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國民航大學圖書館 陰晴
“校友”狹義的概念指的是在同一所學校、科研院所學習就讀的人員,廣義的概念還包括在本校教學的教師和參與教學管理與教輔崗位的工作人員。本文所討論的校友指的是狹義概念的校友,即高校、科研院所的畢業(yè)生這一群體。校友畢業(yè)之后從事與母校專業(yè)相關的領域,是高校重要的戰(zhàn)略資源,也是高?!叭恕边^程中面向的一個重要的群體。校友工作之后具有“社會人”屬性,是高校圖書館開展社會服務的突破口。對母校具有深刻文化認同感的校友,在畢業(yè)之后也會對母校進行“反哺式”捐贈,為母校發(fā)展和建設添磚加瓦。2015年12月,教育部印發(fā)的《普通高等學校圖書館規(guī)程》中指出,高等學校圖書館應積極參與各種資源共建共享,發(fā)揮信息資源優(yōu)勢和專業(yè)服務優(yōu)勢,為社會服務。2018年出臺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共圖書館法》明確指出,國家支持學校圖書館、科研機構圖書館向社會公眾開放。因此,高校圖書館開展校友服務,不僅具有增強校友對母校文化認同感、吸引校友對其進行捐助的作用,還是落實法律和章程對高校圖書館要求的有效措施。
2022年7月9日,筆者以“高校圖書館”&“校友”為檢索詞,在CNKI數(shù)據(jù)庫中共檢索到有關文獻137篇,其中,期刊論文131篇,學位論文6篇,被核心期刊收錄的共計36篇,2018年至今發(fā)表了47篇,2013~2017年共發(fā)表了67篇,2013年以前發(fā)表了23篇;以“校友”&“三全育人”為檢索詞,共檢索到有關文獻25篇,其中被核心期刊收錄的共計4篇;以“校友”&“社會服務”為檢索詞,共檢索到有關文獻97篇,其中,期刊論文54篇,學位論文43篇,被核心期刊收錄的共計13篇,2018年至今發(fā)表了45篇,2013~2017年共發(fā)表了20篇,2013年以前發(fā)表了44篇。從上述文獻調研結果可以看出,截至目前,已有不少國內學者針對“高校圖書館校友服務”“三全育人”和“社會服務”為主題展開學術研究,并取得一系列關于上述主題的研究成果。尹成芳等人提出了在大數(shù)據(jù)背景下高校圖書館應為校友構建資源網絡,在優(yōu)先保障在校師生需求的前提下為校友提供服務;楊新涯等人總結出了以校友服務為主體地位的高校圖書館進行社會服務實踐的新范式;張哲等人對澳門地區(qū)高校圖書館校友服務現(xiàn)狀進行了調研和分析,并指出高校圖書館應加強與學校各二級單位合作,共同建設校友服務共同體;周美華對國內外高校圖書館校友服務進行了分析和比較,認為我國高校圖書館應加強校友服務制度化建設,逐步開展面向校友的服務;明均仁等人對中英兩國16所高校圖書館校友服務現(xiàn)狀進行了調研,就校友服務欄目設置情況、會員資格、服務內容等方面進行了比較研究,并提議國內高校圖書館應著手加強服務內容、管理模式、保障制度等方面的校友服務建設;余俠通過網絡調研法研究了我國116所“211工程”高校圖書館展校友服務的現(xiàn)狀,歸納總結了目前我國高校圖書館在校友服務建設中的短板,提出了下一階段高校圖書館校友服務的發(fā)展策略;武洪興等人認為高校圖書館可以通過圖書借閱、信息咨詢、信息推送、數(shù)字文獻資源開放等方面開展校友服務;汪財生等人在智慧校園前提下,提出了構建校友用戶畫像滿足校友個性化需求的智慧化校友服務模式。當前學術界已經從國內外高校圖書館校友服務現(xiàn)狀對比、國內高校圖書館校友服務現(xiàn)狀等方面出發(fā),對高校圖書館校友服務這一主題展開了相應調研和研究。
(一)高校圖書館開展校友服務實踐的案例。高校圖書館是“三全育人”和高校開展社會服務的重要機構,筆者通過網絡調查法對高校圖書館開展校友服務的具體案例進行了調研分析,結果見表1。目前我國高校圖書館主要通過辦理校友卡的方式對校友開放館藏書刊等紙質資源閱覽,但僅有少數(shù)高校執(zhí)行。
表1 高校圖書館開展校友服務的具體案例
(二)高校圖書館開展校友服務實踐的問題分析。1.缺乏校友服務意識。目前,我國大多數(shù)高校圖書館對校友這一群體重視程度不夠,缺乏主動服務校友的意識,許多高校圖書館將校友簡單地歸類為社會人員而不為其提供育人服務,忽略了校友是高?!叭恕敝匾挠巳后w之一?!叭恕币蟾咝H^程、全方位、全員育人,高校具有對校友進行持續(xù)教育的責任。與此同時,校友是高校重要的育人資源,高??梢猿浞职l(fā)揮優(yōu)秀校友的榜樣示范作用,利用榜樣校友的模范案例教育在校就讀的學生,從而提高“立德樹人”的成效,構建校友協(xié)同育人模式。部分高校圖書館沒能意識到校友在“三全育人”過程中蘊含的潛能,缺乏開展校友服務的意識和積極性。校友與母校之間有著一定的情感羈絆和文化與身份的認同感,部分高校圖書館未能意識到對校友開展服務可以增強校友與母校之間的情感紐帶和認同感、進而使校友產生回饋母校的意識,因此對校友服務的積極性較弱。2.校友服務內容單一,整體服務水平較低。當前,我國高校圖書館針對校友普遍采用通過辦理校友卡的方式進行身份確認,為校友開放館舍和館藏紙質資源的模式進行服務。因為存在版權問題,極少數(shù)學校向校友開放電子數(shù)據(jù)庫等電子資料的訪問權限,服務內容較為單一,整體服務水平也難以滿足校友需求。遠在外地的校友難以回到母校圖書館進行紙質資源的閱覽,對電子專業(yè)資源的需求更大。隨著后疫情時代的到來,國內各大高校采取了更為嚴格的入校審批制度,以中國民航大學為例,人員入校采取白名單審核制度,使得校友在后疫情時代進入校園的壁壘更高,這在很大程度上打擊了校友在離校后使用圖書館服務的積極性。
(一)提高站位,強化校友服務意識。高校圖書館應該充分認識到圖書館是學?!叭恕钡闹匾獔鏊约靶S言凇叭恕边^程中占據(jù)不可或缺的地位,他們既是“三全育人”的目標和對象,還是構建“三全育人”協(xié)同體系的中堅力量。校友資源是每個學校寶貴的財富,高校圖書館充分利用校友資源的前提是獲得校友的肯定和文化認同。要通過為校友提供優(yōu)質的服務使校友更加認同自己的身份,并使得他們以母校為榮,從而促使校友為母校的建設貢獻出自己的力量。同時,高校圖書館也應該充分認識到為社會人員提供服務是《普通高等學校圖書館規(guī)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共圖書館法》對圖書館的要求,高校圖書館應主動承擔社會責任,為社會人員開放共享館藏資源,為其提供優(yōu)質服務,推動全民閱讀建設。
(二)主動調研校友需求,提供精準化服務。隨著大數(shù)據(jù)技術的進步,5G時代的到來,高校圖書館可以通過咨詢、訪談、問卷調查、抓取校友大數(shù)據(jù)為校友繪制用戶畫像等手段調研校友需求,從而為校友提供精準化服務。精準化校友服務更加彰顯了高校圖書館對校友的關懷,在校友離校后持續(xù)追蹤校友的數(shù)據(jù),真正掌握校友需求,做校友的“知心人”。主動調研需求能增加校友與母校的互動,使得校友與母校之間形成“強聯(lián)系”,進一步增強校友對母校的歸屬感、認同感和自豪感,促使校友與母校共同構建“三全育人”協(xié)同體系,增強校友回饋母校的意識,從而形成校友與母?;セ莼ダ?、共同發(fā)展進步的局面。
(三)優(yōu)化服務類型,提高服務質量。由于客觀因素的限制,校友對電子資源數(shù)據(jù)庫的需求要高于館藏紙質資源,但由于版權等問題,提供電子資源服務的高校圖書館為數(shù)不多。高校圖書館應克服困難,充分挖掘館藏資源,利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手段,優(yōu)化遠程登錄認證方式,為校友提供數(shù)據(jù)庫、在線課程等電子資源,充分滿足校友科研和學習的需求,打通校友在校外遠程訪問資源的壁壘,為校友終身學習提供資源保障。與此同時,高校圖書館還應簡化校友認證方式,讓每一位校友都能通過更加簡便的途徑獲取館藏資源,提高資源利用率。高校圖書館在提供文獻資源服務的同時,還可以向校友提供檢索、知識產權服務、查收查引和科技查新等多種類型服務。
(四)利用多種渠道,加強宣傳?!熬葡阋才孪镒由睢?,優(yōu)秀的服務如果沒能讓每一位校友熟知也不能起到良好的效果。高校圖書館應主動與校友會、各二級學院和學校宣傳部等單位加強合作,在畢業(yè)季開展校友服務活動宣講,圖書館在其官網主頁應劃分校友服務板塊、定期在微信公眾平臺進行校友服務推送、利用多媒體技術宣傳推廣校友服務,力爭讓每一位校友都能了解圖書館為他們提供的優(yōu)質服務、感受到母校的溫暖和關懷。
高校圖書館既是每所學校的標志,也是每位校友情感寄托的場所。圖書館為校友提供優(yōu)質服務,不僅締結了校友與圖書館的感情紐帶,同時也是實踐“三全育人”的一個環(huán)節(jié),更是落實法律章程對圖書館的規(guī)定。高校圖書館在未來的校友服務中應充分吸取國內外先進經驗、取長補短,不斷擴展服務領域、強化服務質量,為校友的需求提供精準化、智能化、信息化的服務,促進高校圖書館“三全育人”能力和社會服務水平不斷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