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陽 郭 雷 張 恒 李奧博 黃一祖 張繼濤3
(1.山東唐口煤業(yè)有限公司;2.南陽理工學院土木工程學院)
沖擊地壓是指井下圍巖突然發(fā)生破壞而引起的劇烈震動,同時伴有大量煤巖塊拋出的一種礦壓動力災害現(xiàn)象,這種現(xiàn)象嚴重威脅煤礦的安全生產[1-3]。斷層是沖擊地壓事故產生的易發(fā)區(qū)域,這主要是由于斷層可以阻隔應力的傳遞,造成煤巖體局部應力集中,同時,斷層結構面為弱面,采掘影響下斷層極易產生活化,從而引起斷層結構失穩(wěn)[4-5]。
國內外學者通過實驗、理論和數(shù)值模擬對斷層誘發(fā)沖擊地壓的現(xiàn)象進行了大量研究[6]。例如BERGER P等[7]指出受地質因素影響的逆沖斷層具有深部傾角較大、而淺部傾角較小的特征,分析了逆沖斷層周圍的應力分布特征,指出其誘發(fā)沖擊的機理。孫平遠等[8]采用數(shù)值模擬,研究了傾角變化對斷層周圍應力的改變,并指出了斷層失穩(wěn)過程中的破裂特征。然而數(shù)值模擬方法多采用平面應變模型,由于地下構造的復雜性,平面應變模型往往不能完整地反映出采動與斷層的相互作用,并且斷層對掘進巷道的影響范圍均采用預估的方法,沒有確切的實驗和理論數(shù)據進行支撐。
因此,采用三維數(shù)值模擬方法來研究斷層的應力分布特征問題是非常有必要的。為了探究斷層對掘進巷道的影響范圍,本研究以2-216工作面地質條件為基礎模型進行FLAC3D數(shù)值試驗,以期定量分析斷層的影響范圍,為后續(xù)工作面巷道支護參數(shù)設計提供依據,同時,對類似工作面的安全掘進也具有一定借鑒意義。
2-216工作面地表處于洪洞縣南溝村東北部;背面距鑫磊煤業(yè)工業(yè)廣場約1 000 m,東北方向距上跑蹄村約800 m,東側距上跑蹄工業(yè)廣場約1 600 m,西南側距南溝村約300 m。黃土覆蓋厚度為31~89 m,基巖厚度為39~492 m。工作面位于310 m水平二采區(qū)的正前軌道巷左側,東北方向緊鄰二采區(qū)正前軌道巷,東側距離2-206工作面約310 m,其余方向無任何工作面。2-216工作面內煤層整體為單斜構造,東北高西南低,工作面煤層開采時整體坡度較小。工作面煤層傾角一般為9°,預計在工作面掘進途中會揭露9條斷層。其中,副巷揭露的F1388斷層對工作面掘進影響較大。
為研究煤柱以及斷層對巷道掘進的影響,運用FLAC3D數(shù)值模擬軟件,對2-216工作面進行數(shù)值模擬,以得到掘進過程中應力演化規(guī)律。巷道掘進過程的數(shù)值計算模型以2-216工作面實際地質情況為依據進行建模,模型尺寸為300 m×90 m×60 m(長×寬×高),其中巷道截面尺寸為5.0 m×5.0 m(寬×高),模型共7層巖層,如圖1所示。
模型縱向高度為400 m,由單元和網格節(jié)點組成,數(shù)量分別為13 230和16 126個,因此,設置9.8 MPa的上覆巖層等效荷載于模型上部。模型的前、后、左、右、底各面均采用固支方式。
基于2-216工作面實際地質條件,并對其進行巖層系統(tǒng)整合歸類,結合頂?shù)装寮懊簩拥氖覂攘W試驗結果進行微觀力學參數(shù)選取,具體參數(shù)見表1。
?
對所建模型進行靜力平衡,按照距離斷層位置100,90,80,70,60,50,40,30,20,10,0 m分別開挖巷道,得到工作面距斷層不同距離時垂直應力分布云圖,部分結果如圖2所示。
可以看出,隨著掘進迎頭逐漸靠近斷層,斷層附近的應力變化范圍和應力集中程度逐漸增加。當迎頭距斷層100 m時,斷層開始受到擾動,此時斷層周圍應力集中程度明顯較低,最大僅為20.8 MPa,應力變化范圍也較小,斷層受掘進擾動的影響產生較小的滑動。當迎頭距離60 m時,斷層周圍應力集中程度相比于距斷層100 m時增加不大,但應力集中范圍明顯增加,這說明斷層雖受掘進擾動的影響,但是由于斷層存在一定的強度,所以斷層失穩(wěn)程度不大,此時掘進工作面相對安全。當迎頭距離斷層40 m時,掘進迎頭擾動完全作用于斷層,此時斷層周圍的應力集中程度進一步增大,達到21.66 MPa,同時斷層的應力集中范圍進一步增加,斷層失穩(wěn)的沖擊危險性明顯增大。當迎頭掘進至斷層時,斷層周圍的應力集中程度達到最大值22.6 MPa,此時滑動面周圍有應力釋放的特征,斷層產生相對滑動。
為了進一步探究斷層周圍的應力變化情況,通過布設在斷層四周的應力測量點,獲得斷層面上集中應力在掘進迎頭位置的改變下其相應的變化,如圖3所示。
當掘進迎頭位置與斷層距離為40 m時,斷層面四周產生的集中應力大小隨著距離的減小逐漸增加,應力的變化速率顯著提高。由此可得,在距離斷層面40 m時起,工作面的超前支承壓力將會因斷層的存在而有一定的影響,斷層附近應力集中的現(xiàn)象更加明顯,應力集中系數(shù)并不高,但掘進過程中仍應加強對于沖擊危險的監(jiān)測并準備卸壓工作。
(1)在工作面過斷層時,于斷層面的上下盤處分別以“破頂留底煤”和“破底留頂煤”為標準施工,從而使斷層面上二盤得以相隨。
(2)工作面頂板較破碎區(qū)域及時上經緯網維護頂板,同時配合前梁上道軌或工字鋼維護頂板。
(3)當存在小于1 m的斷層被工作面穿越時,可以通過對支架的高度進行調節(jié)以及開震動炮來破頂和破底,或采取對上盤留頂三角煤、下盤留底三角煤協(xié)同機組進行截割的措施,以致上下兩盤相隨,臺階高度不允許超過0.2 m,若超出允許值,則必須先用原木或者板梁于無頂支架上構頂后,再調高并且鎖緊支架。
(4)縮減工作面中斷層的暴露面積,遇斷層時可根據實際情況調整工作面方向。
(5)依照斷層性質、標高和頂?shù)装鍘r層硬度等因素,確定采用挑頂和下切的方法穿過斷層,遵循利于頂板日常維護、減少破巖量的原則。
(6)巖石的普氏系數(shù)f<4時,允許采取直接割巖的方法,并調低牽引速度。
(7)穿過斷層要提前、趨緩降低采高,減削破巖量,提高支架穩(wěn)定程度,同時,對立柱的伸縮余量要有足夠的保留,保持支架的正常工作狀態(tài)。
(8)對斷層段需要采取下切或留底進行側斜回采時,應維持頂?shù)装鍌刃钡姆较蚓鶆蜃儎?,確保支架和輸送機槽的正常工作。
基于數(shù)值模擬結果,掘進距斷層40 m時,應進行沖擊災害的預防,確保工作面安全掘進。預防措施可采用大直徑卸壓鉆孔預卸壓:①鉆孔孔深不低于15 m;②鉆孔間距不大于3 m;③鉆孔直徑為110 mm;④鉆孔高度位置為煤層中部;⑤所有卸壓孔均垂直于煤壁,最大俯仰角不超過3°,若受現(xiàn)場施工的條件制約,與煤壁最大角度不得大于45°。
通過對開展鉆孔預卸壓工作,在2-216工作面向前掘進時期并無大煤炮產生,同時應力在線監(jiān)測和鉆屑法監(jiān)測均未產生超標現(xiàn)象,說明卸壓防沖效果較好,滿足了礦井安全生產要求。
(1)通過對2-216工作面掘進期間的斷層應力分布特征研究,指出了當掘進迎頭位置與斷層距離為40 m時,斷層面四周產生的集中應力大小隨著其距離的減小逐漸增加,并且增加趨勢逐漸顯著。
(2)工作面距離斷層40 m位置時進行加密大直徑鉆孔卸壓的措施,取得了良好的卸壓防沖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