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龍
中冶城市投資控股有限公司 廣東 廣州 510000
近海房屋工程地下室底板滲漏問題較為常見,底板滲漏問題不僅影響房屋正常使用功能,還會減少建筑的使用壽命。同時,也對建設施工企業(yè)的經(jīng)濟效益產(chǎn)生較大影響,阻礙房屋建筑行業(yè)的健康有序發(fā)展。目前,對地下室底板滲漏問題的處理已經(jīng)成為施工單位質量控制的重點。
本工程所處地理位置如圖1,工程南側距海溝直線距離1000m,西側距海邊直線距離2600m。
工程所處場地地下水類型主要為松散巖類孔隙水和基巖裂隙水。建筑物場地處于濕潤區(qū),地下水對混凝土結構的腐蝕性等級為微腐蝕,地下水位以上土層對混凝土結構的腐蝕性等級為弱腐蝕。
地下室與巖土直接接觸的基礎(含連系梁)、地下室底板環(huán)境類別為二b類,地下室內部的其他構件為二a類,其余構件為一類。地下室承臺、底板混凝土強度等級為C35,抗?jié)B等級為P8,最大水膠比為0.50,最大氯離子含量為0.1%。
地下室防水工程防水等級為一級,設防標準采用抗?jié)B鋼筋砼自防水再附加柔性防水層的做法。
地下室底板防水做法:①素土夯實;②C20墊層;③20厚DS M20水泥砂漿找平層;④1.5厚聚合物高彈防水涂料;⑤3厚自粘聚合物改性瀝青防水卷材;⑥0.5厚聚乙烯薄膜一層;⑦50厚C20細石混凝土保護層;⑧地下室底板。
表1 地下室底板澆筑時間表
地下室底板混凝土設計強度等級為C35,混凝土試件強度達到C40以上,達到114%設計強度,混凝土抗?jié)B等級為≥P8。
地下室底板存在大面積滲漏問題現(xiàn)象,主要區(qū)域為1-4、1-5、1-7、2-1、2-2、2-3、2-4區(qū)及后澆帶。滲漏問題最嚴重區(qū)域為D-BQ軸~D-BR軸交D-19軸~D-20軸處的三個衛(wèi)生間區(qū)域,通過機電預埋PVC管的縫隙滲出。
找平層施工過程中,表層收面不平整,導致防水卷材施工時,造成防水涂料表面有氣泡,后期施工卷材時,卷材無法貼合造成空鼓現(xiàn)象。底板防水卷材采用的是自粘聚合物改性瀝青防水卷材,由于是自粘卷材,施工過程中卷材與卷材之間的搭接容易不密實,容易產(chǎn)生縫隙。
混凝土施工不當主要指澆筑振搗與養(yǎng)護不當而產(chǎn)生裂縫,混凝土供應不及時導致澆筑不連續(xù)、上下層振搗不充分,施工冷縫造成混凝土上下層銜接不緊密,成為底板防水的薄弱部位?;炷翝矒v完成后養(yǎng)護不及時、養(yǎng)護方法和時間不規(guī)范,混凝土并未達到受載強度就在其上堆放模板、鋼筋等材料。都會導致混凝土出現(xiàn)裂縫,引起底板滲漏。
商品混凝土并未嚴格按設計配合比進行拌制,水泥用量偏多,水化反應過程產(chǎn)生大量水化熱[1],本工程地下室底板厚度較厚,混凝土表面散熱較快,而內部溫度急劇上升,施工過程底板混凝土缺少降溫措施,底板內外形成較大溫差,產(chǎn)生溫差應力,進而出現(xiàn)裂縫,造成底板滲漏水。
在施工過程中,混凝土供應不及時,導致澆筑不連續(xù)、銜接處混凝土振搗不充分,形成施工冷縫,造成新舊混凝土銜接不緊密,成為地下室底板防水的薄弱部位[2]。另外,夏秋季施工地下室底板,白天溫度高,灑水養(yǎng)護不及時,養(yǎng)護時間和方法不符合要求,導致局部混凝土產(chǎn)生裂縫。
后澆帶滲漏情況較為嚴重,其原因有:預留后澆帶時,在后澆帶兩邊預留止水鋼板,由于止水鋼板焊接處焊縫不飽滿,止水鋼板的防腐工作不到位,造成止水鋼板出現(xiàn)銹蝕;后澆帶處理時,未對原混凝土面進行鑿毛處理,導致后澆混凝土與原混凝土無法更好的貼合[3]。
施工期間地下室未持續(xù)降水和設置導盲溝,場地緊鄰海溝及海邊,場地地勢較低,為匯水區(qū)域,地表水補給來源豐富,水量匯集,缺少有效降排水措施,造成場區(qū)內水位偏高,地下室底板承壓較大。
根據(jù)滲漏部位和滲漏大小,在認真分析結構漏水的原因后,采用注漿堵漏、開槽封堵以及開孔泄壓等工藝相結合方式,先排后堵、大漏變小漏、線漏變點漏、片漏變孔漏,使大面積滲漏水匯集一點或幾點,最后集中封堵。做到排堵相結、防堵為主(排是指排除結構內的水),采用剛柔結合、因地制宜、綜合治理。
5.1.1 材料選擇。KM-505雙組份改性環(huán)氧樹脂灌漿材料。
表2 KM-505雙組份改性環(huán)氧樹脂灌漿技術指標
5.1.2 施工方法。
5.1.2.1 查找漏水點:堵漏前必須進行現(xiàn)場調查,摸清現(xiàn)場施工情況,分析滲漏水的原因,查清漏水部位、裂縫、裂紋或穿孔的寬度、長度、深度和貫穿情況,并了解雨天和晴天的漏水情況,通過充分調查,正確擬定堵漏方案,做好各項準備工作。
5.1.2.2 清理滲漏基面:許多漏水點因為長期滲水,清除砼表面析出物,確保表面干凈,能夠清楚看到滲透點部位。
5.1.2.3 鉆孔。①在施工縫、伸縮縫或明顯裂縫的左右3~25cm處,由下而上,由起點到終點每隔8cm~20cm距離(視滲透狀況而定)交叉鉆孔,打孔深度一般為15~25cm,再將灌漿針頭埋于孔內擰緊,針頭橡膠部分必須全部置于孔內;②有蜂窩麻面、區(qū)域性漏水位置,必須將表層清理干凈確定漏點,甚至采用開槽將麻面和蜂窩剃掉,直到看到密實的混凝土,再用清水進行沖刷后,用水不漏將其修復后在進行鉆孔和固定灌漿針頭,然后再進行后續(xù)作業(yè);③施工縫、伸縮縫如果連接處混凝土搗鼓不均勻出現(xiàn)空洞,必須采用開槽方式將其剔除掉,用清水進行沖刷后,用水不漏將其修復后再根據(jù)①的方法進行打孔和固定灌漿針頭。
5.1.2.4 灌注漿料:①依據(jù)滲透狀況和施工要求,采用從上而下,從起點到終點的方法依次往各個灌漿針頭內灌漿,當漿液從裂縫處或者結構體表面滲出,或者高壓灌漿機的壓力表上升到警戒線(黃色和紅色)區(qū)域時,應立即停止注漿,然后順移到下一個灌漿針頭繼續(xù)灌漿,注意盡量使縫隙的漿液連續(xù)且飽和,這樣才能更充分地保證無反滲的情況出現(xiàn);②對于垂直縫一般自上而下灌漿,水平縫由一端向另一端或從兩頭向中間灌漿;對集中漏水應先對漏水量最大的孔洞進行灌漿。用電動高壓注漿泵,將堵漏劑從注漿管中注入混凝土空隙縫,直到壓不進為止(注入率≤0.011/min)或從縫隙滲漏出漿液時隨即關閉閥門,移至下一個注漿嘴;
5.1.2.5 觀察→補漏:注漿過程中,注意觀察漿液流向,結構里水位流向,確保滲水點的水被全部擠出砼體,注漿后觀察滲水點是否有新的位置發(fā)生變化,利于分析砼體內水位走向;
5.1.2.6 化學材料灌漿孔的設計和布孔。灌漿孔的布孔有騎縫和斜孔兩種形式,根據(jù)實際情況和需要加以選擇,必要時兩者并用。①灌漿孔的設計:灌漿孔的位置,應使孔和漏水裂縫空隙相交,并選在漏水量最大處;②布孔原則:注漿孔眼的位置和數(shù)量,需根據(jù)不同漏水情況進行合理安排,以導出漏水為目的,在集中漏水處布孔,裂縫大、水流量大則孔距大,縫隙小則孔距?。虎鄄伎足@孔(鉆孔深度計算)。
5.2.1 材料選擇。按水灰比例約2∶5配料,快速攪拌,將粉料和水攪拌均勻,使?jié){料成黏稠狀,并攪拌無結塊,按壓到需封堵的漏水部位,直至發(fā)熱凝固,每一批配好的漿料應在3min內用完,隨配隨用。
5.2.2 施工方法。
5.2.2.1 對基層表面進行清理,要求平整、清潔、無油污,無浮灰,不應有起砂、空鼓等現(xiàn)象。用小簪子剔鑿出V型縫,縫深5cm,并用高壓水沖洗并保持潮濕狀態(tài),但不得有積水。界面黏結時,可預先涂刷界面處理劑
5.2.2 用鐵抹子將攪拌好的漿料均勻壓入剔鑿出的 V型縫內,以擠出2mm為標準,壓入完畢后待漿料初凝方可拿開鐵抹子,進行表面抹平,并鏟除高出表面的漿料,不宜反復抹壓。遇有氣泡時應刺破壓緊,表面應密實。
5.2.3 施工完成后3-4h內進行保濕養(yǎng)護。
5.3.1 材料選擇。PVC管、彎頭、三通、堵漏王。
5.3.2 施工方法。
5.3.2.1 在滲水嚴重處開60mm排水孔,深度視現(xiàn)場情況而定,一般在0.5 ~1mm間。
5.3.2.2 在找平層上開槽連接排水孔和排水溝寬度50~100mm,將排水孔周圍找平層剔除,并將孔周底板面鑿毛。
5.3.2.3 準備Φ16pvc管、彎頭、三通等相關材料,如果是一個排水孔,則用彎頭和三通各接一根短管(一根100mm、一根150mm)然后將彎頭和三通連接, 再將pvc 連接三通與排水溝,最后將兩根短管向下連同彎頭和三通插入排水孔。如果同一區(qū)域有多個排水孔可以串聯(lián)連接或采用上述方法分別連接。
5.3.2.4 用布或者膠帶堵在排水孔口下30~50mm處,將堵漏王加水和勻并堵在孔內和孔周(此過程速度要快并確保堵漏王與底板充分接觸)。
5.3.2.5 待堵漏王充分凝固后,在管槽內掃漿,再用比找平層高一等級混凝土加膨脹劑將管槽修復。
通過了解地下室底板澆筑時間、地下室底板混凝土強度等地下室底板施工情況,對地下室底板滲漏點的滲漏部位和滲漏大小,分析地下室底板漏水的原因。有針對性地采用注漿堵漏、開槽封堵以及開孔泄壓等工藝相結合方式,處理滲漏點。經(jīng)處理過的滲漏點沒有再發(fā)現(xiàn)漏水現(xiàn)象,能有效防止近海建筑物地下室底板滲漏水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