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新禮
(山煤國際能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煤業(yè)分公司,山西 太原 030006)
瓦斯是制約礦井安全高效開采的主要因素之一,為加強瓦斯治理工作,研究瓦斯防治技術是礦井實現(xiàn)安全穩(wěn)定生產的保障。當前大多數高瓦斯礦井多采用“Y”型通風方式,但這種通風方式在工作面初采期間常出現(xiàn)回風隅角瓦斯積聚的現(xiàn)象,對綜采工作面的正常生產產生較大影響,因此有必要采取措施治理瓦斯[1-2]。
目前,國內外學者對高瓦斯礦井瓦斯治理技術進行了大量研究,周華東等人通過分析煤層上覆巖層覆存狀態(tài)及采動破斷規(guī)律,采用布置高抽巷方案治理初采期間瓦斯超限問題;侯永鵬等人針對高瓦斯綜放工作面采空區(qū)瓦斯積聚問題,通過進行深孔預裂爆破斷頂,實現(xiàn)采空區(qū)頂板及時垮落,避免瓦斯超限現(xiàn)象發(fā)生;吳仁倫等人通過對采空區(qū)瓦斯?jié)舛确植家?guī)律進行了計算機模擬分析,采用頂板預裂措施解決工作面瓦斯超限問題[3-5]。
為有效控制綜采工作面初采期間瓦斯積聚問題,本文以霍爾辛赫煤礦條件為背景,采用理論分析、現(xiàn)場試驗方法對初采期間瓦斯治理技術進行了研究,從而為國內其他礦井在相似條件下的高效高產開采工作提供借鑒。
霍爾辛赫煤礦為高瓦斯礦井,開采煤層主要為3號煤,煤層厚度平均為5.65 m.礦井采用分區(qū)式通風方式,共布置有3個進風井,2個專用回風井。根據《霍爾辛赫3號煤層瓦斯參數測定報告》,3號煤層瓦斯壓力為0.30~0.44 MPa;原始瓦斯含量為7.29~8.69 m3/t;百米鉆孔瓦斯流量為0.007 11~0.009 6 m3/(min·hm),鉆孔瓦斯流量衰減系數為0.086 1~0.416 1 d-1,透氣性系數為0.091 4~0.193 6 m2/(MPa2·d);瓦斯放散初速度ΔP為12~18,煤的堅固性系數為0.46~0.47,孔隙率為2.13%~3.04%.
3305、3307工作面均為大采高沿空留巷工作面,采用兩進一回“Y”型通風方式,即工作面兩巷道均為進風巷道,在所留巷道內形成總回風,其通風系統(tǒng)如圖1所示。3305工作面切眼長度為250 m,3307工作面切眼長度為220 m,煤層頂底板情況如圖2所示,頂板巖層強度較高,屬于堅硬頂板巖層。目前3305工作面已回采完畢,3307工作面巷道已完成掘進,即將進行回采。由于3305工作面在初采期間,工作面瓦斯出現(xiàn)多次超限情況,影響正常生產組織,為避免3307工作面回采期間瓦斯大量涌出,參考3305工作面回采與工作面初采期間的各項監(jiān)測數據,對3307工作面瓦斯治理技術進行優(yōu)化。
圖1 工作面通風系統(tǒng)圖
圖2 工作面頂底板柱狀圖
3305工作面長度為240 m,共布置采用160臺液壓支架,支架型號為ZY12000/28/62D.采用液壓支架監(jiān)測系統(tǒng)對支架工作阻力進行監(jiān)測,當工作面推進至31.7 m時,液壓支架工作阻力出現(xiàn)了首次大幅增加情況,表明工作面此時出現(xiàn)了初次來壓現(xiàn)象,來壓步距為31.7 m,動載系數為1.86.后續(xù)工作面推進至49.7 m、71.5 m、90.8 m發(fā)生三次周期來壓,來壓步距平均為19.7 m,動載系數平均為1.79.
從3305工作面初采期間礦壓特征可以看出,初采期間礦壓顯現(xiàn)強度較大,初次來壓步距較長,對其原因進行分析可知,工作面基本頂為中砂巖,巖層厚度平均為6.4 m,普氏系數在6~9范圍內,巖層強度較高。當工作面推進距離較小時,頂板巖層不容易垮落,因此容易出現(xiàn)采空區(qū)大面積懸頂情況,此時如果發(fā)生來壓,將出現(xiàn)巖層大面積垮落情況,來壓強度大,導致采空區(qū)瓦斯大量涌出,引發(fā)瓦斯超限現(xiàn)象。
對3305工作面初采期間瓦斯分布特征進行分析,表1為工作面推進期間瓦斯含量情況。可以看出,正?;夭善陂g,工作面風流中瓦斯含量較低,上隅角瓦斯含量較高,但仍處于可控范圍內。當工作面發(fā)生來壓時,工作面風流中瓦斯含量明顯增加,隨后緩慢降低,上隅角瓦斯含量在來壓后處于較高水平,下降速度較慢,同時留巷回風風流中瓦斯含量明顯上升。因此,工作面來壓時造成瓦斯超限的主要原因,需采取有效措施,降低來壓強度。
由于工作面初采階段時,采空區(qū)頂板垮落等情況會造成采空區(qū)瓦斯突然涌出,導致工作面及隅角瓦斯超限,因此在初采階段,采取工作面切眼深孔爆破強制放頂技術,有利于頂板順利垮落,不產生懸頂垮落而造成的颶風、壓架等災害事故,縮短初次來壓步距,避免來壓動載過大[6]。
表1 工作面推進距離與瓦斯含量關系
采用深孔預裂爆破技術對3307工作面頂板進行放頂,在工作面初采前,利用抽采鉆機在工作面切眼頂板上部施工爆破炮孔,炮孔直徑為76 mm,與水平夾角為45°,由于基本頂巖層深度在頂板上3.2~9.6 m范圍內,因此炮孔垂直深度為10 m,炮孔深度為15 m,炮孔裝藥深度為4~15 m,長度為11 m.距采空區(qū)側煤壁1 m處布置1排預裂炮孔,間距為3 m,切眼內共布置82個炮孔。采用乳化炸藥進行爆破,藥卷直徑為60 mm.工作面初采推進至將要出切眼位置時,工作面停止生產,對工作面切眼頂板集中進行預裂爆破,爆破施工完成后,工作面正常組織推進。
本煤層順層鉆孔抽采技術主要在工作面開采前進行,順層鉆孔主要包括巷道內抽采鉆孔與切眼抽采鉆孔。根據3307工作面產量,依據《煤礦瓦斯抽采達標暫行規(guī)定》,工作面在回采前瓦斯煤層可解析瓦斯含量不得超過4.5 m3/t.
1) 巷道預抽鉆孔。在距離切眼200 m處兩巷道內開始施工鉆場,鉆場間距設計為200 m,在鉆場內向工作面范圍內施工順層預抽鉆孔,鉆孔深度為50~150 m,直徑為113 mm,每個鉆場可覆蓋采面200 m.
2) 切眼抽采鉆孔。從切眼巷道內向工作面方向施工傾向鉆孔,鉆孔施工按照切眼掘進順序分為掘進和起底兩個階段,每個階段各施工1排鉆孔。為了避免切眼鉆孔施工破壞工作面巷道預抽鉆孔,切眼兩側各留20 m不進行鉆孔施工。為強化抽采工作面中部瓦斯,將切眼設計區(qū)域分為三部分,分別為左側65 m、中部50 m、右側65 m.切眼兩個階段鉆孔施工參數如下:
掘進階段:切眼內施工單排鉆孔,開孔距底板1.4 m,兩側各65 m區(qū)域鉆孔間距為2.5 m,中部60 m區(qū)域鉆孔間距為2.0 m,鉆孔與煤層方向平行,長度為150 m.
起底階段:切眼內施工單排鉆孔,開孔距底板1.4 m,兩側各65 m區(qū)域鉆孔間距3 m,中部60 m區(qū)域鉆孔間距為2.5 m,鉆孔與煤層方向平行,長度為150 m.
在工作面推進過程中,必須對采空區(qū)瓦斯進行抽采。根據“Y”型通風方式的流場特性,在留巷側采空區(qū)容易積聚大量高濃度瓦斯,采用采空區(qū)插管方法對此處瓦斯進行抽采。
3307工作面采用澆筑混凝土柔模進行沿空留巷,澆筑柔模前,在墻體上方距頂板0.2 m處,預留抽采孔向采空區(qū)內插管,插管深度不低于3 m,插管間距為10 m.留巷內插管滯后于工作面回采20 m,抽采管路選用DN300抽放管,插管設計如圖3所示。
圖3 采空區(qū)插管抽采示意
采用上述瓦斯治理措施后,3307工作面初采期間,工作面切眼頂板在推進出切眼位置即開始垮落,推進20 m左右時大部分垮落完全,深孔爆破預裂技術較好解決了工作面初采期間頂板大面積垮落問題,初采期間工作面瓦斯?jié)舛仍?.15%~0.2%范圍內,上隅角瓦斯?jié)舛仍?.2%~0.3%范圍內,抽采效果顯著。
1) 對相鄰工作面初采礦壓特征進行了分析,工作面初次來壓步距為31.7 m,周期來壓步距平均為19.7 m,動載系數平均為1.79.來壓步距較大,主要因煤層基本頂為中砂巖,巖層強度較大,不易垮落,來壓時易引發(fā)瓦斯超限現(xiàn)象。
2) 采用深孔預裂爆破放頂、本煤層順層鉆孔抽采、采空區(qū)插管抽采等技術對工作面瓦斯進行了治理,并對抽采方案進行了設計,根據初采期間抽采效果,工作面瓦斯?jié)舛仍?.15%~0.2%范圍內,上隅角瓦斯?jié)舛仍?.2%~0.3%范圍內,抽采效果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