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參考文獻是反映論文的科學性及學術水平的重要依據(jù),也是作者尊重他人研究成果的體現(xiàn),并可向讀者進一步提供有關信息。除會議消息報道等簡訊外,科技期刊刊登的文章均應附參考文獻。作者引用的參考文獻應限于其親自閱讀過的、主要的、發(fā)表于正式出版物上的原始文獻。要避免引用摘要為參考文獻。
作者書寫時注意以下要求:(1)文后參考文獻應按照正文中引文出現(xiàn)的順序依次排列,用方括號加阿拉伯數(shù)字表示。正文中引用文獻序號不連續(xù)時,用“,”分隔;連續(xù)時文獻序號不必一一列出,用“-”形式(如[1]、[1,3]或[1-2]),并作上標。正文指明原始作者姓名時,序號標注于作者姓名之后;正文未指明作者或非原始文獻作者時,序號標注于句末;正文直接述及文獻序號時,不用角碼標注。標注應盡可能靠近有關引文,寫在標點符號之前。(2)原文獻作者不超過3名,需全部著錄(如文獻作者為2位時,正文內(nèi)引用處應列出2位作者姓名,之間用“和”連接,在第2位作者姓名右上角標注文獻角碼);超過3名以上的只要寫出前3名即可,后加“,等”文字(如英文參考文獻加“,et al”)。用英文或漢語拼間字母書寫的作者的姓,采用首字母大寫其余字母小寫形式;外國人的名字采用首字母縮寫形式,縮寫名后不加縮寫點;不同作者姓名之間用“,”隔開。(3)題名后標注文獻類型標志代碼。紙質(zhì)文獻類型:普通圖書[M],會議錄[C],匯編[G],報紙[N],期刊[J],學位論文[D],報告[R],標準[S],專利[P],論文集中的析出文獻[A];電子文獻類型:數(shù)據(jù)庫[DB],計算機[CP],電子公告[EB];電子文獻的載體類型:互聯(lián)網(wǎng)[OL],光盤[CD],磁帶[MT],磁盤[DK]。(4)中文期刊要寫明期刊的全稱,外文期刊名稱用縮寫形式。出版項中的出版年采用公元紀年,用阿拉伯數(shù)字著錄;如有其他紀年形式時,將原有的紀年形式置于“()”內(nèi)。版本的著錄采用阿拉伯數(shù)字、序號縮略形式或其他標志表示,第1版不著錄。每條參考文獻均須著錄起止頁碼,且文獻條目的最后均以“.”結(jié)束。在引用參考文獻時,凡有DOI編碼文獻,請將DOI編碼列于該條文獻末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