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柳宇軒
“跟著共產黨,老百姓才有好日子過!”
就是這句樸實而堅定的話語。馬毛姐永遠跟隨著黨的步伐,不斷向前。
在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之際,中央授予29名同志“七一勛章”,用于表彰他們在各個時期、各條戰(zhàn)線上的杰出貢獻。
其中,87歲的馬毛姐坐著輪椅,第一個登上主席臺,接受了這份至高無上的榮譽。
“馬毛姐,一等渡江功臣,在渡江戰(zhàn)役中,手臂中彈,依然咬牙堅持,6次橫渡長江,運送3批解放軍成功登岸,是聞名全國的渡江英雄,一生淡泊名利,默默為黨工作。”簡短的頒獎詞,概括了她的一生。
“跟著共產黨,老百姓才有好日子過,我要繼續(xù)講好革命故事。”走下頒獎臺,面對鏡頭,馬毛姐堅定地說道。
陳毅曾經說過“淮海戰(zhàn)役的勝利是人民群眾用小推車推出來的”,那么代表著解放戰(zhàn)爭最終勝利的渡江戰(zhàn)役,如果要用這樣一句話來形容,也可以將它稱為“沿岸的人民群眾用漁船蕩出來的”。
1949年4月20日夜,中國人民解放軍百萬雄師強渡長江,渡江戰(zhàn)役正式打響。數以萬計的人民群眾自發(fā)組織起來,抱著誓死運送解放軍“打過長江去,解放全中國”的決心,奮勇向前,修路挖渠,挑米擔柴。而上萬名船工,則承擔起劃船運送解放軍戰(zhàn)士的重任。
當時,年僅14歲的安徽省無為縣(今無為市)漁家少女馬毛姐,正是其中之一。
“當時母親歲數小,體格瘦弱,又是女孩子,最初解放軍不同意她上船?!瘪R毛姐的女兒劉光林說,可是打定主意決不退縮的馬毛姐藏進了蘆葦叢,趁著信號彈升起,撿起長篙就上了船。就這樣,穿著滿是補丁的小棉襖,馬毛姐載著解放軍戰(zhàn)士駛離江岸。
《皖北日報》記載了這個細節(jié):“4月20日晚,是我們開始強渡長江的時候……大家計議著:‘她委實太小了,又是個女孩子,回頭打仗會嚇壞的。’于是四五個同志走上前來,一面勸說,一面將她死拖活拉的送下了船,她哭著嚷著硬要上去,但終于被戰(zhàn)士們阻攔住了。”“但是她并不失望啊,仍舊坐在江岸上守候著,等到她哥哥的船回來了,第二次載運戰(zhàn)士們過江的時候,她無論如何也不顧別人的阻止,跑上船去,擔任起她的舵手任務?!?/p>
就這樣14歲的馬毛姐成了渡江戰(zhàn)役中年齡最小的船工。她負責掌舵,眼睛不太好的哥哥劃槳,從無為縣的長江邊出發(fā)渡江。
“不知道害怕,一心想著送解放軍過江?!瘪R毛姐回憶當時的心情說,“敵人在南岸不斷地放照明彈,飛機也在江面上來回飛,子彈像雨點一樣,落在船邊上,我家小船的船帆被擊中了很多次……”
船至江中心,敵人的炮彈突然襲來,打沉了旁邊的小船,也擊中了馬毛姐的右臂。負傷與疼痛并沒有嚇倒這個14歲的小姑娘,她快速地從那補丁摞補丁的衣服上撕下一塊布,簡單包扎好傷口,便牙一咬、手一揮,繼續(xù)撐船奮力向對岸劃去。憑借著機智與勇敢,年幼的馬毛姐同哥哥一起,把突擊隊員安全送到了對岸。
在距離解放軍登岸點不遠處,敵人建有一座堅固的碉堡,大量子彈從那里射出,直直逼向突擊隊伍。正當戰(zhàn)士們試圖炸毀碉堡卻苦于無法靠近時,馬毛姐又主動站出來說:“我可以帶你們去,這里的地形我熟!”于是,她冒著彈雨,靈活地帶領戰(zhàn)士們順利到達碉堡附近,幫助突擊隊員成功炸毀碉堡。
那一夜,在運送解放軍的同時,她還救起多名落水的戰(zhàn)士?!爱敃r敵人的子彈特別密,江面上時不時被炮彈炸起水柱,可看到那么多解放軍落進江里,顧不上想自己,就想著,快點再快點,把解放軍平安送到江南岸去。”忍住痛,忘了怕,馬毛姐雙手一刻不停,拼命劃向對岸。那一夜,她先后6次橫渡長江,把3批解放軍送到長江南岸。
運送完戰(zhàn)士,馬毛姐又駕船為前線運送作戰(zhàn)物資,直到渡江戰(zhàn)役勝利結束。馬毛姐成為渡江戰(zhàn)役中年齡最小的“支前模范”,她駕駛的船也被稱為“渡江第一船”。
后來,每當有人問起馬毛姐,當時小小年紀,怎么那么大膽子,不怕槍林彈雨,她的回答都異常堅定:“我這是送親人過大江!只有支援共產黨和解放軍打敗敵人,窮苦老百姓才能吃飽穿暖,日子才有盼頭?!?/p>
馬毛姐的英雄事跡,是在渡江戰(zhàn)役中人民英勇獻身的一個縮影。在渡江作戰(zhàn)期間,上萬名船工與人民解放軍一起,冒著敵人的炮火抵達長江南岸。這些無名英雄,有的人負傷仍然英勇奮戰(zhàn),有的將生命永遠獻給了解放事業(yè)。1999年5月5日,當年渡江戰(zhàn)役的指揮者之一張震將軍見到了馬毛姐,他非常興奮地握著馬毛姐的手說:“你是女英雄啊,你是千千萬萬群眾的代表,沒有人民群眾的支持,我們是渡不過長江天塹的!”
渡江戰(zhàn)役結束后,無為縣召開慶功大會,馬毛姐被巢湖軍分區(qū)支前司令部授予“一等功臣”稱號,在渡江功臣中,她年齡最小,而且還是一個小姑娘,她的英雄事跡由此開始廣為流傳。她渡江時穿的那件滿是補丁的小棉襖,如今被珍藏在安徽博物院。
打開歷史的功勞簿,翻開馬毛姐渡江戰(zhàn)役“一等功臣”的獎狀,上面寫的是“馬小姐”。原來,家里窮苦的馬毛姐一開始連名字都沒有,當時部隊同志看她是個小姑娘,便給她在姓名處填了個“馬小姐”。
從“馬小姐”到馬毛姐,這背后還有一段奇妙的故事。
1951年9月,馬毛姐作為渡江英雄,受邀到北京參加國慶兩周年觀禮活動。馬毛姐到了北京后,受到了毛澤東的親切接見,當工作人員向毛澤東介紹完她的英雄事跡后,毛澤東連連稱贊了不起,還特地邀請她到自己家里做客。
新華社記者 于杰 攝(傳真照片)50年后,馬毛姐又來到當年渡江舊址,向人們講述當年情景
席間,毛澤東聽她講述了參加渡江戰(zhàn)役的全過程,邊聽邊豎大拇指?!懊飨H切地問我,家在哪里,叫什么名字,還要我講述參加渡江戰(zhàn)役的經過。在得知我還沒有正式的名字時,他沉思了一會說,你這個渡江英雄要有個正式的名字啊,你姓馬,我姓毛,就叫馬毛姐,你同意嗎?”馬毛姐回憶道。 從此,馬毛姐有了正式的名字,渡江英雄馬毛姐的故事也更加膾炙人口。
飯后,馬毛姐跟著毛澤東在中南海散步。“毛主席對我講,新中國成立了,一定要讀書,要好好學習,要不要來北京上學?但我對主席說,家鄉(xiāng)已經安排好了自己的上學事宜,回去后一定用功讀書,不辜負主席的期望?!瘪R毛姐說。
散完步,毛澤東拿出了一個本子、一支筆送給了馬毛姐,并為她做了兩套衣服。本子的扉頁上寫著:毛姐,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如今,70余年過去了,寫在馬毛姐本子上的“好好學習,天天向上”8個字依然熠熠生輝,激勵著一代代學子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發(fā)奮讀書。
參加工作后,馬毛姐作為渡江戰(zhàn)役“一等功臣”“支前模范”多次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接見,但她從不以功臣自居,從不向組織提個人利益上的要求,開完慶功表彰會后就回單位工作,平凡依舊。
幾十年間,馬毛姐先后在合肥車站區(qū)麻紡廠、合肥車站區(qū)針織廠、合肥車站區(qū)被服廠、合肥帽廠、合肥市服裝鞋帽工業(yè)公司等單位工作,從不挑揀崗位、講求待遇。低頭不張揚,埋頭躬身行,她視名利淡如水,待事業(yè)重于山,真正體現了一名共產黨員的胸襟與操守。
令同事們印象深刻的是,參加工作以來,馬毛姐從不以英雄自居,反而總是搶著干苦活、累活、臟活,“碰到困難上一步,面對利益退一步”。與她相熟多年的合肥工投改制中心離休干部丁衛(wèi)東感慨地說:“作為功臣、勞模,馬毛姐曾多次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接見,但她從不向組織提個人利益上的要求。”
幾十年來,馬毛姐的崗位多次改變,不變的是對黨的忠誠。她經常說是黨給了她一切,“相比于榮譽,我為黨和國家做的事情太少”。
一顆紅心永向黨的馬毛姐,于1954年6月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她在入黨申請書中鮮明表達出自己入黨的初心:“我永遠跟著共產黨走,我的一生獻給黨與人民,全心全意做好人民的服務員?!?/p>
新華社記者 黃博涵 攝在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區(qū)西園街道,馬毛姐(右)和社區(qū)居民交談(2021年6月9日攝)
馬毛姐是這么說的,也是一直這么做的。
無論是當一線工人,還是后來走上領導崗位,始終牢記自己是一名共產黨員,處處嚴格自律,勤勤懇懇為老百姓服務。工作時,遇到苦活、累活、臟活,她總是帶頭干;擔任領導職務后,她一直拿的是單位里最低級別的工資,每次工資評級,都把機會讓給他人。
退休后,馬毛姐也沒有閑下來,她將宣講革命故事作為自己的職責使命?!?005年以前,我身子骨還硬朗,常去合肥許多單位和中小學進行愛國主義宣講?!瘪R毛姐說,一講起渡江戰(zhàn)役,就覺得充滿了力量。
女兒劉光林介紹,幾十年來,母親總是風里來、雨里去,義務開展革命傳統(tǒng)教育,前前后后宣講了300多場次?!皨寢屍饺绽镌挷欢啵銎饒蟾鎭韰s能講一兩個小時。”
每一次,馬毛姐都慷慨激昂,鉚足了勁兒,仿佛不知疲倦。結束時,她總會額外囑咐孩子們一句“好好學習,天天向上”,鼓勵大家學好本領為國家作貢獻。
“現在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都來了解渡江戰(zhàn)役,傳承渡江精神,這讓我很欣慰?!瘪R毛姐說,“咱們得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更要繼續(xù)努力奮斗!”
新華社發(fā)(鄭遠 攝)2021年3月28日,馬毛姐回到家鄉(xiāng)安徽省無為市劉渡鎮(zhèn)馬壩村,與當年的姐妹們話家常
此外,她為八一電影制片廠、北京電視臺等電視臺和廣播電臺錄音、錄像、拍攝紀錄片,用來紀念渡江戰(zhàn)役,還原珍貴歷史。1998年10月,八一電影制片廠籌拍紀念渡江戰(zhàn)役勝利50周年影片,邀請馬毛姐參與拍攝。事后,攝制組要付給她勞務費,馬毛姐謝絕了,“我是黨員,要講貢獻。再說了,這本就是我應該做的”。
有一分熱,發(fā)一分光,馬毛姐用幾十年如一日的默默奉獻,詮釋了一名共產黨員的使命與責任。
“跟著共產黨,老百姓才有好日子過!”就是這句樸實而堅定的話語。馬毛姐永遠跟隨著黨的步伐,不斷向前。當初那個眼神堅定、誓死渡河的小女孩,如今已是一位頭發(fā)花白的耄耋老人了。但她始終懷揣著對黨的熱愛,歲月如梭,她初心如磐,信念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