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去安平崮登山,攀到山頂俯瞰,看到了一個不一樣的世界——連綿的群山下,蒼茫大地上,我們平時隱入其中的綠樹、莊稼、村莊,只占了視野的一小部分;更多的是層疊的巖石,起伏的山岡,而人像一株草、一棵樹、一只蟲子,在彎彎曲曲的山路上時隱時現(xiàn),完全融入山野,著著實實成為了大地的一部分。
安平崮是電影《高山下的花環(huán)》外景取景地,幾十年前還是“不毛之地”,干旱的土地、裸露的巖石、成堆的墳塋,如今這一片山脈已經(jīng)郁郁蔥蔥,幾十萬畝的桃園鋪滿漫山遍野。春天桃花盛開時,蔚為壯觀。我自2000年大學畢業(yè)到這片山里來工作,一轉(zhuǎn)眼二十二年過去了,這二十多年里我見證了山鄉(xiāng)的巨變,更見證了這里一代山民不斷奮斗、向美好生活前進的步伐。
安平崮屬于岱崮地貌崮群中的一座,億萬年前這里應(yīng)當是一片大海,這些方山就是從海底冒出來的,崮頂上如今還有三葉蟲化石,真是滄海桑田啊。走在下山的路上,腳下是風化了的石頭變成的砂礫,暗紅色,突兀地,就在這路的中間,零星地開著些小花——地上一點土也見不到,甚至連葉子也沒有,一朵一朵鮮艷的小花就那樣倔強、艱難而歡樂地開在砂礫堆和巖石縫里。
這真讓人震撼!
這多么像這群山里的那些農(nóng)民啊,他們在堅硬的土地上,種下希望,把荒山變成了青山,把“不毛之地”變成了“世外桃源”。時至今日,沂蒙山腹地的這片革命老區(qū),已經(jīng)成為“中國蜜桃之都”,擁有71萬畝桃園,蒙陰蜜桃品牌價值達到266億元。不僅如此,這里還成功申報為沂蒙山世界地質(zhì)公園,成為鄉(xiāng)村振興的齊魯樣板。遙想革命戰(zhàn)爭年代,這里的人們攤煎餅、做軍鞋,推著小車支前上戰(zhàn)場,用生命的付出,為革命勝利做出了巨大貢獻。孟良崮戰(zhàn)役就發(fā)生在這片土地上,沂蒙六姐妹的故事,乳汁救傷員的故事也發(fā)生在這片熱土上。
今天這片土地上,這些新一代的農(nóng)民,他們堅韌,他們樸素,他們倔強,他們體驗著生命的酸甜苦辣,奏響著一首首命途奔進的曲子。當然,這里面不僅僅是歡快的,也有生命的苦厄,有生命的成長,有生命的蛻變……從安平崮下來,我就有了要寫一寫這些普通勞動者的想法,試圖用文字為他們立一塊小小的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