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江石因漢江而得名,且因其既有長江流域的賞石特征,也是孕育長江賞石流派的一脈主流石種而聲名遠播。
老河口市,是“石圣”米芾的第二故鄉(xiāng),襄陽的下轄市,千里漢江從這里潺潺流過,孕璞育璜,兩岸好石者在當?shù)厥小⒖h政府領導的支持下,開展了轟轟烈烈的賞石文化活動,采石、辦展、建館一時興盛。為進一步提升漢江賞石的美譽度和辨識度,劉小群們籌建了風格迥異的以漢江奇石為主的博物館、藝術館數(shù)十家,各館、園古色古香,精致典雅,恰如詩曰“仿佛煙霞生隙地,分明日月在壺天”。尤其小群同志的漢江奇石博物館特色明顯,一院三層,2000多平方米,藏有各品類觀賞石數(shù)萬方,尤以漢江石數(shù)量為最,其對漢江石在開發(fā)和保護上于資源產(chǎn)地有著實際的探索意義,也增大了漢江石在社會層面的辨識度,對長江賞石流派的初步構建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本書是小群同志多年賞石收藏積累的閃亮登場,籍此展陳,以饗石友,亦可管窺小群藏石、賞石的心路歷程,且以《觀賞石鑒評》國標進行分類,雖展陳方式和手段較為質樸、單純,呈現(xiàn)自然天真風格,然何嘗不是一種審美意識及展陳藝術的表達。
故,樂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