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文濤 邵文莉 趙月彬 王浩 趙崇強 馬海艷
適期高質量播種是豐收的基礎,提前備好良種、肥料,培訓好農機手,調試好播種機械,力爭小麥收獲后立即貼茬直播夏玉米,實現一播全苗,打好豐收基礎。
根據氣候特點和人們的飲食習慣,選用表現優(yōu)良、產量高、甜糯性好、質地柔嫩、果穗均勻、出籽粒高、抗病性強的優(yōu)良甜糯鮮食玉米品種,最好是早、中、晚熟品種搭配,以延長市場供給時間,充分滿足市場需求,鮮食玉米可選擇青農206、西星五彩鮮糯、濟糯33、京科糯2000等口感、色彩、賣相好的品種。
要選種精選后包衣的種子。確保種子純度≥98%,發(fā)芽率≥85%,凈度≥98%,含水量≤13%。采取藥劑拌種或種子包衣防治苗期病蟲害,可用70%的噻蟲嗪(銳勝)可分散性種子處理劑按種子量的0.3%或60%高巧懸浮種衣劑按種子量的0.4%~0.6%進行種子包衣,用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按種子量的4%+2.5%適樂時懸浮種衣劑按種子量的0.6%進行拌種。
適宜的機械是確保播種質量的關鍵,小麥玉米連作的地塊要采用帶秸稈切碎和拋撒功能的聯合收割機,小麥收獲同時切碎秸稈還田,要求小麥留茬≤20cm,秸稈切碎長度≤10cm,切斷長度合格率≥95%,拋灑不均勻率≤20%,漏切率≤1.5%。玉米播種應選擇多功能、高精度、種肥同播的單粒精播機械;小麥秸稈粉碎質量差的地區(qū),可選擇清茬(或滅茬)玉米精量播種機;土層板結或帶肥量大的地區(qū),可選擇深松多層施肥玉米精量播種機;選擇具備仿形功能的播種機械,保證播深一致,出苗整齊。
鮮食玉米植株的整齊度影響著其產量和質量,植株整齊度高的,籽粒成熟度和含水率變化較小,產量高、質量好?!坝衩住R鈴薯”輪作地塊,在春馬鈴薯收獲后,5cm地溫穩(wěn)定在10℃以上即可播種。鮮食玉米生育期短,5月上旬至7月下旬均可播種。夏玉米在小麥機收后立即機械單粒精播,實現小麥機收、秸稈切碎還田、玉米機械精播、化肥深施“一條龍”作業(yè),有條件的可采用破茬深松免耕播種機。等行距播種時行距60cm,播深5cm,墑情好,預計播種后能出苗。若墑情差,播后需澆蒙頭水,播深適當淺些,播深3cm,做到播深一致、行距一致、覆土一致、鎮(zhèn)壓一致,防止漏播、重播或鎮(zhèn)壓輪打滑。
種植甜玉米、糯玉米等鮮食玉米需要與其他玉米隔離種植,以防外來花粉串粉后影響品質或口感。一是空間隔離,即與其他花期相近的玉米間隔距離不小于200m。二是時間隔離,即與其他類型玉米的花期間隔應在25天以上。三是自然屏障隔離,即利用房屋、林帶等自然障礙物進行隔離。
科學的水肥運籌不僅可以提高水肥利用效率,還是形成合理群體、發(fā)揮品種高產潛力、提高成穗率的保障。苗期主要是長根、增葉和莖節(jié)分化,力爭苗全、苗齊、苗勻、苗壯;穗期主要是長葉、拔節(jié)和雌雄穗分化,力爭穗足穗大、個體健康抗逆;粒期主要是開花受精,籽粒形成并灌漿,力爭粒足粒大、不早衰、千粒重高。
底肥或種肥隨播種帶施用,優(yōu)先選用深松多層施肥和定位施肥玉米精播機械。肥料推薦使用緩控釋肥。帶施底肥要8~10cm側深施,防止燒種和燒苗。若墑情差,播后立即澆“蒙頭水”,有利于早出苗、出全苗、成苗壯,“蒙頭水”最好使用噴灌設備,噴灌更有利于玉米出苗,可保證出苗率在90%以上。規(guī)模種植的玉米田可以采用水肥一體化。
苗期適當干旱有利于根系下扎,起到“蹲苗”的效果,但如果長期干旱則應及時澆水,若中午葉片卷曲,早晚舒展開可以暫時不用澆水;如遇強降水形成田間積水,應及時排水。苗期如遇強風倒伏,一般不用扶正,幼苗可自行矯正。植株如有分蘗,無須拔除。苗期一般不需施肥。
小喇叭口至大喇叭口期,是夏玉米需肥的關鍵時期,大喇叭口到抽雄期是玉米需水的臨界期,對水分尤其敏感,如遇旱應及時灌溉,尤其要防止“卡脖旱”造成雌雄穗發(fā)育不同步。穗期就是鮮食玉米的抽雄期到適收期階段。穗期主要做好鮮食玉米的投粉工作,注意防止串粉。如遇陰天或連續(xù)降雨,為提高投粉質量,保證產量,應提早收集一部分花粉冷藏,天氣轉晴后輔助人工投粉。穗期階段的鮮食玉米對肥力需求較大,因此要分批、分量進行施肥,在抽穗期前半月左右需要重新補充復合肥和鉀肥,且灌“跑馬水”來保持土壤水分含量。鮮食玉米吐絲時,為了保證主穗的營養(yǎng)供給充分,需要把多余的小穗摘除,然后重新施肥以保證氮和鉀的供給。
玉米生產期間要防除的病蟲草害有草地貪夜蛾、玉米螟、棉鈴蟲、二代黏蟲、玉米蚜蟲、二點委夜蛾、薊馬、莖腐病、南方銹病、褐斑病、彎孢葉斑病、小斑病等。要按時對鮮食玉米進行病蟲害防治,若防治不及時,將嚴重影響鮮食玉米的產量和質量。因甜糯玉米是鮮食食品,所以禁止在食用前20天施用農藥??梢圆捎棉r業(yè)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學防治等治理方法,其中農業(yè)防治主要是科學種植、合理密植,去雄量約占到穗總量的32%,可以有效防治玉米螟。物理防治主要是通過放置誘蟲燈等物理器械抗擊蛾、玉米螟等昆蟲危害。提倡生物防治穗期害蟲,利用生物天敵對昆蟲的致命性,而達到抑制昆蟲侵害玉米的目的。在7~8月中旬,玉米螟第二代和第三代成蟲盛發(fā)期,玉米螟百株落卵量達1.0~1.5塊時,釋放赤眼蜂,分兩次釋放,每次0.7萬頭/畝,間隔5天釋放第2次。化學防治主要是使用符合國家標準的化學農藥殺死致病菌和昆蟲,保證做到無劇毒、無殘留。
近年干旱、高溫、強降雨、臺風等極端天氣造成了播種困難、授粉不良和倒伏等現象,影響玉米產量,要密切關注天氣預報,提早進行防范,采取輔助措施預防減輕損失。
高產田出現小、弱、病株時,要及時拔除,減少養(yǎng)分消耗或防止病害傳播,改善群體通風透光條件,為正常植株創(chuàng)造好的光合環(huán)境。普通地塊除出現有傳染可能的病株要拔除外,其他小、弱株,可不專門拔除,以減少人工投入。
高肥水、密度較大、生長過旺、降水較多、倒伏風險較大的地塊,尤其是高產攻關地塊在玉米7~11片葉片展開期噴施化控劑預防倒伏,可以適度控制株高,促進莖稈粗壯和葉片光合能力,增強抗逆能力和抗倒伏能力,改善群體結構。使用化控劑要注意合理濃度配比,防止因用量過大造成植株過矮,無法制造充足的光合產物,影響產量。
密切關注玉米授粉情況,遇到特殊天氣及時采取應對措施。高產攻關田和示范田可人工去雄和輔助授粉。玉米開花授粉期間如遇連續(xù)陰雨或極端高溫,也要采取人工輔助授粉等補救措施,切實提高結實率,防止花粒,增加穗粒數。有條件的地方可用小型無人機低飛輔助散粉。
密切關注天氣預報,提早做好防范,開花授粉期間遭遇高溫的,可進行灌水或噴灌,增加土壤濕度,改善小氣候,減輕高溫可能對開花授粉造成的熱害。中后期遭遇強降雨或臺風天氣時,要提早準備機械,疏通溝渠,提高短時強降雨或極端天氣持續(xù)降雨情況下的排澇能力。玉米生育前期怕澇,高產夏玉米應及時排澇,淹水時間不應超過0.5天,尤其謹防苗期芽澇。生長后期對澇漬敏感性降低,但淹水時間也不應超過1天。
鮮食玉米的采收是保證鮮食玉米產量和質量的關鍵因素之一,采收過早,含糖量低籽粒小影響口感;采收過晚,籽粒水分流失口感不鮮。一般為授粉后的25天左右采收,此時含水率在62%左右,風味、食味最佳。鮮果穗帶苞葉采收,低溫存放并及時銷售或加工以確保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