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 亮
(江蘇鎮(zhèn)江路橋工程有限公司,江蘇 鎮(zhèn)江 212000
公路橋梁工程投用后,路面會長期受到車輛的碾壓,因此在工程建設中,路面的施工最受關注。過去運用傳統(tǒng)的瀝青材料進行路面施工,不僅容易受到自然條件的影響,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很容易出現(xiàn)裂縫、變形等情況。經實踐檢驗,以高模量瀝青混凝土替代傳統(tǒng)的瀝青材料,能夠優(yōu)化路面結構的抗損壞性能、防水性能和抗開裂性能,明顯提升路面施工的綜合質量水平。高模量瀝青混凝土材料一般是指模量高于改性瀝青混合料的特種瀝青混合料,目前高模量瀝青混合料主要是在混合料拌制過程中摻加高模量劑以達到提高瀝青混合料模量的作用,解決路面強度不足以及瀝青混合料高溫性能不良造成的路面病害問題,為公路施工工作的開展奠定更加堅實的基礎[1]。本文就高模量瀝青路面施工質量的控制進行分析。
采用SBS改性瀝青[2],具體技術指標要求見表1。
表1 SBS改性瀝青技術指標要求
高模量劑為控制高模量瀝青混合料EME-14質量的關鍵材料,須對材料質量嚴格控制。
高模量瀝青混合料EME-14中所用高模量劑的技術指標要求見表2。
表2 高模量劑技術指標要求
本著對關鍵篩孔進行控制的原則,結合國際EME-14中值的級配范圍為篩孔工作的開展提供參考依據,選擇與法國關鍵篩孔最接近的篩孔0.075mm,2.36mm,4.75mm,9.5mm作為級配設計時的關鍵控制篩孔,如表3所示。
表3 高模量瀝青混合料級配要求(國標篩孔標準)
設計指標由旋轉壓實、凍融劈裂試驗檢驗、抗車轍能力檢驗等部分組成,具體內容應符合相關規(guī)范規(guī)定。必須注意的是,為提升高模量瀝青混合料的抗水損害性能,特別設置兩次凍融劈裂強度比指標;為提升路面結構抵御汽車行駛產生的荷載力的能力,特將中面層高模量瀝青混合料的60℃的車轍動穩(wěn)定度指標提高至10000次/mm,70℃的車轍動穩(wěn)定度指標提高至5000次/mm,如表4所示。
表4 高模量EME-14瀝青混合料設計指標
(1)重視加強溫度控制,尤其是對瀝青及集料進行加工時應當達到的溫度、瀝青混合料拌制后的溫度等。通常情況下,集料的溫度需要明顯高于瀝青的溫度,制備完成的瀝青混合料如果不能及時投入使用,需要短暫進行存儲,存儲過程中的溫度不可降低10℃以上。高模量瀝青混合料EME-14的施工溫度控制范圍要符合要求。
(2)拌和樓控制室要逐盤打印瀝青及各種礦料的用量和拌和溫度,并定期對拌和樓的計量和測溫進行校核;如果此拌合機不具備反饋材料用量和溫度記錄功能,則不建議投入使用。
(3)高模量劑的添加。以合理的方式加入高模量劑,參考單次瀝青混合料的制備量,對于高模量劑的投入量加以控制。在對高模量劑進行計量時,投料系統(tǒng)滿足精準投料的要求,摒棄傳統(tǒng)的人為投料的方法。為了從根本上降低因外界環(huán)境因素影響導致高模量劑出現(xiàn)結塊等質量降低情況的可能性,建議在進料口增加篩網或是設置專門分散系統(tǒng),將結塊的高模量劑隔絕在外。
(4)以試拌的方式把握最優(yōu)拌和時間,確保集料能夠充分與瀝青混合,同時充分保障攪拌的均勻性??梢韵葘⒏吣A縿┨砣氲郊现羞M行干拌,推薦干拌時間15s,充分攪拌后,加入改性瀝青,再次拌和,總體的拌和時間不超過1min。
(5)以觀察混合料外在形態(tài)的方式評判制備情況,及時發(fā)現(xiàn)混合料出現(xiàn)的離析、色澤發(fā)白、有異常煙塵等問題。如果能夠確定導致此類問題的原因是混合料的質量無法達標,則不允許再繼續(xù)使用該混合料,而是應當將其視為廢棄材料集中處理。在正式開展生產工作時,技術人員可以采取最直接的肉眼觀察的方式鎖定問題。
(1)加強溫度控制,使用溫度計對高模量瀝青混合料的出廠溫度以及運往施工現(xiàn)場后溫度的變化情況進行測定。借助運輸車輛側面留存的檢測口,將溫度計深入到混合料中大于150mm的深度進行測量。
(2)在進行高模量瀝青混合料的卸料處理時,運料車應前后多次移動進行裝料,其目的是為了降低粗集料發(fā)生離析問題的可能性。
(3)結合攤鋪工作的開展效率,選擇運輸車的數(shù)量。一般來說,1臺攤鋪機應當與至少5輛運料車配合使用。
(4)可以選擇在運料車上覆蓋篷布,在整個卸料過程中不可將篷布取下,完成卸料后,去除篷布,以便降低溫度變動幅度,同時降低對周邊環(huán)境產生的負面影響。
(5)在進行攤鋪時,運料車應當與攤鋪機緊密配合,運料車停靠在距離攤鋪機10~30cm處即可,避免與攤鋪機距離過近,相互碰撞。在進行卸料時,運料車應當保持空檔狀態(tài),攤鋪機向前移動時會自然推動運料車的行進。
(1)采取持續(xù)、勻速的攤鋪方式,充分保障路面的平整度。攤鋪機攤鋪速度的控制可以根據拌和機的產量、施工機械配套情況及攤鋪厚度、攤鋪寬度,按2~4m/min予以調整選擇,保持勻速、持續(xù)、慢速攤鋪的方式,不可臨時中斷,也不可隨意加速。盡可能地減少臨時終止攤鋪的次數(shù)。
(2)攤鋪工作完成后,混合料并未壓實之前,應當將已經完成攤鋪的范圍作為封閉路段,任何人不可隨意進入其中。但如果某些部分出現(xiàn)了離析的情況,則可以由專業(yè)的技術人員去往現(xiàn)場進行人工填補,必要時進行混合料的替換。存在著較為嚴重質量問題的路段,應當及時進行鏟除,重新進行攤鋪。
(3)高模量瀝青混合料EME-14面層宜用非接觸式平衡梁裝置控制攤鋪厚度。為了提高攤鋪工作的開展效率,可以由多臺攤鋪機同時進行攤鋪,銜接處采取斜接縫的方式,盡可能地避免裂縫的出現(xiàn)。攤鋪機之間的距離應當控制在30cm以內。
(4)攤鋪機應當時刻處于良好的運行狀態(tài)下,通過調整位于螺旋布料器兩側的自動料位器,使之能夠滿足料門開度、鏈板送料器的速度和螺旋布料器的轉速要求。傾注到螺旋布料器中的混合料應當適當?shù)母哂诼菪剂掀?,使熨平板的擋板前混合料的高度在全寬范圍內保持一致,盡可能地避免攤鋪層離析[3]。
(5)檢測松鋪厚度是否能夠滿足相應的規(guī)范標準要求,便于針對性地進行調整。攤鋪之前應當將熨平板進行預熱處理,隨時能夠保持緊密銜接狀態(tài),避免縫隙的出現(xiàn),從而防止粒料卡入縫隙,最終損壞鋪面。
(6)積極采取相應措施,盡量做到攤鋪機不攏料,以減少面層離析。
(7)攤鋪遇雨時,立即停止施工,并清除未壓實成型的混合料。遭受雨淋的混合料應廢棄,不得卸入攤鋪機進行攤鋪。
(1)充分保障高模量瀝青混凝土的壓實度是十分必要的,技術人員需要有針對性地選擇壓路機,并明確碾壓工作的開展步驟。為充分保障路面壓實的平整度,在進行初次壓實時,需要確保混凝土并未出現(xiàn)推移、裂縫等情況,如果混合料黏附在壓路機上,建議在壓路機與路面接觸部分涂抹隔離劑。
(2)確保壓路機能夠保持勻速、緩慢前進的狀態(tài),壓路機的行進速度可以根據路面的實際壓實情況在一定的范圍內進行調整。壓路機的適宜碾壓速度隨初壓、復壓、終壓及壓路機的類型而有所差別,按表5進行選用[4]。
表5 建議施工碾壓方案
(3)為避免碾壓時混合料推擠產生擁包,碾壓時應將驅動輪朝向攤鋪機;碾壓路線及方向不應突然改變;壓路機起動、停止必須減速緩行,不準剎車制動。
(4)縱向施工縫:當多臺攤鋪機同時運行時,預留的接縫應當為斜接縫。
(5)橫向施工縫:全部采用平接縫。用3m直尺沿縱向位置,在攤鋪段端部的直尺呈懸臂狀,以攤鋪層與直尺脫離接觸處定出接縫位置,用鋸縫機割齊后鏟除;繼續(xù)攤鋪時,應將攤鋪層鋸切時留下的灰漿沖洗干凈,涂上少量粘層瀝青,攤鋪機熨平板從接縫處起步攤鋪。
綜上所述,高模量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工作的開展,存在著一定的復雜性,相關技術人員除了要做好前期的準備工作之外,還需要嚴格控制瀝青混凝土的配比,確?;炷恋木鶆虬韬?,做好瀝青混凝土運輸過程中的質量保障,并做好瀝青混凝土路面的后續(xù)攤鋪、碾壓等工作,把握好每一個施工細節(jié),從而有效提升路面施工的質量,延長工程的使用壽命,為人們的出行安全提供一份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