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之宏
今年54歲的丁清退休前是陜建集團的會計,從23歲開始工作,她在財務崗位上一直干到了退休。眼睛老花,腰椎間盤突出,后背疼痛……這些都是長久伏案的職業(yè)病。辦完退休后,她覺得自己總算熬到了歇下來的年紀,心里有一大把的計劃想要實踐,可緊跟著兩個月的腰痛將她送進了醫(yī)院。
工作時,丁清就有腰椎間盤突出的癥狀,期間也小犯過幾次,但退休后的這一次格外嚴重。出院后,丁清遵照醫(yī)囑,不勞累不久坐不提重物。雖然大致穩(wěn)定住了病情,但丁清一直想尋找到真正解決問題的辦法,她不想彎腰駝背著被病情拿住。就在心情郁悶時,她在路邊接到了一張瑜伽宣傳單。
打動丁清的是宣傳單上的一句話:瑜伽是身心合一,瑜伽是療愈。最初,丁清對身心合一最直白的理解是,一個人心里想干什么,身體要能跟得上。在一天天一月月累積的瑜伽課堂里,她找到了這兩者的切實結(jié)合:心之所想,身之所隨;身之所動,心亦隨之。
當然,在練習中丁清也曾度過了許多艱難。她曾經(jīng)也像很多人理解的一樣,覺得身體僵硬就不適合習練瑜伽,難免自怨自艾??蓤猿忠欢螘r間后,她覺悟出,原來身體的僵硬本質(zhì)上是來源于心情的糾結(jié)。一個人覺得自己不行,他就會真的不行;而一個人只有給自己一個嘗試和改變的機會,變化才會真的開始。
知易行難,好東西都不是想想或說說就能得來的。換言之,凡是真正的好東西必是經(jīng)過磨礪獲得的。
現(xiàn)在瑜伽算是一項全民運動,很多人都聽過或接觸過瑜伽。但真正能將瑜伽落實成生活一部分的人,仍然是極少數(shù)。丁清就是其中一位,她認為瑜伽對她來說是一種身心的療愈。
最初習練瑜伽時,她更多的是在跟隨體式,她心里會默記體式的名稱,會對比自己與其他習練者的差距,會歡喜或糾結(jié)于某個完成或未完成的體式。這種跟隨體式,大概持續(xù)了大半年,她覺得累,雖然初期會有打雞血般的熱情,但熱情過后,心里開始有點空。
雖然因為體式的介入,腰部的確有了明顯的改善,但丁清覺得并沒有真正緩解腰部的僵緊。大半年后,感覺累了的丁清開始放棄變化體式的練習,她安靜下來,嘗試將一個體式持續(xù)近十分鐘。在拉長和靜下來的時間里,她不斷感覺和恢復身體各部分的覺知。比如金剛坐時,她全程閉眼做。從頭頂百匯穴到足底涌泉穴,她不靠眼睛或周圍的鏡子擺出這個看起來像的體式,而是真正以盲做的心態(tài)指令各個器官,讓每個覺醒起來的感官最終形成外在的體式。
很多時候?qū)\動的理解,更多是讓你動起來,這其實是對運動的誤解。運動是要帶心一起的,心動而后身動或身不動,那才真是心中千軍萬馬,而外表云淡風清。瑜伽最終指向的就是這樣的感覺。通過感知瑜伽的療愈,讓浮躁的自己靜下來,看清自己隨后完善自己。當這個心竅打開后,丁清才感覺自己真的愛上了瑜伽,并且瑜伽也真正療愈了她。那是一種彼此的接納與互動。
丁清從接觸瑜伽到現(xiàn)在,已有近兩年的時間。從最表象的收獲來說,現(xiàn)在的她腰板直背部平整,不再困擾于腰椎間盤突出引發(fā)的疼痛或不適。從內(nèi)在來說,丁清說她找到了自己續(xù)美續(xù)命的良方。
以前腰不好,丁清只是種種花,或是冬天在盆里栽點蒜苗或韭菜?,F(xiàn)在腰不成問題了,丁清便在長安區(qū)收拾了一個小農(nóng)場,周末蹲在農(nóng)田里,常常一做就是兩三個小時。
現(xiàn)在每天無論多忙,丁清都會習練瑜伽至少一小時。她有自己特別合拍的瑜伽私教老師,也有幾個特別投合的瑜伽習練者。在她的瑜伽圈里,大家沒有追逐和限定的結(jié)果,只有不斷向內(nèi)探尋的自我。
現(xiàn)實生活里,丁清是年過半百的阿姨。心存的遠方里,丁清是督促自己保有年輕態(tài)的一個人。她希望自己的生活不只是生存,而是能生活在強健并愉悅的身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