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 靜
李春梅,女,白族。
1977年1月,李春梅出生在漾濞縣平坡鎮(zhèn)平坡村街尾一個農(nóng)村家庭。她上有一個哥哥三個姐姐。因為是家里最小的孩子,李春梅既有父母的疼愛,又有哥哥姐姐的呵護,她幸福快樂地成長著。
厄運在她10歲那一年突然降臨。
1987年對李春梅家來說原本是喜慶的一年。當時,看到米線銷路不錯,她父母就東拼西湊買回來一臺米線機,指望靠加工米線來增加家庭收入。一個小小的米線作坊寄托了全家人致富的希望。誰想得到,這臺米線機投入使用半年多,本錢還沒掙回來就吞掉了女兒的一只手。
那一天,上小學三年級的李春梅放學回來,和往常一樣她放下書包就去幫父母榨米線。家里人手少,這原本是她做得很熟悉的活路,意外卻發(fā)生了:機器卷住她的衣袖,右手臂被吞了進去……
家人迅速把她送到大理州人民醫(yī)院??粗畠貉饽:氖?,母親跪在醫(yī)生面前,求他們想辦法把女兒的手接上。一個農(nóng)村女孩子失去一只手,將來她怎么去勞動?怎么去養(yǎng)活自己?母親似乎看到了女兒慘淡的未來。無奈傷勢太重,李春梅的右手被截掉了。她的父親欲哭無淚,從那以后再也沒有吃過米線。米線成了他命里的劫,心里的傷。
一開始,年紀尚幼的李春梅不知道這一次受傷會給自己的人生帶來什么影響,直到傷口愈合,拆除了纏裹著的繃帶,她才發(fā)現(xiàn)右邊的衣袖空空蕩蕩,自己和別人不一樣了,而左手笨掘,什么也做不了。她驚慌恐懼,天天哭泣。那是一段悲傷絕望的日子。后來,在家人和老師的安撫、鼓勵下,她慢慢開始練習用左手寫字,用左手握筷子……用左手去做所有的事情。這是一個艱難漫長的過程,她不但要說服自己接受失去右手這個事實,應對生活中的種種不適應,還要面對別人異樣的目光。她總是把自己傷殘的右手藏起來,怕別人看見,也怕自己看見。
1987年,距今有30多個年頭,是一個遙遠的年代了,可在李春梅心里依然是一個不能輕易觸碰的時間節(jié)點。那個秋天的回憶塞滿她撕心裂肺的慘叫和母親的哭喊。
1991年,上帝給李春梅打開了一扇窗。
漾濞縣殘聯(lián)選拔運動員,準備參加大理州首屆殘疾人運動會。李春梅報了名,當時身體單薄瘦小的她并不被大家看好,她卻全力以赴為這個目標去努力。
她開始練習跑步。每天6點半起床,從街尾跑到大合江邊,來回近4公里,然后才背著書包去學校。她以頑強的毅力堅持一段時間后,她的體質明顯增強,跑步的速度也快了許多。接著她又參加了一個月的強化集訓,終于站到了大理州首屆殘疾人運動會的賽場上。經(jīng)過激勵的角逐,她奪得了跳遠、田徑400米、100米3枚金牌。
這一年,李春梅14歲。
大理州首屆殘疾人運動會徹底改變了李春梅的人生走向,她成為云南省殘疾人運動會的備戰(zhàn)選手,開啟了她的運動員生涯。隨后,她參加了云南省第二屆、第三屆殘疾人運動會,取得了跳遠第一名,田徑800米和1500米第一名的好成績。
每一次站上領獎臺的喜悅背后都是刻苦的訓練。
1993年,李春梅入選國家隊。她在昆明進行集訓,接受教練科學規(guī)范的指導和訓練。速度訓練、耐力訓練、力量訓練……她記不得自己繞著跑道跑過多少圈?也記不得自己做過多少個負重高抬腿?又做過多少個負荷深蹲?身上的訓練服被汗水打濕了一遍又一遍。她的腳掌破了,腿腫了,每天晚上睡覺時渾身酸痛。好幾次她忍不住哭了,擦干眼淚后又咬緊牙關堅持訓練。
李春梅扛住了超負荷訓練的苦,她的長跑成績突飛猛進。
1994年,她參加第六屆遠東及南太平洋地區(qū)殘疾人運動會,獲得女子田徑T46級1500米決賽金牌,并打破了1500米世界紀錄。
1995年,她代表云南省參加在鄭州舉行的全國殘疾人田徑游泳錦標賽,獲田徑800米、1500米、3000米三項第一,打破了1500米世界紀錄,刷新了3000米的全國紀錄。
1996年,她代表云南省參加在大連舉行的第四屆全國殘運會,獲1500米、3000米金牌,800米銀牌,再次打破1500米世界紀錄和3000米全國紀錄。
1998年,她代表云南省參加了在南京舉行的全國殘疾人田徑錦標賽,獲得了1500米金牌,并打破了1500米世界紀錄。
2000年,她代表云南省參加在上海舉行的第五屆全國殘運會,分獲800米、1500米、3000米三塊金牌,并再次打破1500米世界紀錄和800米、3000米全國紀錄。
2002年初,她代表中國參加了在法國里昂舉行的世界殘疾人田徑錦標賽,獲得800米銀牌,并獲得參加2004年雅典殘疾人奧運會的參賽資格。
2006年,她參加了在廣東肇慶舉行的全國田徑錦標賽,獲得了800米金牌,并打破了由她自己保持的全國紀錄。
2006年,她參加在馬來西亞吉隆坡舉行的第九屆遠東及南太平洋地區(qū)殘疾人運動會,她一人包攬女子T46級200米、400米、800米、1500米4項冠軍,并以4分50秒的驕人成績刷新了1500米跑的世界紀錄。
李春梅通往冠軍的路上灑滿了汗水。
她先后20多次參加全國、世界性的殘疾人運動會,還有州、省各級殘疾人運動會,8次打破世界紀錄,先后共獲得34枚金牌。
2008年,李春梅光榮地當選北京奧運會火炬手。
如果說14歲那年報名參加殘疾人運動會的李春梅是抱著試一試心態(tài)的初生牛犢,那么在后來的成長中她慢慢認識到在賽場上自己不再是自己,她代表著殘疾人這一個群體,她的每一次成功都印證著殘疾人的勇氣和信心,展現(xiàn)著殘疾人自強不息,頑強拼搏的精神。這個信念支撐著她走過了一次次流淚,動搖,退縮的時刻。
2014年,李春梅將她多年來所獲得的10塊獎牌、匾、34本榮譽證書及1個獎杯,無償捐贈給縣檔案館留存。她說:“我所取得的成績都是黨和政府培養(yǎng)的結果,是社會和家庭支持的結果。”
1997年,漾濞縣委、縣人民政府按照相關政策規(guī)定,安排李春梅在縣殘聯(lián)工作。李春梅在工作中積極認真,尤其關注殘疾人的學習、生活、就業(yè)、權益等事宜,盡自己所能給殘疾人提供幫助和支持。她表現(xiàn)出色,追求進步,1999年加入了中國共產(chǎn)黨,2008年擔任漾濞縣殘疾人聯(lián)合會副理事長。
2018年3月,李春梅主動要求到蒼山西鎮(zhèn)美翕村擔任駐村扶貧工作隊長、第一書記。為實現(xiàn)“確保2018年脫貧退出,到2020年與全國全省全州全縣全鄉(xiāng)同步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她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去,十天半月不和家人謀面成了常事。
美翕村是一個多民族雜居的山村,有彝族、漢族、納西族、傈僳族、回族、苗族等7個民族,下轄16個村民小組。因為地處高寒山區(qū),氣候寒涼,農(nóng)作物以玉米為主,經(jīng)濟林果主要有核桃、蘋果,村民經(jīng)濟收入單一,大部分人家生活貧困,抗風險能力極低。加上山高坡陡,交通閉塞,人們出行不便,許多村寨與外界的聯(lián)系僅靠一條毛草小路,自產(chǎn)的山貨運出去,外面的物資運進來,多年來一直靠人背馬馱。
面對如此困頓的村情,脫貧攻堅的難度可想而知。
李春梅拿出當運動員時的勇氣和毅力,迎難而上。采用掛包幫扶、結對幫扶等形式,決心從根本上解決農(nóng)戶面臨的實際問題。
她四處奔走,爭取資金,扶持農(nóng)戶發(fā)展養(yǎng)殖、種植產(chǎn)業(yè);李家莊蘋果種植基地、公益林生態(tài)效益補償?shù)然菁叭?2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她緊抓教育扶貧工作,通過享受省政府困難學生資助,減免學雜費,寄宿制生活補助,義務教育營養(yǎng)改善,雨露計劃等多種方式,讓建檔立卡戶的孩子切實得到幫扶。
李春梅帶領著扶貧工作隊員一起日以繼夜地奔波忙碌。在村民們的支持和努力下,美翕村發(fā)生了許多變化,全村的基礎設施得到改善,公路修建擴寬,村民出行難的問題逐步得到解決。通過危房改造、人居環(huán)境質量提升等舉措,全面落實了“兩不愁、三保障”工作。
2019年,美翕村64戶252名建檔立卡貧困戶均達到脫貧標準,如期摘掉了貧困的帽子。
2020年開局,全國上下被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籠罩,春節(jié)沒過完,李春梅就匆匆返回美翕村。1月26日,漾濞縣啟動重大突發(fā)公共衛(wèi)生事件I級響應,李春梅便帶領扶貧工作隊隊員和美翕村“兩委”一起投入到嚴峻的抗疫防控工作中,在路口設卡,入戶排查,宣傳防疫常識……不分晝夜,嚴防疫情,守護村莊安寧,她一直在路上。
2021年4月,李春梅駐村期滿,但她提出申請,選擇繼續(xù)堅守。她單薄瘦弱的身影依然出現(xiàn)在美翕村的田間地頭。曾在運動賽場上奔跑如飛的她,一次次往返在美翕的山間小路上。
只要人們能過上好日子,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她的工作筆記密密麻麻,一行行記錄著她的日常,她的努力,她的奉獻。
李春梅在工作中和在運動場上一樣優(yōu)秀出色,她獲得許多榮譽和獎勵。
1998年1月,被大理州委授予首屆大理州“十大杰出青年”稱號;同年12月,被云南省授予第三屆云南省“十大杰出青年”稱號。
2004年3月,分別被大理州婦聯(lián)、云南省婦聯(lián)、國家婦聯(lián)授予大理州“三八紅旗手”、云南省“三八紅旗手”、全國“三八紅旗手”。
2007年5月,被大理州人民政府授予“先進工作者”稱號。
2007年11月,被云南省委宣傳部授予“云南省敬業(yè)奉獻道德模范”稱號。
2008年3月,被云南省婦聯(lián)授予“云南十大女杰”提名獎。
2012年5月,被云南省總工會授予獲“云南省五一勞動獎章”稱號。
2020年10月,被漾濞縣團委授予“漾濞十大最美追夢人”稱號。
2020年11月,被漾濞縣委扶貧領導小組授予“漾濞縣2020年度扶貧先進工作者”稱號。
2021年4月,被云南省委、省人民政府授予“脫貧攻堅先進個人”稱號。
2021年6月,被云南省委授予“優(yōu)秀優(yōu)秀共產(chǎn)黨員”稱號。
李春梅曾在跑道上為了夢想努力奔跑,今天,她又以一名第一書記、駐村工作隊長的身份走在扶貧攻堅、鄉(xiāng)村振興的路上,沒有一句豪言壯語,只用行動默默去踐行一個共產(chǎn)黨員的責任與擔當。
她從不掩飾自己傷殘的右手,災難讓她堅強,歷練令她成熟,她早已走出傷殘的痛苦和自卑。她的經(jīng)歷,她的精神鼓勵著所有殘疾人,重新樹立起生活的信心。
人生難免有缺憾,她卻在傷口上繡出一朵“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