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希文 李永清 鄧玉芳 汪蘭英 陳 琦 馬玉華 趙小林 覃志江 馬尕克
(臨夏回族自治州農業(yè)科學院,甘肅臨夏 731100)
近年來隨著人們對乳制品的需求量和品質要求不斷提升,我國畜牧業(yè)得以迅速發(fā)展,與此同時,對于優(yōu)質飼料的需求也是日益迫切。專用型青貯玉米因其適應性強、干物質產量高,厭氧發(fā)酵后營養(yǎng)全面豐富、牲畜適口性好[1-3],成為養(yǎng)殖業(yè)優(yōu)質飼料的主要來源。畜牧業(yè)作為甘肅的重要產業(yè)之一,近些年來,隨著全省農業(yè)結構產業(yè)調整和草食畜產業(yè)快速發(fā)展的迫切需求[4],青貯玉米種植面積逐年擴大,發(fā)展勢頭強勁。但全省大部分地區(qū)因無霜期較短,積溫不足,造成飼草品質一定程度的下降,同時,由于該地區(qū)生態(tài)類型的多樣性,青貯玉米品種普遍存在穗位高、易倒伏、抗性差的問題[5],市場上一直缺乏適應性好的品種。鑒于此,臨夏回族自治州農業(yè)科學院以培育干物質產量高、抗倒伏、抗性強的青貯玉米新品種為目標,以自交系齊319 作母本、自交系340 作父本進行組配,選育出豐產穩(wěn)產、適應性強的優(yōu)良新品種臨玉17,于2021 年經甘肅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通過,該品種適宜在甘肅省作春播青貯玉米種植。
1.1 母本母本自交系齊319 于2006 年由甘肅省農業(yè)科學院引進,逐年套袋擴繁培育。該自交系在臨夏地區(qū)生育期153d,7月28日抽雄,8月1日吐絲,10 月2 日成熟。雄穗分枝多,花粉量大,花絲紅色。株高195cm,穗位高65cm,莖粗2.2cm,地上葉片數11 片,上部葉片上舉,葉色綠色,生長勢較強,穗型錐形,穗行數14 行,行粒數36 粒,籽粒黃色、半馬齒型,穗軸紅色,田間抗病性較強。
1.2 父本父本自交系340 于2006 年由甘肅省農業(yè)科學院引進,逐年套袋擴繁培育。該自交系在臨夏地區(qū)生育期147d,抽雄期7 月27 日,吐絲期8 月3 日,9 月26 日成熟。雄穗分枝多,花粉量大,花絲黃色,株高210cm,穗位高100cm,莖粗2.0cm,葉片數13 片,穗行數12 行,行粒數36 粒,籽粒黃色、半馬齒型,穗軸白色,穗型筒形,田間抗病性強。
1.3 臨玉17 的選育過程2012 年試配雜交組合,通過多年雜交組合初選試驗、篩選試驗、鑒定試驗及性狀表現,選育出了目標組合齊319×340。2013-2014 年參加初選試驗,2015 參加鑒定試驗,2016-2018 年分別在臨夏縣、廣河縣和和政縣開展了品比試驗,3 年試驗產量均高于對照品種豫玉22。該品種葉色深綠,葉片上舉,株型緊湊,抗性好。果穗長,穗粒數多,產量表現好。2019 年以臨玉17 為代號參加甘肅省青貯玉米區(qū)域試驗,依據各試驗點表現及產量匯總結果,入選2020 年甘肅省青貯玉米第2年區(qū)域試驗,同年入選甘肅省青貯玉米生產試驗。2021 年3 月通過甘肅省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審定編號:甘審玉20210110,定名為臨玉17。
2.1 生物學特性臨玉17 幼苗葉鞘紫色,葉片深綠色,葉緣紫色。株型緊湊,株高288cm,穗位高99cm,成株葉片數15 片。莖基紫色,花藥紫色,穎殼紫色?;ńz黃色,果穗筒形,穗長22.3cm,穗行數16.0 行,行粒數40.5 粒,穗軸白色,籽粒黃色、半馬齒型,百粒重39.6g。
2.2 品質性狀經北京農學院植物科學技術學院檢測,臨玉17 全株淀粉含量34.9%,中性洗滌纖維含量33.7%,酸性洗滌纖維含量18.1%,粗蛋白質含量9.0%,品質等級為一等。
2.3 抗病性鑒定2019-2020 年由甘肅省農業(yè)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進行2 年的接種鑒定,結果顯示中抗腐霉莖腐?。∕R,病株率27.8%),高感禾谷鐮孢穗腐?。℉S,平均病情級別為7.6),感絲黑穗?。⊿,病株率為27.3%)、大斑?。⊿,病級為7)。
3.1 品種比較試驗2016-2018 年在同一積溫、不同生態(tài)類型區(qū)進行多點次品種比較試驗,干物質平均產量為36483.5kg/hm2,較對照品種豫玉22 號增產7.7%。
3.2 區(qū)域試驗2019-2020 年參加甘肅省青貯玉米區(qū)域試驗,10 個點次中有7 點次增產,每hm2平均干物質產量31452.0kg,比對照豫玉22 號平均增產2.2%。
3.3 生產試驗2020 年參加甘肅省青貯玉米生產試驗,5 點次中有4 點次增產,每hm2平均干物質產量為30033.0kg,比對照豫玉22 號平均增產1.42%。
4.1 選擇適宜種植區(qū)域臨玉17 屬春播青貯玉米品種,適宜在甘肅省海拔2150m以下地區(qū)覆膜種植,前茬為馬鈴薯、小麥、蠶豆、油菜均可。
4.2 精細整地需根據土壤墑情進行覆膜,可根據當地常年降雨量及灌溉條件選擇平鋪或雙壟溝模式種植,覆膜前應施足底肥。待開春后可根據旱情澆一遍水,土地宜深耕深松,施肥可采取農家肥、化肥混合,覆膜前每hm2施農家有機肥25t 左右,尿素可根據土壤肥力水平調整,用量在145~300kg 之間,磷酸二銨用量在185~300kg 之間,基肥在覆膜前施放。
4.3 適期播種為保證苗齊苗壯,在播種前應對種子進行包衣。以4 月2-14 日播種為宜。為防治雜草為害,可在覆膜前噴施乙草胺等除草劑防治雜草,推薦每hm2保苗81000~87000 株,及時放苗查苗,如遇缺苗,應及時補苗。
4.4 田間管理6 月上中旬應根據苗情適時間苗、定苗,可除一遍草,于拔節(jié)期澆水后每hm2追肥尿素300kg,待封壟前亦可再次施用尿素245kg。同時關注玉米蟲害預警進行相應的防控。乳線1/2 處時及時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