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 兵
地市級黨報旨在讓廣大群眾及時了解黨和政府的各項決策。要聞版是黨報的核心版塊。因此,要重視要聞版編輯工作,注重版面細節(jié)設計,提高黨報的可讀性,從而獲得良好的反饋。
地市級黨報要聞版主要圍繞政府工作大局展開宣傳,在排版時也應緊緊抓住這一點,充分發(fā)揮新聞的宣傳和教育功能。但部分編輯人員在排版時過于突出政府部門領導,用大篇幅展示,難以激發(fā)人們閱讀興趣。
黨報編輯人員應具備大局意識,牢牢把握新聞主旨,對政府部門近期活動及出臺的新政策等進行準確傳達,將新聞價值凸顯出來,從而獲得良好的社會效果。但就當下要聞版報道內容來看,編輯人員對內容主旨把握不準確,內容空洞,可讀性較差,如果不加以改進,長此以往只會降低黨報輿論影響力。
黨的工作必須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工作方法,而黨報則成為政府與群眾密切溝通的橋梁,有助于增強凝聚力。
但在實際宣傳工作中,一些黨報與群眾的聯(lián)系存在明顯脫節(jié),單純向群眾傳達政府各項決策,忽略了廣泛聽取群眾心聲,用個別人意愿代表廣大群眾心聲,無法真正獲得民心。
地市級黨報是傳達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及了解群眾心聲的重要工具,其價值不言而喻。黨報要聞版作為整個報紙的核心,需要充分發(fā)揮自身的引導功能,這也十分考驗編輯人員的綜合素養(yǎng)特別是政治素養(yǎng),不論是在選稿還是在標題制作方面都要圍繞黨委、政府工作中心,做到輿論導向正確。
頭條是要聞版的“龍頭”,編輯要選擇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新聞,結合當下熱點及群眾關心的話題編輯頭條內容,擴大新聞影響力,達到理想的傳播效果。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高速發(fā)展,要聞版新聞也朝著多元化方向發(fā)展,內容不再單純是政務類新聞,還涵蓋了人們普遍關心的社會性話題,黨報內容更加親民化。要聞版編輯人員要順應時代發(fā)展趨勢,合理選擇要聞版頭條,使頭條新聞價值功能得到充分發(fā)揮。此外,還要保證新聞的深度和廣度,選擇當下社會發(fā)生的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內容,起到良好的輿論引導作用;要確保新聞的精簡,新聞內容不必冗長,但表達內容要清晰準確,重點突出,這樣才能使要聞版頭條更具可讀性。
報紙版面要想吸引人們關注并給人以視覺上的強烈沖擊,就應合理進行版面布局。可以選擇一些有代表性的圖片,頭條新聞圖片可以適當大一些,起到點睛的作用;圖片類型不限,但必須保證真實性和清晰度,要聞版圖片盡量不要超過3張。
在我國信息社會高速發(fā)展的背景下,對要聞版核心圖片的選擇更要講究,盡量把人們最感興趣的圖片放在版面中心位置,增強黨報版面的視覺效果,激發(fā)人們的好奇心和閱讀欲望,同時使黨報更具時代氣息,更加時尚化。
黨報版面的布局方式也決定著新聞閱讀效果。版面簡潔、大氣就會引發(fā)讀者閱讀欲望,使其有更多的耐心讀完整個報道;而版面混亂、毫無重點,從視覺上就會給人以不舒服的感覺,很難吸引人們進行深度閱讀。要聞版是整個黨報的核心,在排版上也要多花一些心思,依據(jù)讀者閱讀習慣進行合理排版,盡量簡化版面內容,版面字體要和諧統(tǒng)一,顏色搭配要合理,盡量使用兩種以內的顏色,突出重點,主次得當。
新聞標題如同新聞的眼睛,是影響新聞傳播的關鍵因素,一個優(yōu)秀的標題往往具備生動、親民等特質,可以吸引人讀完整個報道。標題的口語化、親民化,并不是把群眾口頭語言原封不動進行呈現(xiàn),而是要對這些原生態(tài)語言進行加工、提煉,在準確、簡練的前提下,讓標題更加形象、生動,突顯文化品位。
傳統(tǒng)黨報要聞版標題多嚴肅、刻板,無法激發(fā)人們閱讀欲望。新聞編輯要想增強新聞可讀性,就應在要聞版標題制作上多花一些心思,對標題進行改革和創(chuàng)新,凸顯關鍵信息,使黨報的價值功能得到充分發(fā)揮。比如,盡可能地簡化標題的復雜程度,以簡單明了、通俗易懂的方式呈現(xiàn),突出標題的親民性。在頭版頭條標題制作上,可以適當加粗,用不同顏色、不同字體,提醒人們關注。
綜上所述,要聞版編輯是黨報編輯工作的中心環(huán)節(jié),要聞版內容是否合理、是否具有可讀性也決定著黨報宣傳效果。這就要求編輯人員合理選擇新聞內容,豐富黨報新聞內涵,把握正確的價值導向,注重版面形式的創(chuàng)新,結合讀者閱讀習慣的變化不斷進行改革,改變傳統(tǒng)枯燥、嚴肅的布局方式,激發(fā)讀者閱讀興趣,從而達到良好的新聞傳播效果,使黨報煥發(fā)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