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四川省蒲江縣檢察院未檢檢察官曾雪剛換上志愿者的紅馬甲,來到下沉小區(qū)值守。剛剛到崗,他就接到一位居民的反映:“我看見一個穿球衣的男娃娃從4樓自家陽臺翻下來,順著外墻搭建的腳手架爬下一樓,到超市買東西。”這一情況引起了曾雪剛的注意。
少年為何要翻窗外出購物?望著眼前10多米高的腳手架,曾雪剛既有些擔心又有些不解。在社區(qū)網格員的幫助下,曾雪剛找到了這名少年。
“我看到那些跑酷的視頻,也想試試能不能從那兒下去。下去之后我只買了一瓶水就從大門回來了?!鄙倌瓯硎咀约褐皇浅鲇诤闷?,并表示認識到了錯誤。
“娃娃翻窗時你在哪里?”聽完少年的回答,曾雪剛將目光移到了他母親的身上。少年的母親說:“我也不曉得啊,剛才我在弄飯?!?/p>
曾雪剛隨即啟動了“普法模式”:“那可不行,娃娃的人身安全你們要隨時注意,更何況現(xiàn)在是疫情防控時期。這樣的行為不僅違反了防疫規(guī)定,而且有很大的安全隱患。按照家庭教育促進法的規(guī)定,監(jiān)護人是未成年人教育和保護的第一責任人,父母應該做好監(jiān)護和教育工作?!?/p>
“以后我們一定注意,謝謝檢察官?!甭犕暝﹦偟脑?,這對母子如此表示。
日前,北京市朝陽區(qū)法院的法官前往涉事地點勘驗,現(xiàn)場簽發(fā)停止噪聲侵擾的訴前行為保全裁定,化解一起鄰里糾紛,還靜于民。這是北京首例“噪聲侵擾”訴前禁止令。
2021年底,胡女士一家搬到了徐女士隔壁,其長期高頻率、大音量使用鋼琴,還開設有直播課程,而其彈奏鋼琴的房間與徐女士家兩間臥室僅一墻之隔。徐女士是高齡孕婦,受噪聲影響,曾不止一次與胡女士協(xié)商,但均未協(xié)商一致。今年7月,徐女士向朝陽區(qū)法院申請訴前行為保全措施,希望能通過法律途徑解決當前的噪聲擾民問題。
案件承辦法官李瓏收到申請后,了解了噪聲侵擾的經過及具體情況,實地勘驗現(xiàn)場,最終認定胡女士彈奏鋼琴已達到噪聲污染的程度。徐女士申請訴前行為保全措施符合法律規(guī)定,于是,李瓏法官向胡女士簽發(fā)民事裁定書。收到裁定書后,胡女士將鋼琴挪移到其他與鄰居墻壁不相鄰的房屋,并申請解除禁止令。隨后,法院再次核實現(xiàn)場環(huán)境,并確認未繼續(xù)發(fā)生噪聲侵擾行為后,出具解除禁止令的裁定。
對此,李瓏說,近年來,噪聲污染侵權案件時有發(fā)生,對于情況緊急,不立即申請保全將會使受害人合法權益受到難以彌補損害的,可以在提起訴訟前向管轄法院申請采取保全措施。相較于訴訟程序,申請訴前禁止令更為簡易、快捷,不僅有利于及時制止正在發(fā)生的侵權行為,也有助于促成雙方和解,為噪聲污染糾紛的解決提供了一種新的途徑。
9月9日,中秋節(jié)前一天,在河南省鄭州市鄭州東站西廣場,來往的人流明顯增多,大部分人是趕在節(jié)前乘坐高鐵回家過節(jié),也有一部分是從外地趕回來過節(jié)的。
當天上午8時,在派出所參加過早點名后,鄭州市公安局鄭東分局東站派出所副所長劉翠萍隨便扒拉了幾口飯,就來到東站西廣場的警務工作站交接班。因警力有限,東站派出所的巡邏防控分為兩班,每一班24小時,除了要參加“四警聯(lián)動”的武裝巡邏任務,還要在便民服務車旁接受群眾詢問及求助,遇到突發(fā)緊急情況,還要第一時間處置。
“警察同志,我歲數(shù)大了,第一次坐高鐵,都需要帶啥啊?”上午9時許,劉翠萍在西廣場接到一名老人求助。老人沒有智能手機,也沒有行程碼,劉翠萍就根據他提供的信息和其家人取得聯(lián)系,在確定近期沒有去過中高風險地區(qū)后,又帶他去最近的核酸檢測點做核酸。
安置好老人,已是上午10時,劉翠萍滿臉是汗,她已經打了近10個電話,除了和老人家人聯(lián)系,還要和轄區(qū)辦事處及防疫等多部門聯(lián)系。
“在西廣場執(zhí)勤,接受群眾求助是最多的事,有丟失物品的,有補證件的,有問路的等,一天最多能接到上百起?!眲⒋淦家贿呎f,一邊不忘給所里通報一下處理結果。參加完巡邏,已是中午12點,為了不耽誤群眾問詢,劉翠萍安排大家輪流吃飯,她是最后一個吃……
傍晚時分,劉翠萍還在緊張地忙碌著。“雖然我們沒有破過什么大案,也沒做過什么大事,就是這樣的瑣碎重復,但當我在朋友圈里看到那么多人在曬回家團聚時,會感到一絲欣慰,會覺得這份團圓中有我們的一點點貢獻!”劉翠萍說。