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永明 班兆丹 吳全滿 劉百龍 吳全清 韋志傳 劉 云 韋善富 吳松澤 王威豪
(1 廣西農業(yè)職業(yè)技術大學,南寧 530007;2 廣西萬川種業(yè)有限公司,南寧 530007;3 廣西壯族自治區(qū)農業(yè)科學院水稻研究所/廣西水稻遺傳育種重點實驗室/廣西水稻優(yōu)質化育種人才小高地,南寧 530007)
越南位于中南半島東部,是東盟的主要成員國,北面與我國廣西、云南接壤,西面與老撾、柬埔寨接壤,國土面積約33 萬km2,2/3 是山地和高原,只有1/3 是平原。水稻是越南最重要的糧食作物,為第一大農作物,其種植面積為779.32 萬hm2,占農作物耕種面積的75.62%,產量占糧食總產的85%,因此水稻生產在越南農業(yè)生產中具有極其重要的地 位[1]。品種迭代更新是越南提高水稻產量和農業(yè)生產能力的重要措施,但因本國自主研發(fā)能力不足,多年來一直從中國引進雜交水稻品種并進行推廣,成為繼中國之后雜交水稻發(fā)展最快的國 家[2-3]。大面積推廣和種植雜交水稻使越南水稻單產得到大幅提升,逐步從缺糧國家轉變?yōu)槌隹诩Z食的國家,2012 年越南出口大米首次超過泰國,成為世界第一大稻米出口國,中國雜交水稻在越南的推廣提高了越南水稻生產能力和水平,對其大米的出口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1]。
旌優(yōu)華占是由四川省農業(yè)科學院水稻高粱研究所、廣西萬川種業(yè)有限公司、中國水稻研究所共同育成的感溫型三系雜交水稻品種,2017 年通過廣西壯族自治區(qū)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桂審稻2017014 號)。該品種在廣西桂南早季種植全生育期121.9d,比對照特優(yōu)582 長1.1d;晚季種植全生育期111.5d,比對照豐田優(yōu)553 早熟4.5d。旌優(yōu)華占株葉型集散適中,莖稈較粗且堅韌,比較耐肥,抗倒能力強,分蘗力強,長勢繁茂,葉片為綠色,后期轉色好,劍葉葉片較寬、長度適中,劍葉反卷、直立,類似兩系組合的葉型,株高112.8cm,谷粒細長,穗長24.2cm,畝有效穗數(shù)17.0萬穗,每穗總粒數(shù)164.5粒,結實率85.4%,千粒重24.5g。中感稻瘟病,高感白葉枯??;旌優(yōu)華占在廣西參加區(qū)域試驗的米質檢測分析結果表明,除了直鏈淀粉含量未達到國際二級米標準外,其他主要指標均達到國標二級米標準,米質較優(yōu)[4-5]。旌優(yōu)華占由廣西萬川種業(yè)有限公司于2018 年、2019 年引進到越南興安、北江稻作區(qū)進行試種、示范,表現(xiàn)穗多、穗大、粒多高產,米質優(yōu),田間較抗白葉枯病、稻瘟病,病蟲害少,適應性廣。
1.1 試驗地情況試驗點分別設在“中國(廣西)—越南農業(yè)科技示范基地”的越南興安省和北江省基地內。2 個試驗點土壤類型均為沙壤土,地塊平整,排灌方便,土壤肥力中等,肥力均勻,前茬作物為水稻。2018 年晚季和2019 年早季引種到試驗地,采用隨機區(qū)組排列,2 個重復,每個小區(qū)面積50m2,種植規(guī)格為20cm×12.5cm(40 穴/m2),2018 年晚季對照品種為T uu 8(越南中央種子集團公司提供的主推品種),2019 年早季對照品種為Ⅱ優(yōu)838(越南水稻早季中熟組區(qū)域試驗對照品種)。管理方法參照大田常規(guī)管理進行。
1.2 生育期表現(xiàn)旌優(yōu)華占在興安省2018 年晚季于6 月30 日播種,7 月16 日移栽,全生育期102d,比對照品種T uu 8 早熟3d;2019 年早季于1 月20日播種,2 月15 日移栽,全生育期136d,比對照品種Ⅱ優(yōu)838 早熟1d。在北江省2018 年晚季于6 月28日播種,7 月15 日移栽,全生育期102d,比對照品種T uu 8 早熟2d;2019 年早季于1 月22 日播種,2 月15 日移栽,全生育期135d,比對照品種Ⅱ優(yōu)838 早熟3d。旌優(yōu)華占在興安省和北江省均表現(xiàn)為中遲熟品種,在2 個試驗點生育期表現(xiàn)相當。
1.3 農藝性狀及產量表現(xiàn)2018 年晚季,旌優(yōu)華占在興安省株高110.9cm,與對照T uu 8 相當(110.2cm),穗長23.4cm,比對照T uu 8 長1.1cm;平均每穴有效穗數(shù)8.5 穗,比對照T uu 8 多0.7 穗;每穗總粒數(shù)178.4 粒,比對照T uu 8 多23.4 粒;結實率89.01%,比對照T uu 8 高8.05%;千粒重23.6g,比對照T uu 8 小1.3g;每667m2平均產量487.80kg,比對照T uu 8 增產7.57%。旌優(yōu)華占在北江省和興安省2 個試驗點表現(xiàn)基本一致,每穴有效穗數(shù)、每穗總粒數(shù)、結實率均優(yōu)于對照品種T uu 8,每667m2平均產量達496.67kg,比對照增產7.97%,2 個試驗點增產均達顯著水平。
2019 年早季在興安省種植,株高108.0cm,比對照Ⅱ優(yōu)838 矮10.9cm;穗長24.3cm,比對照Ⅱ優(yōu)838 短1.1cm;平均每穴有效穗數(shù)8.4 穗,比對照Ⅱ優(yōu)838 少0.2 穗;每穗總粒數(shù)184.6 粒,比對照Ⅱ優(yōu)838 多25.9 粒;結實率92.80%,比對照Ⅱ優(yōu)838高1.60%;千粒重25.5g,比對照Ⅱ優(yōu)838 小3.2g;每667m2平均產量612.0kg,比對照Ⅱ優(yōu)838 增產6.99%。旌優(yōu)華占在2 個試驗點的表現(xiàn)基本一致,株高比對照Ⅱ優(yōu)838 矮,每穗總粒數(shù)、結實率均比對照Ⅱ優(yōu)838 高,每667m2平均產量達598.67kg,比對照Ⅱ優(yōu)838 增產6.40%,2 個試驗點增產均達顯著水平。
1.4 抗性表現(xiàn)在試驗期間對其抗病性、抗蟲性和抗倒性進行觀察鑒定,旌優(yōu)華占兩季2 個試點與當季對照品種T uu 8 和Ⅱ優(yōu) 838 的紋枯病、白葉枯病均為0 級,未發(fā)??;旌優(yōu)華占和Ⅱ優(yōu) 838 的稻瘟病、二化螟鉆心蟲危害均為0~1 級,輕度發(fā)生;T uu 8稻瘟病為1 級,偶有輕度發(fā)病,二化螟鉆心蟲危害為0~1 級,輕度發(fā)生;Ⅱ優(yōu) 838 的稻縱卷葉螟危害為3級,中偏輕度發(fā)病,旌優(yōu)華占和T uu 8 均為1 級,輕度危害;3 個品種稻飛虱的觀察鑒定結果均為1 級,為輕度發(fā)?。辉谠囼炂陂g,3 個品種均未發(fā)生倒伏。旌優(yōu)華占在越南的抗病蟲性總體優(yōu)于對照品種,抗倒性與對照品種相當,未發(fā)生倒伏現(xiàn)象,表現(xiàn)出很好的適應性。
2.1 精細整地選擇肥力中上水平、灌溉排水條件方便、保肥保水性能好、背風向陽、土壤疏松田塊做秧田;大田種植于地勢平坦的田塊,精細整地,提前15d 以上進行犁耙漚田,做到1 犁2 耙,使田土溶爛、平整,前茬作物殘余秸稈、雜草、落田谷等充分漚爛。
2.2 適期播種,適時移栽早季可以適當提早播種,當氣溫保持在12℃以上時就可以進行播種,越南興安省、北江省一般1 月下旬至2 月初即可播種;晚季播種時間為6 月底至7 月上旬。大田用種量1.5~2.0kg/667m2,播種時要疏播勻播。早季播種后,采用保溫膜頂拱覆蓋,起到防寒保溫保濕的作用;晚季播種后宜采用防蟲網(wǎng)頂拱覆蓋,防止秧苗期稻飛虱、稻葉蟬等帶毒傳播為害,減少矮縮病的發(fā)生。適時移栽,早季在秧齡25~35d,葉齡4~6 葉時移栽為宜;晚季以秧齡15~25d 移栽為宜,不宜大秧齡移栽。
2.3 培育多蘗壯秧加強秧田期管理,培育多蘗壯秧是高產栽培的重要環(huán)節(jié)[6],也是為大田期提高有效穗數(shù)進而奪取高產打下基礎。
秧田準備 采用濕潤育秧和秧盤育秧,秧田下足基肥,中等肥力的秧田每667m2施用有機肥800~ 1000kg 或復合肥15kg 作基肥,均勻撒施,充分耙平。
種子處理 浸種前選擇晴好天氣將種子進行翻曬、精選,可提高種子的吸水能力和活力,減少病種、劣勢種子。然后用強氯精300~400 倍液進行浸種消毒,保溫催芽至破胸露白后及時播種。
秧苗管理 秧苗長至1 葉1 心至2 葉1 心時,每667m2可施尿素1.5~2.0kg 作斷奶肥;移栽前5d 左右,施尿素5~8kg 作送嫁肥;秧苗移栽前1~2d 要噴施1 次農藥防治病蟲害,減少帶病帶蟲秧苗下大田。
2.4 適當稀植受傳統(tǒng)種植習慣的影響,越南農民水稻種植密度普遍偏高[7],這不利于發(fā)揮雜交稻的優(yōu)勢。旌優(yōu)華占根系發(fā)達,分蘗力強,成穗率高,在田間提早管理,措施得當?shù)脑耘嘞拢蛇m當稀植至20cm×23cm(21.7 穴/m2)或20cm×20cm(25 穴/m2)可取得更理想的產量。
2.5 科學肥水管理平衡施肥,每667m2施肥量:N 15.4kg、P2O58.4kg、K2O 12.27kg,折合為復合 肥(N∶P∶K=15∶15∶15)42.53kg+46% 尿 素19.8kg+20%過磷酸鈣9.87kg+60%氯化鉀9.87kg。磷肥作為基肥在耙田時一次施用,結合施用有機肥1000~1200kg/667m2;尿素作為返青肥、分蘗肥按4∶6 的比例在移栽立苗后第1 次和分蘗早期的第2 次追肥時施用;氯化鉀肥主要作為分蘗肥施用,按4∶6 的比例在分蘗前期的第2 次和分蘗中期的第3次追肥時分2 次施用;45%的復合肥作基肥施用,另外30%和25%的復合肥分別在第2 次和第3 次追肥時作分蘗肥施用。
加強水分管理,遵循淺水移栽、深水返青、淺水分蘗的水分管理原則,加強移栽返青期和分蘗期的水分管理,促進早期低位分蘗的形成,提高成穗率;當移栽30d 左右,總苗數(shù)達到全田預期有效穗數(shù)的80%以上時,要適時排水曬田,減少無效分蘗;孕穗期進行復水灌溉,抽穗揚花期保持田間有淺水層或濕潤狀態(tài),齊穗后田間保持干濕交替至黃熟。
2.6 病蟲害防治以“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為病蟲害防治指導方針。越南稻區(qū)的白葉枯病和稻飛虱常年發(fā)生比較嚴重,應作為重點防治對象,近年來細條病、矮縮病也頻繁發(fā)生,應引起重視。稻飛虱在秧苗期、大田的各個時期都容易發(fā)生,可以選用吡蟲啉等高效低毒農藥進行防治;水稻生長中后期,即孕穗期至成熟期發(fā)生白葉枯病和細條病對最終的產量影響很大,可選用多菌靈等農藥進行防治;矮縮病的防治主要是做好稻飛虱、稻葉蟬等傳毒蟲害的防治工作,阻斷病毒的傳播來源;同時也要做好稻瘟病、稻螟蟲、紋枯病及其他病蟲害的防治工作,確保豐收。因越南受臺風影響比較頻繁,每次臺風過后都要及時觀察田間病蟲害發(fā)生情況,及時防治。
2.7 適時收割旌優(yōu)華占后期熟色好,當黃熟谷粒達到90%左右時,即可趁晴好天氣及時收割,特別是在早季成熟期越南多為下雨天氣,要搶晴收曬,及時入庫,做到應收盡收,保證產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