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兆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和進步,近年來,出版行業(yè)市場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要想保障出版社的可持續(xù)發(fā)展,編輯工作者就需要掌握出版價值鏈中的核心價值,只有通過這樣的方式才能夠以不變應萬變,在新媒體時代中實現轉型升級。出版行業(yè)在以往的發(fā)展過程中僅僅需要輸出優(yōu)質的內容即可,然而在新媒體時代下人們每天都會接收到各式各樣的信息轟炸,出版行業(yè)如果還是依靠傳統(tǒng)手段就無法獲得可持續(xù)發(fā)展。因此,新時代出版行業(yè)要想實現核心價值就需要重新獲得讀者的關注度,編輯工作者需要重新尋找一種不會被替代的價值,即創(chuàng)新的思維模式以及運營體系。
新時代下編輯出版行業(yè)主要面臨四大挑戰(zhàn):
新時代下新書面臨越來越難賣的窘境,而一些經典書籍的效益卻一直穩(wěn)步上升。出現這一現象的原因主要有三點:第一,當前圖書市場的細分領域已經逐步成型,這樣的市場劃分方式雖然能夠幫助出版企業(yè)快速找到受眾群體,但是每一細分領域的頭部產品地位十分牢固,讀者在圖書購買過程中更愿意入手經典作品,這就導致新書很難在圖書市場中占據一席之地。第二,新書同質化現象嚴重,缺乏吸引讀者眼球的內容與觀點。這導致讀者讀過一本書后,難以對同類型書籍產生興趣,最終導致新書銷量難以攀升。第三,國內新書作者的創(chuàng)新能力不足。經過調查發(fā)現,當前圖書市場內頭部產品的內容均是對國外理論觀點的總結與闡述,例如,領導能力、營銷能力以及工作能力方面的書籍。這間接說明作者的創(chuàng)作能力較低,無法在一件事物中形成自己的觀點與思想,自然無法滿足讀者的閱讀需求。
在以往的圖書營銷過程中,營銷編輯主要采用傳統(tǒng)的方式對圖書進行宣傳與推廣,即在書店中進行推銷,這樣銷售的范圍較為局限,且難以滿足現代人快節(jié)奏的生活需求。因此,新媒體時代來臨后,傳統(tǒng)營銷方式逐漸沒落,出版行業(yè)急需要發(fā)展新型營銷方式來吸引讀者群體。例如,當前很多行業(yè)使用抖音直播、淘寶直播等互聯網形式進行宣傳、帶貨,這不僅能夠將貨品精準地推送給潛在客戶群體,更是節(jié)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成本。由此可見,新時代下,編輯出版行業(yè)也需要對傳統(tǒng)營銷方式進行改良,有效搭載新媒體快車,提升圖書產品在互聯網中的流量,從而讓更多的讀者了解書籍。
經過調查發(fā)現,近年來很多圖書出版社為了能夠短期獲取更多的經濟效益,采取盲目打折促銷的方式來對滯銷書籍進行處理,久而久之,讀者對書籍的心理預期也逐漸降低,認為原價書籍不值得購買,更愿意入手一些打折產品。由此可見,盲目打折促銷導致圖書市場陷入惡性循環(huán)當中,出版社為了能夠在惡劣的市場環(huán)境中獲取更多的利潤空間,就會采取多種方式降低出版成本,首當其沖的就是作者的版稅。如果作者拿到的版稅無法與其辛苦創(chuàng)作成正比,那么就會降低其創(chuàng)作優(yōu)秀作品的積極性,出版社自然也無法獲得更加優(yōu)質的內容。由此可見,盲目打折促銷不僅無法維護圖書市場的良性發(fā)展,更是導致圖書產品鏈中的每一個人不滿意。作者因為寫書收益少還壓力大,所以不滿意;出版社因為利潤少不滿意;讀者也會因為圖書內容質量差不滿意。
近年來雖然越來越多的人對知識產權引起足夠的重視,國家有關部門也制定了相關法律法規(guī)來防止盜版書籍的出現,但是很多不法分子為了牟取暴利,依然選擇鋌而走險,將號稱“低價書”的盜版書籍流入市場,這樣不僅能夠將盜版書籍合理化銷售,更是大大降低了出版成本。通過查閱相關數據資料能夠發(fā)現,“低價書”在市場中的占有比例已經從2019年的2%上升至2021年的9%。長此以往,低價書將會把知識貶得一文不值。
通過上述的分析能夠發(fā)現,新媒體時代編輯出版行業(yè)面臨著極大的困境與挑戰(zhàn),要想徹底解決上述難題,編輯工作者就需要積極實現出版核心價值。雖然當前很多編輯工作者采取了多種方式實現出版核心價值,但是最終取得的效果卻不甚理想,這就要求編輯工作者不斷探索新的路徑來實現出版核心價值。筆者將自身多年的工作經驗進行總結,最終匯總至幾大實現路徑:
1.做好調查研究,細化數據分析
要想實現出版核心價值,編輯工作者首先需要對出版內容進行優(yōu)化。那么如何才能夠做出更加優(yōu)質的內容呢?這就要求編輯工作者了解讀者的閱讀需求,做好策劃選題工作。本研究認為編輯工作者在出版之前可以對讀者的閱讀興趣進行調查與分析,通過這樣的方式就能夠了解到圖書市場的走向。如今隨著新媒體時代的來臨,大多數讀者更愿意在互聯網平臺中購買書籍資料,因此,編輯工作者可以充分借助大數據手段來對互聯網平臺的圖書銷售情況進行調研。例如,出版社可以在淘寶平臺中注冊為店鋪,通過該平臺提供的銷售數據來對讀者的購買量以及購買類型進行調研,該調研數據不僅能夠客觀展現出讀者的閱讀興趣,更是具有實時性與直觀性。
2.多做原創(chuàng)作品
在以往的圖書出版市場中,出版社一般會花費大量的資金來購買國外暢銷書籍。為了能夠徹底扭轉這一局面,新時代下編輯工作者應當多做一些本國的原創(chuàng)作品,通過這樣的方式才能夠不斷激發(fā)本國作者的創(chuàng)作能力。例如,對于一些國外沒有涉獵,而本國較為熱門的領域,編輯工作者更應當與本國作者進行聯合,填補圖書市場空白,出版更加優(yōu)質的圖書內容。不僅如此,大量的國外書籍流入市場后無法有效提升本國讀者的閱讀興趣,這就要求編輯工作者大力推出適合本國讀者閱讀需求的圖書。
3.獲取自帶私域流量的作者
新媒體時代下圖書出版行業(yè)要想獲取長遠發(fā)展,除了需要對出版內容進行優(yōu)化外,更是需要提升書籍的宣傳水平,從而提升出版書籍的營銷質量。例如,編輯工作者可以在互聯網中搜集與選題策劃內容相關的作者信息,并與流量較高的作者進行合作,這樣出版的作品在一開始宣傳就能夠具備較高的關注度與流量。那么,編輯應當通過何種方式來判斷一個作者的流量水平呢?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分析,分別為:第一,作者在線下的影響力;第二,作者在抖音、微博等互聯網賬號中的粉絲數量以及互動數量;第三,作者在潛在讀者朋友圈中的影響力等。
新時代下編輯工作者要想實現出版價值,還需要創(chuàng)作優(yōu)質內容,打造圖書品牌,具體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入手:
1.對圖書產品化的指標引起足夠的重視
要想打造圖書品牌,編輯工作者就需要對圖書產品化的幾個指標引起足夠的重視。通過查閱相關資料能夠發(fā)現,影響圖書銷量的指標主要有四個,分別為:第一,圖書的工具性。即:讀者在閱讀完該書后能夠學會一套完整的方式方法;第二,書籍的思想性。即:出版的書籍需要能夠為讀者提供全新的思維與理念;第三,書籍的實用性。即:書籍的內容需要能夠為讀者的學習、生活、工作帶來改變;第四,書籍的科學性。即:書籍的內容需要有科學做支撐。
2.對內容產品化的實踐方向進行改進
研究發(fā)現,在打造出版書籍產品化的過程中,編輯工作者需要與流量較高的作者進行團隊合作。出版社的編輯工作者需要提升發(fā)行能力與出版內容的質量,而作者也需要充分利用自身流量,將內容進行產品化處理。這樣的操作方式已經得到各大出版社的嘗試,最終取得了不錯的營銷效果。例如,近年來較為成功的產品化案例就是《何帆中國經濟報告》的營銷。該出版社就是有效借助何帆的個人影響力,將其有效轉化為品牌流量,從而提升出版書籍的品牌影響力。
新時代下編輯工作者要想實現出版價值,還需要提升出版內容的傳播價值,具體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入手:
1.將圖書流量變?yōu)殚]環(huán)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圖書流量也發(fā)生了較大的變化。新時代下出版單位要想提升圖書流量,就需要在了解讀者閱讀需求的基礎上,為讀者推薦個性化閱讀產品,只有通過這樣的方式才能夠提升圖書的銷量。這就要求出版單位將圖書流量變?yōu)殚]環(huán),具體做法包括四個步驟,分別為:第一,選擇圖書市場中的某一細分領域;第二,尋找與這一細分領域相關的流量內容;第三,將自己出版的圖書產品推至頭部;第四,通過持續(xù)好評的方式形成口碑推薦。由此可以看出,新時代下出版單位要想推出一本銷量較高的書籍,首先需要這樣一個流量閉環(huán):推廣、搜索、口碑。那么如何能夠擁有推廣流量呢,這就要求編輯工作者能夠獲取到私域流量。其次需要尋找到的私域流量轉化為品類流量,只有通過這樣的方式才能夠將出版的圖書推送至品類頭部,最終獲得更多讀者的搜索與點擊。最終要將搜索流量轉化為口碑流量,這就要求編輯工作者出版的圖書質量要高,只有通過這樣的方式才能夠獲得讀者的持續(xù)推薦,最終形成品牌口碑,這就是打造一本暢銷書的完整路徑。經過調查發(fā)現,當前雖然很多編輯工作者掌握了圖書流量的理論知識,但是在實際工作中卻未取得理想的效果,究其原因是其選擇了錯誤的圖書細分領域。如今很多圖書細分領域中已經存在著大量優(yōu)質的頭部產品,出版單位要想在這些優(yōu)質書籍中打造一本暢銷書十分困難。因此,圖書編輯在選擇細分領域時可以對還沒完全開發(fā)的領域引起足夠的重視,選擇一個十分有前景的細分領域,最終將自己的圖書產品推至頭部作品。
2.利用圖書流量精準匹配潛在讀者群體
為了能夠有效提升圖書的傳播價值,編輯工作者還可以利用圖書流量來精準匹配潛在讀者群體。例如,編輯工作者可以在圖書上市后,利用大數據軟件來對用戶進行分析與推算,從而做到精準匹配。如今,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fā)展,越來越多的用戶選擇使用互聯網軟件進行購物,在這樣的大形勢下,出版單位就需要在線上銷售過程中做好內容宣傳工作,積極開展直播活動以及粉絲互動活動,從而為潛在讀者提供優(yōu)質服務。由此可以看出,傳統(tǒng)圖書銷售渠道已經無法滿足新時代的需求,出版單位要想獲得較高的經濟效益,實現銷量高速增加,就需要借助互聯網手段以及數據分析技術,為潛在客戶推送宣傳廣告。這就要求編輯工作者能夠主動學習數據分析的手段,只有通過這樣的方式才能夠更好地開展內容傳播工作。
3.不同時期采取不同的內容傳播方式
出版單位在不同的社會發(fā)展階段需要采取不同的內容傳播方式,將自身的銷售方式與時代特征相融合,從而開發(fā)出更符合當代讀者的營銷方式。經過調查發(fā)現,如今圖書出版市場中主要存在兩種常見的營銷方式,分別為:第一,價值營銷派;第二,心智派。新媒體時代下編輯工作者主要使用第二種營銷方式來進行圖書推廣活動,它能夠為圖書產品進行定位,進而為定位中的用戶群體推送圖書的相關信息。
通過上述的分析能夠發(fā)現,新媒體時代雖然為出版行業(yè)帶來了巨大的沖擊與挑戰(zhàn),但是伴隨而來的還有全新的機遇。因此,在這樣的大形勢下編輯工作者需要緊跟時代步伐,勇于成長與創(chuàng)新,敢于深入市場一線了解行情,摒棄傳統(tǒng)的工作經驗與技能,搭載信息技術快車來逐步擴大圖書出版的影響力,最終實現出版的核心價值。本研究認為編輯工作者具體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實現出版核心價值:第一,優(yōu)化出版內容。這就要求編輯工作者積極開展調研活動,聯系作者開展本土創(chuàng)作板塊,并與具備私域流量的作者進行合作。第二,形成圖書品牌。這就要求編輯工作者對圖書產品化的幾個指標引起足夠的重視,并對內容產品化的實踐方向進行改進。第三,提升內容的傳播價值。這就要求編輯工作者將圖書流量變?yōu)殚]環(huán),利用圖書流量精準匹配潛在讀者群體,并結合時代特征優(yōu)化內容傳播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