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榮華
中華美食文化博大精深,在注重色香味形的基礎(chǔ)上,也注重養(yǎng)生,有“藥膳”之稱。中國人會吃,什么食材都能調(diào)配成鮮美的食物。被世界很多國家用來欣賞裝飾的鮮花,中國人卻能吃出各種形式和文化。
早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中國人就會吃花了,如詩人屈原《離騷》:“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蓖聿鸵郧锞諡槭澄铮栈ㄏ阄兜徘逵?,有清熱降火之功效,食菊既可享受食物香味,秋天干燥還能降火,菊之高潔也如詩人一般。
唐代武則天于花朝日(每年農(nóng)歷的二月十五日)游園賞花,令宮女采集百花,和糯米一起搗碎蒸熟,名叫“百花糕”,賞賜給文武百官品嘗。她還特別愛吃一種用松花粉制成的“小精糕”,因為松花粉有延年益壽的保健作用。在唐代,官家、民間春天采花做花糕也很普遍。
宋代人與唐代人對花的吃法不一樣,宋代林洪在《山家清供》中記載:“將梅花瓣洗凈,用雪水煮;待白粥熟時同煮?!边@種方法是用花煮粥,是為花粥,可以美容養(yǎng)顏,又是一種怡情養(yǎng)性的生活方法。
明代王象晉在《群芳譜》中寫道:“玉蘭花饌?;ò晗磧?,拖面,麻油煎食最美。”這是用油煎的方法吃玉蘭花,油香混合花香更加引起食欲。同時,花又能降低油脂,清香美味又不發(fā)胖,現(xiàn)代愛美女孩可以試試。清代顧仲在《養(yǎng)小靈·餐芳譜》中寫道:“(迎春花)熱水一過,醬、醋拌供”,就做成了“迎春花饌”,也就是現(xiàn)代的涼拌,現(xiàn)代人經(jīng)常這樣吃蔬菜,但是很少吃花的,其實涼拌更能保留花的原汁原味,更加有益于養(yǎng)生。
除了上面各種直接吃的方法,古人還會用花泡茶釀酒。文人雅士愛風(fēng)流,吃也是吃得詩情畫意,常說君子以茶代酒,禪茶一味,花為茶更有風(fēng)韻。清代徐珂在《清稗類鈔·飲食類》中記載:“梅花點茶。梅將開時,摘半開之花,帶蒂置于瓶,每重一兩,用炒鹽一兩灑之,勿用手觸,必以厚紙數(shù)重密封,置陰處。次年取時,先置蜜于盞,然后取茶二三朵,沸水泡之,花頭自開而香美?!泵鞔跸髸x在《群芳譜》中記載:“金雀花,花生葉傍,色黃形尖,勢如飛雀,甚可愛。春初開即采之,滾湯,入少鹽微焯,可作茶品清供?!狈椒ǘ际怯名}腌制新鮮花朵密封,來年取出泡茶喝,一股清氣入喉,瞬間使人神清氣爽。
至于花酒,最著名的是秋天的桂花釀,常飲可健脾胃,助消化,活血益氣,并且老少皆宜。相傳太白飲此酒,成詩百篇。故歷來文人來到長安,專飲桂花釀。
《景龍文館記》記載:“景龍四年春,上宴于桃花園,群臣畢從。學(xué)士李嶠等各獻桃花詩,上令宮女歌之。”說的就是唐中宗景龍年間,春季在桃花園舉辦花宴,群臣都參與,宴時詠詩歌唱等。唐代的花宴,是官方的喜慶活動。唐朝時期,放榜后新進士都要參加朝廷舉辦的花宴等活動,比如櫻桃宴與曲江游宴。不少登科才子在花宴中寫下了流傳后世的名篇。詩人孟郊中進士后,寫了名詩《登科后》:“昔日齷齪不足夸,今朝放蕩思無涯。春風(fēng)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边M士劉滄在《及第后宴曲江》中曰:“歸時不省花間醉,綺陌香車似不流?!边M士翁承贊在《擢探花使二首》中曰:“洪崖差遣探花使,檢點芳叢飲數(shù)杯。深紫濃香三百朵,明朝為我一時開?!痹诠俜降幕ㄑ缰?,最值得一說的是萬花會。據(jù)《墨莊漫錄》記載:“西京(今洛陽)牡丹甲天下,花盛時,太守作萬花會,宴集之所,以花屏障,至于梁棟柱拱,悉心竹筒貯水,插花釘掛,舉目皆花,香氣襲人?!被ㄑ缡莾?yōu)雅的事。《誠齋雜記》中記載的“飛英會”,就是雅韻至極。范蜀公居許下,造了一大堂,題額為“長嘯”。堂前有花架,可容納10 多位客人。春季花開時,宴客其下。赴花宴的人互相約定,如果有飛花墜落在誰的酒杯中,誰就要自罰一杯。正當(dāng)大家笑語時,一陣微風(fēng)拂來,花瓣紛紛落下,滿堂座客杯中都飛入了花瓣。結(jié)果,眾人人人自罰。可見當(dāng)時的花事繁盛。此事后來被人稱為“飛英會”。在花宴當(dāng)中,有趣的還有蘇東坡補宴“重九會”(賞菊之宴)。蘇東坡晚年時,被貶謫海南島,他在儋州定居后,種下菊花,本想在重九節(jié)時設(shè)菊花宴與友同賞菊花??墒牵D锨锛镜臍夂虿幌裰性菢永?,重九時,菊花并不盛開。到了冬季,菊花才綻開,他只好在十一月十五置酒宴客,補作“重九會”。后被人稱為“冬季重九會”。
古人愛花吃花出了名的還有清代文人袁枚,他“春天食玉蘭,夏天食荷花,秋天食菊花,冬天食臘梅”。由于他是有名的大才子,民間也紛紛效仿他吃花,使得花朵不再是供人們欣賞的植物,而成為可以烹飪的食材,玫瑰、杜鵑等花朵,都可成為餐桌上的清新佳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