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生周刊》記者 鄭旭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要暢通和規(guī)范群眾訴求表達、利益協(xié)調、權益保障通道。社區(qū)是黨和政府聯(lián)系、服務居民的‘最后一公里’,作為來自基層一線的黨代表,這份報告讓我深感使命在肩?!?/p>
在接受《民生周刊》記者專訪時,江蘇省揚州市文昌花園社區(qū)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鄭翔代表語氣尤為堅定。她表示,回去后,要進一步學好、弄通二十大報告內容,并以黨的二十大精神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進工作。積極探索群眾參與社會治理的好做法好經驗,通過社區(qū)懇談會、專家咨詢會、民意直通車等形式,完善群眾參與基層社會治理的制度化渠道,持續(xù)激發(fā)群眾參與基層治理的內生動力,為建設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社會治理共同體作出貢獻。
文昌花園社區(qū)成立于2005年,是當時揚州市最大的拆遷安置小區(qū),也是全市出了名的“三多三難社區(qū)”。
“這里困難家庭多,群眾生活難;矛盾糾紛多,凝聚人心難;不良現(xiàn)象多,文明和諧難。”鄭翔告訴《民生周刊》記者,上級黨組織派她擔任社區(qū)書記的第一天晚上,她暗下決心:“只要有黨的堅強領導,再硬的骨頭我也要啃下!”
鄭翔主持社區(qū)工作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印有自己手機號的溫馨聯(lián)系卡逐一發(fā)到居民家中。
起初,不少居民把聯(lián)系卡當作茶余飯后的“笑談”,認為“這是鄭書記新官上任的首秀”。于是,有人抱著試試看的態(tài)度,把自己都認為是雞毛蒜皮且拿不上桌面的小事講給鄭翔聽。但出乎所有人意料,接到電話后,鄭翔不僅很快來到大家中間,還和大家坐在一起,商量問題解決辦法。
幾次嘗試之后,不少居民把丟在家中角落里的卡片重新找出來,把電話號碼存進自己手機。有居民在命名聯(lián)系人時,用“社區(qū)110”代表鄭翔。
鄭翔向《民生周刊》記者坦言:“只要你對百姓真心換真情,百姓對你的回饋就不摻假?!?/p>
隨著居民信任感提升,鄭翔接到的電話越來越多。她意識到,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要發(fā)動更多人參與社區(qū)服務、編織百姓貼心服務網。
江蘇省揚州市文昌花園社區(qū)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鄭翔代表
鄭翔介紹說:“比如說我們創(chuàng)新的工作服務模式,把過去大廳式的服務改成了全科式的服務,就是全科社工+網格社工+專業(yè)社工,通過這種服務,為居民服務制定規(guī)范化的治理標準,使我們社區(qū)達到了共治、共建、共享的一個良好局面?!?/p>
新時代10年,秉持“老有所養(yǎng)、弱有所扶、病有所醫(yī)、幼有所育、學有所教”的民生情懷,鄭翔帶領社區(qū)“兩委”堅持以問題為導向,切實解決居民所思所盼所想,以一件又一件實事、好事回報社區(qū)居民信任。
“譬如,我們創(chuàng)新實施揚州首個‘家門口飯碗’惠民工程,幫助400余名失業(yè)居民和低收入人群在‘家門口’靈活就業(yè);我們緊扣老年群體需求,創(chuàng)辦全市首個社區(qū)托老所;孵化、引進 46家專業(yè)型、服務型社會組織,可為社區(qū)居民提供10類50項‘定制化’服務;我們創(chuàng)新開設‘文昌花園嬰幼兒照護服務中心’,為周邊學齡前兒童提供‘家門口的日托班’服務,幫助解決雙職工家庭‘帶娃難’的煩心事;我們還率先響應全市‘1+4’為群眾辦實事行動的號召,高標準落實社區(qū)黨群服務中心‘全天候開放’制度,創(chuàng)新設立‘電商服務睦鄰站點’……”對于社區(qū)的民生實事,鄭翔如數家珍。
正是通過黨群干群的齊心努力,文昌花園社區(qū),這個曾經人員居住復雜、矛盾相對集中的拆遷大社區(qū),建設成了擁有“全國創(chuàng)先爭優(yōu)先進基層黨組織”“全國和諧示范社區(qū)”“全國文明社區(qū)”“全國最美志愿服務社區(qū)”等20多項國字號榮譽的示范社區(qū)。
2019 年文昌花園社區(qū)工作“三字經”成功入選“全國百個社區(qū)工作法”;2021 年,該社區(qū)成功入選首批“長三角黨建共建共育共享資源庫”。
“今年是我在文昌花園社區(qū)工作的第17個年頭,10多年來,社區(qū)群眾對我的支持和鼓勵,是我前行的最大動力?!编嵪韪锌卣f。
赴京參加黨的二十大前夕,鄭翔以登門入戶、集中座談等形式,采集“百姓心語”,以宜居、宜行、宜養(yǎng)、宜醫(yī)、宜樂等20個“宜”字為總結,用以詮釋揚州群眾的幸福指數,并將其線裝成冊,名曰《宜見揚州好地方》。二十大召開期間,有不少代表在駐地手遞手翻閱了這本線裝小冊子,紛紛稱贊。
鄭翔說,20個“宜”字既表達了揚州基層群眾對家鄉(xiāng)的真摯情感,勾勒出“和諧花常開”的美好愿景;也表達了揚州基層群眾一心向黨,感黨恩、跟黨走的堅定決心,勾勒出“黨旗飄揚在一線”的使命擔當,勾勒出“老百姓說好才是真的好”的為民情懷,勾勒出“群眾事群眾議”的治理形態(tài)。
“黨的二十大報告多次提到‘基層’,這些內容都為新時代新征程的社區(qū)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p>
鄭翔表示,下一步,她要回到群眾當中去,將黨中央關于基層工作的指示精神轉化為實際行動,以更多惠民生、暖民心的舉措,著力解決好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不斷提升居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