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凡凡
吃火鍋不注意,很容易引發(fā)腸胃疾病,而吃火鍋前喝點酸奶能有效保護胃腸黏膜。這主要是因為酸奶富含有利于胃腸道保護的乳酸菌,它可以預防并治療便秘、腹瀉、腹痛等消化道疾病。另外,酸奶中還含有一種被稱之為磷脂類的特殊化學物質(zhì),能夠在胃黏膜表面形成一個很厚的疏水層,用以抵抗酒精等各種外來因子對胃黏膜的侵蝕,從而起到保護胃黏膜的作用。所以,胃不好的人,吃火鍋前應(yīng)該喝點酸奶進行“保胃”。
許多人吃火鍋的時候會邊聊天邊吃,專家表示,食物煮太久會使其中的嘌呤物質(zhì)溶解在湯里,如果把這樣的食物吃進嘴里會增加痛風的風險。而且,吃火鍋時間過長極易引發(fā)腸胃炎、胰腺炎等疾病。所以,吃火鍋時間不宜過長。
吃火鍋時,人們往往追求嫩滑可口,有人在涮燙肉類時菜品剛熟或半熟就吃,這是最不可取的飲食方式,應(yīng)涮燙至完全熟再吃,以防肉類中有寄生蟲存在。一些寄生蟲如旋毛蟲等多寄生在豬、牛、羊及狗身上,若進入身體中會穿腸入血,令身體不適,產(chǎn)生嘔吐、腹瀉、頭痛及高燒等癥狀,尤其是腳部及肚子會劇痛,運動不靈活。若進入腦中,更會引發(fā)腦膜炎,危害生命。
許多人吃火鍋總喜歡吃牛肉丸、肥牛、雞肉等葷菜,卻不太愛吃素菜。對于這種情況,專家建議大家吃火鍋時要注意飲食均衡搭配。涮火鍋吃太多肉類會造成消化不良,而多吃蔬菜不僅能消除油膩,補充人體維生素的不足,還能起到解毒、去火的作用。通常來說,肉和菜的搭配比例是1:3,多食蔬菜總是沒錯的。
許多人吃火鍋通常一撈上來就“趁熱吃”,這樣很容易燙傷口腔、食管和胃黏膜,而且吃完熱食,他們還喜歡喝一點冰凍啤酒、飲料來緩解口腔的“壓力”,認為這種感覺很爽。殊不知,這種“冰火兩重天”的快感最容易使人出現(xiàn)消化不良、胃脹、胃痛、腹脹等嚴重后果,而對于腸胃不好的人來說,更是承受不了這種刺激。
剛吃完火鍋,通常人都處于積食的狀態(tài),為促進消化,可以飲一杯清茶。另外,吃完火鍋后應(yīng)多吃些水果,因為水果性涼,具有良好的消火作用,可有效防止口腔疾病。不過,吃完火鍋不宜馬上吃水果,應(yīng)該在三四十分鐘后再吃。
還有,吃了易“上火”的火鍋之后,下一餐就不應(yīng)該繼續(xù)吃太辛辣的食品了。建議清淡一些,多吃粗糧、豆類、蔬菜,盡量補充有利于預防癌癥的膳食纖維、維生素C 和抗氧化保健成分,做到飲食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