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娟 江永青 潘斌 何媛
流感病毒感染在臨床多見,且小兒患兒占比較高,因此關于流感病毒感染患兒的研究較多。而維生素D3作為近年來在呼吸道疾病中研究較多的指標[1-2],其在流感病毒感染患兒中的表達及與病情進展關系的研究卻相對不足,且白細胞介素-10(IL-10)、白細胞介素-17(IL-17)作為與機體免疫及炎癥反應密切相關的指標,其在感染所致疾病中的檢測價值相對較高[3-5]。本研究就流感病毒感染患兒血清維生素D3、IL-10、IL-17 水平與病情進展的相關性進行探究,以為流感病毒感染的診斷、防控與診治提供參考依據(jù),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 般資料 選取2020 年1 月-2021 年12 月九江學院附屬醫(yī)院收治的90 例流感病毒感染患兒。納入標準:(1)年齡2~14 歲;(2)加拿大急性呼吸道疾病和流感量表(CARIFS)評分48 分及以下。排除標準:(1)合并創(chuàng)傷;(2)合并其他感染;(3)合并慢性疾病;(4)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混合感染;(5)合并心肝腎等功能不全;(6)合并免疫系統(tǒng)疾病。根據(jù)CARIFS 將患兒分為A 組(33~48 分)、B 組(17~32 分)和C 組(≤16 分),每組30 例。選取同時期的30 例體檢健康兒童為D 組。本研究經(jīng)醫(yī)院倫理學委員會批準,患兒家長對研究知情同意。
1.2 方法 采集四組外周靜脈血,血標本采集量為4.0 mL,由兩名經(jīng)驗豐富的檢驗科工作人員進行檢測,以3 500 r/min 的速度離心5 min,靜置取上清液,然后用免疫發(fā)光法檢測血清維生素D3,酶聯(lián)免疫法定量檢測IL-10、IL-17 水平。比較四組血清維生素D3和IL-10、IL-17 水平;比較A 組、B 組及C 組中甲型及乙型流感病毒感染患兒的檢測結果;采用Spearman 秩相關分析血清維生素D3、IL-10、IL-17 與CARIFS 評分的關系。
1.3 統(tǒng)計學處理 本研究中的數(shù)據(jù)檢驗均采用軟件包SPSS 22.0 分析,計量資料用()表示,重復測量的計量資料進行方差分析,進一步的兩兩分析進行SNK-q 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比較采用χ2檢驗;相關性分析采用Spearman 秩相關。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四組一般資料比較 A 組男18 例,女12 例;年齡2.5~11.5 歲,平均(7.1±2.0)歲;甲型流感16 例,乙型流感14 例。B 組男17 例,女13 例;年齡2.3~11.8 歲,平均(7.2±2.1)歲;甲型流感15 例,乙型流感15 例。C 組男16 例,女14 例;年齡2.2~12.0 歲,平均(7.0±2.2)歲;甲型流感15 例,乙型流感15 例。D 組男17 例,女13 例;年齡2.1~12.2 歲,平均(7.1±2.1)歲。四組性別及年齡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A 組、B 組及C 組甲型及乙型流感病毒例數(shù)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 四組血清維生素D3、IL-10、IL-17 水平比較 四組血清維生素D3、IL-10、IL-17 水平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A 組血清維生素D3低于B 組、C 組及D 組,B 組低于C 組及D 組,C 組低于D 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A 組血清IL-10 及IL-17 均高于B 組、C 組及D 組,B 組高于C 組及D 組,C 組高于D 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四組血清維生素D3、IL-10、IL-17水平比較()
表1 四組血清維生素D3、IL-10、IL-17水平比較()
2.3 A 組、B 組及C 組中甲型及乙型流感病毒感染患兒的血清維生素D3和IL-10、IL-17 水平比較 A 組、B 組及C 組中甲型及乙型流感病毒感染患兒的血清維生素D3和IL-10、IL-17 水平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A組、B組及C組中甲型及乙型流感病毒感染患兒的血清維生素D3、IL-10、IL-17水平比較()
表2 A組、B組及C組中甲型及乙型流感病毒感染患兒的血清維生素D3、IL-10、IL-17水平比較()
2.4 血清維生素D3和IL-10、IL-17 與CARIFS 評分的相關性分析 Spearman 秩相關分析顯示,血清維生素D3與CARIFS 評分呈負相關,IL-10、IL-17與CARIFS 評分呈正相關(P<0.05),見表3。
表3 血清維生素D3、IL-10、IL-17與CARIFS評分的相關性分析
流感病毒感染可導致患兒出現(xiàn)頭痛、發(fā)熱、乏力、咳嗽及全身性癥狀體征,通??勺杂匕Y的危害較大,甚至可危及患兒的生命安全。小兒作為流感病毒感染的重點人群,流感病毒感染患兒相關的各方面研究多見,因本病為感染性疾病,故感染相關的炎癥反應變化是臨床研究較多的方面[6-7]。IL-10、IL-17 等作為常見的炎癥反應指標,其與感染相關的炎癥及免疫變化等方面有密切的關系,其在流感病毒感染患兒中的表達變化研究雖可見,但是研究結果差異較大[8-9]。有研究顯示,其在本類患兒中的表達呈現(xiàn)顯著升高的狀態(tài)[10],而有研究認為其變化波動幅度并不大[11-12],因此其在流感病毒感染患兒中表達變化的研究極為必要。另外,維生素D 作為在呼吸系統(tǒng)疾病中研究較多的指標,其在流感病毒感染患兒中的表達變化研究也可見,其中維生素D3在調節(jié)T 細胞分化及影響Th1/Th2 平衡方面的作用較強,因此在感染、炎癥及免疫失衡患兒中的研究多見[13-15],而其水平降低可導致呼吸道抵抗力的降低,因此更易于導致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發(fā)生,故認為其在流感病毒感染患兒中的研究意義較高[16-17]。
本研究就流感病毒感染患兒血清維生素D3和IL-10、IL-17 水平與病情進展的相關性進行探究及分析,結果顯示,A 組血清維生素D3低于B 組、C 組及D 組,B 組低于C 組及D 組,C 組低于D 組(P<0.05)。A 組血清IL-10 及IL-17 均高于B 組、C 組及D 組,B 組高于C 組及D 組,C 組高于D 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Spearman 秩相關分析顯示,血清維生素D3與CARIFS 評分呈負相關,IL-10、IL-17 與CARIFS 評分呈正相關(P<0.05),因此肯定了血清維生素D3、IL-10、IL-17 水平與流感病毒感染患兒病情的關系。分析原因,維生素D3水平較低的患兒呼吸道抵抗力較低,機體免疫失衡情況相對突出,因此更易于發(fā)生各類感染,而感染的發(fā)生導致Th1/Th2 表達失衡,相關的IL-10 及IL-17 水平表達隨之變化,其中病情越為嚴重的患兒,其相關指標的表達失衡越為嚴重[18-19],因此其之間具有相關性。同時也提示對流感病毒感染患兒應重視維生素D3的補充,也應重視對IL-10 及IL-17 等炎癥反應指標的監(jiān)測與調控,以達到控制炎癥反應及改善預后的目的[20-22]。上述指標對于疾病的進展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可作為疾病診斷及治療的重要參考依據(jù)。
綜上所述,流感病毒感染患兒血清維生素D3、IL-10、IL-17 水平與病情進展密切相關,在本類患兒中的檢測價值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