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蔬菜》創(chuàng)刊30余年來,曾先后榮獲第三屆國家期刊獎、中國百強期刊(2013、2015)、全國優(yōu)秀科技期刊二等獎、中國期刊方陣雙百期刊、全國優(yōu)秀農業(yè)期刊一等獎,為全國農家書屋重點期刊。發(fā)行量始終居全國同類期刊首位,被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中國核心期刊(遴選)數據庫、中國知識資源總庫《中國科技期刊精品數據庫》等收錄,是全國基層農技專家、蔬菜生產者、種子經營商的必備雜志。
層層篩選之下,雜志內容始終緊握時代脈搏、貼合產業(yè)發(fā)展實際。現設有產業(yè)經濟、高山蔬菜、設施蔬菜機械化、品種導航、栽培技術、專家坐診、植保技術、農業(yè)創(chuàng)客、土壤與肥料、耕耘花香、法律在線等欄目。
1.來稿要求條理清晰、文字簡練、通俗易懂,技術措施實用、可操作性強,內容要有新意。并需提供與來稿內容相關的照片用于文章配圖,提高文章的可讀性。
2.“設施蔬菜機械化”欄目擬在介紹當前機械在蔬菜中的應用以及各種設施利用情況,旨在加快蔬菜規(guī)模化生產;“品種導航”欄目以各地蔬菜品種應用情況為重點,介紹時下最新最優(yōu)的品種;“專家坐診”欄目針對蔬菜生產一線出現的各種疑難病癥,邀請專家會診;“植保技術”欄目為讀者送去蔬菜病蟲草害等的識別與防治技巧,為蔬菜安全生產保駕護航。
3.按照GB 4839-2009農藥中文通用名稱的要求,文中所用的農藥均需注明通用名,并要求提供具體的濃度、劑型、用量等。
4.為了方便編輯部與作者取得聯系,投稿時請附作者信息,包括第一作者的姓名、單位、詳細地址、郵政編碼、電話號碼和郵箱,以及其他作者的單位。
5.引用的參考文獻應為最近5年內發(fā)表的,且一般要求5篇以上;另外,參考文獻著錄采用順序編碼制,即按在正文中被引用的先后順序排列。同時,務必在正文引用處加注上角標。作者不超過3人的全部列出,3人以上只寫前3名,后加“等”。
6.來稿請勿一稿多投,文責作者自負。本刊編輯部對來稿可作必要修改,稿件一經刊載,酌致稿酬,并贈送當期樣刊3本。
7.本刊已加入《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和《中國期刊網》全文數據庫,《萬方數據資源系統(tǒng)數字化期刊群》、《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和《長江蔬菜網》,如作者不同意將文章編入該數據庫,請在來稿時聲明。
8.本刊已許可中國知網、萬方數據、維普網、長江蔬菜微信公眾號、長江蔬菜網、長江蔬菜App、博看網、世紀超星以數字化方式復制、匯編、發(fā)行、信息網絡傳播本刊全文。本刊支付的稿酬已包含中國知網、萬方數據、維普網、長江蔬菜微信公眾號、長江蔬菜網、長江蔬菜App、博看網、世紀超星的著作權使用費,所有署名作者向本刊提交文章發(fā)表之行為視為同意上述聲明。如有異議,請在投稿時說明,本刊將按作者說明處理。
地址:武漢市江漢區(qū)瓊樓里588號怡景商務大廈A座8層
郵編:430023
電話:027-85762415
郵箱投稿:1733172762@qq.com
溫馨提示:每年的6、9、12月為文章發(fā)表高峰期,請各位作者提前投稿,錯開高峰期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