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書 , 江 軍 , 孟 幫 杰 , 黃 煌 , 程 耀
(1.中電建水電開發(fā)集團有限公司,四川 成都 610000;2. 中國電建集團成都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四川 成都 610000)
春廠壩水電站常規(guī)水電機組已于2016年投產發(fā)電,按照梯級水光蓄互補聯(lián)合發(fā)電工程規(guī)劃,在原水電站廠房上游新建抽水蓄能電站,安裝1臺容量為5 MW的變速恒頻可逆式抽水蓄能發(fā)電機組[1]。春廠壩抽水蓄能電站作為國內投產的唯一一個梯級水光蓄互補項目[2],在施工期為實現(xiàn)縮短已建水電站停水工期,提高項目建設的經濟效益,有必要在已建成水電站引水壓力鋼管接入段岔管處設置悶頭等措施。本文基于春廠壩水電站發(fā)電工況下,通過對梯級水光蓄互補聯(lián)合發(fā)電工程施工期壓力鋼管岔管悶頭進行應力復核計算與運行情況分析,闡明了在梯級小水電基礎上實現(xiàn)水光蓄互補聯(lián)合發(fā)電系統(tǒng)改造工程的技術路線,以及水電站在帶悶頭工況下運行的安全性和合理性[3]。
春廠壩水電站為四川省阿壩州小金川左岸支流沃日河水電梯級規(guī)劃中第四級電站,電站采用閘壩引水式開發(fā)。水庫正常蓄水位2 449.80 m,引水隧洞長 13 044.30 m,壓力鋼管長435.193 m(主管),正常尾水位2 289.54 m,額定引用流量47.1 m3/s。電站裝機3臺,單機容量18 MW,總裝機容量54 MW。
壓力管道由上平段、斜井段及下平段組成,壓力管道總長512.025 m,其中混凝土管長8.5 m,其余為鋼管,內徑3.5 m。下平段經兩個卜型岔管向三臺機組供水,管0+450.2 m~管0+504.5 m段為覆蓋層洞段,其余均為基巖洞段。主管段鋼襯外包微膨脹混凝土,厚度60 cm。壓力管道全線采用鋼板襯砌,鋼材主管采用Q345R,壁厚為12~22 mm;支管和岔管采用Q345R,支管壁厚為18 mm,主岔管壁厚為20~36 mm,次岔管壁厚為20~30 mm。
通過監(jiān)測資料分析表明,壓力管道在運行期處于穩(wěn)定。
春廠壩抽水蓄能電站引水鋼管在已建水電站主岔管上游7.5 m位置接入。新建岔管采用“Y”型岔管,設計支管直徑1.2 m,分岔角61.68°,總長約110 m,壓力鋼管使用Q345R(GB713)板材,與已建電站壓力鋼管采用同一材質板材,2層貼邊板材厚度均為30 mm,岔管管壁厚度30 mm,貼邊鋼岔管部位設計工作壓力205.5 m(含水擊壓力)。引水壓力鋼管采用Q345,壁厚12 mm。正常運行工況鋼岔管三維計算應力云圖見圖1,水壓試驗工況鋼岔管三維計算應力云圖見圖2。
圖1 正常運行工況鋼岔管三維計算應力云圖(MPa)
圖2 水壓試驗工況鋼岔管三維計算應力云圖(MPa)
由于水光蓄互補聯(lián)合發(fā)電系統(tǒng)的整體建設要求,在春廠壩抽水蓄能電站新建壓力鋼管施工期間,已建水電站處于全停機狀態(tài)。新建壓力鋼管接入后需完成抽蓄機組進水蝶閥安裝調試,已建水電站才具備恢復發(fā)電功能,預計總工期7個月,由此導致已建水電站發(fā)電損失較大。
為此,在施工期間優(yōu)先考慮完成主岔管段接入,通過在抽蓄壓力鋼管1號鎮(zhèn)墩下游側1.5 m處設置悶頭措施,解決新建壓力鋼管接入后,已建水電站無法運行的問題。悶頭具體結構形式為半球形悶頭,半球形悶頭結構形式見圖3。悶頭材料型號采用Q345R,設計壓力2.6MPa(最大試驗壓力),實際選用鋼板厚度12 mm(成型前),成型后厚度10 mm。為驗證鋼岔管及悶頭安全可靠性,確保鋼岔管和悶頭達到功能要求,對鋼岔管和悶頭進行廠內整體水壓試驗。試驗時,監(jiān)測和檢測數(shù)據(jù)證明一切指標良好。
圖3 半球形悶頭結構形式圖
復核計算悶頭采用的參數(shù)見表1。
表1 復核計算悶頭采用的參數(shù)表
設計溫度下球殼的計算厚度按式(1)計算。
(1)
式中Di為圓筒或球殼的內直徑,mm;pc為計算壓力,MPa;[σ]t為設計溫度下圓筒或球殼材料的許用應力,MPa;φ為焊接接頭系數(shù);δ為圓筒或球殼的計算厚度,mm。
支管門頭應力計算采用式(2)進行計算。
(2)
式中σt為設計溫度下圓筒或球殼的計算應力,MPa;δe球殼有效厚度,mm。
根據(jù)以上公式,計算悶頭厚度為5 mm<10 mm(實際厚度)。悶頭應力為98.2 MPa<[σ]t=207 MPa(許用應力)。
封頭厚度采用式(3)進行計算。
(3)
式中ts為封頭厚度,mm;p為內水壓力設計值,MPa;rs為封頭半徑,mm。
構件應力按式(4)計算。
(4)
式中p為內水壓力設計值,MPa;r為半徑,mm;t為悶頭實際厚度,mm。
計算得封頭厚度為5 mm,應力為156 MPa。
通過有限元軟件對壓力鋼管及悶頭建立模型進行分析計算,壓力鋼管及封頭模型見圖4,應力計算結果見圖5。
圖4 壓力鋼管及封頭模型
圖5 應力計算結果(MPa)
根據(jù)有限元分析可得,最大應力出現(xiàn)在焊縫周圍,最大應力為148.4 MPa。
春廠壩變速抽水蓄能示范電站岔管在設計中采用了“水工鋼岔管一體化設計軟件”工具進行設計,一體化設計軟件融合了設計規(guī)范和工程經驗,梳理整合了鋼岔管設計相關的各類參數(shù)信息,在設計數(shù)據(jù)支持下,按設計流程分別完成三維建模、有限元計算、工程制圖和Word算稿編制功能,最終達到設計工作標準化、程序化、三維化。并運用于多個實際工程項目,得到了充分檢驗,事實證明采用一體化設計的岔管結構是安全可靠、科學合理的。
根據(jù)《壓力容器》GB150-2011[4]和《水電站壓力鋼管設計規(guī)范》NB/T 35056- 2015[5]對廠家提供數(shù)據(jù)進行復核,春廠壩變速抽水蓄能電站在施工期采用的半球型悶頭(材質Q345R,板厚12 mm,整體沖壓成型后厚10 mm)是合適的。經計算可知,最小板厚5 mm,考慮銹蝕厚度2 mm,實際最小板厚不應小于7 mm。球形悶頭最大應力約在148.4~156 MPa之間,最大應力出現(xiàn)在半球型悶頭與壓力鋼管焊縫之間。計算結果表明,采用廠家提供數(shù)據(jù)進行計算時,悶頭厚度滿足要求,悶頭應力滿足要求。
建議在悶頭強度滿足要求的情況下,采用增加加強圈、焊接騎縫板等措施,對悶頭及焊縫進行處理,以確保安全。
根據(jù)悶頭的實際運行情況分析,春廠壩變速抽水蓄能示范電站采用整體壓制成型的標準悶頭。用于后期發(fā)電時支管臨時封堵,故按永久悶頭考慮,具體結構形式為半球形整體鋼板沖壓成型,并按管控要求提交了質量合格證書、材質證明報告、材質第三方檢測報告、焊接工藝評定、焊縫無損檢測報告、水壓強度試驗報告,通過7個月的實際運行考驗,悶頭厚度滿足要求,悶頭應力值滿足要求。
通過在春廠壩已建水電站主岔管上游接入“Y”型岔管的方式擴建混合式抽水蓄能電站,在國內尚屬于首例,隨著國內水光蓄互補項目的發(fā)展前景,到2030年風電、光伏發(fā)電總裝機容量在12億kW以上,大規(guī)模的新能源并網迫切需要大量調節(jié)電源提供優(yōu)質的輔助服務,本文通過對已建發(fā)電水電站壓力鋼管安裝悶頭分析研究,以及水光蓄示范工程施工期成功應用實踐,在施工期間為縮短已建水電站停水工期,提高項目建設的經濟效益,設置切實安全可靠的悶頭措施是必要的,對有類似擴建混合式抽蓄電站有一定的工程參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