發(fā)出“自由的陽光一定要照遍祖國的大地”的時代最強音,并首次在中國明確提出人的全面發(fā)展的時代命題。鄧小平從國家現代化建設的大局出發(fā),提出了促進人的自由全面發(fā)展的“四有”新人思想。江澤民在慶祝建黨八十周年大會的講話中指出促進人的全面發(fā)展“是馬克思主義關于建設社會主義新社會的本質要求”。胡錦濤在論述科學發(fā)展觀時強調,堅持以人為本就是要以實現人的自由全面發(fā)展為目標。新時代,習近平提出了“以人民為中心”的發(fā)展思想,并多次強調要更加重視促進人的自由全面發(fā)展??梢?,實現人的自由全面發(fā)展既是馬克思主義的基本思想和社會主義的根本價值追求,也是判斷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進程的一個基本尺度,同時還體現了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所提出的馬克思主義“必須中國化才能落地生根、本土化才能深入人心”的鮮明特點。馬克思人的自由全面發(fā)展思想在中國的早期傳播①關于早期的時間界定問題,目前學術界的認識和看法還并未完全統(tǒng)一,本文寫作借鑒楊金海教授的思路(參見楊金海,楊佳明:《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百年傳播的深遠歷史意義》,《中國青年社會科學》2021年第5期),將早期界定為“從1899年2月馬克思的名字傳入中國到1921年7月中國共產黨成立”。作為馬克思人的自由全面發(fā)展思想中國化、本土化的基礎和前提,對其相關歷史作一系統(tǒng)考察,有助于我們理解自近代以來,中國人民就選擇將實現人的自由全面發(fā)展作為根本價值追求的原因,同時還可以為新時代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本土化,以及促進人的自由全面發(fā)展帶來更多的歷史啟示。

        一、馬克思人的自由全面發(fā)展思想在中國早期傳播的歷史背景

        “理論在一個國家實現的程度,總是取決于理論滿足這個國家的需要的程度?!雹佟恶R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2頁。馬克思人的自由全面發(fā)展思想在中國的早期傳播,是在啟蒙與救亡的特定時代背景下發(fā)生的,是國人抵抗侵略、爭取民族獨立、探索中國解放道路的必然結果。

        (一)近代留學潮

        甲午戰(zhàn)爭的失敗使中國不得不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深淵中繼續(xù)苦苦掙扎。面對此情此景,一些不愿做亡國奴的知識分子紛紛出國留學,希冀在“開眼看世界”中切實找到中國自強求富的道路,其間,他們接觸到了馬克思人的自由全面發(fā)展思想,并將其傳入了國內。

        甲午戰(zhàn)爭后,清政府采取了鼓勵留學日本的政策,赴日留學人數逐年增加。據統(tǒng)計,到1899年,中國赴日留學人數達到200名,1902年增加到500名,1903年增加至1000名,1904年以后,留日學生年年增加,到1906年,已達到了8000多名②數據摘自孫建昌,趙榮耀:《近代中國人對救國真理的艱辛探索》,《理論學刊》2013年第11期,第111頁。。中國掀起赴日留學熱潮之際,正是日本接受和學習馬克思主義逐步發(fā)展之際,日本國內成立各種馬克思主義研究會,譯介各種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在這種環(huán)境下,留日學生自然也受到了一定熏陶和影響,他們通過譯介馬克思、恩格斯以及日本社會主義者的著作,將馬克思人的自由全面發(fā)展思想傳入了中國。作為馬克思主義誕生的標志性著作,《共產黨宣言》傳入日本后,便引起了留日學生的高度關注和重視,他們將《共產黨宣言》稱頌為共產主義運動的“金科玉律”,將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一切社會的歷史都是階級斗爭的歷史、用階級斗爭的手段推翻剝削者、消滅私有制、建立公有制、實行無產階級專政、實行計劃生產和對兒童實行義務教育和免費教育等與人的發(fā)展相關的內容概括為《共產黨宣言》的“大要”,并以此為指導,對日本學者的相關研究成果進行了譯介。梁啟超認為資本主義社會人的自由全面發(fā)展建立在“少數人掠奪多數人之土地”③郭剛:《中國早期馬克思主義的傳播——梁啟超與西學東漸》,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121頁?;A之上,只是少數人的自由全面發(fā)展,并不是所有人的平等發(fā)展。1901年,有留日學生翻譯了日本學者有賀長雄所著的《近世政治史》,在論及社會主義時寫道:“西國學者,憫貧富之不等,而為傭工者,往往受資本家之壓制,遂有倡均貧富、制恒產之說者,謂之社會主義。”④孫建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思想通史》(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年,第107-108頁。1903年10月,留日學生“大我”在其文章《新社會之主義》中指出:“勞動者,為地主、資本主壟斷其生產機關,由是生屈從,生社會之窮困,生精神之卑屈,為政治上服從之原因?!雹輳垨潯⑼跞讨骸缎梁ジ锩笆觊g時論選集》第1卷(下冊),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60年,第514頁。1907年,何震在《女子解放問題》一文中指出:“數千年之世界,人治之世界也,階級制度之世界也,故世界為男子專有之世界。今欲矯其弊,必盡廢人治,實行人類平等,使世界為男女共有之世界。欲達此目的,必自女子解放始?!雹迯垨?、王忍之:《辛亥革命前十年間時論選集》第2卷(下冊),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63年,第959頁。其以女子解放為切入點,指出人的發(fā)展首先就是要實現男女平等。1912年,《東方雜志》登載了幸德秋水著、高勞譯的《社會主義神髓》一書,指出:“今日之文明,一則燦爛之光天,一則暗黑之地獄。翱翔于燦爛之光天者,千萬中一十而已;墮入暗黑之地獄者,世界人類之大多數也。”①王先?。骸蹲呦蛭幕瘡妵睦碚撈鞄茫簣猿竹R克思主義指導思想》,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97-98頁。這些論述均看到了資本主義社會中,人與人之間并不存在真正平等,有的只是資本家對勞動者的剝削以及勞動者的常年貧困,只有剝奪資本家的一切生產資料,使他們再不能榨取勞動者的剩余價值,才能“廢滅地主資本家徒手食之階級”②王先?。骸蹲呦蛭幕瘡妵睦碚撈鞄茫簣猿竹R克思主義指導思想》,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98頁。,在此基礎上實現所有人的均貧富,確保勞動者有恒產,這是“科學的社會主義之神髓也”,也是人的自由全面發(fā)展的應有之義。

        歐洲作為馬克思主義的發(fā)源地,留歐學生自然有更多機會接觸和了解馬克思主義,他們同留日學生一樣,出于救國目的,積極學習和主動譯介馬克思主義的相關著作。在對馬克思主義有關人的自由全面發(fā)展相關論述研讀基礎上,留歐學生對于人的自由全面發(fā)展有了一定的認識和思考。留英學生嚴復在《原強》一文中講到,西洋“壟斷既興,則民貧富貴賤之相懸滋益遠矣”③習近平:《科學與愛國——嚴復思想新探》,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1年,第343頁。。在《天演論》中又指出:“一群之民,宜通力而合作,然必事各其所視,養(yǎng)各給其所欲,平均齊一,無有分殊。”④彭明:《五四運動史》(修訂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年,第352頁。嚴復認為西方國家存在的壟斷使得國民之間貧富分化現象極為嚴重,難以實現每個人真正自由全面的發(fā)展,因此反對壟斷,強調“事各其所視,養(yǎng)各給其所欲”,也就是馬克思主義所主張的“各盡所能,按需分配”的原則。1908年11月7日,留法學生李石曾在《新世紀》發(fā)表的《駁〈時報〉〈論中國今日不能提倡共產主義〉》一文中指出:“共產主義,沒有什么法律,‘各盡所能,各取所需’是他的大綱,其他一切法制禁令都不要。政府已經沒有了,哪里還有國家?”“無政府與共產主義之為二而一也。”⑤鄒進文,邱小明:《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在中國近代的早期傳播:立足于留學生的考察》,《貴州社會科學》2016年第3期。作者雖然傳播了馬克思關于人的發(fā)展的相關思想主張,但是從無政府主義的立場理解馬克思主義,缺乏對馬克思主義的客觀、理智的態(tài)度。

        十月革命后,隨著大批知識分子赴往蘇俄留學,蘇俄開始成為留學知識分子向國內傳播馬克思人的自由全面發(fā)展思想的主渠道。瞿秋白在從經濟、政治、教育、文化等方面對蘇俄作了全面考察和系統(tǒng)研究后,曾熱情地宣傳馬克思主義學說,他從蘇俄的實踐中看到共產主義是人類文明發(fā)展史上的一樁偉大事業(yè),共產主義追求的確實是一種每個人“自由平等”的社會,實行共產主義可以說是一項偉大而且艱巨的“工程”,“共產主義從此不能仍舊是社會主義叢書里的一個目錄了”⑥《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論編》(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年,第223頁。。1920年10月3日,在陳獨秀的支持和引導下,上海機器工會在漁陽里6號召開工人大會,具有十余年蘇俄生活經歷的楊明齋在大會上運用馬克思主義理論,向大家分析了工人得不到自由全面發(fā)展的根本原因,并提出了解決辦法。工人之所以不能自由全面發(fā)展,是因為受到了資本家的剝削,“工人受解放就得推翻這種剝削制度;而要推翻這種剝削制度,工人就得聯合起來”⑦《本埠機器工會開會記》,《民國日報》,1920年10月6日。,就要成立自己的工會組織。他還進一步指出,成立工會的目的就是讓大家團結起來進行斗爭,以“減輕自己的苦痛,救濟自己的生活”,“為中國人民的自由和獨立而斗爭”⑧《張?zhí)孜募?,北京:人民出版社?013年,第26頁。。

        十月革命前,留日和留歐學生是近代留學生傳播馬克思人的自由全面發(fā)展思想的主要力量,十月革命后,留蘇學生成為留學生群體傳播馬克思人的自由全面發(fā)展思想的中堅力量??偟恼f來,十月革命前,留學生群體向國內民眾介紹馬克思人的自由全面發(fā)展思想,無疑促進了其在中國傳播,使得國人較早就知道了馬克思主義關于人的發(fā)展的相關觀點。但是,他們是“隔著紗窗看曉霧”,不能科學理解和精準把握人的自由全面發(fā)展思想的精髓和實質,在傳播和解讀思想過程中,都帶有明顯的主觀色彩,傳播和解讀缺乏系統(tǒng)性、科學性和完整性。這種狀況,直到十月革命后,隨著早期共產主義知識分子對馬克思人的自由全面發(fā)展思想展開系統(tǒng)深入研究,才有了較大改觀。

        (二)愛國救亡運動

        馬克思人的自由全面發(fā)展思想的初步傳入,活躍了國內自由民主的社會氛圍,推動了愛國救亡運動的發(fā)展,而愛國救亡運動反過來又進一步鞏固和擴大了馬克思人的自由全面發(fā)展思想在中國傳播的社會基礎。如同孫中山先生所強調指出的那樣:“民生主義,則抵抗少數資本家,使人民共享生產上之自由?!雹佟秾O中山選集》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年,第111頁。新文化運動期間,廣大知識分子群體多次向工人階級灌輸宣傳自由思想,大大提高了他們爭取自由的政治覺悟和斗爭意識,他們通過不斷舉行工人罷工,極力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據不完全統(tǒng)計,從1870年至1914年的44年中,全國發(fā)生的、見諸記載的罷工有13次,加上各地方的罷工,全國平均每年罷工的次數大約為3次,但自1915年開始,工人罷工不僅次數急劇增加,而且規(guī)模不斷擴大,并開始由分散的經濟斗爭轉向有組織的反帝反封建的政治斗爭,與之前罷工相比,出現了許多新變化。以上海為例,上海作為當時中國工人最集中的地方,一是同盟性罷工日益增多,1915年上海人力車夫聯合罷工,有2萬多人參加;上海三新紗廠工人罷工,有8000多人參加。二是工人斗爭出現了聯合的趨向。早在1911年12月,徐企文就在上海發(fā)起創(chuàng)建了中華民國工黨,1916年,由俄歸來的僑工華榮又在上海發(fā)起組織了“中華工農聯合會”,其目的都是希望改善工人的經濟生活和文化福利,支持工人反對資本家的斗爭。就全國而言,各地罷工的政治色彩也越來越濃。1915年反對日本帝國主義“二十一條”的抵制日貨運動和1916年天津法租界工人反對法國帝國主義侵占老西開地方而舉行的罷工,是這一階段兩次大規(guī)模的群眾性的反對帝國主義侵略、反對軍閥政府賣國的工人斗爭。這些變化表明中國工人階級已逐漸開始從自在階級向自為階級轉變,從而奠定了馬克思人的自由全面發(fā)展思想在中國廣泛傳播的社會基礎。

        新文化運動后,在十月革命的影響下,中國又于1919年爆發(fā)了五四運動。毛澤東對十月革命與五四運動之間的關系曾作過明確闡釋:“五四運動是在十月革命的影響之下發(fā)生的。十月革命對世界的覺醒,對中國的覺醒,影響是很大的。”②《毛澤東著作專題摘編》下,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3年,第1847頁。在十月革命的影響下,中國人的精神面貌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五四運動以后,很快就曉得了打倒帝國主義、打倒封建勢力的口號”③《毛澤東著作專題摘編》下,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3年,第2247頁。。五四運動的爆發(fā),不僅為馬克思人的自由全面發(fā)展思想的加快傳播準備了階級基礎,而且推動了中國早期共產主義知識分子群體的形成,他們與以梁啟超、張東蓀為代表的研究系知識分子圍繞“要不要實行社會主義”和“如何實現社會主義”展開的論戰(zhàn),使得馬克思主義的真理性越辯越明,進一步擴大了馬克思主義的思想陣地,打開了人的自由全面發(fā)展思想在中國系統(tǒng)傳播的閘門。

        (三)蘇維埃俄國的社會主義實踐

        十月革命勝利后,蘇維埃俄國成立,其社會主義實踐檢驗了馬克思人的自由全面發(fā)展思想的真理性和科學性。經濟發(fā)展上,十月革命后蘇維埃政府沒收地主土地,把工業(yè)、礦山、交通、銀行等收歸國有,并陸續(xù)對資本主義大工業(yè)中的煤炭、采礦、冶金、金屬加工、石油、化工、電氣、機器制造和其他工業(yè)部門的大企業(yè)以及蒸汽磨、地方公用事業(yè)等實行公有化,讓工人管理監(jiān)督,真正實現了生產資料收歸國有并使其接受工人管理監(jiān)督,提高了工人的經濟地位和政治地位。政權建設上,在蘇維埃俄國,全俄蘇維埃代表大會是最高權力機關,人民委員會是最高行政機關,由全國人民普選產生蘇維埃代表和各級領導機關,監(jiān)督一切公職人員,確保民眾參與國家管理的政治權利。此外,還制定了憲法、婚姻家庭法、土地法、勞動法等法律法規(guī),為人的發(fā)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法治保障。教育發(fā)展上,蘇維埃俄國實行強制性的全民義務教育,學校性質全部為公立,兒童教育階段一律免收學費,同時成立平民教育委員會中央委員會作為全國教育的監(jiān)督管理機構,確保每個國民受教育的權利。此外,蘇維埃俄國尤為重視工人階級的教育問題,在其工作地方建有“自由圖書館”“自由閱報室”等供工人學習的場所。總之,蘇維埃俄國通過采取“普遍的教育”和“勞動界的教育”兩種教育形式實現了全民教育,同時教育實踐中,打破過去的等級和男女差別、城鄉(xiāng)差別,學校共有,取消文憑制,真正體現了教育平等。社會管理上,工農群眾對企業(yè)衛(wèi)生和食品分配進行監(jiān)督,促使企業(yè)改善勞動衛(wèi)生條件,保護工人的生命和健康。對華關系上,蘇俄政府于1919年7月和1920年9月先后兩次發(fā)表對華宣言,宣布“以前俄國歷屆政府同中國訂立的一切條約全部無效,放棄以前奪取中國的一切領土”,廢棄一切特權,明確指出中國“在爭取自由的斗爭中,唯一的同盟者和兄弟是俄國工人、農民及其紅軍”,以此表明其支持中國人民爭取自由的斗爭。近百年來,中國一直受帝國主義的欺辱,從來沒有真正的朋友,只有社會主義的蘇俄對中國人民表示了和平友好的誠意,兩次宣言在中國引起了很大反響,受到了中國人民熱烈的歡迎?;谔K俄的建設成就及其對華態(tài)度,中國人民進一步看到了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力量,更加堅信只有以馬克思人的自由全面發(fā)展思想為指導,才能真正實現中國勞苦大眾的翻身解放。

        正是在上述因素的合力推動下,馬克思人的自由全面發(fā)展思想在中國早期較為迅速地傳播開來,并被越來越多的民眾所熟知。

        二、馬克思人的自由全面發(fā)展思想在中國早期傳播的主要內容

        理論工作者結合國家救亡圖存的現實需要,從核心要義、限制因素、實現路徑三個方面對于馬克思人的自由全面發(fā)展思想作了闡釋解讀。

        (一)人的自由全面發(fā)展的核心要義

        在內憂外患、救亡圖存的時空語境下,理論工作者指出人的自由全面發(fā)展主要是指實現人的徹底解放與真正平等。林云陔認為,人的自由全面發(fā)展主要是指“人人有平等機會、即人人有相等之自由”①胡為雄:《馬克思主義哲學在中國傳播與發(fā)展的百年歷史》上,南昌:百花洲文藝出版社,2015年,第141頁。,所謂平等即“教育公開、娛樂共享”②胡為雄:《馬克思主義哲學在中國傳播與發(fā)展的百年歷史》上,南昌:百花洲文藝出版社,2015年,第141頁。,著重從精神需求層面探討人的發(fā)展。署名“自由”的作者在1905年《民報》第4號發(fā)表的《民生主義與中國政治革命之前途》一文中以民生主義為切入點,指出人的自由全面發(fā)展是“以救正貧富不均而圖最大多數之幸?!钡膶W說。孫中山認為人的自由全面發(fā)展是要實現“民幼有所教,老有所養(yǎng),分業(yè)操作,各得其所”的美好愿景,主張人與人之間真正的“博愛、平等、自由”。林云陔、孫中山等國民黨人對于人的自由全面發(fā)展的問題的探討雖然角度不同,但其核心主張是完全一致的,認為人的自由全面發(fā)展主要是要實現人的解放以及人與人之間的真正平等。早期共產主義知識分子對于這一解讀深表贊同。青年時期的毛澤東指出要實現人的“思想的解放,政治的解放,經濟的解放,男女的解放,教育的解放”①《毛澤東早期文稿(1912.6-1920.11)》,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393頁。。陳獨秀認為人的真正發(fā)展首先表現為“把政權分配到人民全體”②《陳獨秀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年,第507頁。,確保人民平等享有各種權利。李達指出人的自由全面發(fā)展就是要“恢復人類真正平等的狀態(tài)”③《李達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年,第4頁。,具體地講,就是要在“中學以下實行免費及強迫教育”,確?!肮と思稗r人的無條件的選舉權及被選舉權”,確?!皨D女在政治上、經濟上、社會上一切與男子平等”④《李達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年,第118頁。。鄧恩銘、楊匏安認為人的自由全面發(fā)展首先是要“解放現在社會不公平狀態(tài)所苦惱的一切人類”⑤《楊匏安文集》,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513頁。,實現男女平等,婚姻自由。在鄧中夏看來,人的自由全面發(fā)展就是“實現有工大家做,有飯大家吃”⑥彭明:《五四運動史》(修訂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年,第432頁。的美好社會。由此,不難看出,在特定的時代背景下,人的自由全面發(fā)展的核心要義是要實現人的解放以及人與人的真正平等已成為一種價值共識。

        (二)人的自由全面發(fā)展的限制因素

        在理論工作者看來,資產階級與封建勢力的剝削和壓迫是人的自由全面發(fā)展的主要限制因素。李漢俊在談及女子解放問題時,指出女子未解放的根源在于女子經濟不獨立,而女子之所以在經濟上喪失了獨立,是因為私有經濟制度的發(fā)生和存在,是資產階級的剝削和壓迫所導致的。惲代英認為資本主義的機器生產雖然使得工業(yè)分工越來越精細,但也使工人面臨著過度“依賴”機器的危險,沒有個人自由活動的時間。毛澤東指出資產階級給工人階級帶來了“無窮的罪惡”,在資產階級的剝削壓迫下,工人階級“勞獲不均,工時太久,住屋不適,失職無歸”⑦《毛澤東早期文稿(1912.6-1920.11)》,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296頁。,自身發(fā)展受到嚴重限制。陳獨秀指出:“資本主義生產制一面固然增加富力,一面卻也增加貧乏”,“這種多數人過不著人的生活之狀況,正是資本主義生產制下必然的狀況”⑧《陳獨秀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年,第84頁。。中共上海早期組織刊物《共產黨》的第一號短言中提到:“中國勞動者布滿了全地球,一日夜二十四小時中太陽都照著我們工作。但是我們無論在本土或他國都沒一個是獨立生產者,都是向資本家賣力。我們在外國的勞動者固然是他們資本家底奴隸,在本土的勞動者也都是本國資本家底奴隸或是外國資本家底直接的間接的奴隸。”⑨《陳獨秀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年,第76頁。“奴隸”一詞將資本家對勞動者的剝削生動淋漓地表現了出來。李大釗說:“中國人民一方面遭受國際帝國主義者的壓迫,另一方面又遭受中國軍閥的壓迫。外國帝國主義者在中國的權力決定了中國軍閥的存在,因為后者是帝國主義列強的走狗?!雹狻独畲筢撊罚ǖ?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年,第1頁。在他看來,帝國主義是中國人民被剝削壓迫的根本力量,因此,他大聲疾呼:“國際帝國主義是我國民惟一的仇敵!”?《李大釗全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年,第517頁。早期共產主義知識分子從不同角度揭露了資產階級對無產階級的殘酷剝削和壓迫,對資產階級的黑暗統(tǒng)治給予了極力鞭撻。從上述相關論述中不難看出,人的自由全面發(fā)展受限制的根源在于資產階級的剝削壓迫。

        在對資產階級的剝削和壓迫進行揭露和鞭撻的同時,早期共產主義知識分子還明確指出封建專制制度也是影響國人自由全面發(fā)展的重要因素,如同青年時期的毛澤東所說:“原來中華民族,幾萬萬人,從幾千年來,都是干著奴隸的生活,只有一個非奴隸的是‘皇帝’(或曰皇帝也是“天”的奴隸)?;实郛敿业臅r候,是不準我們練習能力的。政治,學術,社會,等等,都是不準我們有思想,有組織,有練習的?!雹佟睹珴蓶|早期文稿(1912.6-1920.11)》,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393頁。對此,李大釗也有明確論述,他指出封建主義的舊思想是“危險思想”,是“最為危險的東西”,它使得人們“惰性太深、奴性太深,總是不肯用自己的理性,維持自己的生存”②《李大釗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年,第432頁。。可見,在封建專制制度的統(tǒng)治下,人們根本不可能實現自由全面的發(fā)展。

        (三)人的自由全面發(fā)展的實現路徑

        在人的自由全面發(fā)展的實現路徑問題上,資產階級知識分子與早期共產主義知識分子的認識存在一定差異。

        資產階級知識分子主張通過改良的方式實現人的自由全面發(fā)展。

        一是勞動罷工。資產階級知識分子指出要想實現人的自由全面發(fā)展,就必須要減緩資本家的剝削壓迫,但是他們并不主張采取暴力革命的斗爭方式減緩剝削,多是主張采用罷工的手段。勞工階級實現自由全面發(fā)展的第一步就是同階級的人團結起來,組織起來,組成健全的工會,“然后各產業(yè)的勞動者方才能夠協同一致”,“構成一個階級的勢力,以多數的力量,去壓伏那些資本家”③馬先睿:《<星期評論>與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早期傳播》,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年,第120頁。,并著重對同盟罷工作了探討。階級斗爭的一種有效手段和方式就是同盟罷工,勞動階級對資產階級最通用的一種斗爭武器也是同盟罷工。同盟罷工的目的是“聯合同利害休戚從事于生產事業(yè)的工人,對于資本家表示反抗且加以打擊,使其改良待遇工人的條件”④馬先睿:《<星期評論>與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早期傳播》,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年,第144頁。,或聯合并團結同一個階級的人,“反抗占領生產機關的非勞動者,使其放棄占領和享用收益管理的權利,由勞動者自己勞動、自己管理、自己享用”⑤馬先睿:《<星期評論>與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早期傳播》,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年,第148-149頁。。通過同盟罷工,迫使資本家不得不改善工人的諸多待遇,如提高工資,縮短勞動時間,改良工作條件,讓工人有受教育的機會等,從而使得勞動者的境遇確實能有所改善,但這“不能認作勞動者底勝利。因為勞動者依舊是賣他的壽命,資本家依舊是吃著勞動者底壽命”⑥馬先睿:《<星期評論>與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早期傳播》,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年,第120頁。。如果想要獲得真正意義上的解放,勞動者唯有推翻舊的資本主義私有制,建設無產階級的新社會。

        二是教育解放。這一主張在探討女子解放問題中表現得最為明顯?!缎瞧谠u論》曾發(fā)起過一場關于“女子解放從哪里做起”的大辯論,胡適、廖仲愷、朱執(zhí)信、沈仲九、沈玄廬、劉大白、湯蒼園等十余位撰稿人先后加入到這場辯論中來,彼此辯難、相互辯證,在輿論界掀起了一股探討婦女解放問題的熱潮。這場辯論中,一些人提出了教育解放的觀點主張。胡適指出“解放是消除解放的危險的唯一法子”,而要達到這一目標,當務之急是要立即“補救女子教育的失敗”⑦馬先睿:《<星期評論>與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早期傳播》,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年,第176頁。,其反復強調,女子解放的首要前提是教育解放,它和女子社交、生計、婚姻諸方面的解放一樣,都是今后應當依循的解放路徑。盡管“補辦解放的教育一定有危險的,但是這種危險沒有法子補救,只有多多的解放”①馬先睿:《<星期評論>與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早期傳播》,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年,第177頁。。其他人,如查光佛、沈玄廬等也贊同這一主張,認為,“女子解放是要女子‘自己’解放……第一要緊就是教育。女子有了解放的覺悟,解放的要求,那解放的實現,自然會來”②馬先睿:《<星期評論>與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早期傳播》,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年,第177頁。。

        資產階級只是從具體微觀層面上提出了促進人發(fā)展的一些具體措施,并不贊成從根本變革社會制度上尋找實現人的發(fā)展的解決方案,實質上主張的還是資產階級溫和的社會改良方案。

        早期共產主義知識分子主張通過變革社會制度實現人的自由全面發(fā)展。

        一是主張推翻資本主義舊制度,建立社會主義新制度。陳獨秀指出要使中國人真正過著人的生活,“非廢除資本主義生產制采用社會主義生產制不可”③《陳獨秀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年,第85頁。。李達指出:“社會主義有兩面最鮮明的旗幟,一面是救濟經濟上的不平均,一面是恢復人類真正平等的狀態(tài)?!雹堋独钸_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年,第4頁。簡言之,社會主義的宗旨是要消滅一切政治上的壓迫和經濟上的剝削,這一表述為實現人的自由全面發(fā)展指明了奮斗的方向和目標,即要實行社會主義制度,如同《共產黨》中所說:“我們要逃出奴隸的境遇,我們不可聽議會派底欺騙,我們只有用階級戰(zhàn)爭的手段,打倒一切資本階級,從他們手搶奪來政權;并且用勞動專政的制度,擁護勞動者底政權,建設勞動者的國家以至于無國家,使資本階級永遠不至發(fā)生?!雹荨蛾惇毿阄募罚ǖ?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年,第77頁。李漢俊指出,女子要想實現與男子的真正平等,“只有打破現在私有制經濟制度的一途”⑥《五四時期婦女問題文選》,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81年,第306頁。。上述論述旗幟鮮明地表達了早期共產主義知識分子通過推翻資本主義舊制度,建立社會主義新制度,實現人的自由全面發(fā)展的政治主張。

        二是主張用革命戰(zhàn)爭手段推翻舊制度?!豆伯a黨》中說到:“要想把我們的同胞從奴隸境遇中完全救出,非由生產勞動者全體結合起來,用革命的手段打倒本國外國一切資本階級。”⑦《陳獨秀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年,第76頁?!渡鐣髁x大家馬爾克之學說》一書中指出:“蓋馬爾克固惡戰(zhàn)爭,雖然,以之去不平,所不可闕,則亦因用之所不能諱者也。”⑧柳斌杰:《中國名記者》(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年,第262頁。從中可以看出,馬克思主義者并不避諱用革命斗爭的形式推翻資本主義制度,求得人類解放。

        早期共產主義知識分子從社會制度變革的角度考慮人的發(fā)展問題,已經具有明顯的唯物史觀色彩。他們從一開始就注重理論聯系實際,并不是把馬克思主義僅僅當作單純的學理來研究和探討,而是把它作為一種觀察國家命運的工具。

        綜上,中國共產黨成立之前,理論工作者主要從實現民眾解放與爭取平等權利角度對馬克思人的自由全面發(fā)展思想的內涵進行了解讀,指出人的發(fā)展受限制的根源在于資產階級與封建勢力的剝削壓迫,主張推翻資產階級與封建勢力的剝削壓迫,以實現人的自由全面發(fā)展,就推翻的具體實踐方案,不同派別又有不同主張,根本區(qū)別在于是否主張變革社會制度。因此,理論工作者對于馬克思人的自由全面發(fā)展思想的闡釋與解讀可謂是“同中有異”。

        三、馬克思人的自由全面發(fā)展思想在中國早期傳播的特點分析

        馬克思人的自由全面發(fā)展思想在中國早期的傳播與解讀,是一個歷史過程。它呈現出語言“接地氣”、形式多樣化、不同派別通力合作、傳播的相對片面性等幾個貫穿始終的鮮明特點。

        (一)語言“接地氣”

        實現勞苦大眾自由全面發(fā)展的首要前提是要喚醒其解放意識,激起其革命斗志,但是由于大部分民眾未接受過或只接受過較少教育,文化水平極低,靠單純的理論灌輸喚醒其解放意識,激起其革命斗志是行不通的。理論工作者善于將抽象枯燥的理論轉化成為勞苦大眾的“家常話”,用接地氣的語言將觀點主張講清楚、說明白,使馬克思人的自由全面發(fā)展思想能夠真正內化于勞苦大眾的心,外化為勞苦大眾的行。

        李大釗用看圖說話的方式,將工人階級受剝削受壓迫的道理通俗形象地展現了出來。在給北京南水關工會工人演講時,他先在黑板上畫了一幅畫,第一幅圖上畫的是工人拿著錘子,有一條長蟲從他的下邊繞上來,對著心口,后面幾幅畫中,工人越來越瘦,血都讓長蟲吸干了。結合圖畫,李大釗講到,工人是我們自己,長蟲是資產階級,它吸我們的血剝削我們,隨著工人年齡的增長,勞動能力的喪失,他們就會被資本家趕走,失去工作,失去生活收入來源。經過多次洗禮,工人們的斗爭意識被激發(fā),開始進行有組織的罷工運動。在早期共產主義知識分子的領導下,工人們舉行了以“8小時工作制”“休息一小時”為口號的“五一”國際勞動節(jié)紀念活動;以“打倒資本專制”為口號的罷工;提出了“因工受傷者在患病期間應該發(fā)放工薪”等要求。一系列斗爭活動使工人階級爭取到了一定的權利,生活有所改善。

        上海共產主義小組作為當時工人運動的發(fā)起組織之一,為了對工人進行通俗的馬克思主義基本知識的宣傳,啟發(fā)工人階級的階級覺悟,促進工人階級的團結,進一步推動工人運動向前發(fā)展,而于1920年8月15日,創(chuàng)辦了《勞動界》周刊。發(fā)刊詞是李漢俊寫的,其用的題目也十分直白通俗,叫《為甚么要印這個報?》。文章指出:“工人在世界上已經是最苦的,而我們中國的工人比外國的工人還要苦?!边@是因為“我們中國工人不曉得他們應該曉得的事情”。創(chuàng)辦《勞動界》的目的,“就是要教我們中國工人曉得他們應該曉得他們的事情?!蛘邔硪嗟帽痊F在好一點”。①《建黨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一九二一—一九四九》(第1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1年,第463頁。通俗直白的語言使廣大讀者一讀,便了解辦報的目的和初衷?!秳趧咏纭返奶攸c是文章簡短精練,語言樸實,事例生動,通俗易懂。比如《勞動界》中有這樣一段話:“我們這樣的受苦,都是資本家陷害我們的,虐待我們的,資本家要我們做值一元的工,他只給我們一角,其余九角,他都得了去了?!雹谏劬S正、劉曉寶:《紅船映初心》,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年,第212頁?!拔覀兊讋趧恿Γ急荒前阗Y本家強盜去了!那好的衣,好的食,都是我們用勢力去換來的,卻被資本家劫去了”③張寶明:《中共早期期刊歷史系譜》(上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年,第26頁。。工人之所以流了一百滴汗自己吃不到三四十滴,這完全是由于社會上分成了剝削階級及被剝削階級的緣故,完全是由于做東家的有錢的人“把我們勞力做出來的錢拿去了,來壓制我們的緣故”④張寶明:《中共早期期刊歷史系譜》(上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年,第26頁。。這里,《勞動界》把資本家比喻成“強盜”,并通過“一角”“九角”等數字比較,形象直觀地指出了工人與資本家之間巨大的收入差距,從而揭露了工人階級受窮的根本原因在于資本家剝削了工人的剩余價值,在此基礎上,幫助廣大工人認識和理解工人階級與資本家的利益是根本對立的道理。

        通過“接地氣”的理論宣傳,越來越多的勞苦大眾明晰了自己生活困苦的根源,內心的斗爭意識被激發(fā),紛紛加入到反對資產階級剝削壓迫的革命隊伍中。

        (二)形式多樣化

        理論工作者在對馬克思人的自由全面發(fā)展思想進行傳播和宣傳時,采取了多樣化的傳播形式。

        一是將追求自由、爭取發(fā)展的內容寫成歌詞,在人們中間進行傳唱。比如在紀念1921年五一勞動節(jié)時,天津工人階級就將爭取自由的內容寫成歌詞:“(其一)美哉自由,世界明星。拼吾熱血,為他犧牲。要把強權制度一切消除盡,記取五月一日之良辰。(其二)紅旗飛舞,走上光明路,各盡所能,各取所需,不分貧富貴賤,責任為互助,愿大家努力齊進取?!备柙~中提到的廢除強權制度,各盡所能,各取所需,責任互助等目標,充分體現了人們的斗爭意識和自由渴望。

        二是游行示威。工人階級游行時,每人都會手執(zhí)一面小旗,上面書有“工會成立了”“工會是最好的法子”“平等”“最合理的事情是個人工作八小時,休息八小時,教育一小時”“官僚是公仆,工人是神圣”“我們的仇敵是不勞而食的人”,等等,要求爭取自由獨立平等的口號,這種形式使沿途觀者深受感染和鼓舞。

        三是紀念日舉行紀念活動。該時期,國內舉辦的紀念活動往往是比較多的,也很隆重。如:1921年五一勞動節(jié),在中共武漢早期組織的組織下,武漢地區(qū)《大漢報》《漢口新聞報》《武漢星期評論》等七家主流媒體一致出版“五一特刊”,5月1日至3日共發(fā)表了陳潭秋、林育南等人的16篇文章,極大鼓舞了勞動人民的革命斗志和革命熱情。上海中共早期組織的刊物《共產黨》選在十月革命3周年之際創(chuàng)刊,本身就有象征性的意義。創(chuàng)刊號開篇《俄國共產政府成立三周年紀念》指出,十月革命“為20世紀的世界革命,開一個先例”,“我們不單是為俄國人民得脫離了政治上的不自由和經濟上的不平等而紀念,乃是為世界革命底前途而紀念,為社會主義底前途而紀念的”。通過在重大紀念日舉行紀念活動,使得馬克思人的自由全面發(fā)展思想進一步深入人心。

        四是創(chuàng)辦進步組織、進步團體。自“五四”運動以來,中國組成了許多傳播馬克思主義的黨派和團體,既有宣傳研究理論的馬克思主義研究會以及進步社團如互助社、仁社、利群書社等,也有注重實際應用的工會、全國學生聯合會、女權運動同盟等組織,他們都在為自由解放而努力奮斗。

        借助多樣化的傳播形式,廣大民眾對于馬克思人的自由全面發(fā)展思想有了更加直觀深入的了解和認識。

        (三)早期共產主義知識分子與資產階級知識分子通力合作

        馬克思人的自由全面發(fā)展思想在中國的早期傳播,是早期共產主義知識分子與資產階級知識分子通力合作的結果。

        第一,分別創(chuàng)辦報刊宣傳馬克思人的自由全面發(fā)展思想。早期共產主義知識分子主辦的《新青年》《共產黨》《勞動界》與資產階級知識分子主辦的《星期評論》《建設》以及《民國日報》的副刊《覺悟》是宣傳馬克思主義的主陣地。這些刊物早期宣傳社會主義、馬克思主義的文章情況大致如下:《新青年》(1919.5-1922.7),195篇;《共產黨》(1920.11-1921.7),30篇;《勞 動 界》(1920.8-1921.1),37篇;《星期評論》(1919.6-1920.6),269篇;《建設》(1919.8-1920.12),72篇;《民國日報》副刊《覺悟》(1919.6-1922.12),968篇,總數1571篇。由于每個刊物的發(fā)行周期和每期的發(fā)文數量不一樣,因此,有關社會主義、馬克思主義文章的發(fā)文量也有所差異,但總體上仍能看出兩者都在極力推動馬克思主義的傳播和宣傳,其中也包括了對于馬克思人的自由全面發(fā)展思想的傳播和宣傳。

        第二,兩者主辦的報刊互相支持,互相配合。報刊之間借助刊登廣告、發(fā)表評說、轉載文章等形式彼此呼應。1920年4月11日,蘇俄政府第一次對華宣言的全文登載于《星期評論》,同時該刊還一并發(fā)表了戴季陶的《俄國勞農政府通告的真義》、沈仲九的《為什么要贊同俄國勞農政府通告?》,這些文章大力謳歌了列寧的國際主義精神以及社會主義蘇俄在促進人的自由全面發(fā)展方面所取得的偉大成績,尤其是極力宣傳和贊揚了列寧所領導的社會主義蘇俄主動撤消俄國對我國的一系列不平等條約的友好行為,1920年5月出刊的《新青年》馬上全文轉載了這三篇文章。為紀念五一國際勞動節(jié),1920年,《新青年》與《星期評論》聯合開展了相關紀念活動,它們刊發(fā)的首篇文章均是李大釗的《“五一”May Day運動史》。再如,《建設》月刊于1920年8月面世,《新青年》在1919年就預發(fā)了《建設》第一期的內容要目,之后不斷刊登《建設》各期的文章要目。《建設》月刊也曾多次刊登廣告,介紹《新青年》這一進步期刊,并對《新青年》開設的“通信”欄目以及“勞動紀念號”專欄作了著重宣傳,稱頌《新青年》是反映思想變遷的“好雜志”,向廣大讀者極力推薦之。《民國日報》多次轉載《新青年》刊發(fā)的文章,其副刊《覺悟》,更是刊發(fā)過李大釗、陳獨秀、陳望道、李達等諸多早期有影響的共產黨人的文章?!缎虑嗄辍吩ㄟ^刊登廣告的形式向讀者極力宣傳《民國日報》,贊揚該報是一份能夠充分發(fā)揚民治,激起國民奮斗精神,宣傳世界新思潮的好報紙。在各報刊之間的互動與聯合下,馬克思人的自由全面發(fā)展思想得到了更大范圍的傳播。

        第三,兩者是并肩作戰(zhàn)的戰(zhàn)友。這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兩者均投入到對張東蓀的論戰(zhàn)中。作為基爾特社會主義的領軍人物,張東蓀于1920年11月6日發(fā)表了《由內地旅行而得之又一教訓》。隨后,《民國日報》與《新青年》便給予了有力回擊?!睹駠請蟆酚?920年11月7日刊發(fā)了陳望道的《評東蓀君底“又一教訓”》和“江春”(李達)的《張東蓀現原形》,于1920年11月8日刊發(fā)了主編邵力子的《再評東蓀君底“又一教訓”》,對張東蓀展開了全面深入的批評。1920年12月出刊的《新青年》,專門開辟了“關于社會主義的討論”的專欄,刊發(fā)系列文章,對以張東蓀為代表的中國基爾特社會主義者展開規(guī)模較大的批判。在兩者的通力合作中,人們很快認清了基爾特社會主義者的“真面目”,明晰了他們關于人的發(fā)展主張的錯誤性,從其思想困擾中解脫出來。二是兩者共同編纂“社會經濟叢書”和“新時代叢書”。叢書致力于翻譯和著述,曾先后編輯出版了《共產黨宣言》《社會主義倫理學》《資本論解說》《社會主義運動史》等涉列馬克思人的自由全面發(fā)展思想的二十種書籍,“社會經濟叢書”的編纂成員有李漢俊、陳望道、胡漢民、廖仲愷、戴季陶、林云陔等,“新時代叢書”的編纂成員有李大釗、陳獨秀、李達、戴季陶、沈玄廬、邵力子等,他們不是早期共產主義知識分子,就是資產階級知識分子。這兩種叢書的負責人均為李漢俊,成員之間彼此稱“同人”,體現了他們在宣傳馬克思人的自由全面發(fā)展思想時的志同道合和通力合作。

        (四)傳播與介紹的相對片面性

        理論工作者對于馬克思人的自由全面發(fā)展思想的傳播與介紹,總體上來說,還是相對片面的,主要表現在:一是傳播和介紹是零碎的、膚淺的,沒有了解和把握馬克思人的自由全面發(fā)展思想的科學體系。二是傳播和介紹主要局限在知識分子的狹隘圈子里,而人民群眾對該思想的了解“知其名者已甚少,解其意者尤稀”。這種脫離群眾,脫離實際的傳播和介紹,沒有也不可能形成思想運動。十月革命勝利后,隨著一大批具有共產主義覺悟的知識分子的群體形成,這種片面?zhèn)鞑サ那闆r雖然有所改觀,但短時間內還不可能徹底走向科學全面,畢竟對于某種思想的認識和把握,由片面走向全面,由不成熟走向成熟,是需要較長時間才能完成的。這種片面性,究其根源,還是由當時的歷史條件決定的。在國內,民族資本主義的發(fā)展還很微弱,工人階級力量還很幼小,種種社會階級矛盾還沒有充分展開,封建主義思想的禁錮還很嚴重,大規(guī)模精準傳播思想的具體的社會條件并不成熟。因此,我國當時還缺乏較為充分的傳播馬克思人的自由全面發(fā)展思想的物質前提、階級基礎和思想條件。

        盡管由于主客觀條件的限制,馬克思人的自由全面發(fā)展思想在中國早期的傳播和介紹還不成熟,實踐層面的傳播效果也并不夠明顯,但是畢竟已通過多種渠道傳入國內并逐漸在國內各個地方散播開來,為中國思想理論界打開了一扇新的窗戶,引進了一道新的曙光,從而有力促進和全面推動了近代中國思想啟蒙運動的發(fā)展,也為馬克思人的自由全面發(fā)展思想在中國共產黨成立后的廣泛系統(tǒng)傳播打下了最堅實的基礎。此外,在中國共產黨成立百年之際,對馬克思人的自由全面發(fā)展思想在中國早期的傳播歷史作一系統(tǒng)考察,還可以為新時代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本土化,以及促進人的自由全面發(fā)展帶來更多的歷史啟示。

        猜你喜歡
        人民出版社馬克思馬克思主義
        論馬克思對“治理的貧困”的批判與超越
        馬克思像
        寶藏(2022年1期)2022-08-01 02:12:28
        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讀馬克思的博士論文
        我可以咬你一口嗎
        Alienation and Struggle of the “Happy Housemaker”
        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行”
        當代陜西(2019年11期)2019-06-24 03:40:16
        馬克思主義穿起了中國的粗布短襖
        當代陜西(2019年10期)2019-06-03 10:12:38
        認真看書學習 弄通馬克思主義
        少先隊活動(2018年9期)2018-12-29 12:18:44
        抉擇
        全國新書目(2016年3期)2016-04-20 23:38:10
        馬克思的“知本”積累與發(fā)現
        湖湘論壇(2015年4期)2015-12-01 09:29:51
        欧美激情精品久久999| 无码少妇精品一区二区免费动态| 久久精品人人做人人爽| 亚洲日韩AV秘 无码一区二区| 人妻少妇无乱码中文字幕| 熟女人妻在线中文字幕| 国产七十六+老熟妇| 永久免费av无码网站性色av| 亚洲a人片在线观看网址| 亚洲精品国产成人久久av盗摄| 人妻丰满熟妇aⅴ无码| 无码av免费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五十路|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熟女| 无码乱肉视频免费大全合集| 久久人人玩人妻潮喷内射人人| 北岛玲中文字幕人妻系列| 国产精品女同一区二区免| 国产一精品一av一免费爽爽| 日日躁夜夜躁狠狠躁超碰97| 成人免费无码视频在线网站|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十八区| 亚洲精品无码高潮喷水a片软 | 一边摸一边抽搐一进一出口述| 好大好深好猛好爽视频免费| 日本香蕉久久一区二区视频| 女同在线网站免费观看| 伊人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人妻去按摩店被黑人按中出| 午夜一区二区三区av| 少妇人妻中文久久综合| 国产无遮挡又黄又爽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2020| 精品亚洲国产亚洲国产| 中文字幕精品一区二区精品| 又污又黄又无遮挡的网站| 亚洲天堂中文字幕君一二三四| 国产剧情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在线不卡av片免费观看| 久久久久久99精品| 国产丝袜美腿中文字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